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记忆——小麦上场

杨好学 枕山听水

<p> 高高山</p><p> 深深沟</p><p> 弯弯路</p><p> 走出山还是山</p><p> 出了沟还是沟</p><p> 走不完的路</p><p> 爬不完的山</p><p> 父辈背着太阳</p><p> 在山沟里寻觅</p><p> 我们抱着希望</p><p> 在山里渴望</p><p> 终于走出了山沟</p><p> 却撕不断牵挂</p><p> 儿时的欢乐丢在了山里</p><p> 小时的记忆带在了心上</p><p> ——题记</p> <p>  麦子上场后,晾晒由年长者把关,要左右成行,能通风透气,不断移动,这时你会看到麦捆像一行行接受检阅的士兵,威风凛凛,老庄稼把式知道,麦子晒干了,腰间一提,麦穗自然会头朝下,这时就可以垒垛了。垒垛有艺术,老把式会给你造出各种形象,有大护屏,大护屏象伞形磨姑,底部为圆形,有两米高以后,出一个檐,然后依次收为尖顶,直到收顶后,戴一个麦杆做的伞形帽,这帽利于雨水下流,时间多长,也湿不了麦粒。一般多是底大顶尖象竹笋一样的垛子,它依次慢慢收顶,形成锥形。</p> <p>  麦子上场后最怕阴雨、暴雨,一遇雷雨,全体社员,不分男女老幼,一齐拥向场间,拉的拉、垛的垛,真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小孩子是缺不了的,有的小孩,只拉一捆,有的拉两三捆,那急切犹如救火。等麦子垛好了,场扫尽了,天上吧嗒、吧嗒落下几点雨时,人们躲在场房屋檐下看着天,互相谈笑,好像在戏弄天公!</p> <p>  儿时,我的小村里有两个生产队,干什么事都有比赛的味道,那时村头俗叫崖背头,有新涝坝和大涝坝两个蓄雨水的池,池边上有一圈柳树,年长者在树下乘凉下棋,观社员劳动,一、二队的两面打麦场在大涝坝下,有十亩地大,两个队一队一半,麦子一上场,老年人就开始谈论估产,看那个队的垛大,量多,估计粮食收成!</p> <p>  麦子全上场了,农人的心也就放下了一半,开始计划打碾。这时看场人责任重大,要看场里水道通畅不通畅,场面上有没有淀水的坑,场上有没有不实在,容易起土的地方,碌碡的轴窝是否光滑等等。还有要看麦垛底下是否会过水,麦粒要扫尽,防止潮湿发芽!垛子密集了,成了儿童的天然乐园,一伙伙在垛空间捉迷藏,玩游戏,有时饭也忘了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