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路过的那些名山大川

快乐旅行

中国有多少山脉,无从知晓;中国有多少险峰峻岭,估计也没有详实的数据;中国有多少以山或者山谷、山峰为主题的景区,恐怕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div>  几十年来,旅行中我走遍了祖国省市自治区,行程达三十多万公路,到访过、攀登过、近观过数百个名山大川、奇峰异岭,他们或高耸入云,或白雪皑皑,或森林莽莽,郁郁葱葱,或乱石丛生,荒凉无比……今动手将我路过的部分名山大川整理在此,以供大家茶余饭后聊以兴趣。</div><div>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岷山山脉,属巴颜喀拉山余脉,藏语称“岷日”,由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延伸入甘南州境内白龙江南岸。呈北西至南东走向,北起甘肃省迭部县南端,顺若尔盖与南坪县境之间向松潘县东北部横贯,为岷江、涪江、白龙江以及黄河支流——黑河(藏名那曲)的分水岭。</div><div> 山岭海拔一般在4000—4200米以上,其中超过4500米的山峰20余座。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岷山山脉在中国历史上曾留下元代忽必烈南征云南大理的足迹,又有1935年红军翻越大雪山入迭部境,胜利到达陕北的壮举。毛泽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诗句更为岷山留下了辉煌的碑铭。</div><div> 这张照片是我登上海拔5588米的雪宝鼎时拍摄的。</div> 《泰山封禅》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活动,它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称作“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称作“禅”。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div>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div><div>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div><div>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div><div> 这张照片是在登上海拔1532米玉皇顶是拍摄的。</div> 《中华盆景嵖岈山》嵖岈山具有“奇、险、奥、幽”四大特点。花岗岩象形石、花岗岩奇峰、花岗岩洞穴等地质现象,对研究我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划分早期燕山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地质遗迹宝库中的精品、珍品、绝品,享有“中华盆景”、“中州独秀”、“江北石林”、“伏牛奇观”之美誉。<div>  嵖岈山四季风光如画:春有桃花迎细雨,夏有杜鹃满山红,秋有野菊迎风雪,冬有松柏傲霜寒。山上众峰峥嵘,奇石突兀,洞壑幽邃,古树参天,层峦叠翠,雄奇壮观,兼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雁荡之幽;山下流水潺潺、湖光倒影,既有南方青山之灵秀,又有北方峻岭之雄浑。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游此山后亲书“别是洞天”。明代礼部尚书、诗人许瓒曾在此写下了“嵖岈山秀寻仙踪,隐隐云壑十万峰”的著名诗句。当代大书法家李铎也在此留下了“漫道黄山天下奇,嵖岈峭丽世间稀。千重瑰壁嵯峨甚,绝献灵峰看欲迷”的赞美之辞。</div><div> 淮安才子吴承恩为避祸远行,途径嵖岈山,从嵖岈山石猴、睡唐僧、醉八戒、白龙马、定海神针、老君花园、黑风洞、高老庄、流沙河等天造地设、惟妙惟肖的奇石景观中汲取灵感,撞开了酝酿已久的艺术闸门,创作了千古巨著《西游记》。</div>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div>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div><div>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div><div> 武当山为道教第一名山,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入选最美 “国家地质公园”。</div><div> 旅行者曾今三次到访武当山,两次成功登顶。</div> 《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div>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div><div> 华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中国黄河50景”之一。</div><div> 华山之上,奇峰峻岭、幽谷险道、灵泉古洞、趣石秀木、祠庙宫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地浑然一体、卓然天成。华山向以险要而闻名于天下,其之陡险位居五岳之首。常言道:“自古华山一条路”。</div><div> 登临华山,小视天下,云行足间,融身心于自然之中,方感华山之博大,叹万物之精妙。就在这华山之上,相传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曾与陈抟老祖对弈,结果将整座华山输予了他,然则百年之后,后世的各位游人为华山的险要美景所深深折服,不经意间却将醉迷美景的心输予了整座华山。</div><div> 华山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div><div> 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br></div><div> 旅行途中曾今三次登临华山北峰,一次登临华山南峰。</div> 《云顶花园——黛眉山》黛眉山是由中原独有的云顶花园、北国第一高山草甸、巧夺天工的地质画廊、浩荡壮美的黄河大观四大景观区组成,各类景点达100余处,“景从身边过、人在画中游”是景区最突出的旅游特色与体验。独具特色的景观、丰富多样的资源,使其成为集观光摄影、户外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景区。<div>  黛眉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三千年的商汤故事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们游山乐水、登高祈福的历史文化名山。</div><div> 黛眉山四壁如削,奇崖怪石,千姿百态;或如危塔,或如城阙,或如楼阁,或成坛台,连绵不断,鬼斧神工,有相对高度差别不大的16座山峰,依次为梳妆台、南天门、造钟峰、望乡峰、月老峰、抱犊峰、凤凰岭、燕子峰、金坛峰、睡仙峰、息壤峰、千佛山、万佛山、大独立峰、小独立峰、将军寨,多呈丽姿、峭壁万仞,峰上峭石林立,攀路艰难,林繁藤茂,山顶却开阔平坦,林木茂密,花卉丛生,系一天然草原,颇具欧洲风格。</div> 群山伏地、白云缭绕,特殊的气候条件,经常使黛眉山顶万壑生岚,烟雾生腾聚成云海,犹如洪破涌起,巨浪翻滚,深邃莫测,浩瀚无际,黛眉诸峰在云海出没,飘忽不定,犹如仙女琼阁,海市蜃楼,每当凤凰岭浮现云头之际,像大鹏展翅,翱翔在茫茫沧海上空,令人惊叹不已,黛眉山黄河岸边之仙山,登此山如身在画中行,神在仙境游。 《林木苍郁连康山》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新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北麓鄂豫两省交汇处。:又名莲塘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人文古迹遍地可见。《光山县志》载“三国时连康在此立寨”,三国青年连康反抗朝廷暴政在此占山为王,留下扯旗尖、尖刀石、羁马石、东西教场、一关、二关、三关等优美传说故事,并保存众多人文景观景点。<div>  春日山花烂漫,空谷幽兰;夏日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秋天层林尽染,遍山如金;冬季林木凌霜傲雪,满目绿意。</div><div>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连康山自然保护区的风景雄比北国,秀甲江南,是游人认识大自然,寻幽访古,舒心踏青的绝佳之地。 </div> 《济南三大名胜——千佛山》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故亦名舜山或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div>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兴国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div><div>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br></div> 《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恩施大峡谷位于湘、渝、鄂三省交界处,是清江流域最美丽的一段,被誉为全球最美丽的大峡谷,万米绝壁画廊、千丈飞瀑流芳、百座独峰矗立、十里深壑幽长,雄奇秀美的世界地质奇观,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不分伯仲。<div>  恩施大峡谷,不偏不倚落脚于神秘的“北纬30度”,是全球最长、最美丽的大峡谷之一,神秘险峻的恩施大峡谷,拥有【清江升白云】、【绝壁环峰丛】、【天桥连洞群】、【暗河接飞瀑】、【天坑配地缝】五大奇观。峡谷中遍布绝壁悬崖,流水飞瀑,千仞孤峰,壮观地缝,原始森林,乡村梯田,迎客松、一炷香、情侣峰、绝壁长廊、大地山川、母子情深,步步为景,美不胜收。</div><div> 恩施大峡谷由七星寨和云龙地缝两大核心景区组成,总面积35.2平方公里,天坑、地缝、绝壁、峰丛、岩柱群、溶洞、暗河等地质景观一应俱全,被称为“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拥有众多世界级旅游资源。</div><div> 图片拍摄于海拔1800米的七星寨景区。 </div> 《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唐古拉山》唐古拉山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北部与青海省边境处(青藏高原),东段为西藏与青海的界山,东南部延伸接横断山脉的云岭和怒山。“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又称“当拉山”,在蒙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是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条近东西走向的山脉。<div>  山脉高度在海拔6000米左右,最高峰各拉丹冬海拔6621米,唐古拉山(峰名)6099米。唐古拉山口的海拔虽高达5220米,却因坡缓、高差小而并不显得险要和难以逾越。山峰上发育有小型冰川,为长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的发源地。气温低,年平均气温﹣4.4℃(沱沱河站),有多年冻土分布,冻土厚度70-88米,青藏公路经此。</div><div>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当来到唐古拉山时,被漫天的大雪所阻而无法前行,无奈之时,经随行僧人的点教,公主将其乘坐金轿上的莲花座留下镇风驱雪,这才得以安然过山。 </div><div> 当年成吉思汗,率领大军欲取道青藏高原进入南亚次大陆,却被唐古拉山挡住去路。恶劣的气候和高 寒缺氧,致使大批人马死亡。所向披靡的成吉思汗,只能望山兴叹,败退而归。</div><div> 唐古拉山口,公路海拔5231米,铁路海拔5072米。是青海、西藏两省的天然分界线,视野开阔望得远。这一带是一片冻土,泥土层的水分长年结冰。山口天气极不稳定,即使夏天,公路也经常被大雪所封,冰雹、霜雪更是常见现象。此处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所以一般乘客路过唐古拉山口,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 </div><div> 图片拍摄于途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山火车站的列车上。拍摄地点海拔5068米。<br></div> 《十里花海——云雾山》云雾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北部李家集街道泡桐店境内,有“西陵胜地、楚北名区、陂西陲障、汉地祖山”美誉。距武汉市中心城区65公里,距黄陂城区29公里,是一处以山地为主的自然风景区,为木兰八景之一,国家AAAAA级景区。<div>  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两教,四季香火”,还有非遗泥塑、白鹭林、花语山。云雾山是全国著名的杜鹃花研究基地。 </div><div> 云雾山中国野生杜鹃花的荟萃地,每逢春夏之交,云雾山杜鹃花红白相间,漫山遍野竞相开放,似绮丽的彩带飘动在青山幽谷之中,又如烂漫的花海,热烈动人,堪称华中一绝。</div><div> 传说董永与七仙女还是这座花山牵的“红线”呢!就是因为这山上的花招唤来了七仙女,让七仙女落入仙女池中,也因此而让董永碰到,造就出一段美妙佳缘。</div><div> 云雾山八里柳溪全长约4公里,谷中飞瀑轰鸣、柳石密布,谷底溪水潺湲、曲折蜿蜒,溪边水草摇曳、藓苔斑斑。溪谷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巨大盆景。溪谷,因槐柳遮天蔽日,覆盖整个沟谷,又被称之为绿柳长廊。步入密柳深处,奇石、怪树、古藤即刻闯入眼帘,林间溪水潺潺动人心弦,一步一景的神奇体验让您仿佛不小心掉进一个童话森林。</div><div> 这里瀑布连幽潭,幽潭呈圆形,四面环山,潭水深不见底。幽潭连溪谷,青山白水交相辉映,置身其间,犹如处于一个幻异的世界。 </div><div> 登上云雾山主峰再游竹林寺,就好像从秋阳赫赫的艳阳天进入凉风习习的深山密林。从“一览众山小”的巅峰体会转至“曲径通幽处”的澄心静虑。此时的云雾山之行,会使你功德圆满,终生无憾。</div> 《中国第一神山——昆仑山》昆仑山脉(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div>  图片拍摄于海拔5000米青藏铁路途径昆仑山的列车上。</div> 《六月飞雪——祁连山》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奇丽壮观。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一般而言,冰天雪地,万物绝迹。然而,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div>  祁连山的四季从来不甚分明,春不象春,夏不象夏。所谓祁连六月雪,就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div><div> 在我前往新疆旅行经过祁连山时,正赶上六月飞雪,随即在列车上即兴小诗一首:</div><div>祁连山闻感<br> 祁连六月飞雪奇,<br> 岁寒三友古称道。<br> 车内游人酷暑熬,<br> 窗外已是隆冬季。<br></div> 《佷山故地,夷水名疆——武落钟离山》武落钟离山又名佷山,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清江境内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龙舟坪西南30公里处,距隔河岩水电站25公里。整个山体若浮湖面,主峰海拔397.5米。