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个团队可以走得很远。六月,我们一起前行。</p><p> 2020年6月2日上午,海口市秀峰实验学校小学语文组科组活动如期开展。此次科组活动除常规的集体备课展示,还有党员的引领课。</p><p> 王南老师担任本次科组活动的主持人。</p> <p>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取长补短。</p><p> 本周为我们展示集体备课的团队为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此次是她们的第二次集体备课展示。备课的课题为《操场上》,尤曼力老师为主备人,余洁璇老师为主持人。</p> <p> 尤曼力老师先对教材进行说明,接着针对《操场上》这一课,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教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然后分导入、识字、作业布置等环节介绍《操场上》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意图。其他老师根据她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补充或质疑,同时也对教学设计中好的方面表示认可。最后由尤曼力老师结合集体的智慧,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增添删减。</p> <p> 智慧相互碰撞才能绽放美丽的火花。在互评环节,在场观摩的老师针对尤曼力老师的导入、识字、写字等环节各抒己见。</p><p> 钟小静老师针对分类识字环节提出:老师应演示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词语的动作,强调提手旁与手有关,足字旁与脚有关。</p><p> 胡云娜老师针对导入环节提出:导入部分的谈话可改为:“同学们可以在操场上做什么?”针对学生的多种回答引出课文内容。 </p><p> 李莹莹老师在识字环节提出:可采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和分类,让学生自己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p><p> 赵明老师在写字环节提出:在指导书写环节,应注重交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笔画变化,而不是通篇告诉学生。老师要明确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间架结构等,这对学生上了高年级自主识字有一定的帮助。</p><p> 王南老师在写字环节也做了相应的补充,提出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找出字的关键笔画,指导书写好关键笔画。</p><p><br></p><p><br></p> <p> 李校对一年级语文组的此次集体备课展示给予了肯定。</p><p> “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年级语文组不服输、虚心学习的态度值得表扬。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次集体备课虽有存在不足,但是正因为这些年轻老师不服输的精神,这次集体备课的展示呈现出清晰而又有序地流程,能在激烈地讨论中做到存异求同,我们应该为这些年轻的老师点赞。</p><p>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能把备课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集体备课展示之后,教研室的梁主任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党员特级教师的引领课。授课对象是一年级,授课课题是识字5《动物儿歌》。</p> <p> 一年级识字教学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梁主任通过设计“我发现”“我会读”“我会写”“我会演”等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学会表达。</p><p> “我发现”环节:梁主任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提醒学生要好好读书,要爱护课本;再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的时候,注重引导学生用完整生动的语言表达清楚:小动物在哪里?在干什么?</p><p> “我会读”环节:梁主任细心地准备了相应的词语短语卡片,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师生一起互动读。注重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针对学生在朗读方面存在的不足也适时指导。</p><p> “我会写”环节:梁主任设计了好看的简笔画板书,让学生帮小动物找家。让学生上台书写生字,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p><p> “我会演”环节:梁主任设计了动物的头饰,让没有拿到词语短语卡片的学生上台表演,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让全员参与。</p> <p> 在评课环节,徐莉老师从梁主任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读书指导、书写指导等方面谈了此次课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也建议老师们在低段的语文教学中,识字环节最好要借助拼音识字,发挥拼音的辅助性;同时也应该反思:热热闹闹的课堂平静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建议老师们在一节课当中,游戏的环节尽量少设计一些。</p> <p> 李校也对梁主任的课作出了评价,以下为李校的感想。</p><p> 让语文课动起来——听梁胜娟执教《识字5 动物儿歌》有感</p><p> 今天进行的是党员特级教师上引领课。执教者为教研室梁胜娟主任。听完这节课,我用两个字概括:舒服;用一句话概括:让语文课动起来。具体表现在:</p><p> 1. 教学环节设计简单齐全,紧扣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语言文字的落实:我发现,我会读,我会写,我会演。从“我发现”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表达能力。老师有技巧的过渡语和提示语将“引”与“导”巧妙结合,在学生说不好的时候,教师不急不躁,用巧妙的语言,帮助孩子思维转换,给孩子思维预留空间。</p><p> 2.整堂课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整堂课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帮助孩子进行思维转换,给学生思维预留空间。(师语:课文的插图很美,要好好读书,要爱护课本;这些小动物是静止的,用一句话让小动物动起来......)</p><p> 3. 整个教学充满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六个感官参与,动手,动眼,动脑,口述。老师的语气表情,符合低年段孩子的心理认知,贴近学生,听起来是一种享受。</p><p> 几点建议:</p><p> 1.强化识字与书写。梁老师在生字书写的时候,遇到学生板书不规范的比如“间”,要及时再示范会更好;形声字归类应放在我会读这个环节较恰当。</p><p> 2.我会演(表演读)这一环节调整为第二课时较合适。</p><p> 3.教师对朗读的示范要增加,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朗读也要增加。</p><p> 4.渗透爱护小动物意识。</p><p> 总之,听梁老师的课有很大的收获,能够看到老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驾驭课堂的能力。整堂课充满活力。</p><p> 沧海桑田,时光回转,没有什么是一直在传承的,但是知识的积累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人品的传承是可以一辈子一直去传承和延续。</p> <p>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好课是最好的师德。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团队间的协作。集体备课在继续,“即备即上”是一种能力,相信秀峰语文组老师在一次次科组活动的打磨中,能够迅速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