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一日游

么文化

<h3>万佛洞</h3><h3>万佛洞是龙门石窟中标准的唐代石窟。窟顶莲花藻井分为四层:中心是莲蓬,二三层是双瓣莲花,外层是“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的铭记,万佛洞也正是因为这个题记而得名。最外层则是环绕飞翔的八身飞天。</h3><h3>题刻中的“永隆”,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永隆元年即为公元680年,大监姚神表是宫中二品女官,运禅师是宫中僧官尼智运禅师,她们是万佛洞造像工程的主持。万佛洞人物造型设计,多柔和典雅、细腻传神,这不仅反应了当时佛教的繁荣和社会的开放程度,还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大监”为宫中的女官,而“内道场运禅师”是谁呢?在洞口过道北侧另刻有一题记:“沙门智运奉为天皇天后太子诸王敬造万五千尊像一龛。”这里“天皇天后”是指唐高宗与武则天,说明该洞是专为他们做“公德”而开凿,而“沙门智运”便是上面的“内道场运禅师”了。它显然指明,这座石窟是由道场的比丘尼智运禅师奉修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以前的万佛洞又成为“智运洞”。在佛教中,所谓“道场”是指僧尼修道的场所,它又分为内、外道场两种,并有般若坛、真如坛、四像坛、释凡坛之别。经专家根据万佛洞的40多处造像记考证,智运禅师属于内道场的比丘尼,当年正是以她为首,召集了一批卸用僧尼,奉命集体开凿了万佛洞。所以,万佛洞,是两位女性主持开凿的。</h3><h3>在窟门北侧,留有智运禅师,手持香炉为供养人像刻于门侧,以示永奉佛主。造像旁题有“此是行香上座”六字。“上座”是唐代寺院中僧侣的职称,这里指的就是智运禅师。在唐太宗去世时,武则天曾削发为尼,后来她虽然再次入宫,但是她周围仍集聚着相当规模的僧尼,他们是武则天政治统治的一大之柱,智运禅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专门由僧尼营造的石窟,在龙门石窟中,万佛洞则算是最为突出的。</h3><h3>万佛洞的正壁上部有54身雕像,两身飞天和52身姿态不同的供养菩萨像。中间以莲茎、蕾、叶、花、蓬相间,形象生动,姿态优美。这正是佛籍《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阿弥陀五十或五十二菩萨者,西域天竺之瑞像也”的记载。</h3><h3>万佛洞内四壁刻遍小佛15000余尊,整个洞窟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此洞窟雕刻手法采用唐代盛行的圆形刻法,衬托出阿弥陀佛的丰满圆润,安详静穆。阿弥陀佛的手势呈无畏印,代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四个肩负仰莲的力士浮雕,雄健而奋力的姿态与主佛形成了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他们竭尽全力托起莲花宝座,并奋力推其进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上方刻有52朵绽开的莲花,每朵莲上都有一个供养菩萨,他们或侧身、或翻滚、或嬉闹、或沉思、千姿百态、惟妙惟肖。阿弥陀佛的背部用火焰纹衬托,熊熊的火焰象征着生机勃勃,功德无量,这灼热的光芒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h3><h3>在窟内的造像中,最外侧为二个护法雄狮,狮子是随着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后,才传进我国的。人们喜欢以狮子辟邪。南北壁狮在上世纪30年代被盗,南壁狮现存美国波斯顿博物馆,北壁狮现存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内。</h3><h3>万佛洞南北两侧层层叠叠的小佛犹如写满汉字的巨著,令人耳目一新,这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石刻艺术的精品。一万五千尊小佛像,远看貌似千篇一律,近看却又给人以千变万化之感。这一万五千尊精雕细刻的小佛像,不仅反映了唐代石刻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而且昭示只要人能专念“阿弥陀佛”,你所希望的成佛愿望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甚至达到万众成佛的境界。</h3><h3>在万佛洞窟外的南壁,小龛较多,较典型的是永隆二年,公元681年刊刻。许州仪凤寺比丘尼真智所造观音像龛。