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流民》二

大土歌

<p> 《流民》</p><p><br></p><p> 续前 </p><p><br></p><p> 列车启动,男孩像是累了,靠在座位靠背上,闭目养起神来。列车再一次停下,男孩坐到了对面靠窗口位置上,也就是小女孩妈妈对面。</p><p> </p><p> “开水来了、开水来了,请让一让、让一让,小心灼着!”乘务员手提大茶壶,大声叫着,不停地往乘客们递上来的各式水杯冲着茶水。男孩赶紧取下挂在窗口的军用挎包,拿出茶缸伸到乘务员跟前,‘哗哗哗’随着冲水声响起,男孩上车后说了第二声“谢谢”。</p><p><br></p><p> 新茶缸、新衣服、新挎包、新布鞋和新毛巾都是男孩的妈妈在男孩出发前几天为他准备的,男孩这付新型头来历复杂,有爸爸单位发的、有亲戚家送的,还有妈妈亲手做的,妈妈做的当然是最贴心的东西。</p><p><br></p><p> 男孩坐的是列车前进方向的右侧,每排只有两个座位,加上对面的两个座位,围着茶桌坐的乘客就是四人。</p><p> </p><p> 男孩旁边坐着一位翘着二郎腿三十多岁,削着小平头发型的男子,男子刚上车一会儿,上着的确良白衬衫,中山装的深色裤子,脚蹬光光亮亮的黑皮鞋,那个年代真是是让人羡慕。</p><p><br></p><p> 男孩渴了,端起茶桌上第一次启用的新茶缸,‘咕噜、咕噜’喝了两口。他又抬头看了一下货架上的军用提包,提包仍安然无恙地‘躺’在货架上。列车上的喇叭正放送着“甜蜜的工作,甜蜜的工作,无限好哟喂,甜蜜……”男孩随着甜蜜开始遐想。</p><p><br></p><p> 乘火车触景生情,男孩首先回忆起在农村念小学时老师教唱的一首儿歌:“呜!轰隆隆隆,车轮飞,汽笛叫,火车向着韶山跑……”</p><p><br></p><p> 秋日的午后,太阳照在窗外丰收的田野上,农民们正忙碌着收割一年来最后一次劳动果实。男孩想着即将踏上的工作岗位,想着就要脱掉‘农皮’,就像身旁的男子,吃国家供应粮,拿国家工资。工人——农民;天上——地下。当工人真有那么优越吗?男孩想,自己终于有机会去实践实践。</p><p><br></p><p> 男孩又想起今晨刚出发时,妈妈饱含泪水的眼睛:儿啊!你没出过远门,一路上可千万要当心!对人要有礼貌,包包不要放得离自己太远,不要随便与不相识的人搭话。男孩儿对妈妈的嘱咐一片茫然。</p><p><br></p><p> 男孩的爸爸也对他讲了许多:兴儿,到单位后要好好干,不要怕吃苦,听领导的话,上下班要注意安全,不要参与你周围工作的叔叔、同事开玩笑,你还小,他们会拿你来取乐的等。总之,男孩儿的爹妈对他讲了许多许多。</p><p><br></p><p>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也是人之常情,但男孩好像不以为然,不过他到是记住了临出发前,爸爸反复跟他交待的乘车路线、时间地点和到单位后找谁安排吃住等,为稳妥起见,男孩的爸爸还亲自写了张纸条交给他。</p><p><br></p><p> 火车晃晃悠悠,男孩的回忆继续着。</p><p><br></p><p> 男孩有些后悔,临上车时妈妈已泪流满面,爸爸的眼睛也湿润了,可男孩连一句请爸妈保重身体的话也没讲。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感觉男孩有些懵圈和紧张,大概人太年轻幼稚的缘故吧。</p><p><br></p><p> “哥哥、哥哥,我的小人书掉你脚下了,帮我捡一下好吗?”小女孩双腿盘坐靠背椅叫道。</p><p><br></p><p> “好的。”男孩侧身弯腰,将小人书拾起,顺便看了一下小人书名《读书——振兴中华》,又见小人书左下角歪歪扭扭地写着两个字‘周兰’。</p><p><br></p><p> “你叫周兰吗?”男孩边问边将小人书递给小女孩。</p><p><br></p><p> “嗯。哥哥、你怎么知道我叫周兰?”小女孩点了下头,接过小人书问道。</p><p><br></p><p> “你书上不是写着吗?”男孩回答道。