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牵手地方 合作教研共促发展 —昆明市余晶地理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简报

安之若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昆明市初中地理余晶名师工作室</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4期活动简报</p><p><br></p> <p>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交流,发挥名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专业引领,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20年5月30日—31日,昆明市余晶地理名师工作室赴曲靖市富源县第四中学开展教育专题讲座和现场示范教学。</p><p>  工作室于30日刚抵达富源四中,立即与昆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李保坤、富源四中校长金云崔、教科室主任赵福权、办公室主任姚应达、教务主任黎华荣、地理教研组长李正友举行地理备考和学情交流会。与会老师热情洋溢,畅所欲言,研讨氛围浓郁。余晶老师指出:备考最重要的是精准教学,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薄弱环节,抓住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点,复习中要突出重点,才能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的成绩。</p><p>  随后工作室学员李晋和李娜老师就《水资源》知识分别对初二年级(62)班和(63)班的同学进行了复习课和新授课两场教学示范。</p> 第一节复习课来自昆明市外国语学校李晋老师。李晋老师按照定义—分布特点—解决办法的主线,从学生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水资源、水力资源、水利资源切入,引导学生结合降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复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进而深入对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的复习。 第二节新授课来自云南师大附中呈贡校区李娜老师。李娜老师以孙髯翁《大观楼长联》和视频导入,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地理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最值得一提的是李娜老师设计的情景教学,创设了从“寻”水资源—“析”水资源的分布—“配”水资源的(措施)—“惜”水资源四个故事环节,以启发引导为主,课堂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践行了余晶老师要求,即“课堂要充分体现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切入,建立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h3 style="text-align: left"> 示范课结束后余晶老师为富源四中全体地理老师举办了《基于“深度教学”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与复习思考》的专题讲座。余老师从动机激发、知识构建、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全面细致指导老师在复习中应该注意的点,并结合案例分析逐一讲解。</h3> 余晶老师在31日上午再次为初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讲解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余晶老师以思维导图搭建区域地理思维的框架,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环境特这样的线索来组织教材,利用发散思维导图来帮助构建知识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建立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富源县第四中学金云崔校长高度重视此次教研活动,带领其领导班子成员和地理组教师全程参与。<br>  这次"送课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送课、课堂互动交流、教研点评,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处理教材、备课教研、设计教学、驾驭课堂等能力,促进了共享教学的实践发展。<br>

地理

老师

余晶

复习

教学

学生

名师

水资源

工作室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