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热河人间四月天</p><p>你是徜徉在蓝天,</p><p>一朵五彩斑斓的霞。</p><p>你是思凡的少女,</p><p>静卧在罄棰峰下。</p><p>偷偷地撩开你披着的轻纱,</p><p>露出了维纳斯般的风雅。</p><p><br></p> <p class="ql-block">庚子年为防疫情,避暑山庄从2月初至4月5日曾经被封闭。4月6日避暑山庄恢复开放,实施限制流量,测温实名登记,预约分时段入园之法。是日,我来到久违的静谧的山庄,站在水心榭岸旁,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英国百科全书上曾经记载,热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从其东岸向西延伸300米左右,在21世纪前还真没有结过冰。</p> <p>承德有句俗语“自古热河不结兵”,这可是个双关语。意思是自古以来热河真的不结冰,同时还从来不打仗的意思。我查过史书,所有的战事一到热河承德就全部化解了,这里真是块祥和的宝地呀。</p> <p class="ql-block">清平乐~热河暮色</p><p class="ql-block"> 冰天雪苑,</p><p class="ql-block"> 独有汤泉湛。</p><p class="ql-block"> 霞蔚云蒸松柳乱,</p><p class="ql-block"> 浸水夕阳灿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桥上老丈凭栏,</p><p class="ql-block"> 顿笻语誓苍天。</p><p class="ql-block"> 遍访磻溪钓客,</p><p class="ql-block"> 为国多举良贤。</p><p class="ql-block">丁卯年(1987年)2月18日,雪霁天晴,我沿着澄湖东岸,过金山至热河”萍香畔”前木桥上,恰与离休老干部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岐山老先生相遇,他得知我仅是个科员时大发感慨,欲要推荐我为热河百姓多担大任。我很淡然,搀扶着他同赏雪后热河美景,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行贵有序,还是先从宫殿区开始观赏疫后的山庄吧,因为那里可以勾起我许多往事。</p> <p class="ql-block">这座钟楼阅尽山庄春秋,据说楼上那口大铜钟,每遇清朝有大典或大事时方可敲响,届时声震整个山城。20世纪90年代,避暑山庄增添清王朝帝妃入城仪式时,曾经敲响过。当时还真是声震整个承德山城,后来不知因为何故取消了。</p> <p class="ql-block">戴着口罩留影这是抗击疫情的标志,多少年以后必定是弥足珍贵的。宫殿区阅射门内的大殿就是澹泊敬诚殿(楠木殿),1976年承德市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灵堂就设在这里。在这期间,白天我在大殿里守灵兼保卫民众吊唁。每天回到宫殿区西所的家里,傍晚吃完饭我都要拿着扫帚到楠木殿前清扫掉下的杂物。</p><p class="ql-block"> 我照相的这座门厅就是阅射门,当年我就是在这里清扫杂物时发现花圈被500瓦大灯泡烤着了,当即我抡起扫帚把燃烧的的花圈扑灭了,防止了火烧宫殿区的悲剧发生,受到了当时值班的市公安局杨佩民副局长的表扬。这一情节竟然还被安忠和老师妙笔生花写在《承德日报》和《承德晚报》以及《承德新鲜事》媒体上飘扬了一番。