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岁月·上海市美术学校毕业40周年纪念

張晶

<p>第一部:同学相聚,情谊无语</p><p><br></p><p>2018年4月30日,是我们上海美术学校78届毕业生的校友会。由于对新校不熟悉,前夜,我约郭力老师同行,坐上他的车来到学校,遇到班主任朱则筠老师、张忠焕老师,许承兴老师、同学邵国伟、杨雅军、夏卫,留下了第一照片。</p> <h3>我们的老班长邵国伟</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创始人和著名艺术家,精英云集,如今都称"超大咖"。</h3> <h3>和王劼音老师</h3> <h3>和赖礼庠老师</h3> <p>老师、同学重逢,都有一种"青葱返校"的感觉。</p> <h3>大家忙着问候老师,和久别重逢的同学招呼</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毕业40周年的现场,由绘画班的马新华和工艺班的褚红共同主持纪念活动。</h3> <h3>陈家泠老师在发言</h3> <h3>赖礼庠老师在发言</h3> <h3>凌启宁老师在发言</h3> <h3>朱则筠老师在发言</h3> <h3>郭力老师在发言</h3> <h3>章涪陵老师在发言</h3> <h3>彭乐年老师在发言</h3> <h3>黄源熊老师在发言</h3> <h3>吴棣华老师</h3> <h3>曹有成老师在发言</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劼音老师在发言</h3> <h3>珍贵的纪念照</h3> <p>1976年10月上海市美术学校工艺班在工艺系主任丁浩老师、朱则筠班主任,顾公度绘画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第一次远行青岛写生。这是在海边栈桥附近的集体照。</p> <p>我们都是属于很优秀的学生,被学校推荐、考试,所以,进学校后的第一堂校外政治课就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一个时代的缩影,如今这里成了另一个时代的"新天地"。</p> <p>中国著名花鸟国画大师乔木老师带领我们去上海植物园写生。这是40多年前的事,我们不懂世故,更无法预测到今天的市场,但是,天真无邪的心却让我们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p> <h3>乔木老师在指导我们写生</h3> <h3>有时也会选择像猴一样爬在假山上留影,因为我们都是阳光青年。(在中山公园写生)</h3> <h3>我们班是男女生均配,八男八女,工艺班的8个小帅哥</h3> <p>这是我们工艺班的毕业照,就在教室里,墙上挂的是乔木老师的作品。当时的校长是国画大师张雪父老师(左4),丁浩老师是工艺班主任(左3),应野平是山水国画老师(左2)乔木是花鸟国画老师(右4),陈向老师是学校领导(中间),顾公度是素描老师(三排右2),胡丹苓是工艺图案老师(右2),褚玉凤老师是学校领导(左1),朱则筠班主任老师(二排左2),还有年轻留校任教张忠焕老师(二排右1)……</p> <p>这张照片有校长张雪父、工艺系主任丁浩、应野平、乔木、黄俊基、顾公度、胡丹苓、王劼音、吴棣华、彭乐年、楼上云、张忠焕和班主任朱则筠老师。</p> <h3>全班同学和班主任朱则筠老师的留影。</h3> <h3>毕业时,我们几位一起去了王开照相馆拍了这张照片。</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是绘画班同学的毕业照</h3> <p>2004年5月20日,正好我从巴黎参展回上海,上海美校的郭力老师打电话告诉我:"明天是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的校友会,很多老校友都在。"当时的校长是邱瑞敏,学校经过中国文革时代的变迁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市美术学校➡️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地址从天津路的大王庙移到了凯旋路,又从凯旋路迁到今天的宝山。幸亏第二天郭老师来接我一起去参加校友会,否则我就会失去这次机会。尽管我们同班同学很少,却见到了许多大前辈和老师们……</p> <p>日后才知道,为了这欢聚会,操办这件事的郭老师和陈老师化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寻找失联的小伙伴们,采访,编书,由于当时信息流通不畅,有一部分同学没联系上,有一部分同学信息错乱,但是,至少我们已经开始有寻家、回家的感觉。