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明清两代是赣傩繁荣时期,江西30多个县市有乡傩记载或遗存。傩舞称"仰傩神"或"耍傩案",傩庙、傩面、傩舞谓之"三宝",各地乡傩构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赣傩文化群。</p> <p>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的南丰傩舞遍及城乡,自汉代传承千年,不仅保留有古老的傩祭仪式和江西现存最早的上甘村明代傩神庙,而且留存了120多个傩舞节目和120多种、2000多枚傩面具</p> <p>据了解,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舞”,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傩舞历经漫长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民间舞蹈。因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风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又因其表演形式只有肢体动作,又被称为“哑傩”,伴奏也是最原始的鼓和锣。目前,南丰有傩班108个,傩舞艺人1500余人,位居江西省之冠,并保存有中国最古老的傩神庙。</p> <p>傩舞古代是军队出征前壮军威,扬士气的一种仪式。转入民间有驱鬼逐疫、赐福镇宅、扶正纳吉的意愿。傩舞内容演义的是求子祈丰、祭祀、敬神的故事。</p> <p>南丰傩舞始于汗出长沙王吴芮驻兵南丰时,县镜西部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必须祖周公之制,以传傩靖以妖氛。所以在那时乡民们把吴芮奉成南丰保境安民的福主。</p> <p>跳傩(nuó)舞的由来:</p><p>村里人跳傩是为了避疫驱瘟,村民们相信跳傩后全年无病、五谷丰登、一家平安,有傩神保佑;如不跳,下一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p> <p>跳傩时由村民们扮演的傩神要戴上各具象征意义的面具,面具是木雕的,既有宗教人物,如开山、钟馗等,也有世俗人物,如傩公、傩婆等。当地人把面具当作圣物看待,凡人是不能随便触摸的。</p> <p>石邮村八位傩神在当地称为"伯"。伯的来历也颇有讲究,他们都是从吴姓以外的其他小姓中挑选出来的,并且有着严格的辈份,从大伯一直延续到八伯,一位过世了,另外一位补上来,最小的八伯由头人们推举,再从杂姓中挑选出来,这样一来,就可以永远保持八个人。八位伯也有着严格的分工,五伯、六伯负责挑担子,只有大伯、二伯才有资格去拿面具。</p> <p>南丰傩舞保留着诸多古老稚朴的上古遗风,再现了秦汉时期曾在神州大地盛极一时的民间驱疫祈福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