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润少年,诗书伴年华

襄阳高新外国语学校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襄阳高新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经典诵读活动</b></h1> <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b>“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创建良好校风学风,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八年级举行“经典润少年,诗书伴年华”的读书活动。要求学生坚持每日阅读经典名著半小时,并于</b></span><b>每周三下午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内容具体包括:阅读《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撰写名著读后感,制作“漫步古诗苑”手抄报。通过多种形式督促、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提升文学素养,为学习打底,为人生奠基。</b></h3> 千锤百炼铸传奇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b></div></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4)班 龚仪琳</b></h3><br> 为梦想奋斗,为理想拼搏,为责任挺立!<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题记</div><br> <font color="#167efb">当历史的车轮慢慢滚过,当时代的脚步慢慢走过,在文学的长廊中留下了它的脚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读时,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分,阅毕后,我掩卷沉思、获益匪浅。</font><br>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诞生于苏联时期——那个充满硝烟与战火的时代。<font color="#167efb">乱世不乏悲剧,战争给人类带来难以承受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奥斯特洛夫斯基便是时代的受害者,但他不甘于命运的摆布,而是顽强地拿起笔继续战斗。他将自己的灵魂灌注入主人公身体中,满含热泪精雕细琢。他成功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典型、立体的任务形象为众多趋近绝望的生命注入了力量和信念。</font>法捷耶夫评价道,“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这句话无疑是对这本书的褒奖,更是对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的形象所震撼的佐证。<br> 来看看这不屈的生灵吧!当一次次困难欺压着他,他一声不吭,他是沉默的,但不代表着他是死亡的。反之,当黎明来临,他选择在沉默中爆发,而不是在沉默中自甘堕落。他选择了坚持,他选择了面对,他战胜了黑夜,迎来了黎明。即使无情的烈火侵蚀着他,但他终会将让这无情的烈火屈服于他的脚下。他带着胜利 带着朋友们战友们的殷切希望,走来了光明,向世上宣告着他的成功。<br> 来听听他铿锵的生命宣言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font color="#167efb">确实如此,我们的一生是艰难的,夹杂着不公平的,但是我们应该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度过这平凡却又价值的一生,我们应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无限的事情……</font><br> 上帝夺走了保尔的健康,但夺不走他的信念。不能在战场上挥汗如雨,那就拿起笔继续斗争!<font color="#167efb">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贝多芬曾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作者不然,他是把命运摁倒在地。</font>他虽残疾,但他的信念是永恒的。确实,只有经历种种磨练的人才会有美好的人生。<font color="#167efb">生命可以凋零,可以燃烧,可以腐朽,可以荒废……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将生命燃烧至灰烬。</font><br>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制造而成的,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便是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题的真正含义。<font color="#167efb">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时间将它传达出的精神力量酝酿成历久弥香的美酒,远飘世界各国,激励着每一个时代的青少年——珍惜生命、无惧磨难,去追随所谓生命的真正真谛。唯有走过这条铺满着火焰和荆棘的必由之路,才能欣赏怒放的生命之花那绚烂绝美的景象!</font><br><br><font color="#ed2308">点评:这篇读后感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感悟深刻,文采飞扬,是一篇值得学习的佳作。小作者集中笔力分析、赞美主人公保尔的精神品质——顽强不屈、坚定不移。结合小说内容和名家点评,阐述自己的感动和思考,并在结尾发出号召,青少年要无惧苦难、珍惜生命,实现生命价值。</font>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b></div></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11)班 李诗洋</b></h3>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题记。</div> 合上扉页,脑中还久久的回荡着那些英雄的名字,还沉浸在那些为理想而献身,为梦想而拼搏,为尊严而战斗的美好品质中。久久难以忘怀……<br>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俄国革命风暴中成长起来的英雄,他从小在底层社会中长大,被神父赶出学校后迫于生活的压力开始步入社会。