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微山湖畔

踏浪马车

<p>作者:马世柱(踏浪马车)</p><p>简介:马世柱,笔名,踏浪马车,全国公安作协会员、公安文学艺术特约作家、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青岛市市北作协理事、喜爱登山、游泳、曲艺,参加十余篇文学作品征文并获奖,曾在《记忆中的市北》《啄木鸟》《家园》《月上云稍》《爱在人间》《青岛映像》等书中有多篇文章发表。</p> <p>承载着对故乡的思念,今年五月,在疫情刚刚缓解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自驾从青岛出发,去故乡微山湖梦寻;去追忆幼时的流年;去欣赏微山湖的壮美。</p><p>人无论身在何处,都离不开自己的根,而我的根就在老家微山湖畔。高速路途犹如一根绵延的履带,牵系着我对老家的思念,导航呼唤着故乡的情结,指引我驰向微山湖畔……。&nbsp;</p> <p>我是随父亲当兵来到青岛的,但至今身上依然流淌着老家的血。谈起故乡这个话题,每个人一定都会非常的感慨,无论走出家乡多远,过了多久,对故乡都有自己割舍不掉的浓浓情怀。儿时故乡穷苦的岁月,我依稀记得一些点滴,其实在当时看来,我并没有什么切实的感觉,反而在今天对故乡有着许多回忆不尽的情愫。</p><p>我驾车一路高速疾驰,虽然路途中下了大雨,但我还是在六个小时之后,在枣庄市滕州下了高速。两天前,我预先在网上预订了居住的酒店,下高速后,我就直奔滕州市鲁班酒店而去。&nbsp;&nbsp;</p> <p>在滕州市居住的表弟玉刚知道我要来老家了,便早早地在滕州市高速路口接我。没想到的是,他联系我后才知道我已到达了酒店。表弟急切地驾车赶到酒店,这时我已下榻了酒店的房间。多年不见,一见面亲切如故,促膝交谈,表弟埋怨我说他要给我订酒店,寒暄一番后,我们便乘他的车一同赶往他在滕州市开的利民药店,在药店我和妻子见到了弟妹和他们的儿子,欣喜相见,亲情又一次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p> <p>已是下午三点,趁离傍晚还早,我提议要回母亲老家滕州市望庄乡西辛安村看看我的姥姥、舅舅、妗子的坟茔,以表哀思,同时也了却我母亲对老家亲人的思念。40分钟的驾车路程,我们即赶往到了姥姥的家乡,一路上天空湛蓝、杨树成排,煤矿众多,但多彩的植物、清新的空气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来到西辛安村,在一片绿油油的土豆地里,表弟玉刚带着我和妻子,来到姥姥、舅舅、妗子的坟茔,我和妻子肃然起敬,为故去的亲人献上鲜花,三鞠躬以表对亲人的追思,也表达了我母亲捎去的祭奠和心意。</p> <p>到达村里,我仔细寻找幼时的印记,最难忘记的就是姥姥家门前那条又长又窄的大街。记忆中的小时候,经常跟母亲走娘家,依稀记得村中大街中段,路旁有一个大屋,这个屋就是姥姥的家,屋里前后都有门,后门外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厨房和厕所,并有一颗当时村里最大枣树和石榴树,这两棵树对我印象最深,当枣树挂满红枣,石榴树结石榴时,姥姥总是让人给我妈和我捎点,在当时贫瘠的年代,这可是我最难得的甜蜜水果,所以小时候总缠着妈妈要去姥姥家。</p> <p>我的老家,是在离我姥姥家的有七、八里地的一个叫峦谷堆的村落,这个村里坐落在微山湖中部的边缘,虽然老家现在已没有了近亲,但这里总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我要寻找的根。</p><p>父亲是一个孤儿,怀着一个穷苦孩子报党恩的信念,他从这个村参加人民解放军海军离开了家乡,这一去就在青岛安了家。来到村里,家乡的一切都让我感到熟悉亲切而又陌生,听着大坝边的微山湖水声,回想起幼年在这里的住过的草房屋舍,那遥远的篱笆院落,鸡啼、鸭叫、犬吠,仿佛就在眼前。</p><p>然而,这里的一切记忆,都已发生了巨变,我已找不到当年父母结婚时住过的房屋,表弟给我讲了讲到了这里的变化,今非昔比,村里的人们有外出打工的,有养鱼、养虾、养蟹的,人们都已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我意识到现在村落已物是人非。