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口长城印像

老知青

<p>在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有一条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古老的长城。是辽宁省境内明长城主干线,坐落在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贯穿7个自然村的古长城,总长8.9公里,人们习惯称她为小河口长城,由于雄居于险峻山岭上,所以又有"苐三八达岭"之称。</p><p>小河口长城是用青砖修建的,城墙上的石头长满青苔,古老的城墙经历上百年的风雪摧残,留给世人的是滿目苍桑,书写着永远的历史。这段大约长8.9公里的长城,约有31座敌楼、18座战台、14座烽火台。</p><p>小河口地势险要,两山夾一沟,长城扼守水关,这里的原始森林景观自然和谐,长城被森林掩映,敌楼上长着百年青松,气势雄伟,令人叫绝,更令人贊叹的是;这里的敌楼门窗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具有独特的阴柔之美,被专家学者称之为"女性长城"。</p><p>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名将戚继光被调到今辽宁、河北、北京一带整顿军边务,所带的将士均为平倭有功的浙江义乌兵,由于工程浩大,守卫任务艰巨,戚继光为稳定军心,允许一部分家属随军,官兵们于是携带妻儿在敌楼上安家,后来逐步从长城上搬下来,在长城脚下附近生息繁衍。正是因为官兵家属的到来,才使这段长城在修建时具有女性特征。这就是长城南北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小河口长城体现着明长城的几乎所有特点,城墙高大、坚固、美观耐用,防御能力极强,在许多重要地段,城墙和台堡不在采用单一的土造和石造,而是采用石条打基,青砖包面,并用白灰勾缝,使整个长城,台堡浑然一体,格外坚固。在城墙上不但设立了瞭望的设备,还建有能战、能守且又能贮备军用物资的敌台,敌台又称墙台或者马面,是城墙上的辅助建筑,一段墙台与城墙等高或高于城墙顶部,外缘砌有垛口,上有房屋或敌楼,既可供戍卒和巡逻放哨,还可以贮存武器弹药之用。</p><p>几年里多次探访小河口长城,春、夏、秋、冬都领略了古长城的雄姿和长城脚下的乡土风情,小河口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精神的一个缩影。</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