见识到了腐朽而黑暗的社会里,资产阶级的丑恶劳动人民被奴隶被压迫的惨状,小小的保尔心里就埋下了为和平正义而战的种子,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口响下,加入布尔什维克的队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战士,为他追捧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br> <font color="#167efb">保尔对于我而言是一块钢!一块好钢!他是在烈火与骤冷中淬炼出来的,他坚强而勇敢。但铁变成钢必须要经过熊熊烈焰,保尔成为英雄,是他在生死一念的战场上,不曾后退一步。用钢铁一般的意志来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所有战场到最后都是信念与自身的较量”保尔的坚强信念和信仰使他在烈火中涅繁而生,所向披靡。</font><br> 在保尔双目失明病痛难忍的时候,他仍在坚持写作身上。磨难和书稿丢失的遭遇,并没有浇灭他心中的烈焰,他不甘心向命运低头。<font color="#167efb">即使身卧病榻,以笔为剑,大杀四方,以念为凭,续写人生序章。</font>我想:他不仅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更为了命运而奋斗的一生,没有虚度,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为自己脱离病痛而斗争。<br> <font color="#167efb">人生本就是在烈火与荆棘,黑暗与冷风中走过,我们无从选择,只能勇敢的去面对它,即使身陷囹圄,往前走。答案,目标总会有的,所有的囹圄跳脱出来看,只不过是粗陋的画地为牢….</font><br> 保尔是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在于永不停息,勇往直前。不论前路多么坎坷艰辛,总会到达梦的彼岸,作为一名初中生,而且马上将步入。不紧张的初中阶段。我想与保尔并肩前行,一起奔赴属于我们的战场,面对人生的挑战。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努力拼搏成就人生,加油吧!让中考成为我们人生的一块跳板,指她美好的未来,我们终将洗净铅华,胜利归来。用努力来诠释人生的意义!<br> <font color="#167efb"> 保尔的饮冰十年,难凉热血,照亮了我的漫漫人生。让我们与《钢是怎样炼成的》一起前行吧!</font></div><div><br><font color="#ed2308">点评:这篇文章有三大优点:1、引述精当,感点准确。先引用原书部分内容,然后展开分析,表达作者阅读后的体会和感受,并能联系实际加以阐发,最后点明观点有所启示,自然收束全文。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本文在写作时,将记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有力的表达作者阅读本书后的感受。3、语言优美,骈散结合。文章语言丰富,洋洋洋洒洒,句式长短结合,优美流畅。</font></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谆谆教诲萦耳畔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傅雷家书》读后感</b></div></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11)班 莫宇昭 </b></h3><h3> 如若有人问我这个寒假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一定是,我读完了《傅雷家书》这本书。<font color="#167efb">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傅雷和傅聪之间浓厚的父子情谊。</font><br> 提到家书,我们也许会想到,战火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亦或是期盼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自古以来,家书就是异国他乡来自亲人心灵的拥抱,来自精神思念的寄托,来自情感的连线,意义非凡。这本家书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或是绝妙的文笔,它们异常的朴素,却饱含着一种鲜明而真实的情感,或是思念,或是悲伤。但家书最让人震撼的,不是傅雷对儿子的情感,而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傅雷的家教中不仅有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全方面的教育,更有着个人思想的折射。<br>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傅雷说的这句话,“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傅雷夫妇更是将此做到了优秀。他们从注重自身开始为儿子做好完美的表率,在为人处事方面,傅雷与儿子进行了深刻的探讨,父亲成为了儿子忠实的镜子,让儿子听其言,观其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br> 书中还有一段傅雷的教导,让我感慨万分:“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必须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兜里比插在裤兜里更无礼貌,切记切记,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说话时要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这短短一段话就体现出傅雷家中礼节礼貌的重要性,他对儿子的要求之高,事无巨细,点点落实。<br> 事实上,不仅仅是傅雷,世上的父亲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也许一些人常常会被父母唠叨,自己感到非常的烦躁,还在想如果父母不再唠叨该多好。那你就错了,人生是我们自己的事,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还要费时间费力的帮你管你教导你,为什么要做这种费力却不被你理解的事情——为了让我们的未来更美好,只要看着这些就足够了!<br> 所以,从今天开始,不要让父母为你做完一切你需要做的事,不要和父母顶嘴,不要大声对父母说话,父母的年纪大了,不要在他说话时提出他的错误,不要埋怨父母没有给你好的一切,因为父母给你的一切就已经是他们的一切。从今天开始,努力学习成为父母的骄傲还不晚!<br> 《傅雷家书》不仅传达出父子之间浓厚的爱意,也让我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傅雷虽然已经离去,但这种爱的力量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留在世人心中!