</p><p><br></p><p> 小女孩妈妈感觉男孩是个比较单纯的孩子,就没有干预自己女儿同男孩的对话。</p><p><br></p><p> “喔,我都忘了。”稍一顿,小女孩又问道:“那哥哥你叫什么名字?” </p><p><br></p><p> “谢、谢振兴。”男孩道。</p><p><br></p><p> “谢振兴,是谢谢的谢吗?” 小女孩手拿小人书又问道。</p><p><br></p><p> “嗯。”</p><p><br></p><p> “那谢谢你、振兴中华帮我捡书。”小女孩说着自己都笑了。</p><p><br></p><p> 小女孩妈妈听男孩说姓‘谢’,愣了一下,继续打量男孩。</p><p><br></p><p> 难道他是?不可能,天下姓谢的多了是,但这孩子到底是谁家的呀?怎么一个人出门?女孩妈妈暗自思忖,随口插话道:“孩子,你去哪?” </p><p><br></p><p> “我——”男孩停顿了一下:“不去哪,不去哪。”男孩好像忽然想起妈妈嘱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p><p><br></p><p> 小女孩不再言语,翻看着小人书。</p><p><br></p><p> “刚才阿姨是不是打痛你了?” 小女孩妈妈换个话题道。</p><p><br></p><p> “没有,阿姨。”男孩低头回答。</p><p><br></p><p> “那里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妈妈又问道。</p><p><br></p><p> 这一问男孩更加戒备,迟疑片刻,干脆起身说要去上厕所,离开座位。</p><p><br></p><p> 小女孩妈妈见状只好作罢。</p><p> </p><p> 忽然,车箱内光线暗了下来,列车行驶的噪音也大了许多。啊!列车正穿越隧道。早些时候听爸爸讲,这条铁路是我国七十代初自行设计和自行建造的,由于穿越西南崇山峻岭,隧道特多,隧道中还有不少地下暗河,建造时平均每公里就死了一个人。</p><p><br></p><p> 假装上厕所绕一圈又回到座位的男孩想起爸爸单位虽然不修铁路,可同样在山区野外修公路和造桥梁,修公路造桥梁就不艰难危险吗?男孩儿在心里问自己。爸爸曾对他讲:他们单位(即将也是我的单位,男孩这么想。)有一天,通知收工的哨音刚过,在山坡上修整公路边坡的工人,为下山轻松方便,将手中的工具钢钎,从山坡上随手扔了下来,钢钎在半坡的石头上一弹,掉转方向,像一支利箭,眨眼间射向公路上的另一名工人,悲剧发生,喊天不应,哭地不灵……。怪不得男孩的爹妈临别时,叫男孩上下班一定要注意安全。</p><p> </p><p> “旅客同志们、旅客同志们,餐车正在供应晚餐,餐车正在供应晚餐,有用餐的同志,请到餐车就餐。”女播音员甜甜的声音传入每位乘客的耳朵,最后说道:“不便到餐车用餐的同志,待会儿有服务员到车箱卖牌,旅客们可以凭牌在自己的座位上取盒饭。”得到通知,有极少数乘客起身前往餐车。男孩儿周围没一人去餐车用餐。稍后,还真来了一男一女列车服务员,男服务员收钱,女服务员发牌。男孩身边的男子用五毛钱买了一个牌。小女孩妈妈拿出自备煮鸡蛋为小女孩剥了两个,自己则就着热水吃起了冷馒头。</p><p><br></p><p> “孩子,吃馒头吗?” 小女孩妈妈问道。</p><p><br></p><p> “谢谢阿姨!我有。”</p><p><br></p><p> 为证明自己有,男孩从挎包内拿出妈妈为他煮熟的鸡蛋吃了起来,旁边男子则掏出一支香烟,用火柴棍点燃吸着,等待服务员送饭。</p><p><br></p><p> 忽然,小女孩用手捂住嘴干咳了两声,一看就是香烟引起的,男孩也感觉喉咙不舒服。</p><p><br></p><p> “叔叔,你能不在这儿抽烟吗?你看小妹妹都咳嗽了。”男孩对着旁边的陌生男子说道。男子瞪了男孩儿一眼,但还是起身离开了座位。</p><p><br></p><p> “哥哥,你真好!”小女孩已把踩脚的事忘得一干二净。</p><p><br></p><p> 男孩只微微对小女孩笑了笑,继续吃着鸡蛋,又开始沉浸于往事回忆之中。