</p> <h3>我们的学校</h3> <h3>我们的后辈</h3> <p>那是一个自由、浪漫、诗情画意、充满爱意的教育领域,在进入绘画世界的同时,更塑造了我们的人生世界,感谢亲爱的老师们!</p> <p>毕业40周年纪念大聚汇 · 工艺班</p> <h3>绘画班</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晚餐后,有人去逛小镇,也有打麻将,我懒的外出,就跟卡拉OK组合进了练歌房,好像杨谊唱的最多,听说她在美国也加入一个爱好合唱的团队。</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曲未终情已深,留下余音思芳华</h3> <p>这张照片里,男生就我和戴晓明。那天晚上,我和他分房在一起,我们俩学生时代关系就不错,他从学校毕业后分在城隍庙旁边的文化电影院画海报,我经常去他那里,他要画水墨连环画,女模特儿还是我帮他找的,我中学校的美女。毕业40年,人也进入60,精力、体力都不如以前,所以,我们聊着聊着,他就想打瞌睡……关灯。</p> <p>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p> <h3>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江滩湿地公园</h3> <p>我们同学会在浏河镇度过一夜,不知此镇有何历史和文化特色,也就没进镇。一搜,发现明朝郑和下西洋就是从这里开始,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如今的海上"一带一路"。</p> <p>感谢岁月,感谢美校!当年,你虽然在简陋的建筑里,但你却为我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p> <p>不负青春,依然能展翅飞翔。</p> <h3>这张照片好像是马新华(澳洲左1)提议:海外兵团一起留影。美国徐培芳(左2)、杨谊(右1)、褚红(右2)、闵蕾琪(右3)、日本齐英(左3)</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绘画班齐英同学,现在生活在日本的</h3> <h3>褚红同学,现在生活在美国</h3> <h3>杨谊、徐培芳同学,现在生活在美国。</h3> <h3>海塘修固记前的留影</h3> <h3>马新华很尽力的贡献</h3> <h3>假装在打电话,为了这瞬间更有故事。</h3> <h3>属于我们自己的光影,将印入彼此的记忆中。</h3> <p>感谢为这次纪念聚汇做出贡献的每一位!</p><p>(以下摘文)</p><p>人生60年、相识42年、毕业40年,这期间有欢乐,也有困惑,或许还有些遗憾,但唯有成长和顽强的生命实践,才时时刻刻地鼓舞着我们,才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和互相惦记都充满着真善美的色彩。</p><p>感谢岁月!</p><p><br></p> <h3>同学代表去看望了李惠君同学</h3> <p class="ql-block">第二部:班主任 · 朱则筠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母亲身为教师,很喜欢班主任朱则筠老师的为人,她们彼此欣赏,互通信息。自从我去日本后,二老的见面机会越来越少,随着岁月的增长,彼此都非常牵挂着对方,我每次回上海,老母都会叮嘱我去看看老师。2017年的春节去看望老师时,朱老师女儿昭华希望我能带母亲来,让二位老师见面的心愿能完成。</p><p class="ql-block">2019年的春节,带着我年迈的母亲一起去看望朱老师,二位老师见面,热烈拥抱……</p> <p>手拉着手,语重情深。我母亲由于听力甚远,有些自言自语,但是,二老的思路依旧是那么的清晰,岁月的回忆让她们都有一个美好的今天。</p> <p>朱老师的女儿昭华(后排右一)、</p> <h3>二老师在看我们同学的九州樱花之旅的摄影集,同学杨雅军(左1)在介绍。</h3> <h3>我们美校工艺班的部分同学和朱老师夫妇一起合影留念。</h3> <p>我们夫妇俩和朱老师夫妇</p> <p>有一次,班主任朱老师的女儿昭华,突然用微信发给我这张照片,"这是你吗?在我们家里很偶然的发现了。"我回答道:"是的,怎么朱老师也会有张照片?""当时不知是谁,照片背后写着「张跃进」三个字,那肯定是你,变化真大!"