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救治系列:胸椎管内肿瘤

李智强

兴安盟人民医院 <p>疫情期间出行不便,外请专家难以完成,兴安盟医院神经外科凭借多年积累经验和强大实力与自信,承担起疫情期间的高风险手术,同时进行相关排查。现报道一例疫情期间高风险胸椎管内肿瘤一例手术。患者李阿姨,女,61岁,双下肢麻木无力有一年多,近4月来出现症状加重,并进行性加重,逐渐形成行走不稳,后来连站立也难以平稳。</p> <p>门诊检查颈椎MRI见胸椎第二椎体处一肿瘤,明显强化,术前考虑脊膜瘤可能性大。</p> <p>按上级要求,为排查疫情,门诊检查肺部CT未见异常,无肺炎表现。</p> <p>血常规正常,无白细胞减少及淋巴细胞增多,加之患者长期住在本地,无外地旅居史,排除新冠肺炎,遂收入病房进一步手术治疗。</p> <p>胸椎核磁共振显示肿瘤位置较高,位于胸椎第二节段。</p> <p>胸椎管内肿瘤,位于胸椎2椎体,节段较高,压迫脊髓导致脊髓变扁,手术风险高,术中扰动损伤脊髓神经极易造成截瘫,大小便失禁。</p> <p>拟订手术方案:全麻下保留椎板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前X光下精确定位标识,采取俯卧位。</p> <p>术中见肿瘤占满椎管背侧</p> <p>神经被挤压到一旁,</p> <p>神经被挤压到一旁,脊髓变扁。</p> <p>切除肿瘤后见神经受压变形</p> <p>切下肿瘤如3个食指大小,看上去不多,可位于椎管狭小的空间里已经足够造成神经压迫受损。病理后证实为脊膜瘤。</p> <p>肿瘤切除满意,术后采取保留椎板技术,保持脊柱三柱完整,力求解剖复位,达到脊柱稳定。</p> <p>术者:李智强,徐建新</p> <p>术后第二天患者可下地如厕,无任何并发症,两周后患者切口愈合痊愈出院。</p> <p>椎管内肿瘤,早期症状通常是由神经根的受压所引起:疼痛与感觉异常,继以感觉丧失,肌肉无力与萎缩,感觉与运动症状的范围都与受累神经根的支配区域相符。肿瘤进一步的生长产生对脊髓的压迫,产生进展性强直性肢体瘫痪,伴病变水平以下表皮浅 感觉与本体深感觉的障碍。括约肌控制功能的丧失可导致大小便的潴留或失禁。根据肿瘤的定位与肿瘤的性质,脊髓的症状可轻可重,而且往往是双侧不对称。肿瘤 若压迫脊髓血管造成血管闭塞则可以引起脊髓软化,产生脊髓横断的症状。</p> <p>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症状多隐匿,症状易被忽视,一旦发现肢体麻木无力或神经根性疼痛应尽早检查治疗,以免延误治疗,否则肿瘤生长过大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也极易造成后遗症难以治愈,李阿姨没有遗留后遗症是比较幸运的。</p> <p>责任编辑:吴喜</p><p>策划:李智强</p><p>作者:李智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