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调:《采花》——径河小学空中音乐课堂

张冉

<p>  歌曲《采花》,是流传于四川南坪的民间小调。歌词采用传统的民歌手法,按一年的月序和应时花卉咏唱,使人们从中获得不少生产和生活知识。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歌曲《采花》。</p> <p>  作品简介</p> <p>  欣赏歌曲,并连线正确的伴奏乐器</p> <p>  什么是民歌?</p><p>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的联系着的歌曲艺术。</p><p> 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群众性。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不一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p> <p>  民歌的特点</p><p> 民歌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并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p><p> 民哥是经过人民大众的即兴创作,口传心授而逐渐发展的,是无数人集体智慧的结晶。</p><p> 民哥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气质、心理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p><p> 民歌的音乐语言洗练,形式生动灵活,篇幅短小精干,内容简明朴实易于传唱。</p> <p>  常见民歌体裁</p><p>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p><p> 通常按风格色彩,民歌又可划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等八个民歌色彩区。</p> <p>  劳动号子</p><p> 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过程歌唱的曲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p><p> 具有吆喝呐喊的特点。</p><p> 它不仅起着统一劳动节奏,统一劳动步调的作用,而且具有振奋劳动者精神、激发劳动者热情、鼓舞劳动者干劲的功能。</p><p> 劳动号子的演唱形式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另外还有齐唱或独唱等形式。</p><p> 经典曲目:四川民歌《平水号子》</p><p> 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p><p> 东北民歌《哈腰挂》</p> <p>  山歌</p><p> 是人们在田野里劳动时歌唱的曲子。</p><p> 歌词一般为即兴创作,题材极为广泛,看上唱山,见水唱水。歌词质朴率真。</p><p> 内容多以反映劳动的欢悦、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为主。</p><p> 山歌的音乐曲调一般具有高亢、嘹亮,简洁,爽朗,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等特点。</p><p> 我国的重要山歌歌种: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的爬山调。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花儿,四川的神歌等。</p> <p>  小调</p><p>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南坪的民间小调。歌曲语言朴素,精炼。切分节奏的出现是流畅的旋律,略带轻盈跳荡的感觉,句末采用一字多音的拖腔,显得灵巧轻盈。这与歌词中借景抒怀,表达喜事将临的欢乐心情相吻合,充分表现了迫不及待的企盼心情,紧接着节奏比较舒展,犹如人们想象着花开后采得鲜花的舒心和快慰。</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