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抗战及解放战争期间,曾经战斗在千口二区这片热土的中共开国将军。</p> <p>唐哲明:开国少将,(1908—1978)安徽省桐城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曾在冯玉祥抗日同盟军任过教官,后到杨虎城部任军械处长,因与陕北红军联系,被国民党逮捕。七七事变后释放,周恩来派其到与共产党有联系的,冯玉祥的老部下高树勋部任上校参谋职务。1937年10月,高树勋新八军进驻直南清丰县。中共直南特委建立的游击队为取得合法番号,唐哲明争得高树勋同意,将直南抗日游击队改为“河北民军第一路四支队”,唐哲明任队长。中共直南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正式成立。高树勋亲自给他们配备了枪支弹药,和省币一万元。四支队活动在清丰,南乐,千口等直南地区,打击日伪,铲除汉奸队伍,不断壮大,唐哲明任司令。由于与马梦仁关系密切,经常来千口。1938年7月,被丁树本排挤逼出了直南地区,进入冀南加入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七支队。</p> <p>朱程:八路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烈士。(1910—1943.8.28),浙江温州市平阳县矾山镇人。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p><p>1939年春,华北抗日民军司令朱程率部队从邯郸转移到清丰,南乐东部边区。指挥部在王落集。1939年麦收后,参加了千口阻击战,在第一道防线马颊河岸边。之后,被石友三逼到黄河岸边。</p> <p>赵承金:开国少将,(1901—1989)辽宁海城县人,满族。1937年参加东北军,吕正操小櫵易帜的3员干将之一。</p><p>八路军冀中第一军区司令员,1938年冬,率南进支队从冀南到直南鲁西地区,兼司令员。1941年—1943年任冀鲁豫第四军分区司令。开辟八路军濮范观中心区根据地,组建千口二区武联防建设。</p> <p>杨勇:开国上将,(1913—1983)湖南浏阳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金沙江,大渡河,土城,娄山关,四渡赤水等著名战役。</p><p>1939年春,率部随115师东进支队到达鲁西,领导开辟八路军濮范观中心区抗日根据地。任115师独立旅旅长,343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司令员。1941年7月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不久,赴延安学习后,参与了千口二区武联防建设。</p><p>1944年初连续拔除日伪军据点200多处,歼灭伪军万余人,使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元城,边东县(清丰南乐东部)各小块游击区根据地连成一片,新建一个专署和6个县政权。千口二区解放,成为八路军根据地。</p><p>1945年,指挥攻克南乐,东平,阳谷等县城。</p> <p>宋任穷:开国上将,(1909—2005),湖南浏阳县乌石垅村人。</p><p>1938年3月,率骑兵团和一个独立支队奔赴冀南开辟平原根据地。1943年历任平原军区司令员,代理政委,平原分局组织部长,代理书记。</p><p>1944年2月28日,宋任穷命令冀鲁豫军分二区部队收复朝城,文大可逃到朝城南部及范县地区。军分三区收复元城县(南峰),千口,张寨。千口及各据点日伪军逃到南乐县城,千口解放。与濮范观中心区练成一片,成为八路军根据地。</p> <p>曾思玉:开国中将,(1911—2012),江西省信丰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抗战时期,1939年冬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1941年春任343旅政治委员,1942年冬任冀鲁豫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大部分战士都来自于千口周边县域的青年。</p><p>1944年5月29日,指挥清丰解放战役。</p><p>1945年4月参加解放南乐战役。</p><p><br></p> <p>陈再道:开国上将,(1909—1993),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新村程家冲人。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1940年初,抗战时期率冀南军区部队,与冀中及冀鲁豫部队一起,先后参加了两次讨伐石友三顽军战役,并在千口二区休整数日。</p><p>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5月在千口二区驻军,指挥部设在千口村西。陈再道直爽,与千口村群众关系搞得特好。有一次,地方干部要见陈再道,身材消瘦的陈再道热情的迎了上去。干部们没有理视,直朝身后身材魁梧的警卫员走去。陈再道笑了,问道:“他的官大还是我的官大”?有人指着警卫员说:“他的官大”。陈再道又笑了。突然,高喊一声“立正”,那警卫员慌忙立正。</p><p>至今还有人讲这个故事,劝告人别以貌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