</h3><h3><br><font color="#ed2308">点评: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读后感,按照引议联结思路,层层展开,结构井然,内容翔实。在引述部分,点面结合,语言精当。感的部分中心突出,紧紧扣住最让我感动的是傅雷和傅聪之间浓厚的父子情谊生发感悟。联的部分联系了生活实际,想到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纠葛的现实,通过《傅雷家书》向我们传递天下父母的苦心,引起同龄人的感情共鸣,进而劝导大家要听从父母的话,认真聆听父母的教导等等。结的部分,再次点明主旨,照应文本,升华感情。</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p></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傅雷家书》后有感</b></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12)班李豪华</b></div></b> <font color="#167efb"> 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心难欣欣向荣。</font><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题记</font></div> 读完《傅雷家书》,傅雷对傅聪的严格教育与音乐上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雷曾说“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font color="#167efb">在事业上</font>,傅雷尽已所能助儿子一臂之力;<font color="#167efb">在生活上</font><font color="#ed2308">,</font>傅雷考虑到了儿子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font color="#167efb">在思想上</font>,父子完全结合成了一体,即使相隔千里,傅雷他用他的行动,点亮了傅聪、傅敏心灵的灯,点亮了千千万万学子心灵的灯!<br> 还记得每次要演奏一个新的作品时,傅雷必定会搜找作曲家的生平其事迹,揣摩其演奏曲子时的感情,想让儿子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其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中去。这对于一个钢琴家,尤其傅聪这样的一定必不可少的。<br> <font color="#167efb">还记得傅雷在信中多次要求傅聪学会自我批评,要求他不被赞扬的声音冲昏头脑,不在世俗中迷失自己,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他将微小的变化细加分析,带领傅聪在黑暗的森林中找到一条幽僻的小路,在迷茫中看到光亮。</font>傅雷不是音乐家,但是对儿子的爱让他成为傅聪这位音乐家最好的向导!还记得傅雷时刻不忘培养傅聪的名族自豪感,即使自己被错误地划分为右派分子,遭受非人的折磨时,他用一腔火热的心,让傅聪在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时仍能常常接触中国的多元文化。<br> 他是一个值得永记的人,即使在黑白书页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他的优秀思想品质所发的强烈光辉,我们记住他的名字:傅雷!<p></p><p><br><font color="#ed2308">点评:小作者在阅读时很有方向和条理,学会运用我们所学习的选择性阅读。在傅雷对傅聪的教育方法的总结上,可以看出小作者不仅仅是读于表面,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在努力做到。</font><br></p> 包罗万象启智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法医秦明》后有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八(3)班王锦淇</b></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刀光锯影,织起千重法网;开膛破肚,洗尽万桩沉冤;一双鬼手,只为沉冤得雪;满怀佛心,唯愿天下太平。</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法医秦明》</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法医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很恐怖的职业。他们在巨人观的皮肤上寻找线索,在腐烂的尸体中探求真相,在他人鄙夷的眼光下仍不忘初心,破除了千千万万的悬案。</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他们无疑是伟大的,而秦明作为法医的代表,用最学术的语言将他们的成长经历,破案手法,追求光明的一系列案件记录在《法医秦明》这本著作中。使得《法医秦明》惊险刺激,又有着准确严谨的解剖过程,不时夹杂着对人性的思考,这些生动的文字让“法医”这个职业不再令人害怕,而是让人拥有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由的崇尚。</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法医秦明》系列中的《十一根手指》,手术刀是法医的第十一根手指,是最犀利的手指,也是犯罪分子最畏惧的一根手指。</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这本书以油炸手指的案件为开头,引出了一件件相似的分尸案,纸面青尸,失踪男孩,地室悬女,半具遗骸…在最后一个案件中秦明遭受犯罪者的陷害,他毫不屈服坚持与犯罪者抗争,最终真相大白,抽丝剥笋解尸语,明察秋毫洗冤情。</span></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已经读完全书的我,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无限的感慨与反思在我的身体里冲撞。这里面都是真实的案例,让我很有带入感。逝者已死,就此安宁。阴影早已消失,但对人性的拷问让我彻夜难眠。</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我一直都理解并接受人性有黑暗的一面,但当秦明把活生生的事实摆在我面前时,我还是觉得匪夷所思。因为,同而为人的我,没有预料到竟然有人有这样的思想。自私,贪婪,残暴,狻猾,阴险。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不寒和栗。