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佷山故地,夷水名疆”,就是以此山作为代表。<div>  武落钟离山,又名“佷山”,海拔397.5米,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是清江画廊风景区的主要景点,距隔河岩水电站25公里。整个山体若浮湖面,主峰海拔397.5米;山下四面环水,碧波荡漾;岛上五峰错落,巉岩磷立。传说巴族首领廪君就诞生在这里。据《后汉书》记载,武落钟离山是巴人祖先廪君务相掷剑称王之地,巴人首领廪君就从这里率领他的部落走向四方。</div><div> 在土家族先祖廪君巴人的族源探讨中,“武落钟离山”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地名。《后汉书》中关于巴人祖先廪君是这样记载的:“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后汉书》由南朝宋范晔所著,上述内容引自《世本》。《世本》一书由战国或西汉史官所撰,记黄帝至春秋时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地等。关于廪君的故里,与《后汉书》的记载一致,也是“武落钟离山”、“赤黑二穴”等。 武落钟离山是武落山与钟离山的合称。“落”是长阳俗语,指一种量词单位,也就说是“堆”和“叠”之意。因之武落山就是五座山,或是一座有五个山峰的山。佷山有五个山峰,第一峰名“佷山包”,第二峰名“魁头山”。佷山原名五落山,“五”与“武”同音,后来就讹为“武落山”了。佷山东隔长杨溪有撞钟垴山,古传有鸣钟悬于其山,因其与清江北岸的佷山为长杨溪所隔离,故称“钟离山”。后来史家将武落山(即佷山)与撞钟垴山(即钟离山)总称为“武落钟离山”了。 </div> 《匡庐奇秀甲天下——登庐山》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div>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句。</div><div> 庐山以春如萝、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美妙景色享誉海内外。其秀山、飞瀑、云海,是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古今中外的诗人,在庐山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瀑布,就出自庐山美景。 自东晋以来,庐山的歌咏诗词赋共有4000余首,南宋苏轼写的《题西林壁》、唐朝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都是举世闻名的佳句。</div><div> 庐山的宗教文化最独特,“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至今庐山仍存有东林寺、西林寺、黄龙寺、仙人洞道院等。庐山宗教兴盛时,寺庙、道观一度多达500处。</div> 《黔南第一山——黔灵山》黔灵山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div>  黔灵山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笼,古洞清涧,深谷幽潭,景致清远,自古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它集山、林、泉、湖、洞、寺、动物于一体,清绝于世。有“贵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称。 黔灵山属黔中山原中部的一部分,园区山岭连绵、谷地相间,地形富于变化。</div><div> 黔灵山原名大罗岭,旧名唐山。自明洪武至永乐年间(1375年—1414年)镇远侯顾成游登并发现圣泉之后,山中景点始见于史籍。</div><div>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和尚云游至此,见大罗岭南众山之间有片窝地很平,这里当时是山脚苗寨大罗木寨民罗氏的祖地,他便向罗氏化缘求捐。赤松结茅庵于山中,寺庙初具规模,初期取名“黔灵山寺”,“黔灵”意为“贵州之灵山。”也就是说,这座山是因有黔灵山寺后才得名。此后,赤松和尚将黔灵山寺改名弘福寺。</div><div> 黔灵山寺之开创后,又经过三十年的擘划经营,黔灵山遂成为贵州第一名区。时人以为“遥映天童、曹溪、庐埠、嵩少,并传不朽;且上续鸡足、峨眉,直追西域,是又在嗣赤松之者”。赤松亦有题壁诗二首,自述黔灵胜景:“青山隐隐白云横,一片闲花野色晴。溪上数椽茅屋隐,绿阴清画有书声。”“翠嶂清溪跨白牛,乐眠水草已忘忧。横吹铁笛无腔调,水月松风一韵收。”</div> 《旧貌变新颜——重上井冈山》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万洋山(为罗霄山脉中段)的北支,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div>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div><div> 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家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div><div> 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有景点60余处,景物景观270多个。雄伟的山峦,怪异的山石,参天的古树,神奇的飞瀑,磅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奇异的溶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赏杜鹃、夏观去海、秋眺秀色、冬览雪景。是观光浏览、避暑疗养、科学考察、历史研究的好去处。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 </div> 《纳西人的神山——玉龙雪山》玉龙雪山位于丽江西北,呈南北走向,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与哈巴雪山对峙,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奔腾相间。全山13峰,峰峰终年积雪不化,如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山巅,有一跃而入金沙江之势,故名玉龙雪山。<div>  玉龙雪山不仅巍峨壮丽,而且随四时的更换,阴晴的变化,显示奇丽多姿,时而云雾缠裹,雪山乍隐乍现,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神态;时而山顶云封,似乎深奥莫测;时而上下俱开,白云横腰一围,另具一番风姿;时而碧空万云,群峰如洗,闪烁着晶莹的银光。即使在一天之中,玉龙雪山也是变化无穷。凌晨,山村尚在酣睡,而雪山却已早迎曙光,峰顶染上晨曦,朝霞映着雪峰,霞光雪光相互辉印;傍晚,夕阳西下,余辉山顶,雪山像一位披着红纱巾的少女,亭亭玉立;月出,星光闪烁,月光柔溶,使雪山似躲进白纱帐中,渐入甜蜜的梦乡。</div><div> 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又因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称为“黑白雪山”。是纳西人的神山,传说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 </div>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游嵩山》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 。<div>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div><div> 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2004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月,嵩山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8月,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div> 《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br>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div>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div><div> 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547)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成为中国世界遗产之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黄山的评价是:黄山被誉为“震旦国中第一奇山”。在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通过文学和艺术的形式(例如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受到广泛的赞誉。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div><div>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div><div> 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自古以来,人们游览黄山,建设黄山,歌颂黄山,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概括起来就是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div> 黄山现有楼台、亭阁、桥梁等古代建筑100多处,多数呈徽派风格,翘角飞檐、古朴典雅,其中听涛居位于人字瀑前、紫云岩上侧,曾是张学良将军的幽禁之所。黄山现存历代摩崖石刻近300处,篆、隶、行、楷、草诸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尽有。字径6米,“平”字一竖竟长达9.4米,世所罕见。字体遒劲有力,潇洒自如,从200多米高的悬崖上顺势而下,气势磅礴。历代文人雅士在观赏美景的同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就有2万多篇(首)。<br> 唐代诗人李白游览黄山时留下的“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诗句,至今仍在传诵。美丽神奇的黄山孕育了“黄山画派”,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画派,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采用独特的泼墨新技法,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艺术佳作。 《峨眉天下秀》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div>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div><div> 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括为十种:"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接引飞虹、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峨眉新十景为:金顶金佛、万佛朝宗、小平情缘、清音平湖、幽谷灵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宾滩、名山起点。无不引人入胜。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巅,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叹。</div>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观乐山》自古便有一说法“天下风光在蜀,蜀之胜在嘉州”。直接道出乐山风景冠绝天下。<div>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乐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等组成,游览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乐山—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div>  凌云山紧傍岷江,上有凌云寺,建于唐代。依山开凿大佛一座,通高71米,脚背宽8.5米,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佛。大佛为唐代开元名僧海通和尚创建,历时90载完成。大佛为一尊弥勒座像,雍容大度,气魄雄伟,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br>  麻浩岩墓系汉代墓葬,麻浩一带较为集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开放的是一个“前堂三穴”的大型墓。墓门上均有精工雕刻,飞檐、瓦当、斗拱,花纹图案,无一雷同,墓壁上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动物浮雕。是研究古代建筑雕刻、民俗、宗教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br>  乌尤山与凌云山并肩立于岷江之滨,四面环水,如一堆碧玉浮于江水之中。山上有创建于盛唐的乌尤寺,寺内现存七座殿堂,寺周林木葱笼,尤显幽雅谧静。寺内尔雅台是汉代文字家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br>  近年,发现了以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乐山巨形睡佛景观,隔江望去,酷似一巨大佛像仰卧于三江之上,卧佛直线长1300多米。巨型卧佛的发现,为大佛景区更添魅力。 《蜀山之王——贡嘎雪山》贡嘎山,又叫岷雅贡嘎,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围有海拔6 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耸立于群峰之巅,海拔7 556米,高出其东侧大渡河6 000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div>  贡嘎山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高山探险和登山圣地,但贡嘎山也是最难以征服的大尺度极高山峰,其登顶难度远远大于珠穆朗玛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仅有24人成功登顶,却有37人在攀登中和登顶后遇难,这包括14名外国人。登山死亡率远远超过珠峰的14%和乔戈里峰的30%,仅次于梅里雪山和雅拉雪山。</div><div> 贡嘎山以冰川闻名,山麓有现代冰川159条,面积达39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海洋性冰川最早发育地区之一。其中著名的有燕子沟的贡嘎1、2、3号冰川、靡子沟冰川、海螺沟一号冰川、贡巴冰川、巴旺冰川,冰层厚度达150-300米,十分壮观。由于冰川的侵蚀,陡峭的山峰变为金字塔形,高耸入云,直刺青天。