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位于武宁路真北路交叉口的海棠公园,与相邻的海棠苑小区为伴。以丰富的海棠品种特色植物为主题,并与香樟、水杉、雪松和桂花树及其它乔木、花灌木组成常绿为主、四季有花的居住区公园。</p> <p> 公园占地面积不到15000平方米,却是附近居民休憇、晨练和儿童游乐的地方。</p> <p> 走进公园,就会发现一群特殊的四脚游客,它们自由自在,与游人平等交流、和谐相处,给公园增添了灵气和情趣。这里有怜爱它们的游客和爱猫的志愿者,使这些曾经的流浪猫,从此不再流浪。它们虽然享受不到家猫舒适生活,但可以在大自然释放天然野性;虽风餐露宿,但有饮用水和一日二餐,它们知足常乐以公园为家随遇而安。它们是海棠公园的可爱的喵星人。</p> <p> 喵星人有守护领土的强烈本能,守护由自已开拓的活动空间。还具有生物钟的本能,守时守信,一到早上七点和下午四点开饭时间,它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地盘迎候。志愿者也不辜负喵星人的信任,无论遇到什么天气都会按时赴约(有五、六位志愿者建立了微信群便于协调)。</p><p><br></p> <p> 偶尔会自发搞个聚餐,公园的喵星人能友好相处。当然,偶尔会发生男猫为了情爱而争斗,其他猫则不站队、不拉偏架,仅充当观战的吃瓜群众。战后,男猫又和好如初,家园又恢复了平静。</p> <p> 那个黄猫是公园里最年长的男猫,年轻时威风凛凛,取名为《狮子王》中的主角“辛巴”。如今老了,每当他开小灶用餐时,其他猫敬老,不去争食,远远地看着。</p> <p class="ql-block"> 这三个小猫在奶猫时相继被游客送进公园,一起长大,形影不离。</p> <p class="ql-block"> 户外猫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下雨天会躲到阳亭下避雨。</p> <p> 今年初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瘟疫,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海棠公园1月29日开始闭园,一直到3月13日重新开园。闭园期间我们同喵星人一起克服困难共同抗疫度过难关。</p> <p> 我们进不了公园,好在公园围墙是铁艺护栏,隔栏还能与喵星人沟通。刚开始,到饭点时我们在外呼唤,这些猫咪熟悉我们的声音,会循声而来,之后它们就会在护栏边等候。</p><p> 在那个亲友不能来往、进出小区需凭通行证、马路上见不到行人的憋屈日子里,当你看到喵星人在等候你时,顿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谢谢喵星人在春寒中给予我们的快乐和温暖,我们守望相助。</p> <p> 疫情闭园的一个半月期间,原来的十几只猫咪一个沒有少,还来了两位新成员(重新开园后那只小黑猫留下来了,那只白猫再未见到)。经六年多来的观察,公园的猫咪始终保持15只左右的生态自然现象,我们从不人为干预它们的生育,从未出现猫口泛滥。</p> <p> 有的游客见到公园里的猫有人照顾,会将捡来的小奶猫悄悄送到公园里。志愿者对那些弱小的猫都会悉心照顾,有的抱回家调养,病了送医,尽心尽力。</p><p> 也有好心游客来喂猫,还从公园抱小猫回家收养。</p> <p class="ql-block"> 寒冬来临,在隐蔽处为幼猫安个避风挡雨的窝。</p> <p> “小奶牛”病了,志愿者小王带回家调养,送宠物医院多次,终因病情严重医治无效带着爱去了猫星国。</p> <p> “小康猫”因病毒感染在住院中</p> <p> 出院后的“小康猫"被志愿者建华收养</p> <p> “小白”太弱小,志愿者丽英和小顾带回家调养。</p> <p> 刚来公园时的“小白”</p> <p> 带回家经一个月调养后的“小白”</p> <p> 在疫情闭园期间诞生的三位小奶猫,猫妈妈倾心呵护,功不可没。</p> <p> 这是去年夏天生下的三只小猫,其中两只被游客收养了,另一只莫名死在草丛里。话说猫有九条命,生命力顽强,但毕竟生活在野外容易遭不测。据公园的工作人员说,有了这些猫,老鼠是绝迹了,但偶尔会见到黄鼠狼,莫非遇害小猫遭天敌了?</p> <p> 小猫已会爬树,等到彻底断奶,学会生活基本技能后,猫妈妈会在某天突然离开,让地盘留给小猫们独立生活,再不留恋,从此与儿女形同陌人。也许这是户外猫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猫生智慧。</p> <p> 儿童们都喜爱喵星人,从小受到珍爱生命、爱护动物和热爱自然的滋润。</p> <p> 每当离开公园时,喵星人常常会依依不舍地送到公园门口,令人动容。我们彼此语言不通,但基本能交流,建立了跨物种的情感,它们是不会说话的喵星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