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让心更近,扶贫让心更暖——第一村医母文龙工作总结

高新区第一村医母文龙

<p>  2019年10月这个光荣的日子里,我加入了第一村医的大家庭,成为其中的一员,派驻李家村,覆盖东张村和尚庄,因迎仙卫生室村医一名患癌症在休养、一名已过退休年龄不得不坚持在岗,为及时保障村民的医疗服务,故迎仙村也成为了我的覆盖村。虽然覆盖4个村,但当我穿上这个蓝马甲开始,我就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要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做好村民健康的守护者。时节如流,从刚下村时的一头雾水,到慢慢找到了工作的方向,随着每天上午诊室坐诊,下午入户走访及不定期的健康知识讲座,让我对村民从陌生到熟悉,也让村民对蓝马甲有了更深的感情,把我当成了村里人,从信任到依赖,我们的感情变得心照不宣。</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制定计划,稳步前进</b></p><p> 派驻下村第一周通过对各村情况的调查后,制定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并根据四个村的各自情况不同,工作内容各有侧重,李家村位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工作内容中尽量关注到流动人口中的重点人群;东张及尚庄卫生室对于辖区的居民健康管理很及时,平时主要做好每周的接诊和重点走访;迎仙村虽然小,但留守老年人、贫困人口、慢性病人多,健康观念相对薄弱,侧重健康宣教,走访入户。积极参与卫生室工作,关注卫生室基础建设,定期举行业务培训等等。</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即学即用,充满干劲</b></p><p> 派驻之初,我只是一名呼吸内科大夫,渐渐的,在参加区里组织的护心行动后,我好像突然变得很全能,从远程心电图设备的安装、调试,到使用,我在卫生室董大姐和王欣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运用自如了。在我给病人做出完整的心电图,远程传到中心医院获得专家分析报告,帮助王大爷排除急性心梗后,我觉得自己浑身充满力量。随着健康扶贫活动月的启动,我为村里的老人、贫困户逐个进行了远程心电检查,看到他们一个个拿着报告满脸的笑容,我倍感满足。为更好的服务村民,解除村民病痛,针对村民们多发病进行学习,尤其是老年人常犯的糖尿病、关节病,李家这边有村民在工厂上班,经常擦伤,又学会了外科的清创、包扎和拆线。</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三)专家入户到村,讲座义诊暖心</b></p><p> 派驻期间先后多次联系派驻单位世博高新医院,在派驻村及覆盖村进行健康讲座及义诊,在李家联合我院急诊科进行了心梗知识宣传,并现场心肺复苏讲解和操作;在东张联合我院呼吸科进行了慢支、哮喘和慢阻肺的健康知识讲座;在迎仙联合我院药房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进行用药及生活习惯的指导。并且我平时也会在卫生室对村民们进行健康知识讲座,使村民们都能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指导制定治疗方案。</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四)调整状态,迅速到岗</b></p><p> 庚子年初,新冠病毒蔓延开来,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工作节奏,休假中的我接到了取消休假,立即返岗的通知后,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了疫情的防控工作。在高新区地方事业局姚科长带领下,迅速进行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学习及探讨后便进行了岗位分工,我被分到疫情防控组。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对发热门诊和预检门诊的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我先后到高新区6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指导,并与高新区卫生科人员到高速路发热检测点一同顺理检测流程,规范检测内容。</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五)闻令而动,打赢集中隔离战</b></p><p>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淄博市开启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2月2日,我临危受命,到高新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值第一个班,第一次穿上隔离服,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从一辆辆救护车把密接者送来,到接待全部人员进入房间已过了2个小时,此时我已经1楼5楼来回往返10余次,早已经累的精疲力尽,为了尽力做好后勤保障,让他们住的舒心,住的安心,我又和卫生科王宁科长,把大桶水一桶桶送到了他们房间,值此,隔离工作正式开启。</p> <p>  每次轮到我值班,便早早的赶来,换上防护服后开始一天的忙碌,每天两次记录体温,询问密接者身体状况,并进行心理疏导,减少他们的焦虑因当时酒店暂时还没有协调过来专门的服务人员,我又主动承担起了送饭任务,从一楼来回两趟将早餐送到5楼,每次准备交班的我,经常不得不再次穿上防护服,为隔离人员送去温暖的早饭。瞬间感觉,守护着他们,也就是守护其他居民,忙忙碌碌身体虽然很累,但心里很暖。