</div><div> 贡嘎山景区以贡嘎山为中心,由海螺沟、燕子沟、木格错、五须海、贡嘎南坡等景区组成,面积l万平方公里,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贡嘎山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区内有贡嘎寺、塔公寺等藏传佛教寺庙,游客更可领略到藏族、彝族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div><div> 照片拍摄于川藏线上。</div> 《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伏牛山,位于南阳盆地北部,是南阳盆地的靠山。是中国河南省西部山脉。伏牛山主峰鸡角尖归属地为河南省南阳市。东南与南阳的桐柏山相接,为秦岭东段的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海拔1,000公尺左右,三大主峰分别为鸡角尖、玉皇顶、老君山,其中鸡角尖的海拔2222.5米,是伏牛山最高峰。南阳伏牛山是著名暴雨区。<div>  伏牛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支脉。伏牛山脉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条主要山脉,大致呈西北— 东南走向,长200余公里,宽约40~70公里,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它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伏牛山脉北面之脉发展为熊耳山脉和外方山脉;南面即为南阳盆地。 </div><div> 图片拍摄于海拔2222米的伏牛山主峰鸡角尖。</div>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青城山》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主体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真龙门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div>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千米,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千米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div><div>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div><div> 青城山历史悠久,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丈人观)纪念。在古时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各自供奉真武荡魔大帝、五岳丈人宁封真君、昊天玉皇上帝、降魔护道天尊、广援普度天尊。</div><div> 青城山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div><div> 图片拍摄于青城山前。</div> 《老子修行之地——老君山》老君山,本名景室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三公里处,老君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高达2200余米。被道教尊称为太上老君的李耳(即老子)曾在此山修炼,唐太宗因此将景室山改名为老君山。<div>  老君山自北魏以来,是周边各郡香客朝拜要地,其山顶的太清观也是始建于北魏。老君山是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97米。</div><div> 老君山,位于洛阳市西南方约150公里处,是伏牛山脉的主峰,相传是道教始祖李耳(著名的“老子”)的归隐修炼之地,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天下名山”。从洛阳的锦远汽车站(也就是长途汽车站),乘坐开往栾川县城的班车,在“老君山路口”下车后,再换乘当地的摩的,就可以到达景区售票处了。老君山是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记录了十九亿年前造山等地质构造的演变过程,山中具有独特的“滑脱峰林”地貌、壮观的石林景区等景观群,非常震撼心灵。山中树木茂盛,风景如画,处处都能看到山泉从山石缝隙中溢出,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隐藏着十几处瀑布,清澈的激流从数十米高的崖顶跌落下来。雨后的老君山,云雾环绕在各个山峰中,如果你去山顶,还有机会观赏到极美的云海和日出。老君山风景区面积庞大,主要分为居中的老君山主景区、西部的追梦谷景区和东部的寨沟景区。</div><div> 图片拍摄于海拔2297米老君山主峰玉皇顶。</div>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登仙人寨》仙人寨是游览清江画廊景区的最后一站,位于清江画廊风景区门楼处约一公里,与隔河岩水电站大坝隔江相望。<br>  这个景点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名为仙人洞的半开敞巨大山洞,里面建有几座庙宇,供奉着如来佛、观音菩萨等。另外还可以看到巴人先祖遗骸、悬棺以及古老的火药加工场遗址等。从游船码头登岸后,顺登山梯道而上,从仙人洞口俯瞰清江,形成一幅洞中观景的奇妙境界,画面很美。<br>  寨中有三眼圣泉水井。相传:饮得此水,可脑清目明,由此而得名为“聪明泉”。仙人寨内,还有重重叠叠的土家吊脚楼群向您展现土家人的民情风俗,偶见成群的野生猕猴在山林间嬉耍跳跃,让游客们其乐融融。<br>  从江面的游船上眺望仙人寨,它处在山崖中间凹进去的部分极像一只巨大的老鼠(头朝右,尾在左),仙人寨仙人洞是一个半敞开的巨大山洞,洞内建筑有几座庙宇,仙人寨一条栈道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仙人寨这是挖掘发现的古代巴人制作火药的遗址,照片左侧这块蘑菇状的钟乳石被称为“人文始祖石神”,仙人洞中有一座巨大的卧佛,从仙人洞中看清江。<br>  仙人寨仙人洞中高高的洞壁上有一具悬棺。<br>  悬棺埋葬方式是古代巴人的一种习俗,在原来的三峡两岸峭壁上曾有不少这样的悬棺,在数千年前没有现代化的吊装设施和器具的情况下,古代巴人是如何将这些棺材放置在高而陡峭的峭壁上,一直是一个迷。 《半枕陆地,半插江潭——游伏坡山》伏波山孤峰挺秀,一半插入江潭,另一半则枕于陆地。每年春夏,江水暴涨,山麓遏阻急浪狂澜,使江水倒转回旋,有降伏波涛之力。伏波山景致优美,岩洞奇特。山的东面是临江回廊、伏波茶室和依崖而建的听涛阁,西面有登山石阶,可达半山亭和山顶,登高眺望,可看到桂林清秀如画的水光山色。<div>  伏波山位于漓江边上,其山半伏于水面上,山水相接,似伏于水面上又因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经此,还珠伏波而得名。唐时山上曾建有伏波将军庙。园内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综合性旅游景点。现有癸水亭、听涛阁、半山亭、还珠洞、试剑石、千佛岩、珊瑚岩等名胜,廊前置亭,亭内存放着一口"千人锅",直径1米,高约l米,重约l吨,它与还珠洞入口处左侧的古钟同为定粤寺的法器。古铁钟高2.5米,径1.7米,重2524公斤,铸造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儿为悼其父所铸。定粤寺建于1651年,用于宣扬明朝叛将孔有德协助清朝平定两广的功劳。</div><div> 伏波山公园由多级山地庭园组成,有还珠洞、千佛岩、珊瑚岩、试剑石、听涛阁、半山亭、千人锅及大铁钟等景点和文物,集山、水、洞、石、亭、园、文物于不足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成为独特的桂林山水的缩影。</div><div> 图片为伏坡山试剑石,一块钟乳石就像是被利剑砍断一般。</div> 《一挂于天,一浮于水——观象鼻山》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区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br> 象鼻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div>  象鼻山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 漓水流贯其间,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如象鼻饮水漓江, 景致极佳, 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桂林市滨江路,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2、23、16、57、58、88路公交车可到达。占地11.88万平方米,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风景区,因山形酷似一匹豪饮江水的巨象而得名。早在唐宋就成为著名游览胜地,有1000多年的游览史。</div><div> 图片拍摄于桂林漓江畔</div> 《原始风光自然美——登天子山》天子山的风光,用一名话来概括,就是“原始风光自然美”。她的景观、景点都是天造地设,全无人工雕琢痕迹。这里不但有奇山秀水,还有淳朴的民情,奇特的民俗、独具风味的民族食品正等待着各位游客光临。 难怪有人评价说:“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不游天子山,枉到武陵源”。<div>  由于它地势高,东南西三面都可观景,透视线长,画面宽阔,景观层次多。在天子山的天子峰或七星山上居高临下,俯瞰脚下成千的感受。天子山山体中部高,四周低,似一座巨型宝塔拔地而起。各类新发育的造型奇特的地貌,多集中天子山山腰,如雄伟的瀑布、奇险的仙人桥、岩门、溶洞,密集而陡峭的峰林石柱等,又使游人的猎奇心得到最大的满足。</div><div> 天子山的神奇,在于烟云缭绕的奇石危峰,如柱、如塔、如笋,低者数十米,高者数百米,雕镂百态。有屈子行吟,有姐妹私语,有夫妻情深,有众仙 聚会、群娥起舞,有天兵出征等天然群像。当地群众称形同武将的石柱为“四十八大将军,四十八小将军”,摆起八门锁阵,天子坐朝阅兵。相传一辈子山得名,源于土家族起义首领向大坤。他曾引兵三万,自称向家天子,誓与朝廷抗衡。后激战数日,失败被围,大喝三声,从袁家界右侧神堂湾岩嘴上连人带马跳下,化成了天子坐朝等奇峰异石。至今神堂湾神秘莫测,纵深部位环列绝壁千仞,临崖,俯瞰,但觉阴气逼人,深不可知,从古到今,人迹罕至,无人揭示过她的秘密,只好寄想象于神话传说之中,给天子山拂上了一层神秘光彩。</div><div> 天子山的神奇,还在于有一扇长达20多公里,高达千米的巨大岩壁,将所有的景物拥抱在怀里。向着石林的岩壁折成一道道绉折,岩嘴、岩湾、一伸一缩,形如折扇锯齿。在山腰海拔900多米的岩檐上,有一条弯曲而又平坦的游览小道。小道长达20多公里,沿途有69道岩湾,84个观景台,一道弯一番景色,一个台一片风光。这是天然的游览路线,真叫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div><div> 天子山还有云雾、月夜、霞日、冬雪四大奇观。云雾,是天子山最多见的天象奇观。有云雾、云海、云涛、云瀑和云彩等景象。久雨初晴之后或霏霏细雨之中,先是朦胧大雾,继而形成白云,环绕飘浮。群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中时隐时现,使人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之中。有时云雾从溪口涌出,爬过峰顶,然后以铺天盖地之势,飞泻而下,形成云瀑,十分壮观。月夜,当月明星稀,万籁俱寂时,这里的峰林被朦胧月色披上了一层“魔纱”,似一群群魔影耸立在幽谷之中。耳闻禽兽呖呖的叫声,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霞日,晴天的早晨,一轮红日在朵朵红云的衬托下,从奇山异峰中冉冉升起。千万座石塔,婷婷玉立,披上一层红霞,十分迷人。冬雪,入冬,天子山银装素裹,青松和峰顶被大雪复盖。此时的天子山冰柱倒立,冰花四散,只有一些山鹿、野猪,才不为银白世界所征服。</div><div> 天子山素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的美誉。</div><div> 图片拍摄于天子山海拔最高1262.5米(昆仑峰)。</div>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茱萸峰》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海拔1297.6米的茱萸峰顶,但见群山连绵,峰涌云动,使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div>  茱萸峰山势突兀,为云台山的主峰,海拔1297.6米。后来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去,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渐渐地,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们祷告时的祈求,好再让人们来此烧香还愿。于是有了“烧高篝”的说法,如果谁家的子孙发达了或是添丁了,那一定是他们家的老人们早年在这里烧了”高香”求来的。</div><div> 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可见黄河如银带;俯视脚下,群峰形似海浪涌。山顶气候多变,倏忽间风起云生,白雾从山间咕嘟嘟地涌出,红日随即隐去。山峰在云雾中出没,云腾山浮,如临仙界。</div><div> 茱萸峰位于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茱萸峰,俗名小北顶,海拔1308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div><div> 唐朝大诗人王维因登此峰有感而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iv><div>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iv>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r>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iv> 图片拍摄于海波1297米的茱萸峰的真武大帝庙<br></div> 《登上叠彩山,活到一百三》在叠彩山明月峯上树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写的是:登上叠彩山 活到一百三。但碑文出自谁手,何时代镌刻成碑却不得而知。<div> 叠彩山旧名桂山,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滨临漓江。叠彩山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为城内的游览胜地。叠彩山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鹤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组成,横亘市区,景色优美,又易于攀登,为桂林山景中的一个热点。山中佳景甚多,有叠彩亭、于越阁、瞿张二公成仁碑、仰止堂、仙鹤洞、风洞、叠彩楼、望江亭和拿云亭等名胜。<br>  山上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尤多,为文物的精华。若登上明月峰,驻足拿云亭,全城景色尽收眼底。“一面晴风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间”。叠彩山名,是由唐朝元稹的侄子元晦游览了叠彩山之后,写了篇《叠彩山记》,记中说:“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叠彩山山石如锦彩绸缎,层层相叠而得名。