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脚步 永远砥砺前行——西宁市教科院调研北大街小学工作

西宁市南川西路小学

<p>  5月21日上午8时许,西宁市教科院教研员一行5人莅临北大街小学,围绕落实教学常规、开展校本教研情况进行为期一天的调研视导。视导过程按照听取学校汇报、进课堂听课、与授课教师评课、参与校本教研活动、集中反馈五个环节进行。</p> <p>  姜英校长以《立足校本教研 提升教学质量》为题,向调研组全体成员汇报学校工作。近年来,学校全体教师在林红英校长的带领下相信坚持的力量,夯实基础,坚持多元化作业设计,持续重视教学质量反馈和反思,加强辅优转困,在“落实”二字上下功夫。学校经历了全课程研究、课堂观察量表评价课堂教学、校级学科素养大赛等教研改革后,今年尝试“三案导学”校本教研改革。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中,形成“三大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培训,建立了以教研组和单学科组为“点”、多学科为“面”的点面齐动校本日常教研体系,构建“上挂横联下辐射”的联动式教研形式,有效地推动校本研究工作,拓展了教研天地,充分发挥北大街小学优质资源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理念共识、文化共兴、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途径,为集团校发展努力开创凝心聚力、奋进务实的新局面。</p> <p>  林红英校长针对“三案导学”教学研究改革工作,为调研组成员做汇报,恳请各位教研员通过一天的调研视导,为学校教学研究改革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p> <p>  随后,调研组成员按学科分为四组,走进课堂听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共8节课,并在听课后及时、面对面地与授课教师就学科定位、教材分析、教学策略的选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细致、亲切地交流指导。</p> <p>  马晓艳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一支铅笔的梦想》一课,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市教科院张桂霞主任听完课后,评价道: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中的例文教学课型是第一次听到,选题很具有挑战性。马老师能围绕“想象”,教给孩子们表达的方式方法,并当堂运用到实践中,本节课体现了习作单元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特点,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习作例文指导课。</p> <p>  柴雨孜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小古文《学弈》一课,受到了张桂霞主任的高度评价。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读文则是突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课在学生自读、生生互评、教师范读等多种方式下,层层递进,突破难点。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提出小组内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中,既提升了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效率,又有效地突破了本课重点。柴老师和小羚羊们为市、区教研员呈现了一节比较成功的文言文教学课例。</p> <p>  秦芳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鸡兔同笼》一课,课前精心设计预学单,并收集分类分析学生课前的预学结果,以学定教。课堂上,教授画图法和列表法时,教师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与评价,也为后面的假设法赢得了时间。教师为了让不同程度的孩子获得成功的感受,课堂练习采用自选的形式进行,通过采用方法的比较,自然而然凸现出“假设法”的一般通用性。</p> <p>  马永玲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小数的组成,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离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但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特点,还体验了数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p> <p>  英语组张维静老师教学功底非常扎实,在任务型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使得重难点一一得到突破。特别是在学习新单词时,采用活页单词卡以旧知带新知的形式,渗透自然拼读法,对学生学习英语有很大帮助。</p> <p> 英语组单艳老师设计的预学单,符合五年级孩子的能力,并能做到有效的检查和分析。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学习任务层层递进,有梯度,有难度;学习活动单的设计让孩子们学习起来有抓手,目的明确。拓学单和课后作业相结合,能根据孩子的不同学习能力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整节课的教学凸显了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学生有量有质的提升。</p> <p>  科学组张欣然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科学《观察与比较》一课,以“我们的约定”开课,向学生提出“认真听,有序做,大胆说,勤思考”的科学课堂规则,通过“火眼金睛”、“听声辨物”、“排列顺序”、“辨别真假”四个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观察与比较,从而发现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获得的信息比单一的感觉器官要丰富、全面。