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雁门关

六耳不传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雁过雁门关</p><p> 去年暮秋之际,沿着西周穆天子踩踏过的古代石板路,踏上了万里长城第一险关山西雁门关。</p><p>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p><p>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难怪在《山海经》中会找到“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若于适当的季节到此,游客便可欣赏到雁阵过关的奇景。《吕氏春秋》曾把雄关雁门为居“天下九塞”之首。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p><p> 走近雁门关,在两侧挺起的山峰中间,一座雄伟的二层关楼拔地而起,给人以突兀的感觉。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还有远远便可看到的“威镇三关”巨匾。走近城关,会在城门城砖上看到一幅对联:“三关要隘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这可能是对雁门关最恰当、最简洁的描述了。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即“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东门外北侧建有“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牧。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看到的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了。</p><p> 一千多年前,十四岁的王昭君站在雁门关上,前脚后脚,一脚是故土,一脚是他乡,大漠之外又是什么,肯定是不会知道,只会知道的那是另一个歧异的国度,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发色,不同的眼睛颜色... ...</p><p> 耳畔仿佛想起了王昭君坐帷思忆汉皇朝朝暮暮,暮暮朝朝思念故国的婉娩神伤:“黯然神伤前途茫茫,极目空翘望,见平沙雁落声断衡阳,月昏黄返照雁门关上,塞外风霜,悠悠马蹄忙终日思想,长夜思量魂梦忆君王,阳关初唱往事难忘,琵琶一叠回首望故国……魂归汉地目睹朝阳,久后思量地老天长,天长地老怀想,一曲琵琶恨正长。”</p><p>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王昭君在这化外之地,犹如一株野草,顽强的生活,一嫁再嫁之时,王昭君上书求归,朝廷敕令从胡俗,昭君从此不思归。王莽篡汉,匈奴与新朝交恶,边疆迭起,祸乱无穷,王昭君随着青冢独向黄昏。 “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从此打破。</p><p> 千年以降,扼腕叹息。</p><p> 雁门关上的“靖边寺”已残缺,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仍在见证着日出日落,倾听关外的大漠风沙。“靖边寺”是为纪念战国良将李牧修建的。李牧曾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他廉洁奉公,“市租皆输人幕府,为士卒费”,因而深得士兵的拥护。同时,坚持慎重防守的方针,凭长城之险,加强战备。他在雁门年,“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使匈奴数岁无所得,而赵军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此时,他才选用精兵良马,巧设奇阵,诱敌深人。“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p><p>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当地人传说,蒙恬死后葬于代县境内。现在上门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遗址,其断碑尚存,还可看清:“秦蒙恬将军墓”,及“清嘉庆”等字样。据史学家考证,蒙恬墓在陕西境内,此地乃传说而已。</p><p> 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公元前201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山西大同),抗击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最后用重金财物贿赂了单于阏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脱。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p><p> 可惜,到了唐代,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据说,突厥进犯云州时,薛仁贵曾率兵出击。阵前,突厥人喝问:唐将是谁?唐兵答曰:薛仁贵。突厥人以为薛仁贵早死而不信。仁资脱盔示面,突厥惊视失色,引兵而还。唐末五代,契丹(辽国)崛起于北方,危及内地。后晋石敬瑭向辽国自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此,在山西北部,雁门山就成为了后晋和契丹的分界线,雁门关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相对峙的前沿阵地。</p><p>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熙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今天英雄已去,而杨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还凛然地静坐在雁门附近的杨家祠内。</p><p> 元明时期,雁门旧关废弃,新关又起,雁门战火渐趋平息。时至清末,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辱国求存的慈禧太后等,狼狈出走。他们过居庸、宣化,经大同,又在雁门留下了逃跑的脚印。当时,正值秋天,气候酷热,慈禧、光绪和王公随从颠沛至此,饥渴难忍,曾在关门左侧靖边寺吃茶,但未敢久留,小憩后又匆匆出发了。傍晚,慈禧一行宿关南阳明堡贾宅。光绪帝面对贾宅“五世同堂”的门匾和堂内神龛上“一心念佛”的横幅,联想内忧外患的处境,在东家门板上写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的联句,借以抒发一个失意帝王向西方逃去的颓败情怀。这与李牧、杨业等抗战英雄恰成显照的对比。</p><p> 辛亥革命以后,雄关雁门除遭到军阀混战的破坏外,也受到了抗日烽火的洗礼。1937年9月,为了团结抗日,派周恩来、彭德怀和彭雪枫志,前来雁门山的太和岭口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会晤。在太和岭的山洞里,周恩来为阎锡山起草了一份第二战区作战计划和一份在沦陷区成立“战场动员委员会”的条例。同年10月18日,就在阎锡山弃关南撤以后,八路军二二零师七一六团,挺进雁门关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击了日军汽车运输队,一举摧毁敌人汽车四百余辆,赢得了震惊中外的大捷。继而10月10日晚,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又在雁门关下袭击了日军阳明堡飞机场,炸毁敌机二十四架。这一曲抗战凯歌极大地鼓添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心。</p><p> 纵览雁门关兴衰的历史,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有1500多次。一部雁门关军事史,堪称半部华夏5000年重大国防军事篇;一条雁门关商埠路,承载着中原和塞外的和平发展史。“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古往今来,不仅仅在军事战争中是这样,在开放改革、商贸发展方面也是如此。</p><p> 中原人向外谋生一般有三个途径:一为闯南洋,一为下关东,一为走西口(走口外),而口外的重要交通线是雁门古道。这古道是民族融合的见证。据《雁门关志》载:春秋战国时期,严狁、楼烦、匈奴等少数民族,不惜长途跋涉翻山越岭,通过雁门关进入内地,与汉族通婚通商结盟。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许多少数民族,经雁门关克服高山险阻,实现跟内地的交往,既带来草原新鲜的气息,也充分享受了中原先进文化。特别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先都大同后又迁都洛阳,使民族交往更加频繁方便。后来隋唐五代时突厥、沙陀等少数民族,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先后同样经过雁门关进入中原地区,由战争到“和同为一家”,与汉民族携手共创辉煌的华夏文明。雁门关乃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沟通民族往来,促进民族融合的结缘地之一,在民族彼此融合团结的历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p><p> “商埠经济多门路,财源如水流代州。”雁门关下的古代州城有大小商号300多家。商务远涉迪化(乌鲁木齐)、库伦(乌兰巴托)、海拉尔、北京、上海、苏州、成都等大中城市。归化(呼和浩特市)著名大商号大盛魁掌柜王廷相(代州人)使大盛魁商务达到鼎盛,被誉为商界“福星”。古城还有大小票号56家,当铺26家,钱庄30家。这些票号、商号的流通都是从雁门关走向外地。</p><p> 徽钦二帝的最后一声叹息、杨家一门忠烈、昭君出塞等故事都发生在雁门关。雁门关可以说是上天造就的一道天然的屏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雁门关担负起特殊的历史使命,决定了雁门关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也决定了雁门关特有的文化、经济、风土人情。雁门关的人文是厚重的、景色是美丽的。雁门关的震撼、杨家将的忠烈、雁门关下代县现有的文物遗存丰富,古代诗人咏赋的古代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等,体现出雁门关文化的独有韵味和其深厚内涵,构成了一幅恢弘的人文画卷。</p><p> 雁门关是一幅画,是一首诗,使人不禁想起东汉张衡“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泪沾巾……”的词句。</p><p> 雁过雁门关,无界天地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