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石雕,广州标志(越秀公园)

夜郎山人

<p>《五羊石像》是由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创作的花岗岩城市雕塑,始建于1960年4月,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内的越秀山木壳岗。</p><p>《五羊石像》整个石像连基座高11米。主羊头部高高昂起,口中衔穗,回眸微笑,其余四羊环绕于主羊周围,或戏耍,或吃草。五羊大小不一,姿态各异,造型优美,已经成为广州城市的标志。</p> <p>“五羊石像”由130多块花岗岩雕刻组砌而成,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五只石羊神态各异:站在高处的老羊雄劲,口衔谷穗,昂首向前方;老羊脚下是一对亲密依偎的小羊;再有一对母子羊,母羊左右回首顾盼正在安静吸乳的幼羊,幼羊则跪在母羊下吸乳,深厚母爱溢于言表。</p> <p>1956年,广州人民美术社(现广州雕塑院的前身)接到时任广州市长朱光的指示,要创作一个能代表广州市形象的标志性雕塑,就像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和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一样,成为一座城市的城标。</p><p>广州人民美术社在接到任务后,动员全体人员参与设计。 设计团队根据五羊仙子降临广州,给羊城人民带来了吉祥与幸福,他们赠稻于平民,并祝“愿此阛阓,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五羊化为巨石的传说进行雕塑设计。</p><p><br></p><p><br></p> <p>石像中大山羊居中,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雄浑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显得深沉、威武。</p><p> 大山羊脚下是一对亲密依偎的小羊;另一对是母子羊,母羊回首顾盼在吸奶的幼羊,流露出浓浓的母爱之情。</p><p><br></p><p>《五羊石像》的每个角度,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有羊的不同活动姿态,传达不同的情感与内容。</p> <p>1987年,在首届全国城市雕塑展评比中,《五羊石像》获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