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云清杨式太极拳提高班第一课(2020·6·1)

余娜英

<p>同学们好!朋友们好!</p><p>今天是咱们传统杨式太极拳网络培训第一期提高班班开班的日子,感谢同学们的支持,也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太极拳,希望咱们在一起的这一个月能过的愉快,有收获。</p><p>一、总论</p><p>网络培训是西安翠华山太极拳培训基地的项目之一。</p><p>西安传统杨式太极拳培训基地的建立,得到了西安双缘养老院冀总经理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给我们腾出了四百多平米的室内练拳场和六百多平米的室外拳场,扩建了餐厅,装修了居室,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学拳环境,在这里表示感谢!</p><p>翠华山空气清新,矿泉横溢,气候宜人,气场极佳,自古就是修真养性的圣地,也是陕西的旅游胜地,养老养生绝无竟有。双缘养老,太极养生,欢迎体验指导。</p><p>由于今年的疫情,使外出面临风险,为应对现在避疫抗疫居家多外出少以及提高免疫力抗病防疫的需要,特开设网络太极拳培训班,同时也可降低学拳费用和远途跋涉。</p><p>二、在咱们在学套路之前需要说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p><p>1、什么是太极拳,什么又是杨式太极拳</p><p>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nbsp;&nbsp;&nbsp;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及兵法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p><p>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现在流行有传统太极拳和简化太极拳以及太极推手。</p><p>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p><p>杨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nbsp;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p><p>2、什么是内家拳</p><p>传统杨式太极拳属于内家拳,内家拳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拳道为介质,充实精神,修养身心&nbsp;提升自我,洞明世事为一体。内家拳认为:拳术就是关于生死存亡之道的学问,其目的就是"攻之则所当必靡,守之则无隙可乘"。它极讲究修道养生,用活动筋骨、锻炼形气最简易的法式,从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用肢体的屈伸扭转配合气血运行的轨道,调节人体血液循环,达到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目的。学练时,不呈血气之勇,动静举止,合乎自然科学,他练形合外,练气实内;动静互根,温养合法,故内家拳内外皆练,刚柔相济,性命双修,可适合不同层次的人学练。先贤认为内家拳的功效在于补先天的不足,补后天的亏损。</p><p>拳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武)文化形式,伴随着中国文化几千年,伴随着中国人格斗、健身、养生几千年。《易》是汉文化的根源,拳是“易上手”与“易上身”的实践体验。</p><p>太极拳法,并非是指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炼功法。</p><p>3、咱们现在学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路径和方向</p><p>以我数十年的周易研习和十多年的传统太极拳修炼心得,传统太极拳要脱离空架子,练出内劲内功,尽快进入内家拳的大门,就必须有一个科学而有序的修练方法,杨式太极拳、剑、刀、推手以及大杆,是一套逐级强化的修炼体系,相辅相成,科学完整。现在最原始和最权威的资就是杨澄甫宗师的拳照和傅钟文前辈的图解,但只是动作说明,没有修练心法和用法。再要深研就是解悟各家传统太极拳先贤的拳经拳论。经我多年的实修体悟,总结出自己的五步修炼心得,和大家分享。</p><p>第一步: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套路学习,基本功培训。从一开始就按内家拳的要领学套路以避免走一改再改的弯路。&nbsp;</p><p>第二步:套路规范提高,按照传统太极拳的要求修改规范架式动作,以外三合为目标,纠正双重、虚实不清以及断劲等病态,进入内家拳的修练程序。&nbsp;</p><p>第三步:刀剑器械的强化训练,器械是手臂的加长,既可单练,也可作为传统太极功法修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会上下相随以腰带手的深化训练。