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遍赤峰(四)敖汉是老大

河畔崔建军

<p>早晨起来,忽然发现自行车躺倒了一大片,云山雾绕,大马哈,文昌,东歌正蹲在地上忙活。大马哈说,4台车子扎了4个眼儿。我一看,我的车子也躺在一旁,怎么会呢,我是新换的车胎啊?大马哈说,你的也扎了,你看看吧。</p><p>云山雾绕负责扒胎,大马哈负责补眼儿,东歌负责上胎,文昌负责打气,哥儿四个流水作业,配合得天衣无缝。</p> <p>这一会儿显示的气温是20度,今天最高气温30度,南风6级。天有些阴,感觉温度没有那么高。按计划,今天骑行目标是敖汉温泉城,行程大约47公里,因为昨天骑行了128公里,所以今天安排一个短途,目的是洗个澡好好放松一下。但敖汉温泉城在新惠的东南方向,大部分是顶风,而顶风骑行最耗费体力,对于老车友们来说宁可上坡也不愿意顶风。车友彼岸提出,不如改变计划,把骑行热水放在最后,把原计划最后的骑行兴隆洼放在今天,原因是兴隆洼是在新惠的东北方向,是顺风骑行。这是个好主意,就这么滴!</p><p>特别说明,这两天领骑的都是彼岸和大马哈,他们俩一个负责导航寻路,一个负责控制速度掌握节奏,还有云山雾绕负责后卫收队,这是一个不错的组合。一个团队长途骑行没有几个帮手是不可以的。</p> <p>出门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目的地,是过程,是途中的风景和风情。但是正如我前面说的,这不是一条美好的线路,路边的植被本就不怎么好,庄稼还没长起来,天气仍然是乌兰巴托的,大家一路无话。</p><p>骑行一个多小时后,几个速度慢的落在了后面,看看路旁的山杏滴哩嘟噜地煞是诱人,干脆歇歇脚顺便摘几个青杏子吃。这个时候的山杏正是好吃的时候,正符合我们的胃口,止渴,生津,止咳,临了每个人还不忘摘一把装在衣兜里。</p> <p>沿着111国道骑行37公里后,进入牛敖线,这是一条新修的线路,看样子去年底刚刚竣工,线路干净,平整,用云山雾绕的话说:这路是木匠修的,溜直儿溜直儿的。这会儿公路上极少看见车辆,除了我们,见不到一个人影,于是大家就撒着欢儿骑。</p> <p>牛敖线的终点敖吉村,东歌和云山雾绕给李志敏和李永琴修车,我到隔壁卫生院灌了一壶开水,值班医生很热情,告诉我这里距离兴隆洼还有100多里,我吓了一跳,怎么还有100多?我们分明已经走了50多公里了,待弄清是华里而不是公里后,我长出了一口气。不是我害怕骑行,我们本来就是骑行来了,而是我们团队里还有新车友,还有从没骑过长途的,不能力度过大。</p> <p>按着医生和路人的指点,我们在村子中间的十字路口左拐,进入水泥铺的林荫路,走村串巷,景色渐渐好起来。71公里后,路旁出现一个小店,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就在这吃饭吧,来点连汤带水的,要是有荞面饸络那就再好不过了。待走到跟前才发现,这不是饭店而是超市,问问老板娘附近有没有饭店,老板娘说,这个地方哪有饭店,就我们这个超市都很少有人来。此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正是人困马乏,又饥又渴的时候,随遇而安吧,每人一桶方便面。李永琴是骑遍大半个中国的老车友,左手拿起一瓶啤酒右手掐起一根大葱就开喝,李志敏说,李永琴一瓶啤酒一根葱,骑上车子就发疯。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p><p>一时间,这个叫做岗岗村便民连锁店的门前变得热闹起来,有村民也过来看热闹,老板娘一边忙着给我们烧开水一边说,知道那样早点来个信,我好给你们压点饸络。是啊是啊,这可能就是户外骑行者的生活吧,谁能确定呢?</p><p>一桶方便面下去,肚子填饱了,困劲儿也上来了,就地休息。我和张爱民在超市前面的棚子里,用几块纸壳一铺就是床了,云山雾绕和大郑姐他们几个在村外的小树林里拴起了吊床,彼岸和大马哈他们在屋里的炕上直接卧倒。</p><p><br></p> <p>真的起风了。</p><p>下午两点钟刚过,我们开始上路,从小卖店出来不久就开始爬坡,这是努鲁尔虎山脉,海拔在1000米以上,是赤峰市东南部海拔最高的地方,也是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景色不错,只是山上的雨裂沟,犹如人身上的伤疤,看着让人难受,说明这是一个干旱少雨的地方。好在我们今天的选择没有错,风力很大,但多数是横风,也有少量的顺风,所以骑起来并不困难。但是把握不好,仍然有被吹倒的风险。</p><p>上完大坡下大坡,就是一个字:爽!一个字太少,那就多说几个字:爽死他二大爷啦!</p> <p>当太阳渐渐升起的时候,在努鲁尔虎山北部的一个向阳的山坡上,炊烟袅袅升起,这是一个有着180多座房屋的大村落,那个时候地球上还没有多少人口,用今天的标准衡量,可以说这是一个大城市。人们过着原始的氏族生活,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种植谷子,有的家里还养着猪,使用打制精细的石器,已经学会人工取火,地位高贵的族长身上穿着用蚌串起来的裙子,耳朵上还佩戴着玉玦,遇有军国大事,族长召集大家一起商量。</p><p>这是8000多年前,在敖汉旗兴隆洼发生的真实的故事。</p><p>下午5点多钟,我们“骑遍赤峰”自行车友一行12人,来到了敖汉旗宝国吐乡(现为兴隆洼镇)兴隆洼村。</p> <p>1982年的一天,敖汉旗博物馆馆长邵国田,带着考古队员来到兴隆洼进行田野调查,突然在村北坡的耕地里发现了石器和陶器碎片,陶器为夹砂陶,深筒直腹罐和钵,并有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出土。兴隆洼文化的发现惊动了考古界,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鉴定,兴隆洼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由于面积大,时代早,保存完整,被学术界誉为“华夏第一村”。</p><p>其实,除了兴隆洼文化,敖汉旗还先后发现了小河西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在赤峰以当地命名的7种文化类型中,(其它3种类型的文化分别是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富河文化),敖汉旗就占了4种,这不仅在赤峰,就是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是因为敖汉旗地下文物多的缘故吗?是,也不是。</p><p>我认为,除了客观上的原因,主观上还是因为敖汉人的能干和实干,干的多,走的多,看的多,发现的也多,就像敖汉人在生态治理中创造的奇迹一样,这是其他旗县区很难具备的一种品质。</p><p>上个世纪末,内蒙古文物部门曾经做过统计,在全区12000多处历史遗迹中,赤峰市发现的历史遗迹有8000多处,而在这8000多处遗迹中,敖汉旗就占6000多处,这是怎样的一个概念。</p> <p>当晚入住兴隆洼村的一个家庭旅馆,经讲价,标间,每人25元,能洗浴,但没有早餐。</p><p>今天骑行126公里。</p><p>文中图片有车友们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