它通高0.85米,虽然面额残损,但我们能够看出,它头部向右倾斜,身挂璎珞宝珠,帔巾横于腹膝间,左手提净瓶,右手执麈尾搭于肩上,身体略呈“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优美端庄,可谓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我国著名戏曲大师梅兰芳先生在参观龙门时,曾被它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的引用在其剧作《洛神赋》的表演当中。</h3> <h3>奉先寺的九尊大像龛,或文静稚朴,或饱经沧桑,或雍容华贵,或文或武,性格各异,错落有致。在主佛左侧是佛祖的大弟子迦叶,他原修外道,是一个苦行僧,后来皈依释迦牟尼。他双手合十,立于莲台,虽面部已经残破,但仍然依稀可见他那饱经沧桑的神韵。主佛的右侧是小弟子阿难,他光头圆脸,赤足伫立,眉目疏朗,睿智中依然透着几分稚朴与憨厚,令人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二弟子两侧身边分别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二菩萨皆头饰莲花宝冠,斜披璎珞,下束长裙,雍容华贵。在两位菩萨之侧,分别是二天王与二力士,他们都是传说中的护法神,怒目瞪睁,威武勇猛的身姿显而易见,令人望而生畏。这一切,都本着一个主题:烘托大卢舍那佛德至尊至上。卢舍那全身衣饰的雕刻,只是随衣挂线,仅用寥寥数笔,显得朴素无华而又洗练流畅。当您身处这深山空谷之中时,面对这样的崇高而庄严的佛像时,那种宗教的神秘莫测之感,是否油然而生?</h3> <h3>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全国石窟中唯一劈开山崖,依崖雕凿的大型群雕。整个佛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计九尊雕像。像龛南北宽约36米,东西进深40.70米。主尊卢舍那佛,结跏趺坐于八角束腰叠色式莲花座上,通高17.14米,头高4米,仅耳朵就长1.90米,比一个普通人还要高出一截。</h3> <h3>中国古代艺术大师们,在塑造主佛卢舍那形象过程中,以丰富饱满的艺术创造力,赋予它一副女性风范,从而出神入化的使雕像惟妙惟肖,佛像面颊丰满圆润,头顶有高肉髻波状发纹,双眉弯弯,犹如新月,小小的嘴角,略向上翘,带着隐隐的一丝喜悦。宛如一泓秋水的双目,微微向下作凝视状,流露出安祥与和谐。洋溢着关注人间与洞察一切的智慧。当您抬头瞻仰卢舍那圣容时,是否与它那热切的目光相遇,在您的内心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这也许就是人与神之间的交流吧。</h3> <h3>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为唐高宗时期所始建,因皇后武则天尤为崇尚佛教,在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武则天为该寺捐助脂粉钱两万贯,三年后奉先寺竣工。</h3><h3>唐高宗上元二年除夕,时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则天亲率文武朝臣驾临龙门,参加主佛卢舍那的开光仪式。自从奉先寺竣工后,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唐代女皇武则天与奉先寺的故事。传说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的化身,依照武则天本人的相貌塑造的。民间传说虽然并不见经传,但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皇后是贤淑与美丽的化身,而按照皇帝本人的形象去塑造佛像,早在北魏时期就已有先例。</h3><h3>按佛经上讲“卢舍那”意为光明遍照,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在佛教造像中,各地寺院和石窟都不乏卢舍那佛形象,然而,从艺术典型创造的角度去审视,任何一处的卢舍那造型都没有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更美,更趋于女性化,连其座一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也描述到:“图兹丽质,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这与史书记载武则天为“方额广颐”面相却有些仿佛,而卢舍那的原意为“佛光净满”“光明遍照”,也正与武则天自称为上明下空的“曌”字相吻合。</h3> <h3>女娲补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