</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同样的诱惑,为什么有人就敢于直面并坚守本心,有人就惴弱地选择了背叛,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加害他人?值得我们展开对人性的思考。</span></p><p> 其实,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法医面对这么多恐怖的场景,令人作呕的画面,暴躁的家属时,他们是怎样保持初心,始终坚持内心的信仰的?《法医秦明》写从秦明的第一次解剖还需要师父的辅助,到能够独当一面,自己梳理犯罪过程。秦明的成功是在尸体的恶臭,解剖的困难,家属的否定中锻炼出来的。他传递出的正能量让我们心生温暖,因为我们知道,在社会上还有这么一个职业,有这么一个公平,伟大的职业,他们在蒙冤而死的人身上寻找答案,为腐朽的灵魂带来希望,为犯罪者扣上法律的枷锁,为他们心中的一片乐土寻找光明。</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很多人说这本书过于血腥,但我并不这样觉得,相反,我很喜欢秦明描写的场景,它们反映的是真实,反应的是救赎。同时,秦明带有诙谐的话语在恐怖之中竟能让我怅然一笑。</span></p><p> “在黑暗尽头,冥冥之中一双命运之手塑造着人类。”让我们与秦明一起奔赴现场,去感受生存与死亡,去感受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变化,让我们带着法医们的精神与信念,一同谱写这正义的战歌!</p><p> 死亡不是一种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点评:读完这篇文章,就知道《法医秦明》这本书是小作者的心头好!作者对原文的理解十分深刻透彻,把读与感联系紧密,语言虽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你是谁</b></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2)班黄诗彤</b></div></b> <font color="#167efb">苏菲的世界,即为梦的世界。这“梦”广阔,虚幻,而又真实。</font><br>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这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却值得让人深思。而这,大概就是哲学的开始。<br> “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br> 你以为生活就是生命活着,然后死去。是一个个普通的生命,在一方土地上蛰伏,日复一日,碌碌终生,然后杳无声息地离开。是一个个渺小的生命在小小空间里与天地抵牾,而后妥协,最终化为尘埃吹散,不被宇宙所记忆。是一个个短暂的生命在浩荡岁月长河中的轻轻一瞥,转瞬即逝。<br> <font color="#167efb"> 或许你不知生活就像一枚硬币,绝处逢生。是你翻开了硬币,坐以待毙的,却也是你还未翻开硬币就已缩了回来的手,而一帆风顺,一直待在生的一面,又是不可能的。生与死近又不近,近到咫尺,远到天涯。</font><br> 你不曾去了解,或是了解得不足一人世的可爱,天地的静好,岁月的温柔。<br> 那些让人惭愧的美景,那些幻真幻灭的趣事,那些藏在内心深处的悸动,那些瞻前顾后的选择,那些不由分说的出发,那些刻骨铭心的笑....那些那些,都是哪些?<br> 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太惊奇了,才会让你想要驻足,一探究竟。因为——这不是苏菲的世界,这是你的世界。<br> 苏菲的哲学老师说想要成为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这个条件看似简单,实则不易。<font color="#167efb">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不断习惯这个世界,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逐渐麻木,成为了世俗的一份子,也逐渐失去了成为哲学家的可能。但我们在枯燥乏味的现实里,不应该让自己从习惯到麻木,不应该碌碌无为地漫无目的地活着。要做一个“闭上眼睛,看见花,看见梦,看见希望”的孩子,而不是“睡着了”的大人。</font><br><br><font color="#ed2308">点评:文章由苏菲的世界联想到小作者自己的世界。作为一部哲学启蒙读物,名著的本身比较深奥,但作者却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理解成长过程,感悟人生要有希望,要有梦想!文章内涵丰富,语言优美,感触深奥,也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读后感。</font> 美文集萃·凤头豹尾 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的人生理想和精神支柱。正是这一理想,让他在经历了起起伏伏后,仍然不忘初心、不言放弃。<font color="#167efb">生命价值的评断标准不是长寿、财富或是地位,而在于不迷失于命运的洪流,克服万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生命价值</font>。<br>  <font color="#167efb">没有理想的人生犹在如迷雾中踽踽独行,彷徨、迷茫。</font>新时代的我们,万万不可放弃理想,成为随波逐流的行尸走肉。拥有理想,有目标,敢去拼搏奋斗,不随波逐流,不碌碌无为,不悔恨也不羞愧<font color="#167efb">。去做一只有翅的鸟,有鳍的鱼,有罗盘的小船,在风雨中成长壮大,成为一个屹立不倒的钢铁战士!</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4)班张慕锦</div><font color="#ed2308">点评:本文抓住“理想”一词分析保尔的经历和精神,论证了理想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理想的缺失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小作者的所思所感贴合现实,有极大的启发意义。</font></div> 时间仿佛是变成了被压缩到极限的海绵,诸多事情又很不知趣地聚集在了一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好好地仔细看看书了。刚好趁着这次机会,<font color="#167efb">当我重新回到书架前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了恐惧,恐惧自己开始和文字变得陌生,也开始在陀螺般旋转的日子里渐渐疏离和忘记了自己最初坚持的方向。</font><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8)班 罗京瑞</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点评:开头暗示主旨——坚守梦想,无惧困苦。