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节课不是导读课,是读后交流展示反馈课,这类这类课型平时很少人上,原因可能是不好把控。但这节课上的很精彩,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p> <p>课前我的收获,这几天刚在想,要不要给班里买个话筒,现在天天看书,有必要让学生每节课展示一下,没想到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非常好的展示,太棒了,先是小主持人宣布今天谁上台讲故事,五分钟的时间,小男孩把李白的铁杵磨成针讲了讲,还有课件,准备的很精心。</p> <p>这个过程声音响亮,很自信的展示。</p><p>然后主持人上台,找同学来点评</p><p>这个环节,做的太好了</p><p>学生们不仅听,还要参与进来</p><p>这样听的也就更认真!</p> <p>这位学生站起来点评,几个星🌟,并说明理由。这样双面激发,让准备讲故事人更要精心的准备。</p><p>听故事的人,也要认真的听。有反馈的活动才是有实效的活动。</p> <p>老师的精彩上来了,让孩子自己总结为什么可以得到五颗星</p><p>这一问,太重要,自己反思的过程,总结经验,下面的同学也可以跟着学!棒!</p><p>1.声音大</p><p>2.动作多</p><p>3.故事熟练</p><p>哈哈,有孩子的特点在里面,很有趣的动作要多,幅度要大。</p> <p>进入正题,开始《神笔马良》读书反馈</p> <p>先总结方法</p><p>图文结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图片,根据故事情节把这些图按照顺序摆出来。这个设计特别好,学生动手摆图把故事的顺序在头脑中记清楚,发现图画阶梯!</p> <p>而在讲图文对照时,发现有的图,文字上是没有的!</p><p>这点太重要了</p><p>这是阅读后,作者带给画家的想象,所以画家自己把想象也加入进去。</p><p>这告诉孩子们自己看书时自己创造的,加入自己的想象</p> <p>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想象后,把文章推向了更高潮的地方,斗皇帝</p><p>老师放了动画片</p><p>又让学生上去演一演</p><p>加入自己的想象</p><p>这个环节设计的太棒了,课堂更加灵动起来</p> <p>最后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形式来展现</p><p>唱歌</p><p>写歌词</p><p>把故事高潮展现出来</p><p>歌词写好了,让学生自己谱曲子,唱一唱</p> <p>一个四川的小孩,兴奋的要用自己的四川话来唱,大家陪着节奏,特别好</p><p>最后老师问,你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展现?</p> <p>孩子们一个个都抢着说</p><p>画画</p><p>相声</p><p>……</p><p>这个问题,问的非常有艺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p> <p>最后老师总结了学习方法</p><p>图文结合</p><p>加入想象</p><p>进行创作</p><p>再次展现</p> <p>感谢王老师上了这么精彩的一节交流课,只要认真品读文本,你就会发现阅读的线索,你就能抓住其中的一个点展开精彩的交流会!就像王老师抓住了插图,让这节课变得异彩纷呈!</p> <p style="text-align: right;">郑州航空港区遵大路小学</p><p style="text-align: right;">靳文文</p><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5.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