作为第一村医我们任重而道远,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乎付出多少,只为早日打赢这场防疫战。</p> <p>  每当有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时,我需要整理隔离人员健康管理档案、填写解除隔离人员健康管理小结,这些都是新材料,需要与已经解除隔离的人员和现正隔离人员一一联系,统计他们详细信息,完成交接后,要先对我们居住的房间及警务人员的房间进行消毒。印象最深的是元宵节那天,晚上11点开始送第一批解除隔离人员,她们是一对母女,母亲84岁了,行走不是很方便,我一直把她们送到楼下车上,与她们挥手告别,再到13点送第二批,协调夜间车辆,一直坚持到凌晨24点16分送走最后一批,一天工作终于做完,身心疲惫,但内心充满执着,充满斗志,想着每多送走一位解除隔离人员,老百姓们的安全就多一分,我们离打赢这场战疫就更近一步,在这个不寻常的元宵夜,唯愿所有的坚守,都奔向团圆。</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六)回归岗位,“近乡”情切</b></p><p> 在高新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经过26日的坚守,疾控中心也给我做了咽拭子核酸检测,意料之中的结果为阴性。经过短暂休整,我于3月10日再次来到派驻村李家卫生室,看到村里的乡亲们感觉格外亲切,大家都说我这么久没来村里都很想念我,让我很是感动,告诉他们现在咱们国家抗击新型肺炎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仍不能松懈,要做好防护,争取早日全胜。连续一周我主动参与到了进村大门劝返点工作,为进出村民测体温,并做好登记,并给村民讲解防控知识,向村民们强调不串门、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室内保持常通风。做一名村医就要守一村平安,再接再厉,做好村民健康的守护者。</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七)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b></p><p> 临近派驻的结束,最后2个月,我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健康扶贫上,因派驻村李家没有贫困户,工作的重点就在覆盖村东张及迎仙村.东张有贫困人口4户共10人,迎仙有贫困人口6户10人,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多次深入困难群众家庭,与贫困家庭联系在一起,与他们攀亲交友,向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解病释惑,送去健康扶贫代金券,做好家庭医生签约,送去扶贫政策明白纸,扶贫手册,特惠保险卡,慢病防治宣传页,张贴建档立卡帮扶窗。为他们讲解扶贫政策,包括“先诊疗、后付费”“两免两减半”“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自付不超过10%。让他们全面了解党的政策,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必要的物质救助,让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拉近了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距离,始终做到老弱病残户必访必帮,下岗失业户必访必帮,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到满意。</p> <p>  在入户走访中发现这两个村慢病及残疾的贫困户较多,所以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慢病贫困人口和残疾贫困人口进行随访,监测记录相关情况,提供有针对的用药指导和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暂时无法面对面随访的患者做好沟通及登记,确保百分百落实到每个慢病贫困人口。通过健康扶贫体检、入户随访、政策解读等机会,对疾病控制、健康教育、慢病随访指导用药、传染病防治知识、儿童保健随访、孕产妇的产前教育随访同时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力度。紧跟高新区卫生科工作安排步伐,坚实利用每一次健康扶贫工作安排的时间,做好宣讲和讲解工作。</p> <p>  这七个月艰辛的工作经历,可敬的父老乡亲,使我快速成长,让我成熟,令我感动!进村入户,健康查体,病情讲解,政策解读拉近了我跟群众的距离,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头顶烈日,冒着风雪,错过了跟家人团聚陪伴孩子的时间,常听到关心埋怨的责怪。做义诊、搞卫生,与老年人聊天,给贫困户送暖,帮他们脱贫致富。我知道,不是我带给了人们幸福,我只是把党和政府关怀传递大家!也不是我感动了大家,而是健康扶贫政策本身感动了我!我只是努力的将卫生健康展示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先锋引领显本色,健康扶贫做表率。健康扶贫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是实现全面小康必须翻过的大山。让我们在农村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在健康扶贫的舞台上鞠躬尽瘁,尽显本色,勇做帮扶表率,为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尽一份力,为建设幸福淄博、健康淄博献一份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