在清朝文人秦焕创建的叠彩亭的右角,看明月峰横断的崖壁,若“彩翠相间”的锦缎。这里是摄影“叠彩”的最佳角度。<br></div> 《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和天界仙境——登天门山》拔地擎天的天门山,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被称为张家界的天然画屏。天门山隆起开始于燕山运动,再经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山体剧烈抬升千米以上,周围被断层节理深深切割,加上长期风雨侵蚀的岩溶作用,造就成嵯峨高峙,凌空独尊的喀斯特台型地貌。其山顶相对平坦,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有着很多极为珍贵和独特的植物品种,森林覆盖率达90%。其间古树参天,藤蔓缠绕,青苔遍布,石笋、石芽举步皆是,处处如天成的盆景,被人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和天界仙境。<div> 天门洞南北对开于千寻素壁之上,气势磅礴,巍峨高绝,是罕见的高海拔穿山溶洞,更是尽显造化神奇的冠世奇观。<br>  天门洞终年氤氲蒸腾,景象变幻莫测,时有团团云雾自洞中吐纳翻涌,时有道道霞光透洞而出,瑰丽神奇,宛如幻境,似蕴藏天地无穷玄机。地方史志曾记载:“玄古之时,有土人见霞光自云梦出,紫气腾绕,盈于洞开,溢于天合,以为祥瑞,肃而伏地以拜之”。自古以来,奇幻美丽的“天门吐雾”、“天门灵光”,被认为是天界祥瑞之象,名闻遐迩。 </div><div> 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又名玉屏山。坐落在张家界市区南部8公里处。公元263年,因山壁崩塌而使山体上部洞开一门,南北相通。三国时吴王孙休以为吉祥,赐名“天门山”。天门洞,位于海拔1260多米的绝壁之上,门洞高131.5米,宽57米,深60余米。据地质专家考证,门洞中央系东西岩层向斜的交汇处,因挤压而导致岩石破碎崩塌,最终于263年形成门洞。天门山海拔1517.9米,因与山下市区相对高差达1300多米,故尤显伟岸挺拔,其天际线之美,堪为山的典型。</div> 《中国四大赏枫胜地——雨中登岳麓山》岳麓山风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海拔300.8米,占地面积35.20平方公里,是南岳衡山72峰的最后一峰,位于橘子洲旅游景区内,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br> 岳麓山位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湘江西岸,依江面市,现有岳麓山、橘子洲、岳麓书院、新民学会四个核心景区,为世界罕见的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湖湘文化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br> 岳麓山因南朝宋时《南岳记》中“南岳周围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融中国古文化精华的儒、佛、道为一体,包容了历史上思想巨子、高僧名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岳麓山文化内涵。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学会旧址、黄兴墓、蔡锷墓、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等景点。<div>  岳麓山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并称中国四大名亭。</div><div> 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来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 </div> 《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游歌乐山》歌乐山,属大巴山系华蓥山脉的分支中梁山,中梁山南延入重庆沙坪坝区后称为歌乐山。<div>  歌乐山为“川东式”背斜低山,岩溶作用发育,结构上上具有“一山三岭二槽”的特点。除了地下暗河外、水库、蓄水岩溶洼地以外,还有清水溪、凤凰溪、詹家溪、跳磴河等溪流发源于此。土壤以黄、红壤为主。植被为低山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交混。煤藏丰富,地下还有天然气。</div><div> 古代传说歌乐山因大禹治水,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还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遗迹和白公馆、渣滓洞监狱而闻名,相关的文学作品长篇小说《红岩》自从1961至2017年以来,重印113次,再版两次,印数超过1000万册。 自然风光方面素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美誉,是重庆市四大“肺叶”之一。</div>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div>  三清山主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的怀玉山构造快体单元内。地处怀玉山脉腹地,属花岗岩构造侵蚀为主的中山地形。山势是东、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缓。</div><div> 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文物考证专家组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div> 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广州的风水宝地——越秀山》越秀山,亦称粤秀山、越王山,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海拔70米,是白云山的余脉。明朝永乐年间,山上曾建有观音阁,又称观音山。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蟠龙岗、桂花岗、木壳岗、长腰岗、鲤鱼头岗等七个山岗和三个湖(东秀湖、南秀湖、北秀湖)组成。整个越秀公园面积一共86万平方米。越秀山是古代的海上战略要地,山顶上建有镇海楼,现为广州的城市标志之一。<div>  越秀公园的主体,越秀山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山,早在秦汉时期,就是广州的风景名胜地。两千多年前,在岭南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南越王赵佗,就曾在此山大宴群臣,并盛情款待汉高祖刘邦派来的使者陆贾。越秀山上有越王台旧址,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赵佗都要到这里登高游乐,随行官员在台上跳起越族歌舞,故又名歌舞冈。</div><div> 越秀公园是山地公园,越秀山属白云山余脉,东西部延约3公里,海拔70余k米。历史上又名粤秀山、越王山。明代永乐年间,山上曾建观音阁,所以民间又常称之为观音山。</div><div> 越秀山是广州的风水宝地,从地理形态看,广州负山带海,北倚五岭余脉九连山,南临伶仃洋;左有罗浮山,右有青云山作为“朱雀”、“玄武”拱卫并延伸至广州的白云山和越秀山。从地图上看,白云山和越秀山像巨大的苍龙,在珠江畔,形成“飞龙吸水”之势。</div><div> </div> 《风花雪月——观苍山》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在苍山顶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碛湖泊,湖泊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还有18条溪水,泻于19峰之间,滋润着山麓坝子里的土地,也点缀了苍山的风光。苍山还是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不仅有几十种杜鹃,而且有珍稀的茈碧花和绣球似的马缨花等。<div>  苍山的森林也自成景观。这座四季苍翠的山,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带、松林栎林带、冷杉杂木带、高山草地带,具有层次分明的高山景观和变化有致的季相景观。以苍山命名的苍山冷杉,以其楚楚动人的身姿与不畏风雪严寒的气质,雄踞于苍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悬崖绝壁之上,是中国冷杉属树种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南的一个树种,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高山景观植物,被誉为“树中君子”。</div><div> 苍山花卉,品种繁多。云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鹃花、玉兰花、报春花、百合花、龙胆花、兰花和绿绒蒿,在苍山都寻找得到踪迹。 </div><div> 苍山景色向来以雪、云、泉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在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点苍山顶显得晶莹娴静,不愧是一个冰清玉洁的水晶世界。<br> 点苍山的云变幻多姿,时而淡如青烟,时而浓似泼墨。在夏秋之交,不时出现玉带似的白云横束在苍翠的山腰,长亘百里,竟日不消,妩媚动人。雄伟壮丽的苍山横亘大理境内,山顶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人称“苍山雪”。苍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达4122米,由于海拔较高,在峰顶异常严寒,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下晶莹洁白,蔚为壮观。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风花雪月”之最。</div><div> 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阳春三月,雪线以上仍堆银垒玉。最高峰马龙峰的积雪更是终年不化,盛夏时节山腰以上苍翠欲滴,而峰巅仍萦云在载雪。苍山云景变幻万千,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望夫云每年冬春季节常出现于玉局峰顶,这云出现后洱海随即狂风大作掀起阵阵惊涛骇浪,渔船不能出海,因此望夫云又被称为“无渡云”。玉带云不仅妩媚动人,而且按白族农谚所说,她还是丰收的预兆:“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br><br></div>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游钟山》紫金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境内,又称钟山、蒋山、神烈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誉,是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所在地,全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紫金山南麓。<div>  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围约30公里,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古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早在三国与汉朝就极负盛名。紫金山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态休闲文化、佛教文化系列于一山之中,是为“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div><div> 紫金山名胜古迹甚多,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头陀岭、永慕庐、紫金山天文台,山前正中有中山陵、音乐台、美龄宫、流徽榭、永丰社、行健亭、藏经楼、戴笠墓,西有燕雀湖、中山植物园、下马坊、梅花山、明孝陵、明东陵、廖仲恺何香凝墓、颜真卿碑林、紫霞湖,东有灵谷寺、邓演达墓、谭延闿墓、中央体育场旧址,北有徐达墓、常遇春墓、李文忠墓等。</div> 《美妙的山水交响乐——观云台山》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距省会郑州70公里。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子房湖、万善寺等八大景点,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br> 云台山是集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一个世界级、十个国家级称号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br> 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景色荟萃各不同。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是春游赏花、放松休闲的好去处;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丰富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更是人们向往的旅游避暑胜地;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巅,观云台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装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一派壮美苍茫的北国风光。<div>  云台山以山称奇,因峰冠雄。茱萸峰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这里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3%,植物种类达1400多种。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海拔1297.6米的茱萸峰顶,北望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使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慨。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登临此峰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绝句。</div> 云台山以水叫绝,因峡显幽。峡谷奇观红石峡,集秀、幽、雄、险于一身,融泉、瀑、溪、潭于一谷,外旷内幽,奇景深藏,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太行秀水潭瀑峡,密布瀑、泉、溪、潭,流水跌宕声声,潭瀑相映成趣。泉瀑峡山雄水秀,峰高瀑急,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就位于泉瀑峡尽头,上吻蓝天,下蹈石坪,宛若银河飞落,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br>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伊德博士实地考察景区后感叹到:“我不得不承认,云台山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比拟的地质公园。