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是母校辽宁省实验中学建校70周年。听说,5月4日有盛大的校庆庆典活动。我因旅居海外,未能返校。那些天,我每天都在网上看同学们发的各种信息,分享着大家的幸福与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p>(左:杨泌泉老师)</p> <p class="ql-block"> 有一张照片让我怦然心动。照片上的一位老者是当年学校乒乓球队的杨泌泉老师!自从1968年我们离开学校上山下乡,就与杨泌泉老师没再见过面。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依然一眼就认岀了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段往事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3年,我从育才小学毕业后考入到实验中学,开始了住校的学习生活。冷丁离开父母离开家,同学们免不了会想家。于是,乒乓球室成了我们消磨时光的好去处。虽然大家都不会打乒乓,但都争先恐后地要比试比试, 叽叽喳喳地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们正在打球,来了位老师。 他看了一会我们打球,便开始询问每个同学的年龄生日。问了一圈,他的目光集中到了我的身上,说:"过几天区里乒乓球比赛你去参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让我这个比赛规则都不懂的人去参加比赛?这是我连作梦都不曾想过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老师为什么钦定让我去比赛,也不知道当时吃了什么豹子胆,还真跟老师去参加比赛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的对手是辽大附中的,她一上来就左右开弓,打得我滿地找球。好在我无知者无畏,对所有向我投来诧异和轻蔑的目光均回以若无其事的表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赛很快就结束了,结局不言而喻,0比3败下阵来,有一局竟被刷了个21比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赛后,我很快就从丢人现眼,垂头丧气的心态中平复下来。反正这只是个插曲,一切会恢复到从前。没想到的是,在返校的路上老师的一句话,让我的心中快要熄灭的火苗又燃烧起来。他说,没关系,咱们下次比赛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下回?事后,我才知道老师当初之所以选中了我,是因为参加比赛的年龄要求是生日在10月份以后的,而同学们中只有我的生日附合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沒想到,这一偶然的机遇和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闯进了乒乓球的大门,把我带到了一个新的境地。从此,我对乒乓球无比痴迷。回想起来,初中的三年时光,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都倾注在了打乒乓球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第二次参加区里的比赛中,重逢对手。原以为这场球势在必得的她,没曾想却被我打了个落花流水。我终于以大比分的胜利报了一剑之仇。我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老师的那句话:咱们下次比赛见。也印证了"有志者,事竟成"这一至理名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至今珍藏着一张当年打球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我认真抽杀的样子,真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p> <p> 我想,我算不上千里马,充其量是个初生牛犊,但老师可是位真伯乐,他把我领进门,让我与乒乓球一起成长,这段经历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足迹。这位老师就是杨泌泉老师,他是一位教俄语的老师。感谢他,铭记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