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助复学 云端教研促成长

晨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越秀区五年级的语文校复课后</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步快走”第一单元云教研</span></p><p><br></p> <p>  五月初夏正当时,复学复课进行时。为了降低疫情对教学的影响,让孩子们的学习能够顺利从线上对接线下,5月22日到5月27日,越秀区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在徐琳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一场别样的网络教研——返校复课后“小步快走”第一单元云教研。本次越秀区五年级语文教师全力以“复”,积极行动,在分享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p><p> 本学期复学后,五年级语文教师教研活动以云教研形式开展,进行线上专题研修。区教研员徐琳老师为这次云教研准备了丰富的资源,有复学教学建议、教学日程安排、教材解读、课堂实录、微课、课件等。老师们认真观看和学习了这些资源,细致地整理了笔记,并通过问卷星的平台,围绕教研员设计的学习问卷将自己所思所得所疑记录下来,进行交流和分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线上资源齐分享,云端指导助复学</b></p><p><br></p> <p>  老师们认为本次云教研分享的教学资源比较实用,很有参考价值,为五年级语文返校复学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学生返校复课复学做好教学衔接,实现平稳过渡打下了坚实基础。</p><p> 徐琳老师在返校复课教学建议微讲座中给予老师们明确的指引。首先,要坚持生命健康第一,科学合理,有效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确保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复课前对越秀区五语的教学进行了精准调研,了解各校的语文教学进度和教学课时,指出线上教学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学生个体差异比以往更为凸显。在此基础上,徐老师制定了详细的每一周每天的教学内容和单元卷的使用建议,做好了日程计划,供老师们学习和参考。同时,建议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聚焦阅读要素和表达要素,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整合教科书和生活资源,深入研究协同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最后,提出本学期的教研究活动将以“小步快走”单元整合课型专题研讨,聚焦语文要素,将单元课型进行整合,协同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来共享微课优课的资源。并呼吁全区语文老师积极认真参与云教研,做到课前解读有高度,课中指导有力度,课后阅读有广度,表达训练有强度,作业布置有梯度。</p><p> </p> <p>  看完徐老师的复课教学建议和教学日程计划,老师们表示更明晰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任务,更好地把握复课后零起点教学的度。</p><p> 对于其他资源,老师们也纷纷点赞。有的老师认为《国培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教科书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让老师们对五年级下册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能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各单元的重难点、语文要素,对突破重难点的教学起到了指引的作用。</p><p> 有的老师认为《各单元优课资源路径分享》对复课后教学建议很清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知识要点、目标要求、教学资源、疑难解析、教学建议与课时安排都很具体实用。</p><p> 还有的老师认为微课和课件比较直观,将本课知识点融合进教学中,方便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同时,能够学习任教老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打开了思路。例如微课《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孩子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训练学生的思维。</p><p> 而对于课例《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不少老师认为这堂课作文指导到位,老师能够结合教学目标,重视“互动交流”指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中的“那一刻”,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单元整合凝智慧,线上研讨抒己见</b></p><p><br></p> <p>  本次“小步快走”第一单元整合课堂实录《聆听作者的心》,由华侨外国语学校张婕老师执教。</p><p>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编排了三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一篇阅精读课文《祖父的园子》,两篇略读课文《月是故乡明》《梅花魂》。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4篇课文呈现了不同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p><p> </p> <p>  张婕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有效整合四篇课文,聚焦学习重点与难点。首先,以图画猜古诗游戏导入,揭示议题,提高复习的效率。接着,聚焦语文要素,明确学习目标,从“盘点单”出发,让学生先观察每篇课文的特点,从“思想感情”和“体会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盘点。其中,在体会方法上,张老师独具匠心,引导学生关注人事物景的文段,进行三次文段的对比阅读,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第一次对比阅读《祖父的园子》的几个片段,引导学生在阅读借物抒情的内容时,要关注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第二次对比阅读《月是故乡明》几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抓住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来感受情景交融的方法。第三次对比阅读,以《祖父的园子》铲地的事情描写和《梅花魂》的几件事情为例,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来感受事情叙述中蕴含的情感。在有了一定的体会之后,引导学生盘点收获,修改导图。最后是迁移方法,读写联动。通过阅读几个习作片段,自主发现表达方法,感受小作者抒发的情感。</p> <p>  张老师精心准备的这堂课,指导有力度,为我们复课后的教学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老师们认真观课,展开交流,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写下来。 </p><p> 先烈中路小学五年级组老师进行级组研讨活动,共同学习交流,分享他们宝贵的意见:课例亮点分享:1、目标突出,条理清晰。回顾、讲练相结合。这样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并帮助其进行知识梳理和巩固。2、在梳理中回顾课文,熟悉课文,并明确课文的重难点。3、老师的讲解清晰到位,指导明确,大部分的学生真的做到了小步快走,在老师有效的引导下回顾整组课文。</p><p> </p> <p>  其他老师也纷纷在问卷星上写下自己的所思所得:1.以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依托,整合单元课文,不拘泥于课本,盘点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聚焦学习重点与难点,让课堂条理有序;2.善用三次文段的对比阅读,体会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3.善用学习单,学生课前盘点,课中修整,课后延伸,让课内课外成为一个整体,促使课堂高效、有质量,学生有练手、有指导、有分享,使这节课的知识层次和教学进程更直观更清晰。4.读写联动环节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学会在写作中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p><p> 老师们对该课例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1.课时内容的安排量有点大,对于一些待优生来说,会消化不了。2.课堂中提问的方式比较单一,可适当加入趣味性的元素。3.朗读也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好方法,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4.可以联系第四单元、第六单元的课文做一个横向的联系、比照,这两个单元的课文都符合这一主题“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直面挑战勇向前,全力以“复”再起航</b></p><p><br></p> <p>  对于疫情期间开展云教研的活动形式,不少老师认为很好,使我们及时了解外面的消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开拓的视野,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能让老师在空闲的时间多次选择有关的材料研学,资源包的资料实操性强,有助老师日常的备课。还有的老师认为教研室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课例、课件、微课等,但是希望区教研中还能补充一些重点板块的练习题。</p> <p>  而老师们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返校复课,发现问题,积极反思:</p><p>1. 复课后教学时间短,教学容量大,教师防疫工作繁杂,如何将非常时期云端学习的“接力棒”稳步交接到复学复课后的地面学习,让这特殊的新学期教学不留遗憾行稳致远呢?</p><p>2. 由于网课一直没有进行习作教学,复课后感到习作教学的压力较大,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8篇作文,老师在短时间内对每篇作文的一稿二稿批改压力较大,希望在这方面能多给指导。</p><p>3. 学生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家长承了学生学习的监护责任。由于各个家庭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文化程度、学习氛围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必然造成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返校后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加剧,课堂上老师兼顾困难。那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教学?如何在剩下的时间有效替待优生查缺补漏?</p><p>4.返校复课后,部分孩子对盘点旧知兴趣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够投入,出现懈怠现象。</p><p> 云教研虽然基于网络,隔着屏幕,但越秀区五语的每一位老师都在认真倾听、不停思考、积极分享,在学习中沉淀,在研究中提升。当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打赢这场抗疫之战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他们会把握好起点,精准施教,科学衔接,全力以赴。</p><p> </p><p><br></p> <p>撰稿:詹洁</p><p>编辑、排版:李姝洁 訾绘云</p>

教学

老师

复课

学生

教研

语文

单元

学习

课文

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