它给我的印象是一部乐章,是一首贝多芬的交响乐,是一首最美妙的山水交响乐。” 《八闽门户、天南锁钥——胡里山炮台》胡里山位于厦门岛东南海岬突出部,毗邻厦门大学园区,三面环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景区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4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风格,又有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神韵,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景区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达上百万人次,成为了厦门旅游城市的名片和窗口,是厦门市重要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div>  胡里山,突出于厦门岛南部海边,地势险要,与对岸的屿仔尾、龙角尾形成封锁厦门港的绝妙犄角,从明代起就设有炮台,派兵驻守。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3月8日,胡里山炮台正式动工,经过二年八个月的建设,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1月8日竣工。炮台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设东西两个炮台,安放主炮和护炮。台面用鸟樟树汁、糯米、石灰、纸筋、砂石拌和的“三合土”夯筑而成,异常坚勒,可免敌方炮弹爆炸引起碎石伤人。两炮台之间有隧道互通,中间存放炮弹,至今存有29枚,士兵活动安全隐蔽。隧道出口处连着下面的二座兵营,中间为操场。炮台安装两尊德国克虏伯兵工厂1893年制造的全钢炮,口径280毫米,炮重50吨,炮长13.13米,炮轮规道直径7.36米,炮高4.6米,宽5.29米,可360度旋转,射程16000米。炮台现存东炮台大炮一尊,护炮二尊。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西炮被拆毁。</div><div> 1999年冬2000年春,中国文物专家、军事科学学者,多次莅临炮台考察,认定胡里山炮台的28生克虏伯大钢炮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海岸炮,“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列入《2000大世界基尼斯记录大全》,并于2000年8月24日在上海“2000年大世界基尼斯记录颁证晚会”上公布,获“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项目奖”,这是我国以文物申报基尼斯世界纪录获得成功的第一例。 </div> 《五彩经幡飘荡摇曳——翻越米拉山口》米拉山口海拔5018米,山口处常年积雪,发育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川藏公路南线经山口翻过米拉山口,就踏进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div>  米拉(芒雄拉)山:亦称“甲格江宗”,意为“神人山”;拉表示垭口。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的界山,是其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和其西北面的拉萨河水系的分水岭。</div> 海拔5018米的米拉山口,俗称“芒雄拉”,译为“红谷山”,是拉萨市与林芝市的分界山口,东距林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八一镇248公里,西离自治区首府拉萨158公里。<div> 米拉山因其高大雄奇而成为此地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挂着大片壮观的风马旗,地上遍布着抛洒的印有经文的隆达纸。</div><div> 在山口处,矗立着一座标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石雕的底座格外醒目地刻着一行红色大字“福建泉州市援建”。在蓝天白云下,这座雕像是那样显眼,它是米拉山唯一的标志性建筑,它同时也成为米拉山的一个历史见证,见证着泉州市援藏干部在这里留下的勤劳身影以及和藏族同胞结下的深厚情谊。</div><div>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div><div> 图片拍摄于海拔5018米的米拉山口。</div> 《林芝百科全书——比日神山》比日神山,位于西藏林芝八一镇,神山风景秀丽,转山信徒络绎不绝。参观全国第二大西藏唯一的一座以自然资源为主题的动植物活体标本博物馆,是游客了解西藏珍稀动植物的最佳场所,宛如一本林芝的百科全书。<div>  这是一座西藏原始苯教推崇的神山,据传当年佛苯相争时最先出来反对佛教的苯教徒阿穷杰博曾与莲花生大师比试法力。莲花生大师到达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时,凭借法力调集狂风试图将村庄和树木全部吹倒。阿穷杰博则以巨石压住树木才使得灾难得以幸免。接着两人又在比日神山山脚的古鲁村斗法,莲花生想彻底摧毁苯教,于是试图将比日神山推入尼洋河,在阿穷杰博的阻拦下均告失败。从此,工布地区的苯教得以保存。 至今,信奉苯教的当地百姓在这座神山上依然存有大石崇拜、神鸟崇拜和天梯(耸立在神山上的一棵巨树,因常有雾气镣绕,看似高耸入云,是苯教传说中的宇宙通天树, 树上挂着各色经幡和祭品)。每年“萨嘎达瓦节”苯教信众都要逆时针围绕神山转经,阿穷杰博被视为保护神山的英雄。</div><div> 比日神山藏语意为“猴子山”,是林芝地区享有盛名的神山,相传为莲花生所赐,可分为神山生态广场,小溪景区、唐城寺景区、经幡阵和古遗迹区,每年前往转山者络绎不绝。山内现建有林芝自然生态博物馆,陈列各种动植物标本586种,直观展示了林芝地区千姿百态的原始生态景观。</div>半山腰俯视,可尽观八一全景,山上有中国第二大的自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如藏羚羊、孟加拉虎、小熊猫等动植物标本。山顶上经幡云动,这些经幡都是藏民们挂上去的,一片片经幡就是他们一个个的祈求、祝福,代表着他们对神山的敬仰。藏民们有转山转水转湖的习俗,每月的十五藏民们会到这里来转山,手里拿着转经筒,围着山转圈,以示他们对神山的虔诚,藏历十五是最大的节日,转山的人人山人海。把一年的希望祝福向神山倾诉。<div> 图片拍摄于海拔4500米的比日神山山顶。</div> 《雪的故乡——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脉 (梵语:hima alaya,意为雪域),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长2450km,宽200~350km。<div>  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又名圣母峰,藏语名:Qomolangma) ,是藏语第三女神的意思,海拔高达8844.43米。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div><div> 在喜马拉雅山脉广泛流传的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这么一个关于喜马拉雅山区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卷起波浪,搏击着长满松柏、铁杉和棕榈的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森林之上,重山叠翠,云雾缭绕;森林里面长满各种奇花异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迈着蹒跚的步伐,悠闲地在湖边饮水;杜鹃、画眉和百灵鸟,在树梢头跳来跳去欢乐地唱着动听的歌曲;兔子无忧无虑地在嫩绿茂盛的草地上奔跑。有一天,海里突然来了头巨大的五头毒龙,把森林捣得乱七八糟,又搅起万丈浪花,摧毁了花草树木。生活在这里的飞禽走兽,都预感到灾难临头了。</div><div> 它们往东边跳,东边森林倾倒、草地淹没;它们又涌到西边,西边也是狂涛恶浪,打得谁也喘不过气来,正当飞禽走兽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飘来了五朵彩云,变成五部慧空行母,她们来到了海边,施展无边法力,降服了五头毒龙。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风平浪静,生活在这里的鹿、羚、猴、兔、鸟,对仙女顶礼膜拜,感谢她们救命之恩。众空行想告辞回天庭,怎奈众生苦苦哀求,要求她们留在此间为众生谋利。于是五仙女发慈悲之心,同意留下来与众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干了大海的水,于是,东边变成茂密的森林,西边是万顷良田,南边是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是无边无际的牧场。那五位仙女,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个主峰,即:祥寿仙女峰、翠颜仙女峰、贞慧仙女峰、冠咏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边缘之上,守卫着这幸福的乐园;那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她就是世界最高峰,当地人民都亲热地称之为“神女峰”。</div><div> 图片拍摄于雅鲁藏布大峡谷。</div> 《希望与寄托——苯日神山》苯日神山位于林芝县驻地普拢的东南方,雅鲁藏布江北侧的工波地区。该山是本波教徒们所崇拜的重要神山之一,教徒们把自己今世的幸福、来世的解脱等所有希望都寄托给苯日神山,为了消除罪障以及各种疾病,他们年年按时绕转该山。藏族所有史记中都公认,苯日神山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是由敦巴辛饶佛亲自加持的神山。因为此山是被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加持过的大神山,所以至今仍然被加以重视和崇拜。绕转苯日神山也是全世界众多信众心中的理想。<div> 据雍仲本教经典记载:本日山是佐雀本尊的神山,该山一个山脉有三座山峰,即木日宰加、拉日江托、辛日德丹。其中木日宰加为佛祖的意化神山即本日神山,古人云:“如同矛头之神山”。拉日江托山既是藏族第一代赞布聂赤赞布下凡之地,也是木赤赞布等继任赞布们的修密之地。幸饶弥沃如来佛祖走进藏地时曾经在辛日德丹山过了一夜,第二天把大佛牙螺、小佛牙螺以及铁甲等都埋在此地,并发愿此地将成为盛法之地。<br>  据《西藏王统记》《朵堆》等典籍记载,象雄人辛饶米沃佛祖对过去原始本教进行了许多变革,创建雍仲本教,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辛饶·米沃祖师首先创造了象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中国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div><div> 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栾建章曾撰文评价象雄文明及本教的历史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要研究藏传佛教,也必先研究本教。否则探究愈深,离真相可能愈远。”<br><div><br></div></div> 《中国最美山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div>  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别称“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div><div> 雄踞在藏东南的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海拔7782米,为世界十五高峰,有“冰山之父”、“云中的天堂”等美誉,藏语则称其为“直刺蓝天的战矛”。长期以来,南迦巴瓦峰以其险峻奇伟、峻峭挺拔、难以征服而备受瞩目,2005年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山峰之一。雅鲁藏布江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著名的马蹄形大拐弯,又与对面的加拉白垒峰,两山之间的峡谷构成大峡谷的最深处,有5382米。同时,南迦巴瓦峰又因为常年云遮雾罩,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而赢得了“羞女峰”的美名。所有这些,都深深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和科学探险队,他们或想攀登或想考察或只想目睹它的芳容。</div> 南迦巴瓦峰山脚处温泉众多,植物异常繁密,是理想的探险登山及疗养胜地。由于南迦巴瓦峰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板块运动强烈,造成南迦巴瓦峰地区山壁耸立、地震、雪崩不断,攀登难度极大,这样反而使南迦巴瓦峰很长时间以来成为未被人类登上的最高一座“处女峰”,直到1992年10月30日有中日联合登山对登顶成功。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蓝天的战予”,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桑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充满阳刚的名字里,人们便能从中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和不可征服。<br><div> 在藏族人民心目中,南迦巴瓦峰是一座“神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因此居住在峡谷地区的人们对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峰都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div> 《生命的禁区——那根拉山口》那根拉,即那根拉山口,海拔达5190米,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境内,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也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div>  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在这里可以眺望纳木错。这是一个景点,也是一个休息点。 山口立了一块标明海拔高度的石碑 山口的玛尼堆上挂满了经幡。从山口向北望去,远远可以看到碧蓝碧蓝的纳木错。如果身体还行,就站在山口,遥望四野,你的心里顿时会涌起雄浑、苍茫、辽阔的感觉。</div><div> 那根拉山口,在念青唐古拉山脉,海拔5190米。站在这座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因季节不同会除感觉风大如狂,经幡欲裂之外,倒也并不象传说中的那么令人窒息恐惧。但是那根拉山口的气温特别低,前往纳木措旅游的朋友们应该自备羽绒服。在山口远眺纳木措,美丽的圣湖,犹如一面宝镜嵌在天际。</div> 在藏民心中,每个山口都是神圣之地,因此,山口挂满了经幡,表现了对神灵的敬畏。