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yl5ic7b" target="_blank"><i> </i> 走遍紫禁城1-前三殿</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ytjtzol" target="_blank"><i> </i> 走遍紫禁城2-后三宫</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ytsxkpc" target="_blank"><i> </i> 走遍紫禁城3-御花园</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yz3dn75" target="_blank"><i> </i>走遍紫禁城5-奉先殿、东六宫</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o2kkla9" target="_blank"><i> </i>走遍紫禁城6-文华殿、武英殿</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o2pe447" target="_blank"><i> </i>走遍紫禁城7-宁寿宫</a></p><p class="ql-block"><br></p>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慈宁宫区域🌿</b></h1><h3><b><br></b></h3> 👆慈宁宫区域位于西路中段,冰窖之北、西六宫之南。区域包括慈宁宫花园、慈宁宫、寿康宫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慈宁宫花园】始建于明代,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嫔们游憩、礼佛之处。从南到北为临溪亭、咸若馆、慈荫楼,东为宝相楼,西为吉云楼。从长信门出口,即可抵达慈宁宫。</span></p><p class="ql-block"><br></p> 👆临溪亭是慈宁宫花园内主要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原名临溪馆,十一年(1583年)五月更名临溪亭。临溪亭处于树影碧波环绕中,意境清雅,是皇太后、太妃嫔们游园休憩、赏花观鱼的绝佳场所。 👆亭内天花板上沥粉彩绘贴金绘出一堂蟠龙藻井,既大气又无压迫感,这种彩绘的藻井,在整个紫禁城中独此一处。 👆咸若馆位于慈宁宫花园北部中央,是园中主体建筑,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明代初建时称咸若亭,万历十一年(1583年)更名曰咸若馆。清乾隆年间先后大修、改建,即今所见形制。馆坐北朝南,正殿5间,前出抱厦3间,四周出围廊。正殿为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抱厦为黄琉璃瓦卷棚式顶。馆内装饰考究别致:梁檩上的龙凤和玺彩画灿然生辉,顶部的海墁花卉天花清丽淡雅。 👆咸若馆匾额(满汉二种文字) 👆咸若馆内明间柱子的装饰颇具藏式佛殿之意味;贯通东、北、西三面墙壁的通连式金漆毗庐帽梯级大佛龛,给人以庄严神秘、佛法无边之感。馆内悬清乾隆皇帝御书“寿国香台”匾、“证最胜因金界庄严欢喜地,赞无量寿宝轮拥护吉祥云”联。 👆“寿国香台”匾 👆陈设龛、案、佛像、法器、供物等。 👆咸若馆后方的慈荫楼是清宫内的藏经楼,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曾供藏着著名的北京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经》108部。正中是佛龛,供释迦牟尼佛等金铜佛多尊。龛前有长供案,陈设佛塔、供器。 👆慈荫楼匾额(满汉二种文字) 👆宝相楼位于慈宁宫花园北部,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建为楼式建筑,清代为皇太后、太妃们的礼佛之所。宝相楼是一座六品佛楼。六品佛楼都是两层七开间,明间一楼供释迦牟尼像,二楼供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像,其余六间既是六品,下品根机者修事部密法(功行品),中品根机者修行部密法(德行品),上品根机者修瑜伽部密法(瑜伽品),上上品根机者修无上瑜伽部密法,其中无上瑜伽部又分为父续(无上阳体根本),和母续(无上阴体根本)两部,格鲁派修行讲究显密结合,显宗既大乘佛教般若品。乾隆年间共修建了八座六品佛楼,紫禁城里有四座,圆明园一座,承德三座。宫里四座中的两座慧曜楼和淡远楼毁于清末大火,只留下了宝相楼和梵华楼二座。 👆宝相楼匾额(满汉二种文字) 👆吉云楼位于慈宁宫花园内咸若馆西侧,坐西面东,面阔7间,东与宝相楼相对。明代原为咸若馆西配殿,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建为二层楼阁,三十六年(1771年)悬满汉文“吉云楼”匾,楼上下室内正中均供有大尊佛像。 👆吉云楼匾额(满汉二种文字) 👆长信门,慈宁宫花园的北门。 <p class="ql-block">👆长信门匾额</p> <p class="ql-block">【慈宁宫】从南到北为慈宁门、慈宁宫、大佛堂,位于慈宁宫花园的南侧。</p> 👆慈宁门是慈宁宫的正门,始建于明代,为殿宇式大门,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坐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周围环以石雕望柱、栏板。