<p>第十三讲 景别:远景和全景</p><p>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不同的景别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全景出气氛,特写出情绪,中景是表现人物交流特别好的景别,近景是侧重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景别。景别一般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p><p>一、 什么是景别</p><p>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相机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简单理解,我们选择拍摄人物的全身照与半身照就属于不同的景别,也用于表现不同的场景,景别不仅可以用于人像摄影,拍摄动物、植物、风景等同样也可以运用景别的知识进行选择、安排画面。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远到近分别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p><p>1. 远景(主要介绍被摄体所处环境,如果有人物,则主体人物占比很小。</p><p> 远景一般用来表现远离相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和群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它相当于从较远的距离观看景物和人物,视野宽广,能包容广大的空间,人物较小,背景占主要地位,画面给人以整体感,细部却不甚清晰。</p><p> 远景通常用于介绍环境,抒发情感。在拍摄外景时常常使用这样的镜头可以有效的描绘雄伟的峡谷、豪华的庄园、荒野的丛林。</p><p> 远景通常用于介绍环境,抒发情感。</p><p>2. 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p><p> 在远景里可能主体并不那么突出,更多的是表达主题意境。而全景画面则不同,它主要是以主体存在为前提,全景的概念是相对画面的主体而言的,它有时是人的全景,有时是物的全景,有时是人物一起的全景。无论是一个人、一栋楼、一朵花、一个器皿,若要用全景来表现的话,就要确保主体的外部轮廓得以完整的延伸,并要处理好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因为在全景画面中,主体和环境的地位同样重要,不能顾此失彼,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p><p>3. 中景(指人体膝部以上)</p><p> 中景主要是用来表达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情节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人物拍摄中通常是表现膝盖以上的范围,反映人物的动作、姿态、手势等。在风光摄影中的“小景”也是一种中景。</p><p> 中景是以生动的情节来打动观众的,中景画面在构图方面主要是揭示人或物最富表现力之处,拍出与全景和近景不同之处。例如在拍人物时,就要舍弃不重要和没有表现力的东西,重点抓住人的动作、手势、姿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画面以人物为主,景物为辅。</p><p>4. 近景(指人体胸部以上)</p><p> 比中景的取景范围要小,主要表现被摄体局部的对比关系,在人物摄影当中,通常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状态,取其神态细节特征;从视觉效果来看,近景能使观者高度集中注意主体的主要特点与质感;基本能忽略环境对主体的关系,让主体在观者的眼中有一个鲜明的、视觉强烈的深刻印象。由于近景的画面简洁明确,要求摄影者更要准确把握画面中各元素的协调统一。</p><p>5. 特写(指人体肩部以上或主体的某个局部)</p><p> 就是表现人或物的一个"点",透过放大局部的细节来揭示主体的本质。特写中的景物表现比较单一,舍弃繁琐,直奔主题,让观者透过表象看本质,所以在画面构成和主题呈现都要求十分精到的。在人物拍摄中通常是肩膀以上的范围,用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这并不局限于人物的头部,根据主题的需要有时可能是手或脚,有时可能只是手里拿的物体等,通常这些特写的画面都能以小见大,窥斑见豹,表现力是非常震撼的。</p><p> 它可以用直白的方式表现人物美丽的面庞,特写照片具有简单,鲜明,直观。</p><p>二、远景、全景的拍摄方法</p><p>1. 远景一般用来表现离相机较远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和群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在绘画艺术中讲究“远取其势,近取其神”,这一点摄影和绘画是相通的。远景画面的处理,一般重在“取势”,不细琢细节。</p><p> 远景画面的处理,一般重在“取势”,不细琢细节。在远景画面中,不注重人物的细微动作,有时人物处于点状,故不能用于直接刻画人物,它相当于从较远的距离观看景物和人物,视野宽广,能包容广大的空间,人物较小,背景占主要地位,画面给人以整体感,细部却不甚清晰。</p><p> 远景景别中人物比例需要占画面二分之一以内,如果多留意一下的话我们会发现很多电视剧的开头、结尾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远景,用于交代环境,表现故事发生的背景。</p><p> 远景画而开阔、壮观,着重于景物的整体气势和事件的宏观表现,有较强的抒情性,提供广阔的视觉空间和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是远景画面表现的重要任务,它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地提供景物与事件的空间、规模、场面、气势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p><p>2.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与人物的全身动作,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p><p> 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一般我们拍摄的全身人像就属于全景景别。</p><p> 远景画面比全景更能够全面阐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通过特定环境来表现特定人物,这在各类影视艺术中被广泛地应用,而对比远景画面,全景更能够展示出人物的行为动作,表情相貌,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p><p>拍摄要求</p><p>1. 场景要足够宏大宽阔,可以用来表现大海的壮阔、山峦的重叠险峻、城市的俯瞰图等美丽的自然风景</p><p>2. 如果画面中有人物的话,人物不应占太大面积,主要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即可。</p> <p>远景一普达措生态湿地公园</p> <p>远景一耳海</p> <p>远景</p> <p>远景一香格里拉</p> <p>远景一普达措生态湿地公园</p> <p>远景一依拉草原</p> <p>远景一金昌花城</p> <p>远景一金昌花城</p> <p>远景一金昌花城</p> <p>远景一依拉草原</p> <p>远景一观音峡</p> <p>远景一金昌花城</p> <p>远景一观音</p> <p>远景一观音峡</p> <p>远景一观音峡</p> <p>全景</p> <p>全景</p> <p>全景</p> <p>全景</p> <p>全景</p> <p>全景</p> <p>全景</p> <p>全景</p> <p><br></p><p>三、中景和近景特点以及拍摄方法</p><p>1.中景</p><p> 利用中景景别可以最有利最兼顾地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景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动作以及动作的目的,表现多人时,可以清晰地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p><p> 中景表现人物肢体语言,强调人物动作动态及当下参与的事件,能表现较好表现人物和场景的故事性,背景虽然不是重点,但一定不要太乱,保证画面的干净简洁。</p><p>2.近景</p><p> 由于近景画面视觉范围较小,观察距离相对更近,人物和景物的尺寸足够大,细节比较清晰,所以非常有利于表现人物的面部或者其他部位的表情神态,细微动作以及景物的局部状态,这些是大景别画面所不具备的功能,如果说远景要的是有意境与气势,那近景就是要拍得传神了,突出人物的表情与动作,更为简洁有力,情绪展现力更为饱满,表情动作更为细腻传神。</p><p> 近景的取景范围,一般在人的胸腹以上,主要出镜的就是我们的“大头”,尤其是眼睛,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捕捉人物瞬间的神态,眼神要有光,要传神,因此推荐使用前侧光进行拍摄,如果拍摄人的正面时,让光线从人的前侧方打过来。</p><p> 注意:中景还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但是近景人物一般只有一人做画面主体,其他人物往往做为陪体或前景处理,“结婚照”式的双主体大画面,在实际摄影中是比较少见的。:</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中景</p> <p>近景</p> <p>近景</p> <p>近景</p> <p>特写</p> <p>特写</p> <p>特写</p> <p>特写</p> <p>特写</p> <p>特写</p> <p>特写</p> <p>特写</p> <p>特写</p> <p>特写</p> <p>特写</p> <p>手机摄影/编辑/天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