<div> 图片拍摄于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div> 《藏地三大神山——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脉属于断块山,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横贯西藏中东部,为冈底斯山向东的延续,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西南部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同时将西藏划分成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区域。东南靠近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div>  据雍仲苯教资料所言:念青唐拉是藏地三大神山(冈底斯、念青唐拉、玛积雪山)之一,也是九大神山之一,更是十三大神山之首。 传说纳木错与念青唐拉曾经是一对恩爱夫妻。而根据雍仲苯教护法经、家族史以及神山祭祀文等苯教典籍记载:唐拉是雍仲本教的神山之一,是母子护法的四大眷属之龙度唐拉,也是古藏文化史记中较有影响力的著名神山。而纳木措为雍仲本教五骑羊护法母子的圣地,也是唐拉神山的明妃。它与纳木措是修行之人的主要修行圣地。</div><div> 念青唐古拉山地区受东西向的怒江断裂带和雅鲁藏布江断裂带的控制,挤压断裂褶皱是形成了海拔平均6000米以上的高大山系,它的山脊线位于当雄—羊八井以西,全长1400千米,平均宽80千米,海拔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终年白雪皑皑。</div> 念青唐古拉山脉同时也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最大的冰川区。西段为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东段为雅鲁藏布江和怒江分水岭。西北侧为藏北大湖区,其中最大的是纳木错湖。<div> 相传念青唐古拉山里面有一座神秘的水晶宫,宫门上镶有各种宝石,光芒四射,宫底是甘露之海,中部缭绕着虹光彩雾,宫顶有白云,雨露时停时落,鲜花盛开在它的四周。</div><div> 图片拍摄于海拔4700米的纳木错湖畔。</div> 《风光秀丽的岗巴拉山口》岗巴拉山位于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岗巴拉山口海拔4990米(可以从山口海拔碑上看到)。沿机场路到曲水县分路之后,沿着碎石路前行,之后就开始翻越岗巴拉山,翻越岗巴拉山时,道路非常危险,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峦。自从拉萨到日喀则的新路修通后,这条路就很少作为客运线了,只有少数的旅游车为了游客观赏羊卓雍湖而前往。<div>  站在岗巴拉山上可以很好的观赏羊卓雍湖,很多西藏旅游者就在此观赏羊湖之后再返回拉萨,从另一条路前往日喀则,因为从这里到江孜的全程路均是碎石路,一般车辆均不愿意走这条路,对车辆的磨损比较大。</div> 岗巴拉山口海拔4990米,像西藏所有著名的山口一样,有着巨大的玛尼堆,扯着重重叠叠的风马旗(即彩色经幡),在风中呼啦啦地飘扬。这里是俯瞰羊卓雍湖的最佳地点:山顶上有云层覆盖,在湖面投下巨大的不规则阴影。蔚蓝的天空与湖水相映。纯净的湖水在阳光下呈现深浅不同的蓝色:浅蓝、深蓝、孔雀蓝,还有一些是绿色的。平静的湖面皱起鱼鳞般的细小波浪,那一汪碧水是如此地深邃,夺人魂魄。湖南岸边小块不规则的农田里,青绿的是小麦,金黄的是菜花,更增添湖光山色。如果你运气好,小雨过后,甚至能看到一边乌云密布,一边挂着彩虹,还有一边霞光灿烂的奇景。<br>  岗巴拉山口风光美丽,下山的路可险象环生——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峦。沿着崎岖的土路转了一圈又一圈,直颠得你头晕目眩。<div> 图片拍摄于海拔4990米的岗巴拉山口。</div> 《鬼斧神工——伏羲山》伏羲大峡谷位于河南省郑州新密市西北20公里的伏羲山旅游区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一条以典型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同时也是新密市首家AAAA级景区。<br>  伏羲山属于嵩山山脉向东延伸部分,主峰五指岭1108.5米,横跨伏羲山全境。景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年均温11.6℃,比市区低2.7℃;景区植被茂密、物种繁多、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有千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数十棵,其中具有“活植物化石”之称的古亢树,是伏羲山特有的树种。景区终年流水不断,谷底飞瀑、跌水、深潭、平湖,清幽凉爽,姿态万千,风景秀美,巨大的岩石像被打磨过似的,平坦如镜,洁净光滑,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世间少有的“岩石浴”;峡谷两岸岩石兀立,岩壁上天然石梯悬于空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动物的形象惟妙惟肖。总规划面积共5.3平方公里,以伏羲文化和红石大峡谷为主要特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以卧龙台、文化隧道、望乡台、八卦台、万年栗、栗仙神祠、女娲补天处、神龟折足、五色石等景点为主,全面反映伏羲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下部以黄龙潭、黄龙庙、簸萁潭、立龙锅潭、贯云瀑(龙影瀑)、八分潭、乌龟拜寿、九龙潭、图腾柱、马蹄沟、沐云梯、等景点为主,深切感受峡谷风光,体验自然鬼斧神工。 《西王母的居所——博格达峰》博格达峰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海拔5445米,位于东经88.3度,北纬43.8度。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博格达山脉是天山山脉东段的一条支脉,从乌鲁木齐断裂带起,向东一直延伸到巴里坤境内,全长300多公里。<div>  1998年8月4日,中国人第一次踏上了天山山脉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 。而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一支来自乌鲁木齐市的业余登山队。博格达在蒙古语里是“神山”、“圣山”、“灵山”的意思,明清时期是漠西蒙古和硕特部的游牧带。</div><div> 在天山的诸多主峰之中,博格达并非最高,其海拔高度也仅能排名第三,然而它的名气却远在诸峰之上。长期以来,在西部各民族的心目中,博格达是最富有神性的山峰,它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灵之 宅、紫气之源而加以膜拜。博格达一词就是出自蒙语,即“神灵”的意思。早地古代西域的一些游牧民族中就有崇拜名山的习俗,因博格达山高大险峻,所以被这些民族誉为“神山”、“祖峰”,骑者见之下马,行者见之叩首,就连官员路过此地也要停车下拜。有一则叫《沙勒哈沙曼》的民间故事就有这方面的描述。故事说牧民们把博格达山称为“圣人”,而把博格达山上的石块视为圣人使用的石头,用这里的石头作武器去打击敌人无往而不胜。由此可见博格山在古代西域民族心中的地位。</div><div> 元代以后,博格达又渐渐被涂上道教的神话色彩,这大概与道教宗师邱处机西行有关。公元1219年,邱机应元太祖成吉思汗诏命,率弟子18人西行,由山东登州出发,至燕京,出居庸关,北上至克鲁伦河,折向西,越阿勒泰山,再经准噶尔盆地至赛里木湖,又西行至中亚撒马尔罕,前后历时三年,行程一万多公里,邱处机同弟子一路讲道,修建道观,为道教在西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传说天池的铁瓦寺就是当年邱处机过阜康时率弟子所建,他那首赞美博格达的诗《宿轮台东南望阴山》就写在此时(这也是邱处机在此活动过的见证)。在道教的一些典籍中,博格达山一直被视为西王母的居所,所以博格达自然也就成了道教的神山。及至清代,这里便成了道教的圣地,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政府派驻乌鲁木齐大臣上博格达山祭拜,并颁布《博格达鄂拉祭文》,从此,每年官府都要组织民众举办大规模的祭拜活动。这就更增加了博格达的神秘色彩。</div><div> 图片拍摄于天山天池湖畔。</div> 《西游取经之路——火焰山》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div>  火焰山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div><div>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div><div> 如今的火焰山,依然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部,《山海经》中将其称之为“炎火之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尔塔克”,意为红山,隋唐时期曾叫它为“赤石山”。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由于地层堆积比较水平,加上岩层软硬相间,在经年雨水侵蚀下,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山体侵蚀下来的物质,在山麓前形成红色的洪积扇裙,扇裙前缘在干旱环境下又形成无数多边形龟裂,格外引人瞩目。</div><div> 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游人到火焰山,还能看到唐僧路过时的栓马桩—一柱凌空的山石还屹立在胜金口内;远处一片平顶的山坡,则是唐僧上马的踏脚石;拴马桩东,隔峡谷有一高峰顶着一块活像长嘴的巨石,人称八戒石;一边看着奇景,一边说起孙猴子借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变得兴趣盎然。</div> 《深谷峡峪的灵气神韵——游灯台架》国家AAAA级景区灯台架位于舞钢市杨庄乡东南16公里处,距市区15公里,景区内有111个景点,35处古迹,面积56平方公里,是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因主峰酷似古代灯台且上有神灯而得名。<div>  该风景区以秀丽的山水为主体,以旖旎的自然风光为特色,以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和革命老区斗争史为内涵,这里奇峰突兀,气势壮观,远眺层峦叠嶂,云蒸霞蔚;近听鸟语欢唱,泉水叮咚,晴天可揽群山野趣,飞禽走兽,雨后可赏白云游弋,飞瀑悬帘。青檀谷内畅游,原始海底前沉思,尽享回归大自然之乐趣。 </div><div> 灯台架山势雄伟、群峰竞秀、峰林洞涧、千姿百态。从天而降的天池瀑布、盘旋而上的中国最惊险刺激的原生态悬崖栈道、诡秘诱人的猴府洞天等138处景观,无不体现深谷峡峪的灵气神韵。</div> 《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天山》天山,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约2500千米,南北平均宽250—350千米,最宽处达8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div>  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千米,占新疆全区面积约1/3。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天山。</div><div> 2013年06月21日,中国境内天山的托木尔峰、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div> 《金子的故乡——阿尔泰山》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000余公里;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山体长达500余公里,海拔1000—3000米。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4374米。<br> 森林线大体处在1800-1900米的高度,其占地面积为1611457公顷,其中有1002000公顷属特级保护区,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为0摄氏度,其中7月份高山雪线以下的地区平均温度为15-17摄氏度,冬季最低温达到零下62摄氏度,年均降水量在500-700毫米之间。<br>  “阿尔泰”在哈萨克语中意味“六个月”,从汉朝就开始开采金矿,至清朝在山中淘金的人曾多达5万多人。 阿尔泰语系从阿尔泰山得名。 《中国四大鸣沙山——敦煌鸣沙山》敦煌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处于库姆塔格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中国四大鸣沙山。<div>  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div> 由于山势陡峭,攀登只能缓缓而上。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真是扣人心弦。<br> 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br><div> 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美国的长岛、马萨诸塞湾、威尔斯两岸;英国的诺森伯兰海岸;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波兰的科尔堡;还有蒙古戈壁滩、智利阿塔卡玛沙漠、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沙滩和沙漠,都会发出奇特的声响。据说,世界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类似的沙滩和沙漠。</div> 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来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上的沙子,会发出一阵阵好像狗叫一样的声音,所以人们称它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却能发出一种雄浑的声音。从中国的鸣沙山上滚下来,那沙子就会像竺可桢描述的那样“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华中屋脊——神农架》神农架是位于湖北省西部一片群峰耸立的高大山地,横亘于长江、汉水之间,方圆3250平方公里,相传因上古的神农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药而得名。景区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多样的动植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区。<br> 神农架主要景点有神农顶、风景垭、板壁岩、瞭望塔、小龙潭、大龙潭、金猴岭等,以原始、神秘闻名于世,区内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气候复杂多变,四季景色迷人。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造就了极其丰富、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孕育了景色宜人、钟灵毓秀的旅游环境,有“神农天园”之称。<br> 神农架群山万壑,峰峦迭翠;峡谷天雕,奇洞天成;险崖瀑飞,锦石溪流;深山老林,云流雾绕,高山平原,碧海长天,构成一幅幅山水画卷,一个个诗画长廊。以强大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成为独特的游览胜地。