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小学的美篇

郭守敬小学

春已去,夏正来,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开学通知,为进一步了解学校教师线上教学情况,促进教师间教学经验交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5月29日下午,在我校召开了卓越项目组复学复课教学衔接网络交流活动会议。由张万富主任主持我们的科学研讨交流并代表我校发言,还有六位老师分别是育才小学的付明老师、胡晓飞老师、金华小学的周磊老师和赵倩老师,育红小学的蓬勃老师和孟丹老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一起研讨特殊的教学经验,分享各个学校应对疫情所采取的特殊教学妙招。 育才小学的付明和胡晓飞老师分享了“如何进行线上线下的衔接”。<div>在分析对比线上线下教学的利与弊后,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如下:<div>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我们可以先做好前期准备,摸清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在正式开课前,可以采用试卷、提问或者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我们把六个年级分为三个学段,低学段(1.2年级),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的学习主要在于科学精神的启蒙教育,注重对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素养的培育。低学段的学生呈现出学的快,忘得也快,对此,我们会进行教材知识点的全面串讲,另外,考虑到学生二次学生存在的疲惫感,在串讲中会从知识的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进行。中学段(3.4.5年级),对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培养下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知识学习比低学段掌握的更好,而且中学段课程内容增加,全面串讲时间上也不充裕,我们会进行精准复习。高学段(6年级),6年级面临着毕业,时间紧张,首先要义是要赶上进度,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如果时间还有的话,可以引导学生做好科学课与初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衔接。</div></div> 金华实验小学周磊和赵倩老师分享了:“科学课如何做好教学衔接,实现平稳过渡。”<div>防控是最好的课堂,战“疫”是最好的教科书。科学第一课将以“疫”为“材”,充分挖掘疫情防控过程中的育人元素,将典型人和事转变为教学案例、转化为授课内容,使学生了解抗击疫情中彰显的全国一盘棋的中国制度、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与时间赛跑的中国速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鉴于此,开学之初,为持续对抗病毒,我们要对实验室定期消毒,教会学生七步洗手法,75%的酒精可以杀灭病毒,帮助学生走出面对疫情长期居家引起的诸如焦虑、烦躁、失眠、恐慌等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减压是有必要的,可以通过白衣天使战疫情的感人故事转移学生恐惧病毒的注意力。</div><div>教学方面,通过线上平台学生的科学阅读、居家实验、作业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开学后的学习。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 课业检测等方式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开学后由于每节课时间变成20分钟,课程内容需要减时增效。利用课前3分钟故事等微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我们把六年级太阳系那一单元和 星球大战故事完美结合,学生学得高兴学得深刻。网课中 学生学习容易拉开差距,分层教学很有必要,学得慢的学生可以回看网课 或者利用竞争性的学习小组的帮带作用跟上学习进度。</div> 育红小学的李蓬勃和孟丹老师分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用学习单、调整课堂结构、采用混合教学模式。<div>通过学习单,给学生每一个学生发布学习任务,课堂结构都是通过平台来进行授课或者课例的推送,然后在网上布置作业。让我们老师的点评进行讨论。返校后的教学环节更侧重在讨论课,总结课,实验课以及疑难解答。</div><div><div>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同步进行,有效衔接。混合式教学集中了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优势,保证了学习效果。而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变。特别是线上学习平台功能强大,有大量生动有趣的学习资源,比如相关视频、慕课、微课、课件等,既能保证学习质量,又能轻轻松松完成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过程性资料更加可靠详实。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线上学习平台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比如很多示范课程可以很容易引入自己的课堂。</div></div> 张万富老师分享了:“线上线下教育的变与不变。”我校科学组结合疫情期间实际情况,经过多次教研,合理规划课时安排,把线上学习主要分成了两个部分:教材知识、居家小实验。教学侧重学生认知和学习,小实验侧重学生动手和感知,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现其中的科学道理。我们利用网络资源整理出500多个亲子科学小实验,通过班级微信群的方式发送给每一个学生。这一个个简单有趣的实验,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增添了无限光彩。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就是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变化的是教学形式,不变的是教育本质,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div>由于开学后时间紧迫,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来处理:一是记忆类知识、二是了解类知识、三是激发兴趣的内容。基于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的培养,激发兴趣的 学习内容可以多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长期坚持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知疲倦 地坚持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深入实验探究。比如制作各种植物表皮装片,利用降温和蒸发制作晶体等等。<br></div> 老师们听得认真,记得认真,想得认真。收获总结如下: 育才小学:知识全面串讲的同时注意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在有限时间内精准复习。<br> 金华小学:从防护方面和教学方面两个角度阐述,细致入微,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机制,故事引导 ,帮带互助。<br> 育红小学: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整理,以及将两种模式整合形成混合式教学,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方向。<br> 郭守敬小学:提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观点,深受启发,对科学课“上课难”的问题有很好的建设性作用。<br> 今天的交流会,老师们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指导到细致入微的有用教学资源,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此次活动十分有意义,希望而来,满载而归。

学生

教学

学习

老师

小学

科学

衔接

串讲

年级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