门内接高台甬道与慈宁宫月台相连。门两侧接黄琉璃瓦顶八字琉璃影壁,壁心琉璃盒子及岔角采用菊、兰、牡丹等花卉图案,工艺精美。前是一东西狭长的广场,东出永康左门可至隆宗门,西为永康右门。广场南侧与慈宁门相对的长信门为通往慈宁宫花园之门户。 👆慈宁门匾额,用满(中)汉(左)蒙(右)三种文字,据说在整个故宫仅有四块匾额是用三种文字题写的,它们是:慈宁门、慈宁宫、徽音左门和徽音右门。 👆门前两侧对称放置着麒麟铜像,麒麟与獬豸的区别在于头上有二个角、四肢长着牛蹄。 👆门前楼梯中央的石雕板,板上雕刻着精美的云龙图案,在这云龙和海水江崖之间,还藏着一只小动物,这就是山石之间的小蜥蜴。 👆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重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行修茸并改建周围建筑,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改建为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万历年间慈圣李太后,泰昌元年(1620年)万历帝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卒,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孝庄文皇后始居慈宁宫,自此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太妃、太嫔等人随居。 👆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金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若皇太后去世,其梓宫奉安于此。 👆慈宁宫大门 👆慈宁宫匾额(满汉蒙三种文字) 👆门前楼梯中央的石雕板,板面雕刻着精美的云龙图案,仔细看下方中间山石之间藏着一个小蜥蜴,紫禁城中唯独慈宁门和慈宁宫前这两块上有小蜥蜴。古人的传说中,祥云出自蜥蜴之口,另外,蜥蜴还有一个名字叫守宫,可紫禁城中却仅此二处两只,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专门用守宫来守太后宫的大门,不知道古人是怎么想的。 👆门前两侧的镏金香炉、青铜龟鹤、日晷、月晷,侧门可进入寿康宫。 👆青铜龟 👆如同太和殿、乾清宫、皇极殿这些最重要的宫殿一样,东侧设置了一座日晷,而对应位置的西边却没有像那几处一样设置嘉量,而是安放了一台青铜铸造的精美的月晷。 👆月晷,顾名思义是通过月亮来计时的。月晷由不可旋转的地盘和可以旋转的天盘组成,上面还有一个可拨动的游表,叫月引,通过旋转天盘来补偿,月亮升起的角度和时差,用月引来对准月亮指示时间。 👆宫殿内现为雕塑馆,殿中央悬挂着“仁德大隆”匾额。 👆慈宁宫天花板上的藻井显得特别小,在建筑中小的有些不协调,可能和慈宁宫的改造变迁有关。开始的慈宁宫,只是座单檐歇山顶的建筑,乾隆时将其进行了升级改造,初次改造加装了藻井,使之成为接受朝贺的殿宇,继而又加建成了重檐顶,这次升级也许就没有重做藻井,原来的藻井升高后就显得小了。藻井下的轩辕镜不是常规的圆球形,而是个外方内圆、方套圆的形状,这种形状的轩辕镜,在中国古建筑中独此一件,也许是带有天圆地方的含义吧。 👆展出的雕塑 👆两侧进入后院的门 👆大佛堂,即慈宁宫后殿,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可能因其是清宫众多佛堂中体量最大者,俗称为“大佛堂”。 👆慈宁宫背面 <h3><br></h3><h3>【寿康宫】南为寿康门、北为寿康宫,位于慈宁宫的西侧。</h3><h3><br></h3> 👆寿康门 👆寿康门匾额(满汉二种文字) 👆寿康宫始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竣工于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是乾隆皇帝为生母崇庆皇太后而建造的。“寿康”一词出自《尚书.洪范.五福》,意为长寿健康。正殿为皇太后接受朝贺之所,后殿为日常起居之地。正殿东暖阁为佛堂,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崇庆皇太后去世后,乾隆皇帝为纪念母亲特制的金发塔即供奉在此。 👆寿康宫正面 👆寿康宫匾额(满汉二种文字) 👆寿康宫内景 👆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慈寿凝禧”匾额 👆两侧对联 👆寿康宫正殿的轩辕镜也很有趣,它就是那么简单粗暴的一颗大铜球,其他的轩辕镜虽说也是铜胎,但都处理成银白色甚至是镜面效果,而这颗就是朴素的古铜色,也是独一无二的。 👆后院后殿 👆后殿正面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六宫区域🌿</b></h1><h3><b><br></b></h3> <h3>👆西六宫区域位于西路北段,紧靠乾清宫,与东六宫相对应,从南-北、东-西分别是:永寿宫(未开放)、翊坤宫、储秀宫、太极殿、长春宫(未开放)、咸福宫(未开放)。西六宫南面为养心殿,垂帘听政就在此处,可惜养心殿未开放。</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极殿】南为太极殿大门、中为太极殿、北为体元殿。</p><p class="ql-block"><br></p> 👆进入太极殿的侧门,门内有照壁。 