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主题话语文 相约云端共成长——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小学部全员参与“语文主题学习”线上研讨活动总结

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 谢丽老师

为促进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助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深圳华樾教育研究院于5月26日下午开展了名师工作室语文主题学习专题研讨系列活动。 <p>  </p><p> 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小学部全体语文教师集中观看了这次活动的钉钉直播,全程参与了线上研讨。</p><p> 承担这次研讨活动的是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工作室团队。研讨活动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聚焦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如何立足单元整体解读教材”“如何立足学生的角度设计学习活动”“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等重点问题,通过单元解析与课例的形式进行分享与交流。</p><p> </p><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单 元 解 读</font></b></h1> <p>  万雯雯老师立足于读者、教者、师者三个不同的身份给老师们讲述了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解读。她围绕本单元人文主题“伟人的品格”和单元导语,设计出本单元教学目标,又从单元教学目标中提炼出单元核心目标,即能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品质,体会连续动作描写的好处,并能运用连续的动作来描写情境。</p><p> </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单 元 预 习</font></b></h1> <p>  在徐莹莹老师的单元预习课中,徐老师将单元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而分成五个板块进行教学。每一个板块目标清晰明确,层层递进。</p><p> 在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后,徐老师做到重点突出,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并以精读课为例,教会学生把握长文章的主要方法,那就是可以通过分段落,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给每部分写好小标题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p><p> 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有很多,但如果仅想通过一堂课就教会学生所有的方法,最终只是蜻蜓点水,学生毫无所获。徐老师的课上突出了一种方法,强化了一种能力,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p><p> 一年级 李斐婷</p> <p>  徐莹莹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的是单元预习课《“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的教学展示。她设计了以下五个板块来完成教学:</p><p>一、出示名言,反复朗读,流利背诵。</p><p>二、翻阅单元课文,梳理学习内容。</p><p>三、自主完成预习,闯关检测巩固。</p><p>四、迁移学习步骤,预习其他课文。</p><p>五、巩固预习方法,理清单元内容。</p><p> 在徐老师的无生课堂展示中,孩子们的预习过程就体现了高度自主学习的过程。不论是让孩子交流识字方法,并相互纠错,还是在读课文的时候,小组互读互评,或者是抄写词语时同学之间相互批改,提醒同学,有哪些字需要注意……</p><p> 一系列的预习过程当中,孩子们都充分参与,整个课堂就是学生的课堂。在迁移学习步骤来预习其他课文这一板块的设计,即巩固了预习的方法的,也在预习的过程中理清了单元学习内容,体现了主题学习的优越性。</p><p> 一年级组 缪玲 刘婷</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精 读 引 领</b></font></h1> <p>  李玉华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读引领课,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图书《有人坠海》。为我们如何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p><p> 一、在检查预习环节,李老师结合地图的形式,让学生熟记地名。老师明确的告诉学生,这一课的人名不太好记,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记这些人名。接着老师出示李了一些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这样不仅检查了学生的预习,同时也为后面的品读课文做了铺垫。</p><p> 二、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语言、动作的语句,想一想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默读完后进行反馈交流,初步体会到了哈尔威船长的品质。</p><p> 三、老师引导学生练习品读。通过品读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动作,体会到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智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同时小结出精读的方法:一边读一边问,联系上下文想,结合情境读。</p><p>四、老师引导学生把学到的这些品读文章的方法迁移到《有人坠海》的学习中,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p><p> 二年级组 李玉豪</p> <p>  李玉华老师展示的《精读引领课》课例,让我对主题阅读的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有了以下收获</p><p> 1.读题有目标:抓住易错的词语和特别词语来引读课题。在读题时,就解决了课文中的部分知识。让学生开课就兴趣盎然,带着疑问的探究。</p><p> 2.方法引领:在学习“哈尔威船长语言、动作,想想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问题时,老师们引领学生思考方法步骤:一边读一边问;联系上下文想;结合情境读。并一步一步请孩子们从文中找出句子进行体会。从文中读,从文中想,从文中说。拓展出书本背后的人物品质。让孩子们以书为本,放飞思维。</p><p> 3.运用是最好的学习:在精读课文中运用所学方法寻找其他的语言和动作做出了自己的推测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把方法运用在主题阅读丛书中,再次使用和验证,提升自己的使用方法的熟练度。</p><p> 4.升华品质促发展:在全文学完和主题丛书学习之后,让学生升华几个故事的共同点和人物的品质。从而学习到优质精神,并引发阅读其他故事的兴趣。</p><p> 这样的主题阅读,方法引领,扎实运用,开放思考,升华品质。达到很好的效果。</p><p> 二年级组 张德玫</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组 文 阅 读</b></font></h1> <p>  杨乐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优秀的组文阅读课。她教学时,把《挑山工》和《生死跳伞》、《危急时,他挺身而出》三篇文章组织在一起,引导学生阅读。这种课程设计的出发点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实施中也不乏亮点。</p><p> 其一杨乐老师从阅读感受出发,变单纯的语文学习为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其二是基于共性、聚焦问题,串联起整体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其三是完全开放课堂,鼓励和尊重学生的发现。学生在有切身体会的讨论中,走进经典作品的学习,在经典作品的比较辨析中,提升认识,建构语言经验,发展思维品质。</p><p> 整节课教学梯度精当,环环相扣;课堂流程清晰,过度自然。为我们呈现了组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充分体现了组文阅读教学中 “自主阅读、师生共享、集体建构” 的三大特征。</p><p> 这次云教研随之而来带给我们的是关于阅读的全新思考和探索,意味着我们语文老师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让孩子跟随我们从教科书中走出来,走到广阔的文学天地。</p><p> 三年级组 曾韦洁</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略 读 实 践</font></b></h1> <p>  吴琴老师执教的是略读实践之读写结合课。精读课文习的方法:一边读,一边问;联系上下文想,结合情境读。运用此方法,组文阅读《挑山工》+《生死跳伞》+《危急时,他挺身而出》。给学生组文阅读的时间,运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初步感受出挑山工的坚持不懈、专心致志,斯洛达的奋不顾身、为科学献身,汤姆的重情谊、舍己为人。接着,再次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细细感受文字背后人物的品质。</p><p> 学生在哪里?学生要到哪里去?怎样到达?我们是读者,是教者,更是师者。我们要潜心绘文本,知其意;要匠心解文本,定目标;更要换位读文本,授以渔。</p><p> 四年级组 张绣丽</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其 他 课 型 概 览</font></b></h1> <p>  许超超老师把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其他课型进行了综述。例如古诗文整合课,要让孩子明确古诗文学习的目标,并提出相关古诗文教学的要素,要用古代的方式、用文言的方式以及用语文的方式去开展古诗文教学,使古诗文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方向更明确!</p><p> 五年级组 聂荣卿</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集 备 综 述</font></b></h1> 南昌市青云谱区小语教研员李玉华老师,针对青云谱区名师工作室集体备课经验进行推广,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p>  学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探寻“语文主题学习”的脚步将永不停驻。相信在这样一个摸爬滚打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能欣赏到更加美丽的“语文主题学习”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p>

单元

学习

预习

老师

学生

语文

课文

精读

方法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