</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西所坐落在清代皇帝下榻的烟波至爽殿的西侧,也是当年慈禧太后住过的院落,在这里她同“鬼子六〞奕訢,策划了改写清朝历史的“辛酉政变”。从童年时我就曾住在这个院子里,长达20年之久。因为这座院子里有一株古海棠和古梧桐,因此我把它称之为梧棠院,自称〞梧棠院主”。只可惜古海棠树已歿,院子里的花草也全部铲除殆尽,美丽的小院己经是面貌皆非,令人痛哉、惜哉!</p> <p class="ql-block">驯鹿坡上这座驯鹿亭,是我们和当年的小伙伴们傍晚站在矮墙上,看大”捞鱼鹳”们(灰鹤)叼着鱼扇着翅膀,降落在古松树上巢穴喂仔的情景。只可惜这些延续300年之久的春来秋去,夏天在山庄内自由飞翔的灰鹤奇景,在人为的破坏下绝迹了,令人唏嘘。</p> <p>山庄宫殿区后门”岫云门”前的“御临坡”,也是我们儿时戏耍的地方。在那棵老槐树下,我们挤在一起斗过蟋蟀、看过小人书。</p> <p class="ql-block">这是畅远楼的后侧,在门楼下我们下过军棋,摔过泥泡。</p> <p>路旁山坡上的榆叶梅热烈的开放着,期盼着人们与它合影,今年却无人问津。</p> <p>独放的梅花,静谧的亭子,还有那失去了往日人流滚滚的万壑松风桥,给我们留下了静的倩影。</p> <p>挺立在东山上的磬锤峰,周围好象是洁白的积雪,其实不然那是盛开的碧桃花。岸边鹅黄的新柳张开枝干,在欢呼春天的美丽。</p> <p>万壑松风亭是京剧票友们汇聚的地方,往年那迷人的京胡和西皮流水唱腔,引来多少游人驻足欣赏,而今天却静无一人。</p> <p>唯有这株怒放的榆叶梅,向人们展示着青春的美丽。</p> <p>万壑松风桥原来是座木桥,桥两边的木柱上都刻有楹联,”文革”时楹联被毁掉。而对面路旁的那座“清晖亭”,则是20世纪90年代恢复的新建,为湖区增添了姿色。</p> <p>站在万壑枫桥上观看北侧的环璧,给人们带来了几分神秘感。</p> <p>画航整齐地排在湖岸码头旁,静候着人们的光临。</p> <p>在芝径云堤上远望金山亭,她静静地倒映在镜子般的澄湖中。</p> <p>通往月色江声的芝径云堤上,静无一人。</p> <p>如意洲芝径云堤上的牌楼,在静候人们的光临。</p> <p>如意洲牌楼上的字迹是张生同大师的遗迹,他是国内著名的古建筑专家,也是著名诗人顾城的岳父大人。张先生为避暑山庄及其外庙古建筑的恢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p><p> 记得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张大师的家宴上,我还同顾城就朦胧诗与古典诗词的好坏进行了辩论,生性古怪的顾城,居然不辞而别,退席而去,闹得我十分尴尬。回家后受到了媳妇的一阵痛斥。(我妻是张生同大师的徒弟,也是他女儿张红‘谢烨’的好朋友)这珍贵的字迹是他的丰碑,承德人应该记住这样一个大写的人一一张生同!</p><p><br></p><p><br></p> <p>环璧露出了神秘的面容,那座门的背面门额上,有一方“环璧”的石刻,字迹苍劲古老,不知出自何人之笔?</p> <p>金莲映日亭子前的榆叶梅,燃起了她那青春的火焰。</p> <p>迎春花在怒放,但这里的春天静悄悄。</p> <p>红花配绿叶,我觉得更有阳刚美!</p> <p>这株梅花右侧的石阶处,在20世纪80年代前,原本有一座由“如意洲”直通前方”月色江声”的大木桥,只可惜它在80年代被人为的拆除了。少年时代我和小伙伴们,曾站在桥上向湖中的深水区一边跳着“冰棍”(直立跳水),一边象刚会打鸣的小公鸡那样欢叫着,尽情释放人生的快乐!</p> <p>我和妻戴着口罩、墨镜,全副武装的在金山亭对面,留下了疫情期问珍贵的记忆。</p> <p>在我的后面鹅黄的柳丝,像轻纱一样掩映着金山亭,给她增添了少女般的羞色。</p> <p>这才是金山亭的本色,像男子汉一样挺立在金山岛上。