本节课教师不仅注重学生探索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还在板书设计中运用简笔画,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和理解的心理特点,教师心中有教材,更有学生。</p> <p>  德法教研组的王钱钱老师执教三年级《生活处处有规则》一课,教师通过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游戏体验,认识规则”,“走进生活,发现规则”,“结合自身,体会规则的作用”,由浅入深的理解认识规则。教师教学准备非常充分,选取我校学生在校学生生活的实际场景,让学生感受文明、有序、安全地校园规则;特别是抓拍学生到校乘坐私家车独自下车的镜头,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后,教会学生“荷式开门法”,让学生意识到的“规则既是一种约束,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保护”,这样的设计,在关注学生怎么学的同时,选择更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内容,拉近了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p> <p>  下午,调研组按学科分别参加了学科教研活动。</p> <p>  从上个学期开始,我校语文组教师针对部编版教材的语文要素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梳理。此次语文组学科教研活动中,大家以年级组为单位分组,一名老师作为代表,分析汇报前期共同梳理的各年级习作要素。针对习作单元如何落实语文要素、普通单元中语文要素的落实及第一学段如何落实写话要素、怎样做好习作准备等内容交流研讨。老师们对整套部编教材语文要素在习作和写话教学中的落实情况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各组以思维导图形式,总结参与此次教研活动的收获,使得教研活动扎实高效。</p> <p>  数学组教师就“三案导学背景下导学案的设计”进行了研讨。祁红玉、杨小琴老师分享了《找规律》和《分数应用题》复习课的预学单、活动单和拓学单。从初次备课到课堂实践再到反思修改,最后呈现“三单”充分体现了老师对教材解读的思考与实践。分享结束之后,大家就具体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市教科院的刘霞老师参加了数学组的教研活动,肯定了“三案导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鼓励大家继续加强教材研读,大胆实践中依据学情不断调整,使“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本,先学后导,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理念遍地开花。</p> <p>  英语组学科教研活动围绕“三案导学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展开。教研组长王巧仙老师首先针对三案导学做了简要的介绍。使得参与听课的市区教研员对三案导学的宗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感悟。三案导学,是以学为主的课堂,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的课堂,是以“教室变学室,课堂变学堂,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师变学长”的“学本课堂”,其课堂时间在学生的各类学习活动中进行。英语组的老师们将三案导学与英语阅读的三个阶段的融合策略与市教研员杨老师、区教研员李霞老师一同交流探讨。杨老师不但充分肯定了我校的英语教师整体素质高,能力强,能凝心聚力共同进步,还为老师们在实施教学改革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答疑解惑,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更为英语组教师继续“三案导学”坚定了信心。</p> <p>  综合组教师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营造和谐积极课堂”为题,以部编版德法课程教学案例分享,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策略的分享,为市区教研员呈现了一次氛围活泼,内容有深度和广度的教研活动。其中几位新进教师的分享,很有想法,也很有办法。市区教研员深感:学校为青年教师积极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平台青年教师不但勇气可嘉,且定会大有作为。</p> <p>  最后,市教科院张桂霞主任带领四位教研员,向城中区教研室和学校作调研视导集中反馈。</p> <p>  通过一天的调研视导,市教科院调研组成员深刻的感受到:学校教学管理精细、策略得当,目标明确具体,点面联动有效落实、教学工作有序地推进提升。从课堂上,清晰地看到了各学科的状态,老师正在快速成长,不仅能发现问题,而且能积极寻找解决策略。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下,教研的理念是落地的。北大街小学的课堂变化明显,小组合作建设成熟,学生真的在合作,带着任务具体解决问题,学生自如的合作学习,已具备经验和能力。张桂霞主任对我校教师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学科素养、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张主任对老师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老师们向着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转变。</p> <p>  此次调研视导,各位教研员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将指导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从而实现学校、教师的自我增值;也将为我校集团化办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增强一中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p> <p>撰稿:马耀红</p><p>审校:姜英</p><p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大街小学 制</p><p><br></p>

学生

教研

教师

老师

教研员

课堂

三案

教学

导学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