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定花香来,勤必结硕果——莱西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初四专题复习网络研讨会

小鱼泡泡

<p>  初夏淡冶如笑,激情逐梦中考。5月27日,一年一度的中考复习研讨会在疫情阴霾还没有完全散开的时候在云端如期举行。教研室崔瑞花老师带领全市道德与法治教师汇聚一堂,共商备战中考事宜。莱西四中教研组长张惠老师主持会议。</p> <p>会议流程:</p><p>(一)市公开课</p><p>1.课题:《法律专题复习》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授课人:周丽娜(莱西市日庄中心中学) &nbsp;</p><p>2.课题:《创新民族魂最美中国梦》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授课人:孙晓荣(莱西市实验学校) &nbsp;&nbsp;&nbsp;&nbsp;&nbsp;</p><p>3.课题:《客观题专题复习》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授课人:于娜(莱西市第四中学) &nbsp;&nbsp;</p><p>(二)互动式评课</p><p>(三)讲座</p><p>题目:《调整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nbsp;</p><p>主讲:崔瑞花(莱西市教研室)</p> <p> 周丽娜老师的这节课是针对中考题中22题进行的法律专题复习,此类题型尽管“形散”(材料的选取多样化、新颖化),但“神”不散(答题的规律和思路不变)。材料的选取有明确的方向性,大多呈现的材料是当下的最新的法律案例、法律新闻、时政热点等,把中考中的热点问题与考点衔接,整个课堂活动既处理好传授法律知识与培养学生参与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在关注时事热点中合理运用记忆方法,关注基础,做到“实”;掌握答题技巧,做到“悟”;注重学习习惯,做到“养”;结合视频创设的情境丰富课堂形式,做到“趣”,充分发挥复习课独特的功能,提高复习的深度广度。</p> <p>  孙晓荣老师的课有三大亮点:知识性,面向中考,关注中考考点,注重知识识记及答题方法指导。时政性,选取的材料尽量联系疫情,用最新的如5月22号疫苗研发最新成果,莱西市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等。徳育性,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启发,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落实垃圾分类等。</p> <p>  于娜老师的这节课是中考客观题专项训练,客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判断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以此为基点,先进行六七年级全一册、八上关键词逻辑梳理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然后进行典例解析培养学生解题技能。整个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按照自己的成长主线“自我——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世界——自然”,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了三册书的关键词。于娜老师根据同学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了12个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选择题,并引导学生进行了分类总结,归纳出解题技巧:一个原则、四个审查、四个不选。</p> <p>  崔老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三位老师都有鲜明的教学风格,但教学定位都很精准直击中考。张惠老师5月22日的青岛市公开课《抗击疫情专题——疫路担当》,今天周丽娜老师的《法律专题复习》,孙晓荣老师的《创新民族魂最美中国梦》,于娜老师的《客观题专题训练》,这四节课比较全面覆盖了中考复习内容,深入浅出,对接下来的复习有很好的引领作用。</p> <p>  崔老师对中考的备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是,了解学情,做好线上线下的教学衔接;二是,加强集备,精心备课,找准教材的核心观点;三是,以热点带动考点,老师们要研究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新冠肺炎疫情、70周年国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019年科学技术奖、香港问题,把这些热点与教材的核心观点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分析近5年来青岛中考题,把握出题方向,比如主观题的四个题一般会是品质类、法律类、国情类、国家与世界的联系类。</p> <p>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们辛勤耕耘、携手同行,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p>

复习

中考

老师

莱西市

专题

学生

疫情

法律

周丽娜

孙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