</p> <p>远处的罄棰峰像忠诚的卫士,守卫着宁静的热河。</p> <p>沿着湖岸,绕过开满鲜花的土丘,透过柳纱我看到了神秘的烟雨楼。</p> <p>码头上的画舫,只接到了我这样一位游客的留意。</p> <p>青莲岛上的烟雨楼,是仿照嘉兴湖中的烟雨楼所建。上个世纪60年代初(1963年)这里是地区招待所。陈毅、贺龙元帅等在这个岛子上钓过鱼,至今我还保留着他们在烟雨楼的照片。</p> <p>亭子下面的假山洞里,曾经是招待所储存食品的天然“冰箱”。我和小伙伴们在这里”捉迷藏〞,还偷吃过黄瓜、西红柿、葡萄、香蕉和罐头等食品,至今想起来心里还酿出少年的甜美。</p> <p>“无暑清凉”原本是康熙大帝肇建避暑山庄最早的宫殿区,后听风水大家的建议才搬到了现在的位置。你看这一片云楼后的花多么静雅。</p> <p>在”烟熏山馆”殿前,我好不容易的才看到了几位游客,他们悠然地徜徉在花丛前。</p> <p>在如意洲大桥上看青莲岛上的烟雨楼,显得更加小巧玲珑。</p> <p>梨花开得像纯洁的少女。</p> <p>梨花掩映下的烟雨楼,像那刚刚挑下盖头的新娘。</p> <p>梨花摇曳烟雨楼,碧波涟漪叩芳洲。</p> <p>喜鹊登枝,望着我尾巴一翘一翘的警惕的鸣叫。</p> <p>春天来了,万树园绿了。</p> <p>罄棰峰望着湖中荡舟的人们,幸福的笑了。</p> <p>“萍香畔”和屋前那棵老榆树,倒映在镜子般的热河湖面。</p> <p>热河的水很凉,即使是在三伏天也比附近的湖水冷。少年时代,我们曾经在这里游过泳深有体会。当年也没有这座桥,它是20世纪80年代才恢复修建的。</p> <p>“南山积雪”和马鞍部的“青枫绿屿”以及北边山头的“北枕双峰”,都是康熙大帝所提36景之一。这诗一般的题词,凝练了诗一般的景色。</p> <p>黄鹂藏在万树园茂密的树枝上,唱着春天的歌。</p> <p>“马莲花,马莲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这一墩墩野生的马莲花,让我想起了儿时看的电影《马兰花》中的台词。</p> <p>牡丹花在静静的开着,毫不张扬。但这些牡丹是我的老朋友白学成从洛阳引进的,他象照顾的孩子一样珍爱它们。</p> <p>望着这棵沧桑的老榆树,就想起了我那可爱的义犬“豆豆”。</p> <p>我吃力的蹲在地上,拍摄着一只落在马兰花上的蜜蜂,你们仔细的寻觅就可以看见它。</p> <p>这几颗不甘寂寞的牡丹张开花枝,好像在说:”朋友,你为什么不多看我两眼?”</p> <p>粉牡丹说“她们开的太妖艳了,哪有我们朴素大方“。</p> <p>还有我呢,我可是牡丹中的极品“姚黄",他们”魏紫”岂能和我相比?</p> <p>美不美自有公论,我敢自信的说“我的关注率比你们高!”</p> <p>文津阁前面山上的那块“月台”的石碑,可是乾隆皇帝所题。</p> <p>文津阁关上了它的前门,这里有一奇现白天可以赏月牙。看来疫情期间,白天是赏不了月亮了。</p> <p>”曲水荷香”亭,是20世纪80年代恢复的古建。丁卯年6月(1987年)的一天傍晚,我和妻在这座亭子里躲避雷雨。只见夜空中,火龙纵舞,炸雷聩耳。亭畔长湖中,群蛙齐鸣。大有于天兵雷将对陈厮杀之势。一会儿雨过天晴,雷电渐退,皓月出云,清辉泻地。细细端睨,团荷上只见蛤蟆们举着双爪儿昂首欢叫,仿佛在庆贺他们击退天兵雷将的胜利,这简直是一幅难得的祝捷图。我被迷住了,乘兴添了一首《调笑令~蛙鼓》。如下:</p><p> 调笑令~蛙鼓</p><p>蛙鼓,蛙鼓,响遍萍花水浒。雷神电闪失威,云开四射月辉。辉月,辉月蛙唱团荷绿叶。</p> <p>在这座亭子里,白新燕用轮椅推着他九十八岁的老爸白鹤老先生。我们围在老人家的周围,听他讲红军的故事。</p> <p>每当上午,有一支老年合唱队都在这里排练高歌,己经坚持数年了。如今他们抗疫停止了活动。