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那些年!

🍀

<p>&nbsp; 对于工厂搬迁,我想在每个常烟人的心里,都自有一份难以言说的情感,老工厂、老车间、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这里早已犹如家一般的存在。正因为这份特别的情愫,我带上我的镜头走进这于日后而言的老厂房,在记录一帧帧珍贵旧影像的同时,在回忆中道别。</p> <p>5月中旬,我来到了联合工房,这座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生产车间”的厂房,往日是一片司空见惯的繁忙景象。如今伴随着搬迁进入尾声,偌大的车间少了往日轰鸣的机器,只剩下悬浮在半空中的空压管,见证着一台台设备曾经在此坐落……回忆接踵而来,犹记得,2002年的那个秋天,刚走上记者岗位的我,陪同一批外来参观人员来到联合工房,开始了我记者生涯的第一条新闻拍摄。当时,第一次走进这座厂房的我,也如同那些来宾们一样,对这个现代化的车间为之赞叹!当年作为初出茅庐的小记者的我就萌生了一个心愿:一定要用我的眼用我的心我的笔,透过我的镜头,让全厂员工一同感受常烟这现代化的设备、特色的品牌工艺、和管理一流、设计一流的制造工厂。</p> <p>如果说,联合工房开启了我的记者生涯,那么二车间则记录了我的整个青春年华。狭小的厂房内五脏俱全,有两套完整的制丝流水线,曾经历经芙蓉王三次提质扩量改造的中试线,有效缓解了当时芙蓉王的发展瓶颈,被公司领导赞誉为“凝聚常烟智慧的精品线”。尽管设备密集,灯光也有些昏暗,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曾留下我们记者的脚印。多少次,节假日的技改维护、深夜的抢修,还有一次次的技术革新,我和小伙伴们都有幸成为现场的见证者,记录下一个个精彩而动人的瞬间。眼下虽然搬迁在即,却依然机声轰鸣,烟叶烘烤热气腾腾。在线的工人师傅眼神坚定而执着:设备不停,我们依然一如既往。</p> <p>芙蓉王新工房是如今老车间里面最新的厂房了。这套厂房从一砖一瓦、钢筋水泥到厂房落成、生产投入运行,宛如一个新生儿的诞生与成长。我们用镜头一一记录。如今,随着厂房搬迁,新工厂调试以及试生产的上马,不少技术中坚力量已经陆续前往……穿行在其间,熟识的面孔越来越少,原来,时间在用它自己的方式向我们作别。</p><p>回忆渐远犹浓……</p> <p>搬迁在即,不得不说声再见。再见了,那些年的青葱岁月。道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遇。如今,新的厂房、新的生产线已然就绪,为品牌发展壮大提供了更为广阔、更为井而有序的空间,这对每一位常烟人而言,都是新的开始。我相信,不管工厂如何搬迁、如何发展,常烟文化的传承和品牌的精神,都将永远在常烟人心中生生不息。</p><p>我,愿意继续用镜头,为你我见证。(李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