</font></div> 我不由得想到了我的父亲。大多数时候,我对父亲都比较冷淡,觉得他根本不明白我的心思。我的要求,母亲会尽量满足,而父亲则会拒绝,甚至一顿臭骂。在读了《傅雷家书》后,我突然理解了我父亲的心意,突然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他的拒绝是让我不要依赖,他的臭骂是让我学会坚强。<font color="#167efb">父爱粗犷但不乏细腻,父亲的爱,是沉沉甸甸的。父亲就像一块有温度的石头,永远保护着你,呵护着你,不会直接表,却是“无声胜有声”。<br>  如果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父爱如山”的话,我愿做那寒峰的攀爬者!</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班 孟湛博</div><font color="#ed2308">点评:很欣慰这部作品对你有这样的影响,慢慢你会明白,他才是这个世上你最爱的男人,未来,他年华老去,你也一定会好好搀扶着他一步步走路,正如当初,他带着你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并成为他身边的另一座高峰。</font><br></div> <p>  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总会遇到挫折和磨难。<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荆棘过后是阳光大道;风雨过后才会有彩虹,像贝多芬一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太阳花一样绽放灿烂笑容;像茶叶一样,经过沸水反复冲泡,才会散发沁人心脾的芳香。</span></p><p> 我们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人生如茶,人生如戏,人的成长需要不断的磨练。我们要像钢铁那般,即使小小的一块也有用武之地。 </p><p style="text-align: right;">——八(2)班李梦怡</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点评:结尾语言优美,感触颇深</span>。</p> <p>  一篇篇的家书,代表着傅雷日日夜夜对孩子的思念,用着平凡的文字,平凡的话语,表达出了不凡的父爱。它是真情的流露,代表着这一家人之间的真情,虽身隔万里,但读着家书,就像亲人在自己的身边。<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每当看到这些朴素却满溢深情的文字,我的眼前就会浮现过往的画面,一帧一帧地放映而过,那是与父母共度的平凡岁月,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我忍不住反思作为子女,我对他们的爱是否给了耐心的回馈?没有,记忆里总是我青春期的叛逆,对这些爱的误解与忽视……</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八13班 李逸晖</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点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在《傅雷家书》中始终贯穿。你能从傅雷爱子的角度,反思到自己在生活中对于父母之爱回应的不耐心,老师觉得很欣慰。换位思考是一种很难得的思想觉悟。这就是名著能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慰藉。</span></p> 美文集萃·真知灼见 一起是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苦干了三年,终于凑足了100元买了辆新车;一落是被人拉去当壮丁,车也被拿走了,第一次理想破灭;二起是卖骆驼祥子拼命拉车省钱,二落是孙侦探骗钱,第二次理想破灭;三起是虎妞给祥子买了车,三落是祥子为了给虎妞办丧事又卖掉了车,第三次理想破灭。<font color="#167efb">这就是祥子的起起落落!</font><br> <font color="#167efb">他记录了在旧黑暗社会中的一个阳光充满活力,乐观,积极向上的青年一步步走向失败,开始坠落的过程。</font>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纯朴善良的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的不满。 <br> <font color="#167efb"> 我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卖炭翁》,想起了象征乌托邦的美丽桃花源,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闰土到底是什么剥去了活着的尊严与光彩,把一个个赤裸的躯壳如行尸走肉般的展现?当黑暗无法摆脱的时候似乎总有借助于海市蜃楼的幻想,才能找到支撑下去的勇气。祥子的悲剧从来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旧社会万千的缩影,如蝼蚁般讨生活的艰辛。</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骆驼祥子》读后感 八13班 付静怡</div><font color="#ed2308">点评:可以看出阅读时的你,十分认真和仔细。不仅能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也能思考他们的悲剧结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思考深度非常好。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你能把你的思考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在不同的篇目中找到共同的根源,将知识连贯起来。一点小小的建议,如果能写写对今天生活在阳光之下的你有什么启示就更好了。</font><br></div> <p>  人最宝贵的是自己的生命,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一生都应有意义价值,不虚度光阴韶华,保尔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投入在革命中,这种献身精神,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们都会衰老死去,但是我们用一生放在正确的事业和行动上,为他人付出贡献这种意志和精神不会老。我们付出正确的行动,付出宝贵的时间,把这些投入在自己热爱的道路和事业上,到我们老去,我们就不会后悔,不会再叹息当初自己犯下的错,自己吃过的苦。