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临沂第20中学七年级历史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优秀团队,按照学校工作安排,我们开展了半天无课日活动,以及组内公开示范课的活动,感谢教务处周桂兰主任和年级马丽主任的全程参与指导。</p> <p>这个学期是一个特殊的学期,因为疫情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既要对假期期间的线上教学进行巩固夯实,又要准备区教体局六月中旬组织的期中考试,还要完成下册第三单元明清历史的新课讲授。在孙邵建老师,孙培波老师和李文静三位老教师的带领下,我们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密切合作共同来规划本周的教学任务。</p> <p>本学期我们也迎来了年轻的薛惠方老师,她虚心好学,做事认真,为七年级历史组带来了新的思维性,新的视角。</p> <p>按照罗庄区历史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学校在第一时间科学规划学校教研活动,七年级历史组陈冠锋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堂组内公开课,对七年级下册前三课的复习课进行了探究性的课堂展示,为接下来的复习课抛砖引玉。</p> <p>陈老师教态自然,设计巧妙,材料新颖,详略得当。体现了一位老师驾驭课堂应有的素养</p> <p>课堂组织井然有序,学生们的课前准备和学习习惯非常好。</p> <p>陈老师对前三课的内容,在对隋唐时期线索梳理的前提下进行了模块化的整合,从隋唐的建立,隋文帝、唐太宗等皇帝统治政策的梳理,民族关系,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对隋唐历史进行了整合。</p> <p>引领学生回扣课本重难知识点,并给予恰当的学法指导。简要精炼的讲解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得简单明了。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p> <p>课件制作简明扼要,注重了对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和前后联系。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p> <p>课后的集体教研中,陈老师首先对本堂课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说课。从隋唐时代特征的把握到对每个知识点的模块化整合处理,从史料的选取到问题的设计从学法的指导到做题技巧的讲解。既体现出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又体现出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p> <p>孙培波老师和李文静老师首先对陈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对知识的整合和学法指导。清晰的线索,让整堂课都井然有序。但是对于复习课而言,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不够扎实,应给出更多的时间,同时适当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p><p>薛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堂课的节奏把控和课堂的设计、内容的整合是她值得学习的地方。</p> <p>孙绍健老师认真记录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对于课堂中的几个细节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给出自己的宝贵建议: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少讲精讲。</p> <p>周贵兰主任对本节也给出了高屋建瓴的见解: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及时给出反馈。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有层次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抛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复习课一定要注重知识的巩固和落实。</p> <p>生无所息,净无止境,我们七年级历史组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共同努力、携手并进,不断提高我们的授课质量,打造高效优质课堂,争创佳绩,再造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