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提蒿,就会想到令农民心生厌恶的蒿子。那生命力极强、难以除绝的杂草即刻浮现在人们眼前。</p><p> 其实,她们的美和益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吾有吾生,吾有吾爱。我偏偏爱上了这些田间地头的护卫。她们护卫着足下的水土、护卫着蓝天白云下各居一方的美丽、也护卫着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的独特魅力。</p> <p> 我对这些无名花草的感情已不仅仅是爱,而是迷。最近我迷上了“淘荒”,我要给这些微微花草一个名分💤这看似枯燥乏味还难免被蚊虫叮咬的苦差我却迷得乐不思蜀。不说专程去淘,就连平时骑车或散步眼神也总被这路边的绿色风景所吸引。当看到一株不知名的新鲜物种时如发现新大陆一样欣喜。当蹲下来仔细拍照时,路人时不时投来诧异的目光。</p><p> 现在把我淘到的蒿类及叶片像蒿类的植物展示给大家 ,我们一起来识别并分享她们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黄花蒿: 菊科蒿属,花期6-9月。黄花蒿的幼株叶片勾起我极大的兴趣,茎中部叶片2回羽状深裂。裂片的工整和精致程度简直就像机打的一样。大自然赋予了她生命、给予了她养分,她才得以把自己精致的妆容绽放得如此美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黄花蒿中药名叫青蒿,和植物青蒿可不要混淆呦!全株入药,花蕾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晒干。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da)。从中提取的的青蒿素是国际上治疗疟疾的首选良药。</span></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随着视频一起来了解青蒿素的发现以及它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吧。</p><p class="ql-block"> 疟疾的克星——青蒿素---黄花蒿提取</p><p class="ql-block"> 青蒿素——屠呦呦</p><p class="ql-block"> 屠呦呦 ——诺贝尔奖</p> <p> 茵陈蒿: 菊科蒿属,幼株叶片发白,有人也称她白蒿。南方人尤其喜食茵陈,营养价值很高。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当柴烧”。茵陈的幼株是南方人难得的餐桌美味。</p><p> 茵陈的药用价值也很大,她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抗菌消炎、美容和保肝的药效。同时还可以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从而改善微循环。</p> <p> 蒌蒿:别名水艾,白洋淀温泉城很多,菊科蒿属,植株具清香气味。 早在宋代苏轼就有涉猎蒌蒿的著名诗作:</p><p> 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p><p>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p><p> 蒌蒿的植株与下面的野艾蒿和大籽蒿非常相似。植株更显单细,裂叶也更细。茎初时绿褐色,后为紫红色,有明显纵棱。仔细观察,我们还是能够分辨的吧。</p> <p> 野艾蒿: 别名狭叶艾,菊科蒿属。茎紫红色,叶片与家艾不同,羽状深裂,也具艾草的香味。</p><p> 野艾蒿能治感冒,头痛,疟疾,皮肤瘙痒,痈(yong)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因此,在盛夏季节,不妨家养一盆野艾,每当被蚊虫叮咬、奇痒难耐之时,可随手摘一两片野艾,揉搓后敷于痒处,痛痒之感即刻消失。</p> <p>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厨,将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更有手巧的老人把艾草制成花环、佩饰、香囊,美丽芬芳,孩子、妇女争相佩戴。</p> <p> 大籽蒿: 菊科蒿属,茎绿色,叶片和野艾蒿相似,2-3回羽状全裂或深裂。</p><p> 大籽蒿主要用来调制干草,作牲畜冬季贮备饲料,有“驴干粮”之称。大籽蒿含挥发油,并含内醋类及薁(yu)类物质。民间入药,有消炎、清热、止血之效;高原地区用于治疗太阳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灼伤。</p> <p> 白苞蒿: 菊科蒿属,叶片有些像艾草吧?艾草的茎及叶片背面被白色柔毛。白苞蒿叶片皱褶有凸起,花期8-11月,花期叶片多脱落。白苞蒿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经等作用。</p> <p> 以上6种菊科蒿属植物你在野外见过几种呢?下面我们再一起看看叶片像蒿而且部分名字中也带“蒿”的植物吧!</p><p> 播娘蒿: 别称米米蒿、麦蒿,是最常见的麦田杂草。十字花科播娘蒿属,花期4-5月,花黄色,植株高度、花期和花色都和油菜类似,所以有“小小油菜花”之称。</p> <p> 蛇床: 伞形科蛇床属,花白色,名称陌生植株却很熟悉,平时我们也称她蒿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的功效。</p> <p> 益母草: 唇形科,叶掌状分裂。唇形科的显著特点“叶对生,茎四棱”。你知道什么还属此科吗?我们熟悉的芝麻,茎是不是四棱呢❗</p><p> 关于益母草,还有一个暖心的传说呢。过去,有个怀孕女子在小溪里洗衣服的时候,救了一只被猎人追杀的鹿。后来,这位女子却遭遇难产。在关键时刻,这只鹿衔着一口草来到门口。女子的婆婆将这种草煎汤,给孕妇喝下,结果腹痛减轻,顺利生产。由于这株草药能够帮助母亲,所以大家称其为“益母草”。</p> <p><br></p><p> 益母草这个名字的由来真实的反映了这味药对女性的特殊关爱。</p><p> 益母草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主要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制成的多类中成药各大药店有售。益母草有利尿消肿、调经止痛及收缩子宫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p><p> </p> <p> 角蒿:别名羊角透骨草,紫葳(wei)科角蒿属。植株较矮,叶片羽状细裂,花玫红色,果实为弯曲长角果。这是不是开花最漂亮的蒿类植物呢!</p><p> 角蒿具有消肿镇痛、祛除风湿、消炎止咳等作用。是一味在中国西部地区被广泛使用的民间传统药物,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p> <p> 尖喙牻牛儿苗:牻(mang)牛儿苗科牻牛儿苗属。花粉色或紫色,果实为蒴果,通常由中轴延伸成尖尖的喙,喙长7-9cm,极具特点。</p> <p> 每个牻牛儿苗的果实里包着5粒左右的种子。种子围着轴心排列成一圈,当我用手指轻轻一捻,奇迹出现啦❗种子的上端立刻卷曲成精致的螺旋状。可能就是这独特的种子结构使牻牛儿苗成为了区域的优势种把。</p> <p> 尖喙牻牛儿苗的进化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种子奇妙的传播旅程吧!</p> <p> 这些蒿类(菊科蒿属)和 似蒿类植物的叶子都有什么共性呢?除益母草(掌状深裂)外,都是羽状全裂或深裂。叶形非常相似但又各具特色。你知道什么蔬菜和花卉叶形似蒿吗?</p><p> 我们熟悉的茼蒿(菊科茼蒿属)、芫荽(伞形科)和茴香(伞形科),叶片羽状深裂,都像蒿吧,但她们都不是呦!</p><p> 青海格桑花:别称波斯菊,八瓣梅,菊科紫菀属。叶二次羽状全裂,裂片线形或丝状线形。格桑是藏族人民寄托幸福吉祥与美好情感的吉祥之花,更是我心目中低调却又晶莹剔透的一道靓丽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