</p><p>第四步:精修深化,由表及里,以“内三合”为目标。拳架以松胯园裆、开合拉气逆腹式呼吸为主要训练内容。&nbsp;</p><p>第五步、内功化境:内外相合阶段,以开胯开肩丹田内转为主要内容,使学员从架式心法上理解丹田周天功法要领,为登堂入室作好知识储备。</p><p>经过五次进阶,自己心里就会形成一颗明亮的北极星,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才能打一个明白拳,进入太极大门,自成一家就只是时间问题。</p><p>传统太极拳的修练,是胜己,不是胜人。是寻求自我超越,是一切向内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生在这个年代,既享受着祖国强盛带来的红利,也承受着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空气、水、病毒等等,都是我们个人无法左右的,所以只能向内求,强化自身,提高免疫力,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p><p>传统太极拳是对生命系统的升级,佛家的六根清静,四大皆空,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都是在追求身心的阴阳平衡,太极拳更是用身心体证实修阴阳平衡,通过调节阴阳平衡人们的诸如三高、肥胖、睡眠以及心态、气质、容颜都能得到改善。</p><p>太极拳是修身的工具,而太极拳套路是修练太极拳内功的工具,太极拳套路的手眼身法步无一不是这个工具的配件,配件不全这个工具的效能就大打折扣,所以,太极拳套路的规范是修练太极拳的基础。</p><p>&nbsp;提高班的遵旨是改拳,是对套路动作的细化,使套路练习符合传统太极拳的要领,使拳架结构在外形上符合力学原理,为最终达到以外导内,疏通经络开发丹田创造条件。</p><p>希望我们通过太极拳提高班的学习,真正走上太极之路,健康之路,生活更美好,更快乐!</p><p>三、《太极拳说十要》</p><p>在咱们提高班开班之前,我把咱们进入提高班学习应知应会的太极拳十要抄录一下,希望收藏</p><p>太极拳十要&nbsp;【杨澄甫】</p><p>《太极拳说十要》——杨澄甫口述&nbsp;陈微明录&nbsp;</p><p>1、虚灵顶劲&nbsp;</p><p>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nbsp;</p><p>2、含胸拔背&nbsp;</p><p>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nbsp;</p><p>3、松腰&nbsp;</p><p>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nbsp;</p><p>4、分虚实&nbsp;</p><p>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nbsp;</p><p>5、沉肩坠肘&nbsp;</p><p>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nbsp;</p><p>6、用意不用力&nbsp;</p><p>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nbsp;</p><p>7、上下相随&nbsp;</p><p>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nbsp;</p><p>8、内外相合&nbsp;</p><p>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nbsp;</p><p>9、相连不断&nbsp;</p><p>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续有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又曰:“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nbsp;</p><p>10、动中求静&nbsp;</p><p>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偾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庶可得其意焉。&nbsp;</p><p>四、总结</p><p>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杨式太极拳有很多版本,咱们学习的蓝本是以杨澄甫的拳架,傅钟文的文字解说。</p><p>套路班的主要任务,一是学基本套路,二是贮备一套视频和文字资料。就像学作菜,有视频示范,又有菜谱,学习就有据可查。要是只看到菜,没有菜谱,又没有操作示范,就只能照葫芦画瓢,而不知其中三味。</p><p>提高班的学习任务是改拳,教学方法是,85式分八小段,每段分两步走,第一步通过同学们发的视频找问题,第二晚也就是第二步,通过抖音直播进行纠正示范。