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说起乡愁,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余光中的诗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p><p>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对大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p><p> 而最能勾起乡愁记忆的,是家乡的味道。宋朝戴复古有诗说:"每思乡味必流涎,一物何能到我前。"是啊,童年时家乡的味道,是留在舌尖的永恒记忆。</p><p> 童年想过年,过年有糕点。</p><p> 留在江山人童年记忆中的最经典的糕点就是“江山米糕"。</p><p>江山米糕是用粳米加一定比例的糯米,先放在铁锅里炒熟了,炒香了,然后用石磨磨成细粉,再然后放入竹制的蒸笼中蒸熟了,再趁热,切成均匀的片状,切好后还是挤压在一起,成条状,待凉后便成了条块状的米糕,吃的时候,用力剥出一片或两片。</p><p><br></p><p><br></p> <p>高档的米糕,还可以加入芝麻粉,这样制成的米糕,也叫芝麻糕,这是属于最好吃的米糕了。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家中的芝麻糕只能制作一点点,用来招待贵重的客人,而另一种颜色也是黑黑的黄荆子糕,却是我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p><p>秋天,黄荆子成熟了,我们小孩便到山上去采,采回来晒干了储存着,待到要制作米糕过年的时节,母亲便把黄荆子配入糯米丶粳米中,一起磨成粉,蒸成糕。这种黄荆子糕的口感很不好,有点微苦,但是,在大人们说起来,制作黄荆子糕还是很有理由的,说这种黄荆子糕健脾胃。而实际上是家中缺粮,用部分黄荆子代替粮食,忽悠一下自己,也忽悠一下小孩。</p><p> 对小孩子来说,米糕是一年中的一次福利,一次年终奖。待家里拜年客都走了后,为了我们几个小孩子在吃米糕上的待遇公平公正公开,母亲会把米糕分成几份,交给我们兄弟们自己保管,自己有计划的享用。米糕分好后,母亲会说:</p><p>“你们要节约着吃,谁最后一个吃完,明年我会多分点给他。”</p><p>为了明年能多分到一点米糕,我们兄弟都暗暗的比拚毅力,都舍不得吃米糕。直到后来米糕长了虫子。</p><p>后来才体会到母亲这一招凝聚着的管理智慧。</p> <p> 当年过年的点心中,还有一种最高档的,也是非常有江山特色的,那就是“蕃薯花"。蕃薯花的大致制作方法是,把蕃薯蒸熟了,去皮,然后加入糯米粉一起揉合,揉致有韧性后,压成薄片,然后切成的正方的片状,在此方片上,用剪刀剪上几刀,然后一折叠,便成了一朵花的形状,放在竹扁上摊凉,然后晒干,最后放菜油里炸熟,便成了酥口的“蕃薯花“。</p><p> 我小时候参与过制作"蕃薯花",不是吹牛,我制作蕃薯花的技术还是很手巧的,而且还创造性的做出了很多新花式。现在我还记得怎么做蕃薯花。嘿嘿嘿,我也够厉害的吧。</p><p>记得读大学时,春节后的这个学期开学,同学们都会把自己家乡的年货带去与同学们分享,而我带去的蕃薯花,总是“秒杀"地被同学们抢完。因为我的产品最具特色,口感又好,同学们都没见过,也没吃过。</p><p>说真的,这么多年的走南创北,我确实没见到其他地方有这种同类产品,这应该是非常具有江山特色的小点心吧。</p><p>我曾想,把蕃薯花用充气包装起来,拿到大市场上卖,或者电商销售,说不定会有好售量呢。</p><p>说远了。</p><p>还说蕃薯花吧。同学们吃了蕃薯花,都对江山人的聪明非常点赞,以大学生的智商,他们也觉得制作此漂亮蕃薯花,很有技术含量。问我怎么制作的,我说技术这东西,找到巧门那就是很简单的。</p><p> 然后我说了个笑话,说:中国人援非,他们煮汤圆吃,也请非洲的朋友来吃汤圆。非洲的朋友咬一口汤圆,发现里面有甜甜的芝麻糊,他们拿起一个汤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这汤圆园园的,白白的,一点缝隙都没有,他们问,这一点缝隙都没有,里面的甜芝麻糊是怎么放进去的?</p><p>在蕃薯花里,我看到了江山人的智慧。</p> <p> 说完了点心,还是说一下我最喜欢的一道江山特色菜,黄瓜燉泥鳅,必须加紫苏的黄瓜燉泥鳅。</p><p>很多多年在外地的江山人,都会想念这道菜。</p><p>有一回,一个在外地发展打拚了几十年的朋友,已经是大老板级的朋友,回到江山时,我请他吃个饭,他说他点一个家乡菜,黄瓜燉泥鳅。结果他吃了那道菜以后,评价说,味道不错,可总是缺了点什么,没有小时候吃的那个味。然后把厨师叫过来,讨论这道菜的烧法,说了各个程序,觉得都没错,可问题出在哪儿呢?最后反复讨论,终于发现,厨师没有加紫苏,这可是问题的关健呀!</p><p>厨师说,现在冬天,没有紫苏了。</p><p>然后,第二天,我又专门联系了一家有紫苏的,能够做好黄瓜燉泥鳅的小店,重新补上乡味中的这一课。</p><p>吃泥鳅便说泥鳅,于是我们回忆少年时抓泥鳅的童趣,然后我说了抓泥鳅的感悟,我说我从抓泥鳅过程中,悟到了管理的艺术,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可以见我写的"鳅语七句,句句有理"这篇文章)。他说,你的感悟很好,但是,缺了很关健的一条。</p><p>我问:缺了什么?</p><p>他说:人这一辈子啊,其实就是“大菜篮装泥鳅,边装边溜,到头来一场空",留下的是过程、记忆、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