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些事(四)古代黄河北堤一一古阳堤

行云流水

<h1><b>尘封烟锁古阳堤&nbsp;</b></h1><h3><br></h3><h1><b>(一)老家的历史</b></h1><h1><b>武陟西部有青峰岭,明清以前很少受到黄河洪水影响。东部则是黄河故道和黄、沁河屡决之地。元末明初,武陟屡遭战争洗劫,造成当地人烟稀少。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后,30年间多次从山西泽、潞等州府和洪洞等县移民。现在武陟当地人的方言,是受山西话影响的方言,县志也是从明朝开始编修的,多数村庄也是明朝以后开始有的。</b></h1><h3><br></h3><h1><b>然而,就在深受河患战争双重影响的武陟县东中心线上,有一条古村落带:木栾店、马曲、大城、圪垱店、商村、邸阁。其中,木栾店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的穆陵关,马曲在宋以前是冷庄,而大城则是秦始皇所封武德县的治所,圪垱店在宋以前称青龙镇,邸阁的村名来源于北魏时在此地设立的邸阁仓。</b></h1><h3><br></h3><h1><b>这条村落带正好位于河南黄河最古老的左岸堤防——古阳堤一线。古阳堤是起自武陟,经获嘉、新乡、延津、汲县、浚县,终至于滑县的古黄河大堤。它兴起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时代,统一完臻于秦,具有相当规模于汉。《河南通志》及1983年出版的《黄河史志资料》称“太行堤”。当地统称“古阳堤”。</b></h1><h3><br></h3><h1><b>有史以来,黄河由武陟到浚县的流路基本不变,其左堤就是古阳堤。1194年这条故道绝流后,武陟段黄河逐步演变为明清至今的河道。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副都御史刘大夏治河时,修筑了从胙城至徐州180公里的太行堤,作为黄河北岸第二道防线。刘大夏还利用古阳堤将太行堤从胙城延伸到木栾店的沁河堤。明隆庆年间,潘季驯曾大修太行堤。</b></h1><h3><br></h3><h1><b>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张鹏翮组织整治武陟黄沁河交汇处堤防后,曾上书:“北岸太行堤自武陟木栾店起,至直隶长垣县,系圣祖仁帝指示修筑之工,关系黄沁并涨并卫河运道重门保障,应令河南巡抚催促承修各官,作速修筑,一律坚固,如有迟延,听其指参。”</b></h1><h3><br></h3><h1><b>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陈宏谋任河南巡抚时曾上奏:“河南省内除黄河两岸大堤外,另有古堤一道。由怀庆府之武陟县起,经获嘉、新乡、延津、滑县与长垣县交界止,俗称太行堤。若遇黄河水涨,实为外围护堤。今因武阳坝合龙后,此堤急待补修加固。由于此乃浩大工程,故奏请国家出资修理”。</b></h1><h3><br></h3><h1><b>随着黄沁河交汇处堤防体系的完备和黄河的南趋,武陟的古阳堤终于还是退了历史舞台。道光七年的《武陟县志》即称“今河形渐次南趋,太行堤废弃已久。”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武陟仍有大量残堤。</b></h1><h3><br></h3><h1><b>据《武陟县志》,古阳堤在武陟界内的长度为24.89公里,而笔者家乡所在的圪垱店村北的大堤,就位于其中心点上。上世纪七十年代,笔者孩提时就常常随大人到堤上取土。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堤被铲平与庄稼地连为一体。</b></h1><h3><br></h3><h1><b>古阳堤在圪垱店村以西的走向,基本沿着7个伊里村北、冯村以南,过小岩村北,过大城村北,再过马曲村北与古槐庙南,直达沁河杨庄改道前的老左堤。</b></h1><h3><br></h3><h1><b>圪垱店村东北即是汤王堤村,汤王堤位于该村东北,残存堤基约30余米,顶宽6米左右,高出北面地面约1.5米。商村紧临汤王堤村,商村附近有汤帝庙和汤帝陵。另据乾隆二十一年《武陟县志》载:“县东邸郃镇及商村北,旧堤尚存,称汤王堤,今故道南北相距20里,两堤夹峙壁立,当汤陵之北。”东汉王景治河时筑堤“自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汤王堤位于古荥阳治所(郑州古荥镇)正北,当时所筑黄河左堤起点当在此地。</b></h1><h3><br></h3><h1><b>古阳堤从冯堤村出武陟进入获嘉县境。相传冯姓人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后,居住在古阳堤上,称为冯堤村。道光年间以古阳堤为界分为前、后冯堤。</b></h1> <h1><b>(二)老古阳堤(太行堤)</b></h1><h1><b>延津县段遗迹</b></h1><h3></h3> <h3></h3><h1><b>历史延津:</b></h1><h1><b>太行堤的故事与传说</b></h1><h1><b>在延津县胙城乡王堤村东,今日太行堤遗址尚存,虽然仅剩很少几段,但巍巍太行堤的名气,不仅留在了史书里,也留在了延津人记忆中。</b></h1><b> </b><h1><b>历史上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决口,对于延津百姓而言,打堤修渠治理黄河成为第一大事,而太行堤“南挡洪水,北拦风沙”,被誉为“古胙地第一大抗洪防沙工程”。</b></h1><b> </b><h1><b>清《胙城县志》记载: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河督御史刘大夏奉命役夫堵塞黄河张秋决口,在北岸筑起数百里长堤,其中大名府长堤,西起胙城,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州抵虞城,凡360里,名太行堤。</b></h1><b> </b><h1><b>关于太行堤,民间还流传着众多传说。其一,秦始皇女儿当年出嫁时,途中遇到暴雨,送亲队伍遇阻,随后下令沿途州县征召筑路大军,千百万民夫用了几天工夫进行修筑。人工大道因毗邻太行山脉,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太行堤”。为此,后世人评价说:千古一帝秦始皇,嫁女修堤甚荒唐。修堤应该为百姓,防洪抢险才正当。其二是光武帝刘秀平定王莽之乱后,到汉皇故里参拜祖陵,下令筑起一道黄河大堤,意在保护汉皇陵永远不受黄水侵害,并将堤命名“太行堤”。</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