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 实实在在教语文

安迪蜜儿

<p>简简单单 实实在在教语文</p><p> ---观薛法根老师的《比尾巴》有感</p> <p>  前两天有幸聆听了薛法根老师指教的低年级的《比尾巴》,感觉特佩服这位男神。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听薛老师的课,早在《火烧云》时就被薛老师的亲切、细腻、温和所吸引。后来在听《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又被他那简约、扎实、风趣的课堂所吸引。之后便买了他的许多书来拜读,于是对对薛老师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组块教学,给我的启发很大。所以对于薛老师的课我很是期待,在这节课上我学到了很多。</p> <p>  其实,之前在线内校外听过很多老师执教过这篇课文,但大多都是形式复杂,课件华丽,而薛校长的这节课很简单,课件更是单一,没有五彩缤纷的图片。可正是这样,才让我感觉这节课就像是一股清流,缓缓流淌,沁人心脾,让人感觉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这才是语文课原本该有的样子。</p> <p>  一、游戏导入,激发情趣</p><p> 薛教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小朋友做了一个趣味的小游戏——看图猜字谜。“两个人一前一后就是从”“两个人背对着背就是北”“两个人手拉着手就是伴”,最后一个字谜“两个人肩膀靠着肩膀比高矮就是比”,由此引出今天的课文就和“比”有关,比的是尾巴。这样的导入,不仅自然的引出课文主题,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有趣,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真是高明!</p> <p>  二、细致指导,水到渠成</p><p>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薛老师在这堂课上指导感情朗读部分,最令人佩服。这篇课文并不难,读下来不成问题,但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并不易。主要问是题大多是老师就不知道怎么指导朗读,也不注重,常常忽视或一带而过。而薛老师却一个一个地教学生如何去读单个字,如何读轻声,如何停顿,如何读出重音,如何做到抑扬顿挫。这样的方法给予,是我们在指导朗读时的欠缺的,直得好好学习。</p><p> 本篇课文整体的朗读基调是轻松、欢快、俏皮的,就好像两个小朋友在一问一答,做猜谜游戏。因此,在安排全文的朗读时,薛老师除了范读外,还让组织进行自由读,同桌分读、男女生读、师生问答等不同形式的对读。本节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指导疑问句的读法。因此,在朗读指导中薛老师还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未尾词语的升调等,他重点抓第一句问句的基础上,进行其它问句的朗读指导,有扶有放。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练习:一问一答、三问三答、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等。问句的朗读这个重难点就轻松地被攻克了。另外薛校长这节课比较有特色的是打着节拍读,我在上课时尝试用过这种形式来读词语,像这样读课文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读的兴趣,而且轻而易举的就让学生读出了节奏。</p> <p>  三、以“比”为主线,感悟更深。</p><p> 这节课以“比”为主题,设计了多个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师生比”“男女比”“生活中其他可比的你问我答游戏”“比读词”“比反义词”“比一个字加不同部首组成不同的字”“比八字头和人字头”“比相近字”“比读书”等等,这些看似琐碎,其实不然,不仅让学生热情高涨,而且学生越读越有节奏,越比越会运用,在轻轻松松中有了深刻感悟。</p> <p>  四、以一带一,拓展训练</p><p> 学完《比尾巴》之后,薛老师又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自学《水乡歌》,学生在有了前面的训练之后,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最后的作业编一首自己家乡的儿歌——《深圳歌》:深圳什么多?同学们畅所欲言,有问有答,既正确又有节奏,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p> <p>  总之,薛老师用轻松愉悦的语言贯穿整堂课,踏踏实实中,彰显了其深厚的语文功底,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学习的,并不华丽,轻松有趣又不失本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活泼自主的学习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