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姐的“威力”

田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傻大姐是《红楼梦》中贾母身边的粗使丫头:“年方十四五岁,是新挑上来的与贾母这边做粗活的。只因他生得体肥面阔,两只大脚,做粗活简捷爽利,且心性愚顽,一无知识,行事出言,常在规矩之外。贾母喜欢他爽利便捷,又喜他出言可以发笑,便起名为'呆大姐'。常闷来引他取笑,一毫无避忌,因此又叫他作'痴丫头'。”傻大姐在《红》书中仅有两次出场,但每次出场都能引发让人难以预料的大事情。</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出场在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傻大姐的出场正是贾府这座大厦濒临可危的迹象。“傻大姐这天逍遥自在地正在园内掏促织(蟋蟀),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但上面绣的并非花鸟等物,一面却是两个赤裸男女相抱,一面是几个字。心里以为'是两个妖精打架?不然必是两口子相打'。”恰巧被前往园内散心的邢夫人发现并收了回去。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观园内大抄检。抄检过后是晴雯、司棋二位姑娘被撵,时隔不久俩人命归黄泉。另有惜春房中的丫头及宝姑娘因此也搬出大观园,贾府中的人气由此开始走向下坡。</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傻大姐的第一次出场抛了一枚重磅炸弹,让大观园地动山摇。那么第二次出场就更有火候,他的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能使大观园主角一命归天。</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出场的傻大姐是在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一日,黛玉早饭后带着紫鹃到贾母这边来,一则请安,二则也为自己散散心。出了潇湘馆,走了几步,忽然想起忘了手绢子来,因叫紫鹃回去取来,自己却慢慢地走着等他。刚走到沁芳桥那边山石背后,当日同宝玉葬花之处,忽听一个人呜呜咽在那里哭。黛玉煞住脚听时,又听不出是谁的声音,也听不出哭着叨叨的是些什么话。心里甚是疑惑,便慢慢地走去。及到了跟前,却见一个浓眉大眼的丫头在那里哭呢。细瞧了一瞧,却不认得。那丫头见黛玉来了,便也不再哭了,站起来擦拭眼泪。黛玉问道:“你好好的为什么在这里伤心?”那丫头听了这话,又流泪道:“林姑娘你评评这个理。他们说话我又不知道,我就说错了一句话,我姐姐也不犯就打我呀。”黛玉听了,不懂他说的什么,因笑问道:“你姐姐是那一个?”那丫头道:“就是珍珠姐姐。”黛玉听了,才知他是贾母屋里的,因又问:“你叫什么?”那丫头道:“我叫傻大姐儿。”黛玉笑了一笑,又问:“你姐姐为什么打你,你说错什么话了?”那丫头道:“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我们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我和宝二爷屋里的袭人姐姐说了一句:咱们明儿更热闹了,又是宝姑娘,又是宝二奶奶,这可怎么叫呢!'珍珠姐姐走过来就打了我一个嘴巴,说我混说,不遵上头的话……”黛玉听了这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却像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当返回时没等走进家门,只见黛玉身子往前一栽,“哇”的一声,一口鲜血直吐出来。</p><p class="ql-block"> 自从黛玉听了傻大姐那番话,便焚稿断痴,唯求速死,不久便气绝身亡。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这真是傻大姐无意泄露“掉包计”,林黛玉提前命归黄泉。就傻大姐“拣了个狗不识,连春意都不知”的呆傻,贾母、凤姐及王夫人一帮人凡事没把他放在眼里,知他不会引乱。所以说话办事对他不避忌。他把自己听到的“掉包计”无意中当家常话说出来既合情又合理,是情理之中的事。对于林黛玉的死,按常规应该在宝玉与宝钗成亲后,他无法面对现实,只能一死了之。《红楼梦》作者此时打破常规,安排傻大姐出场来“泄密”,犹如晴天打了一个霹雳,让人天旋地转。使黛玉的死亡急转直下,爱情梦幻提前破灭,“命归离恨天”正是预料之外。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凸显了效果。</p><p class="ql-block"> 傻大姐的拣“春囊”与泄露“掉包计”,就像是投放的两枚“炸弹”:投之无意,炸之必然,威力无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