<br>  2016年7月17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把中国湖北神农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遗项目由此达到50个。 《鄂西生态园——官门山》官门山生态科普景区位于神农架省级旅游度假区木鱼镇官门山,209国道旁,属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范围,是神农架重要景区和绝版景区,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之一。<div>  景区由两条道路一条河流贯穿始终,河两侧山峰林立,林木葱郁、遮天蔽日,河内流水潺潺、终年不断。全长8Km。沿线有典型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色的神农架群地质剖面、古老的叠层石、秀美的龙头寨、奇特的地下暗河等自然景观;有野人雕塑母爱、生物多样性实林验室、自然生态博物馆、古清生茶园、民居、国际友谊园、中国交通林、中国自然保护区联盟林、名人名树区等人文景点9处;有兰花园、腊梅园、杜鹃园、神农药园、蔷薇园、樟树园、沧桑园、红枫园、百果园等珍稀植物保护园9处;有大鲵、梅花鹿、蛇、雉类、中蜂等野生动物乐园5处。</div> 《登天柱山——观峰情万种》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主峰海拔1488.4米。<br> 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获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等称号,并于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br> 天柱山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被誉为“江淮第一山”,主要有天柱峰、飞来峰、天池峰,千米以上高峰有45座。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内分布有名崖、奇石、异洞、涧瀑、云海等自然景观。宗教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佛教禅宗发源地之一。禅宗第三代祖师僧璨在此驻锡弘法、传承衣钵。三祖寺多次受到历代帝王加封,享有“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的盛誉。保留有“解缚石”、三祖舍利塔、三祖洞等珍贵文物。<br>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br> 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都在此题诗。留有“诗崖”胜迹。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br>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且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激动欣喜。<br>  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难怪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br> 《天下灵秀地——揽胜九华山》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br>  九华山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br>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道场。作为佛教圣地,它清净、庄严、神圣。其肉身菩萨的不断出现,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时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br> 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辟九华佛教道场,被尊为地藏菩萨应化,九华山成为地藏道场以来,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其中“文革”焚毁5尊。现在能看到的还有8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次旅行九华山我们一共看到了其中的两尊。分别是明净和尚和比丘尼仁义。<br> 佛教认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圆寂后,可得舍利。《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我们所说的肉身菩萨,就是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金梵明经》载:“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戒定慧之所熏修,就是佛教对肉身不烂的解释。<br> 纵观九华山现存的肉身菩萨,其生前无一不修持严谨。他们虽表现各异,有的深山苦修;有的入世行医;有的现疯傻颠倒相;有的治身心于一处,一站就是三年。虽然他们修行的方式不一样,但都应机说法,利乐众生,外现凡行,内存清净。<br>由于他们严谨的修持,使他们的心体广大,内心清净。心无污染,行为自然高尚,他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潜能显现,灵异显现,有的能示现神通。这种身心的变化,是无比复杂而神奇的,戒定慧之所熏修,是佛教对肉身菩萨现象的基本解释。严谨的修持,是肉身不腐的主要原因。<br> 在教内,修持严谨的高僧大德非常多,但肉身菩萨为什么这样少呢?这与修行者的愿心有直接的关系。<br> 许多高僧在圆寂时,嘱咐将遗体火化。我曾问过一们公认的高僧,问他往生后是否保留遗体。他说:“四大皆空,不着于相,留个臭皮囊干什么?”这是大多数修行者的观点。<br>  至于这些肉身菩萨,他们在圆寂前嘱咐保留遗体,完全是慈悲度生的愿心。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种众生,这些肉身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共愿之中,又发下别愿,留此肉身,以身弘法,以身说教,以身度尘,这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因为有些人,在看到木雕泥塑的佛菩萨时,不能产生恭敬心,认为那是假的,但在看到肉身菩萨时,觉得可亲可近,内心震撼,认为那是真的,愿意供养皈依。所以有些高僧在圆寂之前,发愿要留下肉身,顺应众生,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肉身菩萨不断出现。 《吴楚东南第一关——天堂寨》天堂寨(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是大别山第二高峰,位于安徽省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交界的地区,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的美称。其间,雄关漫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龙潭飞瀑,奇松怪石颇多,古称“吴楚东南第一关”,气势雄伟壮观。<br> 天堂寨所处的大别山,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长江。所以在天堂寨峰顶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荆楚,巍巍群山尽收眼底。海拔1729米的天堂顶有一口天塘,塘水不溢不涸,俗称“瑶池”。<br> 天堂寨古称衡山,又名多云山,它雄踞于皖鄂大别山主峰接壤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处,帝王巡幸之所,名人登临之境。<br> 众多的瀑布龙潭是天堂寨的特色景观。“踏遍黄峨岱与庐,唯有天堂水最佳”,大面积的森林植被涵养着丰富的水源,形成了接力式瀑布群,常年不涸的瀑布就有18条,季节性瀑布100余处。天堂寨景区内龙潭星罗棋布,或阔或窄,或深或浅,或明或暗,或动或静,其中九个最大,古称风龙九井,杜牧、刘禹锡、张耒、王安石等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br>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天堂寨的主要景观。天堂寨远离都市,无污染,这里的一切均以纯天然的形式存在,而且因瀑布湍流和高位差产生的负氧离子,以及森林中芳香类植物释放的杀菌困子,形成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新鲜空气,天堂寨真正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登一次天堂,胜百回疗养”。<br>  大量的奇山异石是天堂寨的主体景观。天堂寨山石景观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白马峰气势磅礴,龙剑峰形如恐龙,圣卦峰神秘莫测,屈原问天,苍凉悲壮,情侣峰。温情脉脉,可谓“千岩万壑生紫烟,山在虚无飘缈间;银浪滚滚群峰隐,扮得天堂境如仙。”<br>  大别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交的天堂寨更是首当其冲。在南宋时,文天祥曾派同榜进士程伦倡导淮西抗元。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在此建立天堂寨,招募义军达百万之众,席卷东南数省,割据一方达十一年,国号天完。明代,这里是战略防守重地,清顺治、乾隆年间分别有过农民起义,后还成为太平天国与清军对垒的战略要地。大革命时期,这里诞生过两支工农红军,天堂寨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在天堂寨一线跃进大别山,西逼武汉,东指南京,为全中国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天街花市——美在花台》花台景区由大花台、小花台组成,是九华山高山景区之一。花台景区位于“天然睡佛”所在地,因盛产山花而得名。<br>  花台峰高独秀,山花繁盛,嘉木葱茏,灵石乖巧,像人拟物,惟妙惟肖。景区周边沟壑环绕,群峰林立。区内峰岭突兀,怪石嶙峋,谷洞幽深,蟠龙虬松,山花浪漫,争奇斗异,气象万千。<br> 花台景区作为九华山核心景区之一,更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的核心地段,位于九华山中部,面积10平方公里。景区内风光壮美,景色绮丽,以奇峰怪石、云海雾凇、花的海洋而著称,素有“灵山九华,美在花台”的说法。每年的四至十月份,景区内有我国品种最为集中的稀有高山杜鹃花,红、黄、白、紫等争相绽放,争奇斗艳,镶嵌在山野绝壁中,宛若“天街花市”,俨然一副华美的山水画;奇特的地质地貌,神奇地构成了九华山最著名的“天然睡佛”奇观;花台正顶是景区内最高峰,登临花台顶,一览九华全景,更可以“亲近睡佛,聆听佛音”,与神奇的“睡佛”零距离接触,得大佛护持、倍感灵气。<br>  花台景区地处高山峻岭之中,没有尘烟污染,故保有原始、古朴、纯净、清新的天然丽质。境内峰岭突兀,怪石嶙峋,谷洞幽深,蟠龙虬松,山花烂漫,烟云蓬勃,无不争奇斗异,气象万千。自古灵仙往复、僧家驻足、文人播咏,使这里的峰石都涂上了宗教文化的色彩。整个景区就是一座天然巨佛的殿堂、怪石的海洋、山花的世界、探奇的乐园。 《登顶大别山》大别山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但凡第一次听到这个山名的人都觉得这名字太与众不同了,为什么叫大别山呢? 追根溯源,大别山名称来源于我国第一部地理著作《尚书·禹贡》,《禹贡》中两次提及大别(大别山),如: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译文:开通嶓冢山到达荆山。开通内方山到达大别山)......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译文: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成为汉水;又向东流,成为沧浪水;经过三澨水,到达大别山,向南流进长江。)另外,大别山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渊源,大别山脉连绵数百里,是中国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山南麓的水流入长江,北麓的水流入淮河,因此大别山南北的气候环境截然不同,植物也差异也很大。<div>  大别山坐落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西段呈西北—东南走向,东段呈东北—西南走向,长270千米,一般海拔500~800米。</div><div> 大别山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以白马尖(海拔1777米)为核心景点的大别山主峰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整个大别山区的核心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 </div> 《世外桃源——兰花幽香天生桥》天生桥景区位于神农架南部的老君山北麓,经过亿万年水流侵蚀,形成了一个天生穿洞,山泉穿洞而下,故名“天生桥”。<br>  天生桥山岩叠嶂,长满野花绿树,因遍生兰草,幽香四溢,起名为兰花山,兰花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属兰科植物。据统计,神农架兰科植物60多种,包含兰草、金钗、天麻、独蒜等。其兰草按气候类型分为:亚热带、湿热带和热带兰草。由于神农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兰草多以荟兰、春兰居多,花色淡雅,清香扑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有花香必有鸟语,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在景区周围的一些树上,挂着一些竹筒,那里便是为鸟类准备的食物。神农架是鸟类的王国,现存鸟类200多种,比较常见的有太阳鸟、杜鹃鸟、吉祥鸟(喜鹊)、相思鸟(我哥回)、爱情鸟(梁山泊、祝英台)、啄木鸟等。啄木鸟号称“森林医生”一只啄木鸟每天可啄食害虫百余只,保护森林30多亩,神农架多年没发生过森林病虫害,啄木鸟是功不可没的。从岩石上流下的飞瀑,急奔而下,如花飞溅,如鼓似笋,交融两岸的鸟语声,宛如一部峡谷奏鸣曲。<br>  景区的奇洞、奇桥、奇瀑、奇潭尤其迷人,飞瀑风情万种、天然石桥鬼斧神工、兰花山香飘万里、石壁栈道险峻奇特,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穿过树林来到天生桥前,河水冲击着岩石,激起阵阵水花,升起蒙蒙白雾,置身前下,地潭宛若天然浴盆,池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 《传说中的故事——日月山》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br> 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br> 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堵塞而开辟的“丝绸南路”,即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唐代开辟的“唐蕃古道”更是由东北入境从西南出境前往河源去拉萨,贯穿海南州腹地。日月山曾经是会盟、和亲、战争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等等重多历史事件的见证。