当年的草房,都已盖上了楼房,我感慨万千,眼眸湿润。虽然我来到这里,村里没有一个人认识我的,但还是在这里寻找我童年时最美好的时光,我有着像父亲一样对家乡的情感,微山湖也是我心中的一座不朽丰碑,无论我走到哪里,它将“永驻心中”!</p> <p>故乡的灵气,源于简单和真实。不管怎么变化,故乡是我永远的根,是我生命里的天堂。在这个喧嚣的社会,心灵需要安静的沉淀,怀揣一份感恩,我抓了一把故乡的土,放进口袋,带回了青岛,这也许是我记住乡愁的一种寄托吧。</p><p>傍晚我和妻子回到滕州市鲁班大酒店,表弟在这里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在家乡的氛围之中,大家共叙家常,倍感亲情浓浓。</p> <p>第二天一早,表弟玉刚就驾车带我们去了微山湖红荷湿地,远远的,人还没走近,已然闻到一股浓浓的湖水味,格外让人心旷神怡。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百荷园。在风景特佳处建有亭阁,你看!这里既有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也有回归自然,亲近山水的情调。整个微山湖红河湿地,远山青黛,近水墨绿,翠柳依依,红荷吐韵,小桥流水,曲廊通幽,其水乡风韵,令人流连忘返,可谓“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nbsp;&nbsp;&nbsp;</p> <p>我们一行乘游船驶入微山湖中,一眼向湖里望去,碧波浩淼,河道水汊纵横交错,芦苇丛生,渔帆点点。一座座小岛如天赐之物,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湖面上,赏微湖碧水、清风梳柳,苇浪翻波。沿湖十里芦荡,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芦花凭虚御风,悠哉游哉,上下翻飞,翩跹起舞,洋洋洒洒,飘飘荡荡,置身其中,尽览胜景,顿觉春风拂面,泌人肺腑。 </p><p>此时,任何美丽的语言都是黯淡的,坐在船上就象在人间天上,飘飘欲仙了。</p> <p>途中下地,我们上了盘龙岛,走进小李庄,这里四周芦苇丛生,树木茂密,村庄掩映其中,进村码头、芦荡迷宫、瞭望哨等防护设施依次映入眼帘,写有抗日口号的院落分别是芳林嫂小院、游击队大队指挥部。是当年水上铁道游击队湖上根据地。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微山湖上静悄悄”,把我带入硝烟滚滚的抗日战争年代。芦苇荡里,湖上神兵,土枪鸟铳,喷出愤怒的火焰,使千百敌寇授首。就是在这些小院里,铁道游击队研究了掩护中央首长过路过湖的艰巨任务。</p><p>&nbsp;“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只有身临微山湖,你才能体会融入天地间的渺小和让人窒息的、无与伦比的极致之美。</p> <p>下午,我们乘渡轮到达了微山岛,在岛上,表弟开车载着我们围岛转了一圈,见证了岛上人家的风土人情,初夏,湖水澄澈,芦苇泛绿,点点渔帆似在银绢素帛上滑动。千百年来,微山岛以庙宇群矗、香雾缭绕的古墓区和神奇的现留城,吸引了无数骚人迁客联袂提携聚于岛上,发思古之幽情,抒鸿鹄之赍志。可今日,微山岛更以铁道游击队的摇篮和崭新的风姿而闻名遐迩。</p> <p>由于赶时间,在老家只待了两天,我就要回青岛了,表弟玉刚、弟妹难舍亲情,归途前,他们给我买了大量的微山湖鸭蛋、鱼虾和当地特产给我们送行,我从内心感激不尽这份盛情,也许这是微山湖人最朴实的一种亲情吧。</p> <p>这次回老家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也是了却了父母对家乡的牵念,不管我们在城里过得怎样,也许是经济条件不错了,生活很好了,有房有车了,但老家永远是我们的牵挂,因为老家有我太多太多的记忆和念想。</p><p>这念想久久萦绕在心中,此时,仿佛耳畔又响起了那首“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