她女儿咯咯咯笑了起来……</p><p>没想到,19岁的我,那神态还真不错,朝气蓬勃。这张青岛海边的留影对我来说,"太珍贵了!"</p> <h3>2000年11月,从巴黎参展回到上海,去了淮海路上的朱老师家,也没有事先打个电话。突如其然的拜访让老师大吃一惊,"好久没你信息了!同学们都不知道你现在做什么?有传说你在做旅游………,我没办法一一回复,只是告诉老师,去巴黎参加画展回来,同时也从老师那里知道一些同学情况,在上海的同学每年过年都会来看望老师。</h3> <p>有一天,昭华打电话给我,说要来九州旅游,顺便想来看看我的工作室,那太高兴了!</p><p>2016年3月27日,朱老师一家来到福冈,也不要我去机场接,自己打车👍当地的司机准确无误的送他们到我家……</p> <p>老师一家的到来,高兴的让我难以用语言表达!我们进入上海美校时只有18岁,40年过后的今天,变化有多大啊!这是我的记忆又回到了18的青春岁月,我们都是在学校寄宿学习,班主任的责任,除了思想、学习,还有生活面的照顾关心,我们外出写生,一起同食、同住、同行,有时我们还会耍小脾气,现在让我们笑谈昨天,想想我们是多么青葱啊!</p> <p>我们的青葱岁月、青春年代。(在青岛写生)</p> <h3>和朱老师的留念</h3> <h3>和朱老师夫妇一起留影</h3> <h3>朱老师夫妇俩在我家附近的日本料理店"茅乃舍"</h3> <p>朱老师的一家</p><p>短暂的相聚,让我回奔了几十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日出的朝阳是我们的青春的话,那末,日暮的晚霞,却是我们的"辉煌"人生。星空中的月光传送着我们曾经拥有过的昨天。</p> <p>第三部:我们的同学梦,和我的老师</p><p><br></p><p>2018年3月30日,杨雅军、邵国伟夫妇、杨谊、李薇来日本赏樱之旅。</p> <p>同窗学友40年,在此相聚。</p> <p>正逢上我家的赏樱会,晴空万里,樱花盛开的春天。老同学们一起帮忙搭帐篷,布置会场……</p> <h3>和中国总领事何振良夫妇一起合影(上图)</h3> <p>杨雅军和茶道老师又见面了!杨雅军夫妇俩曾经带着获奖的孩子,前来参加日中青少年书画音乐交流大会,在体验日本茶文化时和西田老师相识。</p> <h3>在参加我们久山町樱花节的留影</h3> <h3>樱花何去何从,岁月仍是映山红。</h3> <p>时光正好,一场如诗如梦的旅程</p><p>樱花的季节,清新的空气,嫩绿的草坪</p><p>粉红色的浪漫,艳丽得令人窒息!</p><p>在这个季节里,烦恼和忙碌</p><p>似乎都能在一个瞬间被抛弃……</p><p>如今,迎来我的同窗好友</p><p>我们要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释放</p><p>美好的心情,轻快的步伐</p><p>这个旅途唤起了我们无数次的回忆……</p> <p>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随风舞蹈的季节</p><p>躺下仰望天空,樱花如繁星点点遮天空</p><p>天地旋转,全是樱花,全是梦……</p><p>天空很纯净</p><p>我们到了休闲的年份</p><p>凝视这美丽的云</p><p>云卷云舒,心情随风而动……</p> <h3>用心感受新风景,樱花、温泉共赏欢。</h3> <h3>在鹿儿岛,准备去体验当地有名的砂蒸温泉</h3> <p>"被埋的感觉怎么样?"个个翘起大拇指"很棒!","很舒服!"、"惬意来!"</p> <p>来到日本最南端的鹿儿岛。</p> <p>鹿儿岛的樱岛火山,正在喷发中……</p> <p>大分汤布院的风景。</p> <p>熊本阿苏的露天温泉看日出,别有一番风情。</p> <h3>在阿苏高原上</h3> <h3>又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h3> <p>雄伟壮观的熊本城巳有四百多年历史,2016年的大地震毁坏了古城,现在修复中。</p> <h3>樱花飞舞粉色染,一江春水奔大海。</h3> <p>岁月悠长,用一帧帧图片慢慢记录生活的美好</p><p>也许,回忆不起来生活中某些细小的片段</p><p>但某天,图片中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p><p>却让回忆变得清晰</p><p>那些生活的记忆碎片,都足以打动人心</p> <h3>和王劼音老师、凌启宁老师在一起</h3> <h3>和陈家泠老师在上海艺博会</h3> <p>和丁浩老师及戴晓明、夏卫、袁伟同学在我们学校的首次校友会上的合影(2004.5.21)</p> <p>和丁浩老师夫妇、汤宝玲老师(2004.5.21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校友会)</p> <p>和邵洛羊老师(2004.5.21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校友会)</p> <p>在上海美校毕业前夕,经常在校长张雪父老师那碰到一位戴眼镜的人,偶然的机会,张老师跟我介绍"这是你们的学长郭力,应该叫郭老师"。