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活动,追求高品质课堂”——记和凤中心小学第一学段数学教研活动

微醺胜满醉

<p>五月二十一日,在教导处张云兰主任领头、各年级组长的精心安排之下,和凤中心小学第一学段数学教研通知发到了教师的手上。任课教师精心的准备、教导处文件明确的责任分工预示着本次活动必将顺利开展。</p> <p>五月二十七日,全镇第一学段所有数学任课教师全部早早的到达了观摩室。以听课本为刀、评价表为叉,静静等待这场饕餮盛宴。</p> <p>第一节课是由管亚美老师带来的《元、角、分》。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遵循了“数学活动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一数学思想。整节课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的适当点拨。尤其在利用学具向老师买本子的活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从生活中来并运用到生活中去,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购物的快乐。在认识人民币中有国徽的图案时,管老师告诫学生要爱护人民币,附德育于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情感。</p> <p>第二节课是由杨娟娟老师带来的《认识方向》。本节课中,杨老师牢牢抓住方向的相对性和顺序性,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杨老师利用猜谜语和“方向歌”的方式进行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加深了对方向的认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戏中究。</p> <p>第三节课是由俞秋荣老师带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节课相对于三年级上学期从条件想起难度要大得多,因为从条件想起属于顺向思维,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可以借鉴,而从问题想起则属于反向推理,这种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考方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俞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思路的引领上,通过两次体验,两次回顾,采用步步为营的方式,使得新策略由暗到明逐步清晰,最终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整节课,俞老师真正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指引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p> <p>三节精彩的课结束后,三位任课老师进行了简要的说课,浅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带领各位听课教师再一次回味课堂,同时结合自己教后反思,指出自己的不足。三位听课教师对以上三节课进行了评课,在抓住课堂上的闪光点的同时,又能指出细节上的不足,为所有教师的成长和提高指明方向。</p> <p>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边,最后纪正兵校长的总结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纪校长结合自己学习区教研活动的理解和体会,向与会教师阐明“学历案”的本质是方案而不是学案,帮助我们走出理解的误区,让我们明确“学历案”必须从起初关注“教什么”的内容立场,到关注“怎么教”的教师立场,走向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的学生立场。同时,纪校长还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告诫教师应该关注到课堂中的“异样”。当学生出现了与自己教学计划不符但是贴切的答案时,不能否定或者不理睬,应该适时停下脚步,抓住学生思维,进行深度教学。同时要运用高超的语言能力,多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真正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我乐学”。</p> <p>正如赵婷组长所说,虽然到了接近十二点,在这顿饕餮盛宴填腹下,我们一点也不觉得饿。总之,本次教研活动,真正起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的数学活动会得到优化,课堂品质会得到提升。</p>

学生

教学

数学

老师

教师

课堂

教研

学习

活动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