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想起了那年的“污水东调”(散文)

高五幸

<p><br></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高五幸:想起了那年的“污水东调”(散文)</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陕西农村网</span></p><p>2018-01-08</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想起了那年的“污水东调”(散文</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安 高五幸</span></p><p><br></p><p>谁曾想到,如今贯通东西的绕城高速、北三环道路段,当年还是赫赫有名的“污水东调”的水渠所在地!“污水东调”,这个特殊年代、特殊情境、特殊条件的产物,虽然建成后收效甚微,地处下游的生产队没有在污水上收益,而当年公社社员对新生事物的热情,以及实干、奉献精神,还是值得称道和赞许。</p><p><br></p><p>“污水东调”,顾名思义,就是把城市生产的污水东引到当时大郊区的新筑、水流等属地,籍以灌溉农田。记得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当时我初中毕业刚返乡,正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塞,全国学习解放军”的时候,队长德义爷从公社开会回来,将这个爆炸性消息向社员们做了传达。“抓革命,促生产,污水东调是重点!”公社要求受益的生产队不仅要投劳,而且要无偿支援土地。他在讲到城市污水引来的好处时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事咱不说政治,咱地里每年上的也要掏钱,化肥上的多了地成了瓷板板反道不好,对公社安排的事,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动员会上,通过了捐出队上的四亩地,抽五个精壮劳动去工地。</p><p><br></p><p>当时,郊区新筑人民公社成立了“污水东调指挥部”,在杏元村的河滩安营扎寨,工程的重点是从下水腰村到段家庄横过灞河的污水桥,设计的是桥下流污水、桥上人车行。这在那个时候初衷想法还是超前的,给人以精神振奋。开工那天,荒廖的灞河滩变得热闹起来,彩旗猎猎,人头攒动,建桥当然是专业的路桥公司,而过桥后的延伸渠则是由从十里八村抽调的民工来干。当时施工机械化程度不高,挖渠全靠人工,指挥部落实“按村分段包干”的办法,每天汇总公布进度。这种办法让参加会战的村子都不想落于人后,出现了“对手赛”、“铁姑娘”等动人的先进事迹。在这儿我看到了农民的纯朴善良,踏实肯干和吃苦耐劳、移山倒海的力量。</p><p><br></p><p>估摸有两年功夫,一条人工筑成的污水桥渠终于建成。滿怀希翼的沿渠村民敲锣打鼓,奔走相告,看到汩汩污水涌来滋润就近的田块庄稼,不少参战的社员喜极而抹眼睛,喜欢诗文的后生即兴啍出了:“肥水流来浇庄稼,沿渠社员乐开花,大寨精神传天下,真是人多力量大!”</p><p><br></p><p>污水来了,跟尻子的矛盾也出现了。污水是四季流淌,而庄稼施肥有它的季节性,田禾成长对水肥都需要的时候,处在上游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下游的村庄根本就见不到水。而在收获或汛期庄稼不需要水的时候,流来的污水去向便成了“棘手”的问题。以致于这条本应送福的肥水渠,却真成了烦人恼人的“污水渠!”</p><p><br></p><p>上世纪未,不知什么原因,杏元污水桥塌坍了。灞河向东北拐的污水渠由此干涸荒芜,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年曾经有点名气的“污水渠”,便风光不在,渐浙地淡出视野,仅成为当地村民现在饭后茶余的话题,偶尔被提及。</p><p><br></p><p>社会在进步,面貌在改变,这是谁也阻挡不住的发展趋向。当你现在驱车行驶在毕直的三环公路坦途上,或徜徉在绿树掩咉的路边幽径中,心情的那分愉悦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变,变化,巨变,一路向前,而逝去的岁月留下来我们父兄们那种初心,那份干劲,那种执箸的实干奉献精神,弥足珍贵,是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财富。</p><p><br></p> <p>作者简历</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爱文学,曾经在新筑公社、乡镇企业、灞桥区土地管理局工作过,现在新城区康复路市管所打工。20岁从写新闻报导开始,创作卜者`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体先后发表新闻稿件数百篇,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被西安晩报,中共灞桥区委评为优秀通讯员。陕西农村报网专栏乡村作家、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