</p><p><br></p><p> 男孩的家在川内一小县城邻近的乡村,靠种植蔬菜维生,改革开放,土地刚承包到户,由于男孩儿的母亲长年体弱多病,父亲也是因病退休,所以身体较差,加之蔬菜种植不仅需要体力,而且还是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农活,所以分下户的土地虽然不多,可也很难耕种好,就更别说有好的收成。男孩还有两个念小学的弟弟和妹妹。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一年顶多回家探亲一次,一家人的生活,实际仅靠男孩父亲可怜的退休工资维持,家境贫寒可想而知。</p><p><br></p><p> 男孩初中毕业,家中实在拿不出钱来供仨兄妹上学,于是当哥哥的被迫辍学。男孩很是郁闷,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妈妈见状更是泪流不止,抱着男孩的头伤心地说:兴儿,妈妈无能、妈妈对不起你!男孩能说什么呢,深知这样的家境也无能为力,只能认命。</p><p><br></p><p>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辍学后男孩当起了家中的‘全劳力’。在离家前一年时间中,男孩最难忘的是,离他家约十里地有一煤矿,当地贫困人家几乎都到这家煤矿拾煤烧饭,男孩也加入了拾煤大军。</p><p><br></p><p> 煤矿每天昼夜三班倒,在生产煤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废除从矿井下运出来的煤矸石,煤矸石中难免夹杂一些煤碴或煤块,于是,不分白昼到煤矿拾煤的人络泽不绝,说是拾煤其实用抢煤来形容更为恰当,当煤矿装煤矸石的轨道车一推出来,并将煤矸石倾倒下坎时,早已你挤我我推你,拥挤在矸石车两旁的拾煤人,也不管遮天蔽日的煤灰,一哄而上,抢寻煤矸石中很少的小煤块。总之,倒下一车煤矸石就抢一次,一天下来‘抢煤人’一般还是能拾到一小担煤。</p><p><br></p><p> 男孩人太小,大白天是‘抢’不过那些成年人的,所以多数时候像夜猫子一样,晚上出去拾煤。</p><p><br></p><p> 夜晚拾煤不安全因素相比白天大得多,有一次,男孩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拾满一担煤,时间已是深夜三点多了,男孩跟另外两个同伴一道,担着煤艰难地往回走,男孩走一段息一会,另两个同伴年龄稍长体力稍强就先走了,男孩疲乏得实在担不动了,就靠在路边电线杆上休息,不知不觉睡过去了,等男孩醒来时,面前什么也没有了。男孩好伤心,想哭又哭不出来,男孩饿着肚子,拖着瘦弱疲惫的身子慢慢走回家中。男孩的妈妈见儿子回来,赶紧端出一盆热气腾腾的水对男孩说:兴儿,快洗洗吧,妈妈给你煮面条吃。男孩没答理母亲,像呆子似地靠在门框边,男孩妈妈见儿子神态不对,这才发现儿子什么也没拿回来,妈妈随口责备了几句:咋个搞的嘛?自己的东西都看不住,有啥子用哦。“哇”,男孩再也忍不住了,捂脸蹲在门边嚎滔大哭,见此情景,母亲赶紧上前抱紧儿子,哽咽着说:兴儿,别哭了,是妈妈不好,妈妈不该怪你,母子俩哭得更加伤心……</p><p> </p><p> 窗外不知什么时候,天色已暗了下来,男孩忆着忆着情不自禁浸下泪来。 </p><p><br></p><p> “孩子,怎么了”?小女孩妈妈见男孩眼角挂着泪水,问道。</p><p><br></p><p> “没啥、没啥,风吹的。”男孩抬手拭去眼角的泪水。</p><p><br></p><p> “那就把窗户放下来吧。” 小女孩妈妈又对男孩说道。</p><p><br></p><p> 男孩机械地起身,张臂费劲地将车窗户放了下来。</p><p> </p><p> ‘轰隆、轰隆……’列车继续向川西南方向驶去,男孩忆着想着,趴在茶桌上渐渐睡去……</p><p><br></p><p> 未完待续</p><p><br></p><p>书友们好!</p><p><br></p><p>创作不易,读后请予鼓励、转发,让更多书友鉴赏,同时满心期待您的评论和建议,由衷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