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红绿彩瓷塑人物

磁言 邯郸杨

<p>宋金时期的传统制瓷工艺,是瓷器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通过瓷器贸易,影响全世界,让中华文明传遍世界每个角落。宋金瓷以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为代表,可以说宋人在制瓷工艺水平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 无论是从器型釉色还是品种上,宋金瓷器在中国陶瓷历上都是无法逾越的巅峰。磁州窑系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民窑系统,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与黑白分明的特征,磁州窑不仅烧造白瓷、黑瓷、绿瓷、三彩等,还在白瓷基础上烧出釉下彩绘、釉上彩绘等。磁州本地没有像定窑、湖田窑那样优质的瓷土,智慧的磁州窑工匠们开创了化妆瓷器的烧造,在一般的瓷土上施化妆土,使其更白更纯净,再在施好化妆土的瓷器上进行点彩、剔刻、绘画等创造。这些装饰技法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体貌,并将陶瓷技艺与书法绘画艺术融与一体,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受到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喜爱与追捧,产销量也领先其他窑口很多。</p><p>在磁州窑众多的装饰技法中,红绿彩瓷器产品独树一帜。每个中国人都对红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红色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同时寓意着美好和吉祥。</span>红彩的创烧,让素雅的宋瓷增加了一抹靓丽的彩虹。红绿彩瓷器是在已经高温烧成的瓷器釉面上,再描绘花纹、图案后,二次入窑烧至800℃左右,烧成低温釉上彩。其彩料包括红、绿、黄、黑、金、银等色,因红、绿两色彩为主基调,故通常称为“红绿彩”。红绿彩瓷器制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生活器皿为主,如瓶、碗、盘、等。第二类就是瓷塑神祇世俗人物造像。红绿彩瓷塑人物像是红绿彩产品中最亮丽的风景。</p><p>瓷塑人物往往都是每个窑口最精华的产品,如定窑的孩儿枕、胡田窑的瓷塑人物佛像等。磁州窑红绿彩更是在瓷塑人物的基础上增加了绘画的技法,以黑彩红彩勾勒人物轮廓衣褶鞋帽,在一些特殊位置书写文字,在人物衣服上绘画各种花卉动物器物等,最后填绿彩黄彩,就更显富丽堂皇,历经千年仍然光彩夺目。红彩还可以用国画中晕染的手法,添加到人物的腮、唇、肌肤等处让人物更加生动唯美。两种彩料还可叠加,产生出不同的颜色。更极大的丰富了色彩的多样性。有些画工极其精细,还有溜金溜银做点缀,更显红绿彩塑像的珍贵与华丽。</p><p>在宋金时期磁州窑系的众多生产红绿彩的窑口中,磁州临水窑烧造的红绿彩瓷塑人物最为抢眼,2002年磁州临水窑窑址发掘,就发现了大量红绿彩人物标本及残件,还有相当规模的窑厂窑具等。带有临水窑款式的红绿彩塑像标本也发现很多,如“磁州临水焦家造”、“焦二记”、“焦三记”、“临水镇安家记”、“磁州张”、“李家造”、“高小二”、“高一”、“申二”等款式。</p><p>临水窑紧邻滏阳河,滏阳河又与卫河运河等相通,水运极为方便,主要产品远销山东,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区。近年来在中原不同地区出土的,带有临水窑款制的塑像屡见不鲜。如河北保定沧州地区、山东德州济南聊城等地区、河南安阳新乡等都有临水窑红绿彩塑像人物出土。在河南南阳地区出土的红绿彩仕女像,底部用红彩书写“临水镇焦二造”就很能说明问题,临水窑红绿彩能突破河南众多优秀窑口的围堵,远销至600公里外的河南南阳地区,跟唯美的造型、轻巧器身和接近完美的产品质量是分不开的。在河南地区众多优秀的磁州窑窑口中,只有趴村窑有少量大件红绿彩人物塑像标本出现,残件也非常少见,从数量质量上都难以与磁州临水窑相比肩。焦作修武当阳峪窑,大量生产精美的红绿彩盘碗瓶等,但人物造像只发现20厘米左右及以下的小件。长治八义窑生产的红绿彩产品也多以碗盘生活器皿为主,生产的人物塑像也大都是在十厘米以下的小玩具,精美程度也无法与临水窑生产的红绿彩瓷塑人物像相提并论。磁州临水窑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烧造红绿彩人物像最多最精的窑口。</p><p>红绿彩人物一般也是二次入窑才能烧成,烧造难度很大,成品率很低,北宋晚期金代早期一经创烧,她那鲜艳的色彩、灵动的造型,就受到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喜爱。红绿彩人物大都为模制中空,胎体轻薄中空非常轻巧,便于携带把玩。它轻薄的胎体很不利于保存,千百年来极少有完整器物流传至今,大都有残损,由于完整件实在太少,残拼起来不缺块都视做完整件对待,所以现在收藏家对此类器物的完整度要求都不高。