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塔

秋影

<p class="ql-block">原创/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插图: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资料整理: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2020年5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南宫市普彤塔</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塔,最早是指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用砖石等建造成的建筑物,后来又泛指佛陀生处、成道处、转轮处、般涅盘处,以及为了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而以土石、砖木等筑成的建筑物。关于塔的起源,最远可追溯到佛陀时代,根据记载,须达长者曾求取佛陀的头发,专门修建佛塔供养。佛陀圆寂之后,则有波婆国等八国八分佛陀舍利,各自迎取立塔供养。我国历代所建的舍利塔极多。据记载,三国时有僧人感得舍利,孙权令人以铁槌击打而舍利不碎,因此建塔供养,这可能就是中国建造舍利塔的开始。隋文帝之时,全国各地建舍利塔的风气极盛,公元601年至602年,隋文帝昭告全天下八十二寺立塔,从此后,历代都有修建和修缮舍利塔的活动。元代以后多数佛寺中只建佛殿而不建塔。佛塔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而被佛殿所取代。 佛塔虽然是一种建筑物,但是佛教认为人们可藉此积累功德。</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洛阳白马寺塔</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古代佛教兴盛时期,各处都兴建寺庙,有寺必有塔。塔后来作为和尚的坟墓成为一种定制。为僧人修塔也成为对其毕生修行的一种褒赏,也由于塔的形象长久使这些高僧的事迹流传,宣扬了佛教的理念。早期在寺院的布局中塔占据着中心的位置,宋朝以前经常就是这种布局,连大殿都不建,塔是主要的崇拜物。在塔的建造中也处处体现着佛教的思想,但中国的佛教本与古印度的不同,又很强的本土化色彩。古印度佛教中塔的层数与塔顶相轮数相同,都是双数;但在中国由于受到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塔的层数和相轮数一向都为单数。在佛教经典中是以佛塔的功用来命名的,比如发塔,为供养佛发而造的塔;爪塔,为供养佛的指甲而造的塔。佛教传入中国后仿古印度的做法造发塔,一般建造在佛寺的塔林中,但爪塔极少建造。毕竟佛祖的真身舍利很少,有的塔内埋藏的是假的佛迹,作为一种象征。</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西安大雁塔</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历朝历代修建了很多塔,而且这些塔的分类众多,每一类塔都有着不一样的用途。第一类是寺庙中的建筑,比如佛塔,主要用以体现佛的地位,如山西应县木塔,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第二类是高僧死后存放尸骨舍利,如少林寺的塔林;第三类是灯塔,如泉州的东西塔,石狮的姑嫂塔;第四类是纪念意义的,如滕王阁。塔这种建筑形式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印度,是佛教高僧的埋骨之所。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中国得以广泛扩散,并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发展出了塔这种极具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后期,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融,逐步形成了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建筑造型也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以及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新材料。自14世纪以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因此按照经律系统,塔可以分为佛塔和文峰塔。</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咸阳千佛铁塔</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最早的塔,是河北省南宫市的普彤佛塔,它坐落在南宫市普彤寺内,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落成,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比河南洛阳白马寺塔还早建一年。此塔为八角实心砖塔,共9级,塔高33米,最底层直径5米,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翘置斗拱。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门洞直至塔心,塔心下有一砖井,砖井东、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3尊,这种佛龛营造方式,实属罕见。在风雨剥蚀的漫长岁月中,普彤塔经过魏(三国)、唐、宋等各朝的重修、维修。明嘉靖十五年维修时筹集资金最多,动工规模较大,按照明代的建筑风格修塔一新。1966年邢台大地震,塔顶被震掉铜佛3尊,均为红铜质菩萨像,最大的一尊是观世音菩萨,像高41厘米,重达8.25公斤,观世音菩萨安详地坐于东海小岛普陀山海岸,手扶佛经、口念经语、衣着佛珠、一足蹬着海岸,足下蹬莲,一足伸向海水,水中生莲一株,海水波涛滚滚,上浮海马、鱼、海螺等海生动物和佛经、元宝等物,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庄严形象栩栩如生。背部刻有铭文: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摩腾建竺法兰大耳三藏公至太和四年正月初五日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重建。塔名取“普彤”二字源自于佛经《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解释:普以周普为义。佛学“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彤”为朱色。东汉时,娘娘住的皇宫涂朱色,叫做彤庭,因为塔后普彤寺内供奉着菩萨,塔身及寺院均为朱色,故取“彤”字,所以塔取名“普彤塔”</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扶风法门寺塔</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现存古塔有2000余座,且塔的种类也非常之多,按样式来区别,有覆钵式塔、龛塔、柱塔、雁塔、屋塔、露塔、喇嘛塔、无壁塔;按层数加以区分,有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按形状加以区分,有方塔、圆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大塔、多宝塔、宝箧印塔、五轮塔、卵塔、墓塔、无缝塔、板塔、角塔等;按结构和造型又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按纳藏物品区别,有舍利塔、发塔、爪塔、牙塔、衣塔、真身塔、钵塔、灰身塔、碎身塔、瓶塔、海会塔、三界万灵塔、一字一石塔;按建筑材料来区别,有砖塔、木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土塔、粪塔、铁塔、铜塔、金塔、玻璃塔、银塔、宝塔、水晶塔、琉璃塔、香塔;根据塔排列位置的样态来区别,有孤立式塔、对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等。