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卧龙石召垭口

青竹

<p> 为了目睹四姑娘芳容,今年5月31日到卧龙冲击石召垭口,在海拔二、三千米大山上暴走,完成了海拔提升1500米、往返十四公里陡峭山路,成功挑战海拔3960米的石召垭口,虽然四姑娘害羞没出来,但风景还是蛮好的。</p> <p>  石召垭口,位于卧龙镇,是龙眼穿越线路的必经之路,处于龙眼穿越的前小段,位于卓西牧场上方,徒步穿越灌木草坪登顶,即可遥望幺妹峰等众多雪山,云海蔚为壮观。</p><p> 而龙眼,位于四川省四姑娘山腹地,山中有瀑布数十条,其中一处自山腰山洞迸射而出,落入下面石台分成几支支流,颇为壮观,其状如龙吸水,故名——龙眼。</p><p> 卧龙至石召垭口徒步往返路线20km,海拔上升1900米(2046m-3960m),卧龙河谷至山上第一个平台3km可以乘坐当地中转车,这样实际徒步距离为14km,跋山涉水,名副其实的一条B+级自虐线路,其难度很大所以被称为“英雄之路”。单日强度较大,可作为挑战级锻炼线路。</p><p> 领队带领徒友们到达垭口的时间为下午三点左右(石召垭口徒步上行关闭时间15:30),单边徒步时间约4.5小时,如果体力一般的小伙伴们也不用担心,只需要徒步到卓西牧场即可,景色也是非常不错的。</p><p> 此次有34人同团徒步,其中绝大部分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有二十人挑战石召垭口成功,我作为两名上五十中的一员,之所以能够挑战成功,这与自己平时坚持徒步、顽强的毅力和队友的热情鼓励分不开。</p> <p>见到朋友圈英雄帖,很快就决定参加周末挑战自我活动。</p> <p>第一个平台是中转车下车处,也是徒步的起点</p> <p>开徒前合影</p> <p>开始就很陡,有人冲得快,有人顿生怯意</p> <p>当地藏族女孩</p> <p>第二个平台卓西牧场</p> <p>这里荡秋千,有些紧张刺激</p> <p>短暂停留,继续上攻</p> <p>鸟瞰卓西牧场</p> <p>卧龙河谷</p> <p>这光像是天眼</p> <p>第三个平台</p> <p>看见玛尼堆了么</p> <p>走进树林</p> <p>偶尔见到下蓝天白云</p> <p>马</p> <p>一黄一黑的牛</p> <p>羊</p> <p>路标</p> <p>上顶已达一半,背上汗湿了衣裳,而刮来的山风却让人生出寒意,恰似“冰火两重天”!</p> <p>杜鹃花</p> <p>杜鹃树</p> <p>该吃午饭了,从背包里拿出路餐,面包袋子都快胀破了,仿佛袋子里突然注入了很多空气。</p> <p>寻食的松鼠</p> <p>走出树林,离顶还有三分之一</p> <p>含苞待放</p> <p>很像樱花,是不是开得太晚了</p> <p>回头一望,满目风景</p> <p>徒步到这里已经很不容易了,基本上已是走几十步就柱着拐杖歇上几口气</p> <p>突然下雾,能见度仅十余米</p> <p>每个返程的人都在鼓励我,还有百把米就到了,加油。</p> <p>总算到了,冲顶成功</p> <p>危险</p> <p>还有未融化的雪</p> <p>玛尼堆和经幡</p> <p>雾散了些,可还是见不到四姑娘山</p> <p>留影一张</p> <p>开始返程</p> <p>山高水长</p> <p>这植物很特别,但不知道叫什么</p> <p>正在吃草的羊群</p> <p>这野生的绿绒蒿颜值不输人工培育的花草</p> <p>杜鹃花骨朵</p> <p>返程再穿树林</p> <p>野草霉花</p> <p>野草莓个小,味儿酸涩</p> <p>卓西牧场</p> <p>小马崽</p> <p>蕨菜尖</p> <p>微信运动截图,杠杠的十四公里</p> <p>前一天领队在石召垭口的拍照</p> <p>  当地领队还给我们讲了一 件外地驴友擅自进入卧龙自然保护区发生高反的事情。经查事情发生在2017年10月5日,三名违规穿越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驴友被困,通过卫星电话向当地警方求助。10日下午四点半,六天五夜的救援后,三名涉嫌违规穿越卧龙无人区被困的驴友终被营救出山。</p><p> 据四川在线10月12日报道,卧龙森林公安局对三人开出罚单:除每人5000元的罚款外,被救人员还需共同承担4万余元的救援费用。据悉,卧龙森林公安局对3名驴友违规穿越卧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事件展开调查后得知,除了3名被救人员外,这支队伍最初共有5名驴友。9月30日,潘某(女,安徽人)等一行5人到达卧龙,在进山路口看见禁止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公告牌的情况下,仍然从石召坡徒步进入卧龙自然保护区区域,先后进入保护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域。后潘某体力不支,出现严重的高山反应,被困卧龙爬子桥沟尾牛棚。2人留下陪伴等待救援,还有2人继续穿越龙眼、热水塘等地。</p><p> 5日下午,卧龙特区公安局接到报警后,派出包括民警、民兵、医务人员的16名救援队进山搜救。因为被困处位于海拔约4000米的原始森林中,救援队只能徒步进山。7日,救援队找到被困驴友。山下立刻又派出14人接应队伍。10日下午4时30分,经30人救援队伍六天五夜的努力,涉嫌违规穿越卧龙无人区被困的3名驴友终被营救出山。经检查,被困女驴友身体各项指标已逐渐恢复正常,无高原反应常见的肺水肿等现象,略作休息便可恢复健康,其余两驴友一切正常。</p><p> 12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卧龙特区森林公安局决定给予潘女士3人每人5000.00元的林业行政罚款处罚。在此次救援中,卧龙特区、卧龙自然保护区共投入人力100余人次(含直接参与救援人员30人),投入卫星电话4部,产生生活物资、医疗药品、车辆及劳务费用总计64506.10元。被救援人员个人应承担的费用为42506.10元。对其余2名违规穿越卧龙自然保护区、提前出山驴友,卧龙特区森林公安局正在联系当事人接受调查处理。</p><p> 据成都商报10月9日报道,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风景秀丽,备受喜欢户外穿越的驴友们的青睐。近年来,一条围绕该保护区的“四姑娘山龙眼穿越”线路,火爆驴友圈,穿越线路贯穿海子沟-龙眼-卧龙,经过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在网上,关于该线路的穿越攻略数不胜数,且相当成熟。</p><p> 在卧龙镇境内发现,但凡在通向深山的小路路口,都立着醒目的通告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在穿越区域的乱石滩上,也立起了一些木桩,上面注明着遇难驴友的信息,但这些仍阻挡不住驴友的脚步。“近十年来,每年都有驴友在穿越途中被困,每次接到求助,当地公安、村民以及大批负责动植物保护的卧龙保护站工作人员,都会结伴上山,进行救援。”汶川县公安局卧龙分公安局副局长刘麒麟说。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通常情况下,只有专业的科考队才能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同时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批,配备完善的专业设施,而驴友是一律不予审批的。</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