红绿彩瓷器为低温釉上彩瓷器,埋藏环境不同,对釉彩的影响也较大,只有少部分保持原来鲜艳的色彩。相对而言,磁州窑白地红绿彩瓷器数量远比磁州窑白地黑彩瓷器少得多,故而显得尤为珍贵。</p><p>佛道人物塑像类,有端坐高台的佛祖像,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像,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像,大肚翩翩的布袋和尚像,黄袍加身的二郎神像,红袍戎装的胡人天王像,胡貌梵像的个式罗汉像,还有人民群众喜欢的招财神像,关公像,财神赵公明像,愿孩子高举得重的文曲星像书生像等,多为寺庙或个人家中供奉。峰峰历史博物馆藏佛祖释迦牟弥像高近62厘米,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红绿彩佛像。释迦佛结跏趺坐在精美的莲花座上,他的头为低平螺髻,整个脸长圆,丰满而润腻,给人一种可亲、可近、可爱、可敬的感觉。造像躯体壮硕,宽肩阔胸。衣纹线条流畅自如,佛装施彩敷色华丽繁缛,这也是它的珍贵之处。神祇世相中有一部分是成套出现,如峰峰磁州窑历史博物馆藏佛家三圣像,大名县宋城出土的同样风格不同造型的十六罗汉像,山东聊城出土的五件一组的二郎神像等,这些多为寺庙定烧,并供奉于庙堂之上。</p><p>世俗人物类有雍容华贵的妇女,手抱官印的老种经略相公,驯化猿猴的毛女,红袍官帽的文官像,抱瓶、抱花、抱食盒的仕女像等。各世像像能直观反映金代的着装风格,衣服款式、颜色的搭配,比墓室壁画还要直观立体。</p><p>百戏玩具是活跃于日常生活中,深受百姓儿童喜爱的的工艺品,百戏玩具之可爱者当属姿态不同的各式童子,有持莲童子,持乐器童子,抱书读书童子,蹴鞠童子,摔跤童子,傀儡娃娃,还有提笼架鸟的小公子,用来求子的襁褓娃娃等。玩具动物类的有驰骋沙场的战马,四时捺钵的猎犬,哨子小狗黄牛等。</p><p>这些红绿彩塑像盛行于金代,它是汉、女真、契丹三民族合一的产品,红绿彩塑像对研究宋金时期的佛教道教塑像及民族信仰都有极高的价值。世俗人物像为研究宋金平民服饰发展演变,金代官服制度的变迁,百姓发饰装容变化、社会各阶层的风俗,提供了极其有力的实物证据。红绿彩瓷塑人物像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宋金时代的社会生活史提供了不少宝贵而丰富的细节。红绿彩瓷塑人物像不仅是宋金瓷器精品,还是宋金社会的一面镜子。</p><p><br></p> <p>峰峰磁州窑历史博物馆藏佛家三圣像</p> <p> 红绿彩释迦牟尼佛像,</p><p> 像通高61.3cm,其中佛高42.6cm,须弥座高18.7cm,莲台高13.5cm</p> <p>磁州窑学会会员藏,释迦牟尼像,法像庄严。</p> <p>磁言 邯郸杨藏 文殊菩萨像 高48厘米</p> <p>天津博物馆藏水月观音像。原来金代佛像观音都是男性,还长着漂亮的小胡子。</p> <p>磁言 邯郸杨藏 罗汉像 胡貌梵相,超凡脱俗,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p> <p>磁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园藏,真武大帝像,背后印款“焦二记”,高28厘米</p> <p>安氏磁州窑艺术馆藏红绿人物彩像</p> <p>磁州窑学会会员藏,毛女像。</p> <p>神农氏像。磁州窑学会会员藏</p> <p>河北省磁州窑艺术馆藏,高42厘米,背面岩坐上用红彩书写“磁州临水焦家造”。此件天王像,飘波海外两个世纪,现在又重新回到了他的故乡邯郸。</p> <p>邯郸河北省磁州窑艺术馆藏胡人像,高38厘米</p> <p>胡人护法天王座像,高31厘米。磁言 邯郸杨藏</p> <p>浓眉大眼,高鼻深目,现在看仍然是位大帅哥</p> <p>磁言 邯郸杨藏,老种经略相公,手抱官印,怒目圆睁。高22厘米。</p> <p>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磁言 邯郸杨藏</p> <p>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磁言 邯郸杨藏</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雍容华贵,端庄秀丽。高27厘米。底款“…水镇 …造 ”</span></p> <p>宽袍大氅,文质彬彬。磁言 邯郸杨藏</p> <p>邯郸河北磁州窑艺术馆藏,红绿彩画鸳鸯戏水孩儿枕,背后基座处有模印“高一”款,长27厘米</p> <p>童真童趣,色彩釉光一流。磁言 邯郸杨藏</p> <p>有型有范的小小摔跤手。磁言 邯郸杨藏</p> <p>呆萌可爱,中国第一吉他手李延亮比他小了800岁😀。磁言 邯郸杨藏</p> <p>小马一匹</p> <p>可爱的小玩具</p> <p>红绿彩创烧于北宋晚期金代早期,鼎盛于金代,衰败于元代。她开创了釉上红彩的先河,为明清釉上五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是在中国古陶瓷的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磁州窑宋代瓷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