就这样我和郭力老师挂上了一生的缘!</p><p>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郭老师的单位,在他后面跟班半年多,他就被调回上海美校做老师了。文革结束后,学校要扩大师资力量,抽调了许多优秀毕业生回校,除郭力老师外,还有王劼音、戴明德、赖礼痒等々。跟班郭力老师的时间虽不长,但学到了不少东西,以至于单位里的人都说我是"小郭力",褒贬皆有之😂。</p><p>尽管,郭老师去了美校,但是,我们的联系很频繁。带我去张雪父校长家,和他家人一起处理后事;一起去孟光老师家,为筹备孟老师的画展,把在东京的孟老师儿子孟亮介绍给我,希望我也能参与;1988年,听说我要独行丝路,他特地委托张自申老师,写了推荐信给在敦煌莫高窟研究所的老朋友。</p><p>开发朱家角古镇筹备工作时,郭老师是总设计师。如今这里巳成了旅游旺点,想想当初我和郭老师去的时候,整条镇巷都是那么静悄悄的……。</p><p>我去日本后,郭老师还时常会去看望我母亲。</p><p>郭力都是个非常有情有义、平易近人的人,学校的同学、老师都很喜欢他。怪不得,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是个受众群体喜欢的"消遥分子"。</p><p>和郭力老师(左2)、郭辰学弟(左1)陈燕华(中间)(2016.1.10)</p> <p>和我太太(左2)、杨雅军同学一起去看望朱老师(2016.5.14)</p> <h3>和朱刚同学(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长)。(2016.10.29)</h3> <h3>和陈家泠老师、邵国伟同学在陈老师的画展现场(2017.9.19于中国国家博物馆)</h3> <p>和美校郭力、王劼音老师,夏卫、黄源象、戴晓明、楼东山、帅亘庸同学等友人(2017.1.27)</p> <p>听夏卫说,我们班的很多活动,都是有杨雅军在筹划、负责。所以,现在回上海跟杨雅军见面的机会自然就多了起来。(2017.4.4)</p> <p>2017年第20届日中青少年书画音乐交流大会,杨雅军带着获奖学生一起前来日本参加活动。在东京鸠山会馆,和日本前首相鸠山夫妇合影留念。(2017.8.8于东京鸠山会馆)</p> <p>杨雅军在这次交流活动中还担当摄影师(2017.8.8于东京鸠山会馆)</p> <p>和杨雅军同学很有缘分。上海美校老师来家访,正好我不在,家门开着,墙上贴着我许多画作,回到家后,看到了老师给我留下的纸条,约我某日某时带上纸和笔去美校考试。我半信半疑的到了学校,和我一起画石膏的只有二位女生,没想不到她们后来都成了我的同学,只是杨雅军和我分在一个班,齐英在另一个班。</p><p>毕业后,我们俩又被分配到郭力老师的原单位"人民印刷四厂"。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我们的学历都成了每个同学的人生之痛,大家都想重新设计自己,文革后,恢复高考,楊雅军结束了工作两年的单位,重新回到了大学。数年后我也进入了大学深造,毕业后,1991年选择了去日本留学。</p><p>随后,同学各奔东西,我班16男女,一半留学海外,没手机的年代,信息就成风的回声……</p><p>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我要带日本九州艺术团来参加演出活动,这时,郭力老师跟我说:"你的同学杨雅军在世博会筹备组",一语越时空,我们就这样又联系上了!(2017.8.8于东京)</p> <h3>和夏卫、杨谊、褚红、杨雅军同学(2018.5.2)</h3> <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和夏卫、杨谊、杨雅军、李薇、邵国伟同学</span>(2019.12.8)</h3> <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和杨雅军、李薇、夏卫同学</span>(2019.12.8)</h3> <p>第四部:怀念顾公度老师</p><p><br></p><p>我第一次去法国,是参加法国Salon d'automne美术展,当时没办法联系顾老师,在离开巴黎时时才联系上,约好去巴黎一定和顾老师见面。