</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2)班董弈源</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点评:怀疑自己带了一班哲人,愿我们的人生都不虚此行!</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他在生活中不断进取,书中的榜样也使保尔在战场上不退缩,勇敢无畏。为了生的信念,为了革命必胜的信念,保尔一次一次的挺过了难关,即便是在病痛之中他也从不呻吟。当护士询问他为何如此坚强,他答道:“您读一读《牛虻》就知道了。”<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恍然大悟,牛虻不就是那时刻照亮保尔人生之路的炬火吗?而这样的人,不正是我们所崇拜的偶像吗?</span></p><p> 而如今,许多人的偶像可能是明星,网红,或是动漫人物。<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还有多少人,像保尔一样,将偶像作为前进的动力,汲取他们身上的养分,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呢?</span>难道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那些为了灭火牺牲生命的消防员,那些为拯救生命而日夜守护在病房的医生护士就要被我们遗忘吗?<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感恩与你相遇,保尔.柯察金,你让我知道了偶像的真正意义。 </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八(4)班 焦思扬</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点评:角度独特不流俗,阐述了偶像的本质,正确选择偶像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的音乐译着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爱护关爱,却是永恒的,不变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八(2)班叶怡蘩</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点评:结尾对名著理解深刻,体现亲情可贵之处。</span></p> <p style="text-align: left;"><br></p> 诗情画意·手抄报 <p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班 兰思涵</p>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班 苏晨语</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班 张婧祯</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班 赵永琪</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2)班 翟娅茹</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3)班 曾尧瑶</div> <p style="text-align: right;">八(3)班 黄玉洋</p>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4)班 范佳乐</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4)班 潘璐瑶</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4)班 杨诗雨</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4)班 郑怡</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5)班 张梦洳</div> <p style="text-align: right;">八(5)班 冯雪莹</p>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5)班 徐远晨</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6)班 贾欣然</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6)班 肖婉婷</div> <p style="text-align: right;">八(7)班 候怡菲</p> <p style="text-align: right;">八(7)班 李佳宜 张雅丽 宦吉璐 魏斯彤</p> <p>八(11)班陈怡静</p> <p>八(11)班周若玥</p> <p>八(8)班段贞妮 陈梦朵</p> <p>八(9)班方宇良 任苏昕</p>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2)班 侯柯桧</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2)班 刘思圻</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2)班 杨依红</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3)班 董媛媛</div> <p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3)班乐蕊淇</p><p><br></p>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3)班 李欣恬</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3)班 张献匀</div> 诗情画意·诗配画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3)班 靳蕊仪</div> <p>八(6)班 刘嘉慧 八(3)班 朱涵婷</p>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3)班 黄愉婷</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八(13)班 杨海桐</div> <p>初中部地址:中原路48号(南门)</p><p>电话0710--3061839 0710--3083529</p><p>小学部地址:后陈营路47号(北门)</p><p>电话0710--3806006</p><p>撰稿:范得林 周会英 </p><p>图片收集:八年级语文教师</p><p>编辑:张云</p><p>审核:鲁萍 刘淇</p>

傅雷

保尔

八班

家书

法医

生命

傅聪

人生

我们

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