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外名师”项目旨在支持和资助海南省高等院校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的一流名师和研究人员来海南任教和开展合作科研,学生可以得到海外名师的直接指导,使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得以提高,提升内涵发展水平,并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我省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高海南省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能力,弥补高校高端人才的不足。我院高炳淼教授在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成功邀请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靳爱华教授作为我校海外名师。<div> 靳爱华(Aihua Jin),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士,教授,现就职于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2019年被聘为海南省“海外名师”。研究方向为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发现澳大利亚有毒海洋生物中新颖的多肽毒素,并采用化学合成方法研究其结构和药理学靶点。目前,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芋螺毒素的多样性、种内变异和进化机制等方面。已在Chem Reviews,NC,PNAS,Angew Chem Int Ed Engl等TOP期刊发表SCI论文24篇。<br></div><div> 2019年12月12日,药学院举行海南省“海外名师”聘任仪式在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张小坡副院长主持会议,并对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靳爱华教授作了介绍。张俊清院长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靳爱华教授颁发海南医学院“海外名师”聘书。<br></div> 聘任仪式结束后,靳爱华教授作了题为《Toxins: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的学术报告,主要讲述了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在动物毒腺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并将该技术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进行展望。报告结束后,药学院师生与靳爱华教授就药学学科建设,科研合作和学生海外继续深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9年12月20日,海洋药学教研室主任高炳淼教授邀请海外名师靳爱华教授为我院2017级海洋药学本科生授课,主要讲授了现代生物技术生物质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机制及世界多肽和蛋白质的合成最新科技更新现状。授课过程中充满活力,语言生动有趣,极具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十分显著,给全体学生和听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海外名师为本科生授课对我院教师快速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接轨,提升授课水平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9年12月17日,应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张海滨研究员邀请,在海南医学院海洋药学教研室主任高炳淼教授的陪同下,海南省海外名师靳爱华教授作了关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学术报告,并针对深海生物资源的采集和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为今后在深海生物资源方面进行合作研究与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报告会后,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了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亲身体验跟随潜器“下潜”到深海,同时实地参观了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了解载人潜水器深海科考的作业场景、海洋资源开发前景与我国深海谱系化装备自主创新能力。 2019年12月18日,应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黄海教授的邀请,在海南医学院海洋药学教研室主任高炳淼教授的陪同下,海南省海外名师靳爱华教授作了海洋动物毒腺开发和应用方面的学术报告。在座师生对报告兴趣浓厚,会场气氛热烈,提问时间达一小时之久。双方就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在海洋生物资源如刺鲀毒素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展开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报告会后,在宋宇教授和高炳淼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海南热带海洋院的南海文化博物馆。参观过程中靳爱华教授针对珊瑚样本和芋螺样本的英文命名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南海文化博物馆展厅里有采自深海海底的矿石、模仿海洋生态制作的海洋牧场模型、具有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技术性能指标及铰刀挖泥能力亚洲第一的“天鲸号绞吸式挖泥船”、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的海洋二号卫星等海洋高科技模型,这些展品均为目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成果。 海南省具有世界独特的生物资源如南药黎药和海洋药物资源。通过海南省海外名师项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应用到我们独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促使海南省的科研水平获得极大提高,做到与世界科技接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次,通过海外名师项目拓展了教师和学生在学术上和文化上的国际视野,激发优秀学生参加各种海外交流和留学项目,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和交往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br> 本次海外名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圆满完成,首先感谢国家和海南省长期以来对海南医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学校领导和院领导对本次海外名师项目的组织和支持,最后也感谢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协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