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 自强不息谱写闪光人生——记对越自卫还击战伤残军人郑文强典型事迹

吴本勇

<p>郑文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3 月17 日出生于宣州区澄江办事处,1983年3月应征入伍,属原南京军区12军;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日,他在哨位上(猫耳洞)执勤被越军偷袭,在双方交火中越军炮弹击中他的右大腿动脉血管负伤致残</p><p>在这片红色的大地上,传颂着一名伤残退伍军人身残志不残,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典型事迹;他就是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收复老山战斗中退下来的宣州区澄江街道伤残退伍军人郑文强。</p><p>&nbsp; </p><p>&nbsp;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日,他在哨位上(猫耳洞)执勤被越军偷袭,在双方交火中越军炮弹击中他的右大腿动脉血管负伤致残,成为伤残荣誉军人,战斗中荣立三等功;1985年11月退伍,转回地方三十多年来,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从善积德、乐于奉献、得到了上级组织和有关部门的奖励表彰;体现了他闪光的足迹和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p> <p>从军保家为国,血性男儿中炮致残</p><p>&nbsp;</p><p>难忘的战斗岁月。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我国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部队需要大量兵员,1983年,郑文强同志踊跃报名参军,分到南京军区12军。主要任务是为前线来自济南军区参战部队培训、输送兵员。后来连队奉命接受战斗任务,参加中越边境收复老山战斗;战前,连队进行战斗动员,郑文强同志担心留守,多次与班,排、连长提出上前线请求,三番五次提出申请,坚决要求上前线,还刺破手指写下了请战血书,表现出了一名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次日,连队开赴前线,在越军眼皮底下构筑炮阵地和猫儿洞,在抢运弹药中,所有战士一人一次只能抬一箱炮弹,他奋勇向前、咬牙扛两箱炮弹,展现了保家卫国血性男儿的坚强毅力。</p> <p>收复老山战斗打响,全连向越军阵地发起攻击,郑文强所在班完成炮击任务坚决,较好地完成了攻击任务。老山收复后,部队转入防御,在猫儿洞坚守阵地;由于当时处于冬天,边境线雾大、天冷,全连干部战士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守阵地。十二月十日晚十点左右,郑文强与一名战士在哨位上执勤、接近换哨时,在这天昏地暗、宁静的夜晚,突然发现有越军偷袭,郑文强呼唤后面的战士“有情况”,随即端起冲锋枪向越军射击,在双方交火中越军炮弹击中他的大腿动脉血管,因流血过多晕倒在哨位上,经连队卫生员简单包扎后,连夜送到后方野战医院。第二天,连首长赶到医院看望他已苏醒过来,他的脸上没有悲观,没有失望,没有埋怨和后悔,还笑着说:“我没有事,我想得开,”还安慰连首长,“请求及时回到阵地,要注意安全,代向战友们问好。”当时连首长为这样的好战士留下了难过的眼泪。</p> <p>退伍不褪色,从善积德立志做人</p><p>&nbsp;</p><p>郑文强同志自卫反击战受伤残疾,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荣誉证,获得了三等功荣誉证书;于一九八五年底退伍回宣州,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妥善安置。他的一言一行得到了服务民众的赞美评价,得到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称赞。</p><p>&nbsp;</p><p>退伍三十多年来,身为自己就是行走不便的残疾军人,郑文强需要组织和社会群体对他的照顾,他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残疾人,总是自强不息、笑对人生,不炫耀、不张狂战功荣誉,始终不忘军人风范,牢记军魂,忠诚党、忠诚人民,热爱祖国,服从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积极投身地方建设和公益事业。他从善积德、关心他人,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对地方建设多次捐款捐物。</p> <p>戎装虽卸,初心依然</p><p>&nbsp;</p><p>“党员”、“退役军人”,当这两个光荣的身份叠加在一起时,给人的感觉是“信赖”、“踏实”、“担当”。</p><p>&nbsp;</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疫情就是命令,社区就是战场,战’疫’有我,用我必胜”,澄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郑文强说。其他同事上完白班后,因为夜班人手不够,郑文强就主动提出要上夜班,这让其他同事很欣慰,也很感动。作为一名普通的退役军人,传承退役不褪色的红色基因,和城北社区两委干部坚守防疫岗位,挨家挨户宣传引导,排查返乡人员情况,每天定期检测武汉返乡人员体温,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坚守每个防控卡点,守护群众安全健康,践行退役军人党员的初心使命。</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不忘军人本色,时刻听党号召。战“疫”战场上,广大退役军人党员通过履诺“若有战,召必回”,生动诠释着自己的使命和担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