</p> <p>花枝遮掩着亭子,疫情期间居然有两个人坐在亭子里,放着苏联歌曲《山楂树》,还时不时随着旋律击打着柱子,很是潇洒,令人羡慕。</p> <p>环璧北端”采菱渡”草亭,是我练剑的地方。2018年中秋晚会,我演出的“诗剑独舞”就是在这排练的。</p> <p>丁香花后面一支小船驶过,给湖区添了几分春天的生机。</p> <p>蓝天下的海棠花怒放。</p> <p>雄踞在武列河畔的罗汉山,仿佛也在避暑山庄里,这就是拍摄角度的神奇。</p> <p>还有这”水心榭”的全景,都是取景角度的功效。</p> <p>“水心榭”西牌楼下,行走着三位游客,他们都自觉的戴着口罩,这是特殊时期的标志。</p> <p>蓝天白云倒映在银湖残荷败叶间,让我想起了七月夜晚的银湖,真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还有我填的那阕 《渔歌子~水心榭观荷》</p><p> 璧月腾空伴水声,</p><p> . 银湖俏舞秀芙蓉。</p><p> 罗裙碧,</p><p> 脸羞红,</p><p> 分明玉女落天庭。</p> <p>从水心榭拍摄的清晖亭,愈发显得宁静。</p> <p>清晖亭和万壑松风桥在湖中的倒影,更加迷人。</p> <p>桥上静无一人。</p> <p>古柳的另一面早已长出空洞可以藏人,童年时我曾经藏在这棵空树中,吓唬过从后面走过来的父母。他们居然毫无惊恐,反而前后加攻追逐起我来,那幸福的笑声至今令我怀念。</p> <p>当年母亲常在这棵大柳树下晨练,一见到它我就想起了我的母亲。</p> <p>团花簇拥的水心榭东牌楼,给人们以美的享受。</p> <p>鱼儿们在水心榭湖中,争相抢着食物。</p> <p>匠心独特的水心榭,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古建筑的美。</p> <p>少女般的榆叶梅张开双臂,向对”岸月色江声〞召唤着她的情人。</p> <p>长空洞的古柳像一座桥伸向湖中,当年我经常把儿子放在上面练胆儿。</p> <p>她好像含苞待放的处女,带着几分羞涩迸发着春心。</p> <p>我轻轻的走进仿苏州“狮子林〞建造的“文园狮子林”,迅速拍照起来。两位美女呵斥道:”没看到门上的告示吗,疫情期间不开放,赶快出去!”我闹着恶作剧,脸几乎贴到了告示牌上,说了句:”Oh sorry,我是个近视眼,这会儿才看清了,原来疫情期间禁止入内呀!”两位美女戏笑着说:”这么大字儿都看不清,你该拿着竹竿探着走了。”“我说:”谢谢,不用,不用,慢慢摸着走吧“。我装着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身后传来了她们捧腹的笑声。</p> <p>”文园狮子林"里的虹桥,静卧在小湖中。</p> <p>”文园狮子林”中寂静的假山下,若没有这几颗盛开的梅花,真的毫无生机。</p> <p>月色江声对面山坡上,碧桃树开着像雪花一样的花朵。</p> <p>月色江声系康熙大帝36景之一,取意于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江流有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辛未年(1991年)中秋节,我们一行16名文友请郭秋良先生,乘画舫,举杯邀月,谈古论今。事后我填了《八声甘州~中秋月色江声寄情》,词中前半阕我把月色江声的意境写了出来。摘录如下:</p><p>请嫦娥桂阙踏霞来,舒袖冷香亭。有羞荷伴舞,老蟾尽唱,点点流萤。秋水微波扣岸,飞镜荡湖中。举棹戏逐月,吟啸声声。……”得到了郭老和诗友们的赞扬。</p> <p>月色江声门房侧影。</p> <p>透过花枝看对面的水心榭,是多么宁静。</p> <p>月色江声洁白的碧桃花,快伸到了湖面上。</p> <p>月色江声岛上的瑩心堂,失去了往日游人的喧嚣,显得很是庄严。