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原载于《解放日报》1985年12月31日——<br><br>昔日三轮车工 今日喷枪大王 曹征邕<br>记者:炎车 <br><br>在今年的市金属学会的年会上,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工人宣读了一篇论文:电炉喷头氧枪的研制。该技术是推广电炉顶吹氧枪综合冶炼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中所提出的穿心定位法,在国内属首创。<br><br>但是,谁会想到这一方法的发明者,在旧社会是一名三轮车工人呢?<br><br>论文的作者叫曹征邕,他是上钢五厂技术发展部的一名普通电焊工,是一位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好同志。<br><br>老曹善于开动脑子,十年内乱时,厂里的总工程师、大学里的教员、研究院里的专家都先后下放来接爱“再教育“。老曹一个一个地拜他们为师,虚心学习科学知识和有关技术,技术素质提高得很快,后来又跨入了高等学府进修了好几门学科。<br><br>一九八四年,厂里三十吨氧气顶底复合吹新工艺上马,按国外的方法,底吹喷枪的制作,需要有专门设备,难度大,使用寿命不长。老曹土法上马,制作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底吹喷枪,就这一项,每年就为国家节约了资金两百万。<br><br>两年来,老曹先后搞成了电炉炉顶氧枪、偏喷嘴、转炉底吹喷枪等七个革新项目,在全市钢铁行业中被称为“喷枪大王”。<br><br>他拥有:电炉炉顶氧枪、偏喷嘴、不锈钢管涂料喷涂、转炉底吹喷枪、烘烤装置等20多项发明专利或革新项目。</h3> <h3>1961年7月,学习积极分子奖状。</h3> <h3>1963和1965年,五好职工勋章</h3> <h3>1962年,先进生产者奖状。</h3> <h3>1965年,五好职工。</h3> <h3>十年动乱期间,无奖状。</h3> <h3>1977年1月,先进个人奖状。</h3> <h3>1977年7月,先进个人奖状。</h3> <h3>1982年7月,优秀党员证书。</h3> <h3>1982年,先进生产(工作)者证书。</h3> <h3>1983年7月,优秀党员证书。</h3> <h3>1984年7月,五好党员证书。</h3> <h3>1986年1月,先进生产(工作)者。</h3> <h3>1986年3月,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h3> <h3>1986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曹征邕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h3> <h3>1986年7月1日,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证书。</h3> <h3>1986年5月20日,中共上海市冶金局委员会、上海市冶金工业局、上海市冶金工会发给曹征邕祝贺信。</h3> <h3>1987年7月,专利证书(其他专利证书遗失)。</h3> <h3>1993年9月,加入上海市劳动模范协会。</h3> <h3>解放日报报道</h3> <h3>上钢五厂厂报</h3> <h3>曹征邕的一些照片</h3> <h3>曹征邕的一些照片</h3> <h3>曹征邕青年时期的照片和妻子周秀英的遗照(周秀英于2015年逝世)。</h3> <h3>2017年5月7日,曹征邕在家中。</h3> <h3>2017年8月16日-20日,曹征邕的部分证书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厅展出。(8月22日至9月21日,影像件随“源脉·城心——2017上海市摄影艺术展览”在上海中心B2影艺长廊展览。并陆续在全市的艺术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社区街道等地巡展。实物归还曹征邕本人。)</h3> <h3>2017年8月16日,曹征邕的部分证书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厅展出。</h3> <h3>2017年8月16日,曹征邕的部分证书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厅展出。</h3> <h3>2017年8月19日,曹征邕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厅看自己的照片</h3> <h3>2019年4月24日,曹征邕在上海公惠医院逝世,享年92岁。<br>曹征邕,1928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10多岁来到上海,做过三轮车夫,后来进入上钢五厂成为一位普通电焊工。<br>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曹征邕结识众多下放的专家、教授,他一一拜师学艺,后来又到上海交大等高等学府进修了几门学科。通过不断学习和刻苦钻研,他创造发明了电炉炉顶氧枪、偏喷嘴、不锈钢管涂料喷涂、转炉底吹喷枪、烘烤装置等20多项发明专利或革新项目。<br><br>曹征邕是那个年代全国众多先进工人、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的杰出代表之一。<br><br>资料整理:姜永胜 <br>摄影:姜永胜<br>2020年5月28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