</p><p>第二次去巴黎时,我住在著名画家Michel-Henry家的旁边旅馆,晚上,约顾老师一起来Michel-Henry的家里见面。顾老师带着他的儿子一起来了,在上海,去顾老师家见到过他儿子,通过他儿子的翻译,让我们聊的很欢……</p> <p>在巴黎期间,顾老师邀请我们去他家看看。他的家在巴黎市内,房价很贵,他靠自己的努力,买下了老宅大楼里的二室一厅小居,和中国的旧式新村房没什么两样,二室一厅,外加小厨房,因孩子都长大,另一间就成了工作室,看惯了现在中国的豪宅,一下子觉得他的生活太简陋了!工作空间全压缩在一块板上,所以,在法国留下的作品几乎都是水彩和水墨。</p><p>他说,要为我太太画张肖像以作纪念……</p> <p>同时,我也得到了一幅速写,至今仍是我的珍宝。</p><p>顾老师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高才生,孟光老师的门第,当初孟老师手下有几位素描大将,陈逸飞、魏景山、夏葆元等、顾老师也在其中。</p> <p>我每次去巴黎,都会找个时间去看望他,这都成了我法国之行的一部分,但是,每次见面都在他家里,除了一次我带他去见我的好朋友、法国著名画家Michel-Henry。见面时我们都是从我的同学话题聊起,接着谈々彼此在绘画领域里的努力。</p><p>顾老师初到巴黎时正值人到中年,我们想象着他有如此结实的绘画基础一定能在法国的土地上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然而,现实带给他的恰恰相反,在巴黎这座艺术帝国的都市,每一条街每一个墙角都充满着艺术细胞,中国刚刚从一场大革命中苏醒,留欧、留美成了这个时代谁都渴望的梦想,但是,中国离世界太远,以至于对世界的不了解而造成了自己的艺术恐慌,最后,顾老师的一生就是在教巴黎学生绘画中忧々地走到了尽头,很可惜!</p> <p>摆放家中照片的地方,也许是顾老师最值的留恋和回忆之地。</p> <p>我们的学校太规律、老师太认真、学生太努力,以至于在海外的生存变得如此艰辛。当然也有在海外很成功的"艺术家",我称他们为"商业艺术家",一些基础很差的人,靠唬弄,捕风捉影的唤应,不是苦班出身的,也成艺术家了!能把老外给忽悠住……。这就是学院派和非学院派的区别。</p><p>当他人去楼空的时候,留给家人也许有升值的房财,但是,我们却更希望老师他能留下更多的作品。</p> <p>第五部:我的作品</p><p>日中邦交正常化35周年纪念,东京·银座画廊举办「大地·张晶绘画展」,由中国大使馆主持、日本七大友好团体协办。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日本前外务次官栗山尚一夫妇等200多日中友好人士和来宾出席了开幕式。</p> <p>中国外交部王毅上任中国驻日本特权大使后,来福冈视察工作,当时的福冈总领事是武亚明,在欢迎会上大使知道我是上海美校毕业,又在福冈教育大学大学院深造,希望我能为中国大使馆创作一幅关于长城题材的油画,当时,我很犹豫的说:"中国使领馆一般都挂国画,很少有西洋画","我喜欢油画!"大使马上回答我,接着又说:"在中国大使馆曾经有张长城的国画,这次来使馆没找到,就委托你给大使馆画一幅",我又问:"挂在哪里?我要看了地方以后,才能决定画多少尺寸","好的,随时欢迎你来大使馆,我会把这事交代给有关部门"。大使就这样跟我敲定了!</p><p>不久我和太太一起去了东京,在大使馆见到了公使参赞赵宝智,他让部下欧洋安带我去了大使馆的官邸,确认了会客室墙面的尺寸。当时,墙上挂的是书法,制作一面墙的油画感到难度很大,估计整墙长七米,高三米,日本油画布也没有这样的尺寸。于是,我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大使做了汇报,准备先把草图画出来给大使审稿。大使在给我的传真上写道:"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要表现出它的昨天、今天和未来"。我为此选择了八达岭、金山岭和司马台三地的长城做比较,前二处修复的比较好,已成为旅游景点,司马台的一部依然保持原样,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司马台长城连接着金山岭,在陡峭的燕山山脉上。明代时修复,峰火楼众多,望京楼、仙女楼等,最高的望京楼能观日出,又能俯瞰整个司马台长城,连绵不断的长城犹如巨龙起伏、跃动,画稿最后审定为司马台长城。