</p><p>提高班的遵旨是改拳,是对套路动作的细化,使套路练习符合传统太极拳的要领,使拳架结构在外形上符合力学原理,为最终达到以外导内,疏通经络开发丹田创造条件。</p><p>咱们在学习之前,首先一个,是把自己脑筋里固有的概念先放下,腾出空间,给改变留点余地。要是固守已有的观念,新的东西是装不进去的</p><p><br></p><p><br></p><p>附:部分同学演练视频,贾老师点评</p> <p><br></p><p><br></p><p>贾云清杨式太极拳提高班部分同学拳艺展示,等待贾老师的点评。</p><p><br></p><p><br></p><p><br></p> <p><br></p><p>聆听的视频</p><p><br></p><p>贾老师的点评</p><p>聆听同学,主要是腰胯不活,松沉欠佳</p><p>虚实从胯上受制约</p><p>手型上八法不明确</p><p><br></p><p><br></p> <p><br></p><p>聆听(红衣服)正在带领她的团队打太极拳。</p><p><br></p><p>贾老师的点评</p><p>这个穿红衣服的是聆听同学,打的不错吧!</p><p><br></p><p><br></p><p><br></p> <p><br></p><p>云手禅心的视频</p><p>贾老师的点评</p><p>『云水禅心』 :把你的第一段按要求再摄一次,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摄视频的条件,咱们开班后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视频作为范例进行讲解,你的就算一个吧。</p><p>有你的长处,动作有很多方面需要纠正,每个人都有刚开始的过程,没啥丢人的,很好。</p><p><br></p><p><br></p> <p><br></p><p>吕国华的视频</p><p><br></p><p>贾老师的点评</p><p>这是零基础的吕国华同学,是一期套路班的学员,也是现在提高班的学员,进步很大,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应该说是很不错的。现在的视频和在套路班的视频相比,区别很大,特别是气质有了明显的改变。</p><p>吕国华同学</p><p>零基础,进步很大,但好多动作有过有不及,需要细心调整</p><p><br></p><p><br></p><p><br></p> <p><br></p><p>范文军的视频</p><p><br></p><p>贾老师的点评</p><p>这是范文军同学,有一定的功夫,很不错的</p><p>是套路班的学员,也是现在提高班的学员,他虚心求进的心态让我敬佩[抱拳]</p><p><br></p><p>范文军同学</p><p>从打法上已经改了过来</p><p>手上棚劲不够</p><p>有懈的现象,也有把手丢在身后的现象</p><p><br></p><p><br></p><p><br></p><p><br></p> <p><br></p><p>清清静静的视频</p><p><br></p><p>贾老师的点评</p><p>这是清清静静,是一期套路班的学员,也是现在提高班的学员,很用功,进步很大,重要的是已基本掌握了要领,经过提高班应该会基本步入正轨,进入太极之门就只是时间问题了。</p><p><br></p><p>清清静静同学</p><p>揽雀尾几处有错误</p><p>倒撵猴和云手还行</p><p>分脚欠协调性</p><p><br></p><p><br></p><p><br></p><p><br></p><p><br></p> <p><br></p><p><br></p><p>李月敏的视频</p><p><br></p><p>贾老师的点评</p><p>李月敏同学</p><p>虚实未分清</p><p>脚下转换不灵</p><p>手的路线不明确</p><p><br></p><p><br></p> <p><br></p><p><br></p><p>赵秀英的视频</p><p><br></p><p>贾老师的点评</p><p>这是赵秀英的视频,一期套路班学员,也是现在提高班的学员,很不错的</p><p><br></p><p>赵秀英同学</p><p>揽雀尾左棚右棚手上动作不到位</p><p>十字手下位手型不对</p><p>后座下盘等动作不错</p><p>腰胯用的不错</p><p><br></p> <p><br></p><p>廖万琼的视频</p><p><br></p><p>贾老师的点评</p><p>这是廖万琼同学,一期套路班学员,也是现在提高班学员,基本功很好,她的问题只是枝节问题,相信通过提高班的学习会有很大的进步。</p><p><br></p><p>廖万琼同学</p><p>上下相随欠佳</p><p>手臂未棚圆,</p><p>肘尖太向后已过背</p><p>个别动作过头</p><p><br></p><p><br></p> <p><br></p><p><br></p><p>原文成的视频</p><p><br></p><p>贾老师的点评</p><p>原文成同学</p><p>手型上八法不明确</p><p>下盘方向错位</p><p>整体劲力方向不整</p><p>违反无过无不及原则,动作不规范</p><p>翘臀</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