👆门左上方琉璃瓦墙上精美图案 👆进入殿内所见的照壁 👆屏风西侧墙上琉璃图案 👆琉璃图案 👆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庆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太极,出自《周易》,意即宇宙之本体。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乾清、坤宁两宫火灾后,明神宗朱翊钧曾在此居住十数年,成为明清历史上唯一在此居住和处理政务的皇帝。清代为后妃居住,慈禧太后曾居住在此。逊帝溥仪出宫前,同治帝的瑜贵妃曾在此居住。 👆太极殿大门 👆太极殿匾额(满汉二种文字) 👆门前楼梯中央的石雕板 👆与其它宫殿不同的是门前两侧和东西厢房均有廊道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翊坤宫、储秀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慈禧为庆贺自己的五十大寿,决定从当时居住的长春宫移居回她充满感情的储秀宫,为此耗费六十三万两白银重修宫室,且打破了原有的宫殿格局,储秀门和翊坤宫的后殿被拆除,将其改建成为一间穿堂殿——体和殿,还增建了连廊和附属建筑,翊坤宫与储秀宫便合二为一了,慈禧住在这里独享四进的大院子。</p><p class="ql-block">从南至北分别为:翊坤门、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丽景轩</p><p class="ql-block">一进院东厢房:庆云斋、西厢房:道德堂</p><p class="ql-block">二进院东厢房:平康室、西厢房:益寿斋</p><p class="ql-block">三进院东厢房:熙天曜日、西厢房:和神茂豫</p><p class="ql-block"><br></p> 👆翊坤门大门 👆进入大门,引入眼帘的是“光明盛昌”四个大字的照壁。 👆翊坤门匾额(满汉二种文字) 👆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初称万安宫,嘉靖时改名翊坤宫。“翊”即护卫、辅佐,寓意居住于东西六宫的嫔妃要协助正宫皇后,勤修妇德。清代为后妃居住。慈禧太后住储秀宫时,每逢重大节日都在此接受嫔妃们叩拜。清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五十寿辰时改建,与储秀宫连成四进门。 👆多年未修缮,看着很陈旧。 👆翊坤宫前除了铜炉和铜缸外,还陈设着铜凤、铜鹤各一对儿。 👆翊坤宫匾额(满汉二种文字),门上方是“履禄绥厚”匾。 👆翊坤宫门前廊道上方横梁上吊挂秋千的吊环,据说是用来挂秋千用的。溥仪的皇后婉容嫁进宫来的时候只有16岁,正是喜欢玩儿的年龄,在外面时还接受过西式教育,所以她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对这一带做了不少装修改造,甚至让人在翊坤宫的宫廊里,安了两架秋千。 👆门前楼梯中央的石雕板 👆东厢房庆云斋 👆庆云斋匾额 👆西厢房道德堂 👆道德堂匾额 👆体和殿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五十寿典前,在翊坤宫后殿和储秀门旧址上改建。面阔五间,明间为穿堂,前后开门,东西次间、梢间打通,分别为慈禧太后住储秀宫时进膳、饮茶、休息的地方。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曾在此主持为光绪皇帝选立后妃仪式。 👆体和殿前则陈设了一对儿铜凤 👆体和殿匾额(满汉二种文字)挂在门的上方 👆“翔凤为林”匾则挂在廊道屋檐上 👆东厢房平康室 👆平康室匾额 👆西厢房益寿斋 👆益寿斋匾额 👆储秀宫是内廷西六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寿昌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储秀宫,明清时为妃嫔居所。清晚期,慈禧太后亦曾在此居住数年。清代曾多次修茸,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耗费白银63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 👆储秀宫是东西六宫中最奢华的一座宫殿,宫前更是陈设了一对儿铜鹿和一对儿铜龙,它们共同组成了鹿合同春、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这样的陈设配置超越了所有其它后宫。 👆储秀宫匾额(满汉二种文字) 👆门上“仁洽道丰”匾 👆门前廊道两侧“乾坤经纬”匾 👆门前廊道两侧“规天矩地”匾 👆储秀宫门窗裙板隔扇门为楠木制,满雕卐字,间以五蝠捧寿万福万寿,窗饰万字团寿纹,院内游廊墙壁上镶嵌着大臣们为祝寿而写的万寿无疆赋。 👆储秀宫大门紧闭,只能在窗前窥视,玻璃窗年代久远非常模糊,加之反光,无法拍得内景清晰照片。这是网上下载的图片 👆储秀宫内景,正殿内用各种花梨木镂雕的隔扇门罩将空间进行巧妙划分,各个空间可分可合,各有用途,各有特点,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再配以精巧华丽的家具和无数的文玩珍宝,就更显得极尽奢华。 👆储秀宫的西梢间是慈禧的卧室 👆宫前的一对儿铜鹿、铜龙。 👆东厢房熙天曜日 👆熙天曜日匾额 👆西厢房和神茂豫 👆和神茂豫匾额 👆储秀宫与御花园间的照壁 👆宫与宫之间的通道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谢谢光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