只有那副对联,诠释了它前面湖光涟滟的美景,胜过了杭州西湖景色。</p> <p>站在月色江声岛的北岸,一睹金山亭的秀美。</p> <p>在月色江声的西岸,可以看到南山积雪和北枕双峰倒映在湖中的倩影。</p> <p>月色江山上的冷香亭,是当年我们诗友多次赏月聚餐的地方。在这里可以闻到夜风吹来的阵阵荷香。它岸边的垂柳比别处绿的都早,给人们率先带来了春天的信息。为此我还填了一首《风光好~知春》的词如下:</p><p>冷香亭,眺岚峰。西岭晨霞似画屏,鸟争鸣。 鹅黄小草新出土,迷人馥。昂首弹铗唱煦风,柳梢清。</p><p><br></p><p><br></p> <p>满树沧桑的古柳已近300岁了,它的树干已经空洞。20世纪90年代的秋天,环卫工人把清扫的落叶堆在它的树干里,不知是哪位游人把烟头丢在了树叶上。在空洞的树干像烟囱一样的抽吸下,树叶燃起了火。顿时间浓烟滚滚,火苗蹿起,恰好被管理人员及时扑灭才未酿成大祸,但至今树干中心还留下了被烟火烧焦的痕迹。</p> <p>在五孔闸城墙边儿,透过风吹的柳丝眺望银湖上的”水心榭。〞煞是好看。</p> <p>蓝天白云,远山水榭,还有那新绿的岸柳和被春风吹皱的一池春水,</p><p>是多么的迷人哪!</p> <p>沿着东湖漫步,可以看到湖对岸的“戒德堂”小楼。楼前曾是承德唯一的老动物园。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常上这里来观赏动物。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对儿非常漂亮的金钱豹,关在笼子里捕捉活鸡的情景。只可惜这精巧的动物园,已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消失匿迹了。现在是我们晨练“八段锦”“易筋经"健身气功的地方。</p> <p>往日这草亭、走廊里,汇聚着许多票友,他们像百鸟争鸣一样,展示着自已的演艺。</p> <p>鹿群傲慢地望着我,好像在说:“你拿吃的来了吗?”</p> <p>它向我走来保持着距离,仔细盯着我手中的树叶叹了口气,好像在说:“唉,真没劲,一把杨树叶还是拣的真让我失望。”</p> <p>沿着木栈道,我们走近了金山亭。</p> <p>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这金山亭的三层楼上,我经常召集文友们晚上野餐,喝过酒,吟过诗,在这赏过中秋月,观赏过暴雨雷电。在走廊柱子的避雷线附近,大家都轻微的触过雷电,吓得我们惊叫着逃进楼里,坐在地板上半天惊魂没定。有一次野餐时看守金山的李铁栓老兄和我们一样喝醉了,被文物局付清远局长和派出所杨所长发现了,为此连累他丢了临时工作,我也被传到文物局让付局长狠狠的训斥了一顿。事后我只好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铁路医院给可怜的李老兄另找了个临时工。</p> <p>假山上这座“天宇咸畅”阁,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恢复修建的,以前是一片三合土的平地,在此我打过”红梅剑〞。</p> <p>碧桃花掩映着金山亭,给人们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p> <p>碧桃花白如雪,木栈蜿蜒曲折,黄鹂鸟唱迷人,青帝广播春色。</p> <p class="ql-block">你是嫦娥,你是少女,你是热河人间的四月天。</p><p class="ql-block"> 戴俊卿</p><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30是作于热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