各种式样的塔中,造形最为古老的是覆钵式塔,它一般由栏楯、基坛、塔身、覆钵、平头、轮竿、相轮、宝瓶等各部分组成。</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登封嵩岳寺塔</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塔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有些塔通常与寺院在一起,成为旅游胜地。如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塔高41米,山西省洪洞县的飞虹塔,塔高47米,陕西西安的大雁塔,塔高64米。这么高的塔,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它们又是如何建的呢?俗语说:塔有多高,土有多高。意思是古代人们建塔的时候,需要很多的土,建一层塔,就往塔的周围堆一圈土,土堆即可固定塔身,也可用作搬运建筑材料的坡道,随着塔的高度不断增加,土堆也越堆越高。等塔建成以后,人们再把土运走,只剩下孤零零的塔矗立在那里。另外古人建塔的时候,通常底部大,越往上越小,成梯形结构,这种结构既美观,又增加了塔的稳定性,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洪洞飞虹塔</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塔的基本构造大体可分为四部分,从下往上依次为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地宫,取地下宫殿之义,为中国古塔特有的结构。中国历代的帝王死后,都要为其修建坟墓,便做成地下宫殿。塔是佛的坟墓,依照中国传统,也就修了地宫。地宫一般位于地面之下,也有的地宫一半在地面以下,一半在塔体内。地宫的主要作用是安置佛陀舍利,也常常储藏一些佛经,珍贵宝物以及其它器物。并不是所有的塔都建造地宫,有一些塔是没有地宫的。塔基,是塔的基础,在地宫的上面。早期塔基比较低小。唐代以后,塔基明显地分成了基台与基座两个部分,下面的高台部分称基台,基台上面部分称基座。基台实质上就是早期的塔基,基座成为塔的重要装饰。以后,各种塔的基座越来越向高大华丽发展,喇嘛式塔的基座有的占到全塔总高的三分之一。塔基的发展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固,也使塔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雄伟气魄。塔身,也就是塔的主体。各种类型的塔,就是根据塔身的形状来进行判断。塔身一般分为实心与空心两种。塔身中空的塔一般能够登临远眺。塔刹,就是塔的顶子,有尖的,有圆的,有砖石的,也有金属的,形式多种多样。复杂的塔刹又可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其中,刹座有基座与仰莲等构造;刹身有刹杆、相轮等构件;刹顶有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等构件。塔刹之刹的本意讲土田,代表国土,被称为佛国。它冠表全塔,所以均要进行精细的艺术加工,看上去玲珑而挺拔,给人高插云天的感觉。</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西湖雷锋塔</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古代修建塔的作用有:一是用来镇压妖怪、镇邪魔、镇水灾、镇天灾;二是用做纪念。纪念英雄,纪念烈士,纪念重要日子,纪念重大事件;三是用作祭祀。如祭天神、祭地母,求雨,祈祷战争胜利;四是城市的地理标志;五是作为墓碑;六是作为崇拜物;七是储藏宝物;八是作为景观;九是补全风水。由于塔在宗教世界地位显著,塔走向世俗的第一步便扮演了补全风水的角色,在风水欠缺的部位建立一座塔其作用可以抵一山;十是镇压妖邪;十一是保全文运。通过建塔来保全和延续一个地区在科举考试中的运气曾经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做法,在有些地方甚至把这一作用的塔和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阁合二为一,形成了文昌塔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十二是用作指导航向。在古代印度最早建塔是为放置释迦牟尼的舍利,供人们纪念崇拜。佛教很重视形象的崇拜,塑造佛像是佛教传播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以此来传播教义,供人们来寄托精神信仰。塔作为藏有佛真身舍利的物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佛的一种象征,被佛教徒们作为“佛”来崇拜,可以说塔与佛的概念在佛教中是不可分割的。佛像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出现在塔的内部和外饰中,更加强化了塔的神圣地位。</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少林寺塔林</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北海公园白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妙应寺白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承德普宁寺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石狮姑嫂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泉州东西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南昌滕王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应县木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定州开元寺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大理三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正定广惠寺华塔(多宝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慈寿寺玲珑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苏州北寺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广州怀圣寺光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呼市华严经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镇江甘露寺铁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荆州万寿宝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苏州罗汉院双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临安功臣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上海松江方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赤峰宁城大明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苏州虎丘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天宁寺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洛川万凤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杭州六和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松阳延庆寺塔</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常州天宁寺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