</p><p>等作品完成后,正值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建馆20周年,武亚朋总领事提议:长城作品送大使馆前先在福冈市美术馆举行一次20周年纪念展,接着又在长崎美术馆举办了「中国上海现代绘画展」,然后,作品从长崎直接运往了东京。</p><p>过了一段时间,大使馆来电说,"画已挂在官邸,王毅大使要接见你,希望你定下时间去一趟东京"。</p><p>2006年6月00日,和我太太俩一起来到中国大使馆,公使参赞赵宝智和文化处的小蔡带我们去了官邸的挂画处,一会儿,王毅大使来了,还特别给我颁发了"感谢状",在交谈中,我向大使提出了能否在东京为一次画展,大使爽快的说:"可以,全力支持!你有什么要求、什么想法直接跟文化处说"。事后,在大使馆的领导和同事们为我联系画展场地,介绍友好团体等々,翌年的5月28日在东京银座画廊·美术馆,由中国大使馆主持的「大地-张晶绘画展」顺利开幕,王毅大使亲自出席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同时,又为我介绍了一些日中友好人士。</p><p>陌生的东京对我来说,从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旅程。</p> <p>在中国大使馆和程永华大使的合影</p> <p>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纪念,东京的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大地·张晶绘画展」,有日中协会、九州·日中文化协会主办,中国大使馆和日本七大友好团体协办。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夫妇等200多位日中友好人士和来宾出席了开幕式。</p> <p>岗底斯神山 · 西藏</p> <p>圣地的佛塔 · 西藏扎达</p> <p>土林之光 · 西藏扎达</p> <p>古格遗址 · 西藏扎达</p> <p>岗底斯神山</p> <p>珠穆朗玛峰(尼泊尔段)</p> <p>牦牛 · 岗底斯神山</p> <p>高原羊 · 希夏邦玛峰</p> <p>唐古拉山脉 · 青藏高原</p> <p class="ql-block">寂静的迦巴瓦峰 · 西藏</p> <p class="ql-block">博格达峰的晨曦 · 新疆</p> <p>克拉玛依的风城 · 新疆</p> <p>阿尔泰山区的游牧民 · 新疆</p> <p>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胡扬林 · 新疆</p> <p>独子山峡谷 · 新疆</p> <p>五彩弯的晚霞 · 新疆</p> <p class="ql-block">牧场之秋</p> <p class="ql-block">川藏之路 · 四川</p> <p>金沙江大峡谷 · 云南</p> <p>雅拉神山的牧场 · 四川</p> <p>有一天,和我太太一起去看村山富市(日本前首相),他在送我们到门口时,望着墙壁说:"这里如果能挂一幅张先生的画该多好啊!"我看了看老先生说:"知道了!知道这里该挂怎么样的画。"在日中青少年交流大会上,为了感谢村山前首相对我们协会的大力支持,特赠送这幅"日出富士山"的作品给他,以示感谢!</p> <p>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是我们日中青少年交流活动的大力支持者,他们夫妇俩多次在东京鸠山会馆会见中国学生,并为他们颁发"鸠山奖"和"友爱奖"。这是在东京,我的画展上。</p> <p>我的工作室</p> <p>日本富士山</p> <p class="ql-block">金阁寺 · 京都</p> <p class="ql-block">熊本城下的樱花 · 熊本</p> <p>自行车 · 家门口的风景</p> <p>小树林 · 家门口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向日葵 · 家门口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樱花的季节 · 家门口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走向山顶 · 三山月山</p> <p class="ql-block">平戶城 · 长崎</p> <p>威尼斯水城 · 意大利</p> <p>威尼斯水城 · 意大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