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俞平伯《湖楼小撷》有感

知秋

<div><br></div><div>读俞平伯先生的《湖楼小撷》正是谷雨前后,零星的小雨,像受了节气的差派,不情愿地打在窗上,稀疏得不成意境,远没有这篇文字吸引我。<br></div><div><br></div>《湖楼小撷》写于1924年(选自《燕知草》),由五篇文章组成,记述作者在杭州西湖边小楼居住时的所见所感所思,它们从或一角度,描述了春天西湖山水之美,抒发了惜春的惆怅之情。<div><br>《春晨》一文里,俞先生引用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宋朝诗人陆游62岁时受皇帝召见在临安所作《临安春雨初霁》中的两句,它以清亮的音韵,流转的笔致,极为生动地写出春雨初晴的明媚风光,诗句充满动感,使人浮想联翩。在此引用,十分得当,一样的写春天的杭州,一样的写小楼听雨,相似的场所和情景,产生相似的情怀,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是陆游抒发的是一个久客京华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又深含着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统治当局失望的心情。俞先生当时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员,自然没有陆游那种宦海浮沉的感慨,他只是从桃花雨后骤开的情景中,看到大好春光不仅去也匆匆,来也是匆匆。历代文人墨客总是从落红成阵的景象中,抒发伤春惜春的怅惘之情,俞先生不落前人窠臼,面对“翩翩而集”的春光,他感到大自然变化之快,因而惜春之情油然而生,他写道“何必待委地沾泥,方始怅惜绯红的妖冶尽成虚掷了呢”?真正珍惜春天,珍惜时光,就要从早开始,如果到了落花委地沾泥方始帐惜春光易逝,那就晚矣。这里显示了他的积极进取精神,与旧文人那种伤春悲叹的异趣。<br></div><div><br></div> <div><br></div>俞平伯出自名门,家有几代名师,有着非常深厚的国学功底,他一生专注于红学,戏曲学的研究,诗词造诣也很深。俞先生认为诗词的妙处应该在于内心的感知,因此他对诗词的讲解不落言筌,他不主张把诗词逐字逐句太过精密地解析。这一点我很认同。<div><br>之前读过俞先生和朱自清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文章写于五四运动之后不久,新旧思想交锋的年代,整个文化领域遭遇了冷落,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茫茫,他们的一腔热忱,被时代压抑着,内心却有一种精神渴求。</div><div><br>于是,在六朝金粉地的秦淮河上,他们留下了惊艳之笔,也留下了小船载不动的惆怅。</div><div><br>朱自清文:</div><div><br>“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div><div><br>俞平伯文:</div><div><br>“今天的一晚,且默了滔滔的言说,且舒了恻恻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话。虽同是灯船,虽同是秦淮,虽同是我们;却是灯影淡了,河水静了,我们倦了,况且月儿将上了”</div><div><br>朱自清善写真情实感,平易简练,朴素亲切。俞先生的文字追求一种“独特的风致”,比较古朴、凝练,他的散文,就有着一种情与思的结合。有时有些繁缛,但时有机智和哲思。</div><div><br>近代学者中,文学方面俞先生没有朱自清的知名度大。而我,因为喜欢古典文学的原因,对于俞先生文章里那些珠玑之笔甚是喜爱。<br></div><div><br></div> <div><br></div>《绯桃花下的轻阴》一文最后两句“唯我的心一味的怯怯无归,垂垂的待老了,”文气陡转,读者可能会感到突兀,因为它与前面那些春光美好和珍惜人生的抒写有些不协调。俞先生这年刚刚25岁,正是属於风华正茂的年岁,但是他却称自己的心“垂垂的待老了”,这就使人感到有些难以理解。<div><br></div><div>要解开这个疑问的途径只有两个,一是从俞先生个人的经历上来找。他18岁结婚,到写作此篇散文的1924年时,已是3个儿女的父亲,从传统观念来看,一个人既为人父,自然可以称老;二是从作者当时深层的思想上来看,作为“五四”新文学阵营中的一员,俞先生曾经发表过一些发扬踔厉、勇猛进攻的议论文字,显示了战士的风采。但是从他思想深处看,他身上还是保留着比较浓的古代名士的气质。再加上此时正是“五四”落潮时期,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仿徨消沉之气弥漫,这种社会思想环境,更加深了他思想深处的矛盾。因而未老叹老,也就不足为奇了。</div><div><br>西湖美景,书不尽书。此文的前面两篇,俞先生只从自己感受最深的两处作了一些点染,并没有展开细致的描绘。而在第三篇《楼头一瞬》中,则采用鸟瞰的方式,比较从容地歌吟、描绘了西湖的山水之美。</div><div><br>俞先生作文讲究要有“知识和趣味”,因而他喜欢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议论多,趣味浓,是他散文的一个特色。</div><div><br>这文里,俞先生先称引曹植写洛水的“神光离合乍阴乍阳”,认为非此八个字实难形容西湖的神情,但他又不甘心在前人的描写前止步,他引用此句,一是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和知识,二是使人感到超越的难度。这一段写湖水和山色,均是由近而远,写它们各不相同的颜色和形状,最后写云,文字古朴简洁,描写层次分明,色彩纷呈。最后一段更是神采之笔,把朝阳破雾而出的情景,进行拟人化的表现,语言也显得活泼俏皮,情趣盎然,把陶醉在湖光山色中作者的痴情表现出来了。<br></div><div><br></div> <div><br></div>他在《日本樱花》里写一位扫花人:<div><br>“文泉之侧,除一树樱花一个我以外,只见园丁在花下扫着疏落的残红,既不低眉凝注,也不昂首痴瞻,俯仰自如,心眼手足无不闲适可证他才真是爱花人,我这般竟无输于强暴了,我蓦地如有所惊觉,在低徊中怅然自去”</div><div><br>读完这段文字,如俞先生的惊觉,也让我似乎有所了悟,我们平时在诗词文字里是怎样绞尽脑汁地描摹着花开花落,辞藻地雕饰总是用了太多心机和力气,希望表达出自己的一份独特。然而比起这个扫花人的俯仰自如,在一把扫帚对落花地轻描淡写之下,我们的墨笔是如此惭愧,难怪俞先生说,“我这般竟无输于强暴了”。</div><div><br>《西冷桥上卖甘蔗》,先从《儒林外史》上杜慎卿的一句话讲起,说明现在的南京人已没有什么“六朝烟水气”,他们的狡诈贪庸差不多和其他都市里的人一样,然后再引出杭州西冷桥上卖甘蔗的小女孩,不仅有反衬作用,而且平添几分情趣。</div><div><br>西湖西泠桥顶放着一担甘蔗,不见挑担的人,小板凳上坐着一个穉嫩的小女孩,右手捏着一节蔗根放在嘴边咬,左手执一枝尺许高的醉杨妃色野桃,与其说她是在卖甘蔗,还不如说她已经融进西湖的美景中去了。人间的势利狡诈与她无干,她是纯净的、天真无邪的。作品描述了一种美丽浑然之境,文人学士的揣摩、感叹、问难,都显得多余而可笑。</div><div><br>谷雨的雨是暮春即将辞行的仪式,一场强横地降温让人曲解了春意。我只跟随文字,在俞先生春晨凭栏的湖楼里,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里,感受春风拂面。<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