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

陈哥

<p>  我的故乡在川中丘陵地区蓬溪县,高中毕业以后,回家当了农民。不久,我们县上出了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典型,高中毕业后回乡当队长,在攻山改土中以身殉职,全县掀起了学习高潮,他们比着箍箍买鸭蛋,选上了我。天呐,我才18岁,刚刚高中毕业,要体力没体力,要农业生产知识,没知识,我推辞过,但没有用,在生产队里,我就是最高学历了,望着父老乡亲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想想大家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一年365天,除了过年耍三天,下瓢泼大雨不能出工以外,就没有一个休息日,但仍然吃不饱,穿不暖,几个月吃不上一斤肉,一年买不起一件新衣服……。想到这些,我虽无大志,但如果能带领大家一起干,吃饱饭,自己也不再饿肚子,也算不辜负大家的期望。</p><p> 我当生产队长大概是九、十月份,当年的生产已成定局,冬天农闲的时候,带领大家广积农家肥,把山尖多年没有种植的几块荒地开垦出来,来年种上红薯玉米;把我在高中学的5406菌肥技术在水稻底肥中加以推广;在农作物种子中推广良种,当时杂交玉米正在推广,杂交水稻好像还没有推开,我就亲自制作杂交玉米种子,然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当队长两年,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人平净增百斤粮”的目标,1978年三月,作为蓬溪县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代表,出席了县先代会。</p><p> 辛苦了两年,父老乡亲基本吃饱了饭,但对我个人的前途也有影响:由于做不完的农活,最早一个出工,最后一个收工,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看书,1977年恢复高考,我名落孙山,1978年,我们很多同学都回学校去补习了,我作为一个生产队长,全队人等你安排,问你要饭吃,我能丢下不管吗?不能!只好白天劳动,晚上点着煤油灯,一个手打蚊子,一个手翻书,算是在家复习吧。当时的高考政策是中专和大学只能报考一样,为了“脱农皮”,保险起见,报考了中专,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愿以偿,考了个重点中专,后来打听,我们整个考区,高中考生中,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尽管一些同学还回母校补习了半年,也没有考上,好悬啊!但如果我不当队长,我想,我考个大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许后来的命运也会改变。</p><p> 不知为什么,一说起过去,谈起故乡,就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也许是乡情难忘,也许是老了吧。</p><p> 是的,故土难离,乡情难忘。故乡的山是那么熟悉,故乡的水是那么清澈,故乡的一草一木是那么亲切,故乡的人是那么友善。虽然离开家乡到城市学习、工作、生活已经四十多年了,但每每离开喧嚣的都市,来到乡下,明知道此乡下不是彼乡下,但看见那熟悉的庄稼,熟悉的畜禽,和熟悉的农活,还是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亲切,人与人之间也少了一份生疏,多了一份亲近,这大概就是融入骨子里的乡情吧!</p><p> 这次拍摄这组麦收场景,虽然是作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和我一样,农村出生,通过读书或者当兵脱了农皮;一部分人随千军万马,上山下乡,有过农村生活经历;还有一部分人,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但说起拍农村题材,拍丰收场面,还是非常踊跃,置备了大量服装,还购买了镰刀等农具,除了好奇之外,还有对过往经历满满的回忆。在烈日下,一个个的都被晒黑了,晒红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出拍摄,我想,这就是心中的那份三农情节吧!</p><p> 我们虽然进入了工业时代,我国三次产业的比重,已经从一、二、三结构,变成了三、二、一结构,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由过去的50%以上,到现在的15%左右,而第三产业则已经超过50%,这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但不管怎么变,社会怎么发展,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十四亿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要装中国粮食,这次疫情,许多产粮国限制粮食出口,更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p><p>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里我又回到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