<div>  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就要离开长安,远嫁吐蕃了。唐太宗让人给文成公主制造了一个黄金宝镜——日月镜。这面宝镜据说能照到中原的河山 ,以备公主思乡时用。当文成公主的队伍来到唐蕃交界处,她举目西望,但见草原空旷,不见人迹;拿出宝镜东照,长安城繁花似锦,不觉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唐、蕃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宝镜。随着宝镜“哐当”落地,那里竟慢慢隆起两座山。后人把这两座山叫做“日月山”。</div> 倒淌河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流向为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区别于大多数自西向东的河流,故名倒淌河。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挥泪西行,公主的泪便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br> 唐朝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正是由此向南经唐蕃古道进入西藏的,途经“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 《一条玉龙暮霭升腾——岗什卡雪峰银光熠熠》对于雪山,我可谓是情有独钟,在我往日的行程中,也曾经多次光顾过雪山,像云南的玉龙雪山、苍山;新疆的天山、博格达峰、青藏线上的昆仑山、唐古拉山;西藏的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南迦巴瓦峰;川藏线上的贡嘎雪山,川西高原上的四姑娘山、稻城亚丁雪山、岷山……这次又来到了青海的岗什卡雪峰,总有一种看不完、看不够的感觉,真可谓是百看不厌。<br> 内心深处对于雪山的情结源于何处,说不清,道不明,让人不得而知。也许是来自他的洁白无瑕,一望无垠;也许是来自他的立于天地之间而傲视群峰的雄伟壮观之气,也许是来自他的峰高云自扰,雾重絮飘繁给人的神秘莫测之感;也许是来自于他的雄浑高大,不可逾越,不可攀登,直冲云霄的豪气之感;也许是来自于他的……<div>  岗什卡雪峰是我们此次行程中在祁连大草原至门源之间遇到的又一座雪山。 </div> 岗什卡雪峰位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海拔5254.5米,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光熠熠,宛如一条玉龙 ,也是门源境内群山之首。<div> 平时远眺,一片洁白,每当夕阳西下,晚霞辉映,山顶五彩缤纷,暮霭升腾,被称为“龙峰夕照”,是门源八大景之一。岗什卡雪峰海拔不高,是旅游爱好者登山探险的理想场所,亦可作为登山、山地纵走的训练基地。随着我省登山探险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它已经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登山探险旅游爱好者。</div> 《鹰飞不过去的地方——翻越拉脊山》 拉脊山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境内,拉鸡山属日月山支脉,藏语称“贡毛拉”,意为嘎拉鸡(石鸡)栖息的地方。拉鸡山是贵德与湟中的界山,由西向东蜿蜒,最高峰海拔4524米。海拔3800余米的 拉鸡山山口地理位置重要,宁果公路穿越而过,山口南侧还有通往湟源的公路拉鸡山北坡险峻,山岩多有裸露,除夏季外, 山坡常常白雪覆盖。南坡平缓,宜牧草生长。<div>  拉脊山是青海海南地区著名的高山牧场。拉鸡山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多种生态类型相间。既有高山草甸,又有高山湿地,还有高山灌木和山腰乔木,山下农田生态。山上出产著名的冬虫夏草。山上气候类型多样,同日内可以多次体会雨、雪、雾、岚、阴、晴、崧、霰等气候景观。这里的红山嘴草场是尕让乡夏季牧场,北从拉鸡山口至分水岭,南至大滩村,中心海拔3746米。草场内坡地平缓,水源充沛,牧草生长良好。每当夏季来临,山坡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牛羊成群,牧歌声声,还有空阔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是闹市人向往的佳境。</div><div> 其实最早的说法是“拉脊山”,它是祁连山系的一个支脉,它的隆起,就像被拉起的脊梁,所以正确的说法是“拉脊山” 。拉脊山横亘于西宁南,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山名是藏语的音译,翻译成汉语是“鹰飞不过去的地方”。但是,这个山上有很多尕拉鸡栖息,所以民间就把它称做“拉鸡山”了,是环夏都西宁200公里旅游圈上海拔最高、风景最为独特的山脉。</div> 《七彩峰丛多姿多彩——阿什贡丹霞山峰突兀林立》走进贵德阿什贡国家地质公园,就走进了一个以“土”为主题的神奇世界,进入贵德阿什贡国家地质公园走不上几步,就看到景区路边有一个锥形土堆,上面刷着醒目的红字:“幸福从土开始”。<br>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以自然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为主要特征,以“土脉绵延根在地,人缘千古情为源”为内涵,以“七彩峰丛、轩辕后土”为主题,辅以多样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由13个“土”为核心的主题广场和七条色彩不同、造型各异的丹霞峡谷组成,天地人缘博物馆、女娲峡、女娲演艺台点缀其中。公园内阿什贡七彩峰丛地貌多姿多彩,秀丽壮美,鬼斧神工,变换无穷,陡峭险峻,气势磅礴。多种多样的地质遗迹并辅以传说和故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土”的文化,目前已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div>  阿什贡通过以黄河奇石苑和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为平台,一个代表了“石”,一个代表了“土”,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土石文化”,铸造了点石成金,抟土成形,形在外,金在内的天地人缘精髓。</div><div> 贵德阿什贡国家地质公园创始人喇海青说,中国有句俗话———家和万事兴。通过让人理解“土石文化”,就是想让人知道,应该珍惜自己的这片土地,和谐的与人相处,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同时,让人明白应该脚踏实地地走自己的路,“天堂就在自己的脚下”,提倡“用石创造未来,以土追求幸福”。为此,喇海青将公司起名为“青海天地人缘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他弘扬黄河亘古不变的博大精神,继承黄河儿女前赴后继优良传统的一个缩影。</div> 《黄河明珠兰州行——登游五泉山》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div>  五泉山名称由来: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营在皋兰山脚下。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附近一带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副将急忙请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汩汩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土的用水,而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历代百姓饮用的重要水源。据说,这就是五泉山名的来历。其实,公元前121年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从现今甘肃临洮出发,过焉支山,与匈奴军队鏖战于皋兰山下,这个皋兰山是如今张掖地区高台县北的合黎山,兰州的南山大约在北朝的时候才称作皋兰山,与霍去病毫无关系。但是后来的人们,一直把兰州的皋兰山当作霍去病远征的皋兰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div><div>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南,皋兰山北麓。层楼叠阁,沿山铺阵,溪流如带,绿树掩映,好一派清幽山色。五泉山因山上有五眼山泉而得名。相传武帝时,霍去病西征匈奴,曾屯兵此山,士卒疲渴,霍去病“着鞭出泉”。这五眼泉如今犹在。一为甘露泉,在文昌宫西边,孤亭掩蔽,清泉涓涓,久雨不淫,大旱不干,饮之如甘露。二为掬月泉,在文昌宫东面,泉宽约尺许,深约五尺,形如井状,中秋之夜,月出东山,这里得月最早,月影投泉心,如掬月盘中。三为摸子泉旷观楼下的摸子洞中。过去善男信女,用手在泉水中摸索,说摸着石子的生男孩,摸着瓦片的生女孩。清末学者刘尔欣曾在洞口书写一联,嘲讽这种迷信行为是“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四为蒙泉,在东龙口下。这里悬崖凌空,有瀑布泻下,如挂练,如扬丝,坠入乱石丛中,溅起无数明珠,流到草坡间,积成一片明镜。“蒙”为卦名,寓意东谷山下有险之意。五为惠泉,在西龙口下的企桥南端谷底,泉圆形,水净沙明,清澈见底,味甘美,宜于烹菜,且有灌溉之利,有惠于民,故而得名。</div> 《俯瞰兰州黄河——登高白塔山》兰州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div>  白塔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北部,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div> 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div> 白塔山树高林密,曲径通幽。站在山上,便可一瞰全市景观及九曲连环的母亲河。又因有一元代白塔而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每年6月初到9月中旬是避暑、休闲的最佳时节。逢至周六、周日,更是人们聚集之地。</div><div> 兰州白塔山虽然不是太高,却有很多传说:说法一:相传明初,大将徐达、冯胜奉命攻打元军王保保,久攻不破,恰至元宵节,徐达命军士做成又粗又长的鼓,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以大旗为号,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了王保保城。为纪念这场战斗的胜利,这种鼓被命名为“太平鼓”,并成为兰州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从此,王保保城和太平鼓更加闻名。</div> 《太行大峡谷——漫步桃花谷》太行大峡谷地处于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石板岩乡境内,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br> 太行大峡谷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共有景观400余处,景点44个。太行大峡谷先后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十大峡谷,国家AAAAA级景区。<div> 桃花谷是一条谷中之谷,长约4km,海拔约800m-1736m,高差近千米。谷内奇峰突兀,峭拔雄壮,一条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贯穿峡谷,溪水两岸草藤垂挂,杂木丛林莽莽无际,随山风涌动的绿潮似海水漫卷。<br>桃花谷风景秀丽,被称为爱情谷,雾散云山变,花开鸟飞鸣,高山悬瀑落百丈,泉流潭水澄如镜,沿谷流下的溪水跌落成瀑,瀑落成潭,潭潭相连,构成了桃花谷山灵水秀的峡谷风韵。<br>  桃花谷内移步换景,景景相连,黄龙潭、飞龙峡瀑布、飞龙峡栈道、九连瀑、桃花洞等景点珠联璧合,显示出深峡藏秀的悠远意境。<br></div> 《离地心最近的地方——龙水峡地缝》仰望壁立千仞,天光曦微,让人昏昏然不知身之何处。可以说,观龙水峡地缝,可知百万年地质变化。幽邃梦境龙水峡喀斯特峡谷地貌的浓缩精华版,全长4公里,山道弯弯嵌绿树,小溪潺潺扬迷雾,幽邃的龙水峡地缝静得让人听得到心跳。人在栈道行,水在脚边流,水因地势、乱石而异向,或急或缓。身在谷底,仰视天小,峰回路转,远树白云,俯仰之间,不由顿生柳暗花明之感。俯身掬水湿面,温润如玉,跋涉的尘埃早已烟消云散,疲惫的身心在此经拂,顿觉清爽沁入五脏六腑,这大概是一种净化吧……<br> 龙水峡地缝式峡谷,“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武隆区仙女山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该地缝是几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峡谷长5公里,游程约2公里,谷深200——500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景区玲珑秀丽,风光优美。以峡深壁立、原始植被、飞瀑流泉、急流深潭为其特色。银河飞瀑、九滩十八潭、蛟龙寒窟为其标志性景观。景区内的高山、峻岭、峡谷、流水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地缝式峡谷幽深曲折,壁立千仞,仰望一线蓝天,峰矗云涌,加上悬瀑流泉,谭碧涧清,翠竹婆娑,茂林摇曳,徜徉谷中,绝壁、涡穴、裂点、浅滩、崩塌、瀑布、泉水、洞穴等多种地质遗迹尽收眼底。龙水峡地缝是一处较好的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风景区。地缝设施完善,已建成游览栈道、观光电梯、停车场、接待大厅。景区在建设中注重了环境保护,创造了景区建设后无任何建筑垃圾遗留的好成绩,受到了环保专家和广大游客的称赞。<div>  武隆地缝风景区,位于武隆区仙女山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它是几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峡谷长5公里,谷深200-500米,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峡谷具有雄、险、峻、秀等特点。景区内的高山、峻岭、峡谷、流水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武隆地缝由入口地缝、中途穿洞、出口地峡三段组成。峡谷两边悬崖千仞、岩壁绝险、植被茂密,地缝极其狭窄,有的仅可通人,仰头望天,一线天光;地峡中溪水长流,泉瀑飞溅,幽幻无穷;穿洞洞体宏大,钟乳密布,中有地下湖泊。武隆地缝是一处较好的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风景区。<br></div> 《万仙山——水墨南坪》万仙山景区位于河南省辉县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隶属于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距郑州市150公里,距新乡市70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br> 万仙山景区集雄、壮、奇、幽、峻为一体。景区由中华影视村--郭亮、清幽山乡--南坪、人间仙境--罗姐寨、佛教圣地--三湖四个分景区组成。<br> 万仙山四季四景,应时变幻:春,花团锦簇,嫩饰赤岩;夏,绿漫峰峦,山丹点缀;秋,云高天蓝,红叶尽染;冬,雪填沟壑,冰挂高悬。万仙山没有商业泛滥的喧嚣,没有精雕细琢的人造景观,没有时尚开发的硬伤。仍然保留着浑然天成,仍充盈着洪荒野气,让人在跋涉的喘息中融入自然。<br> 走进万仙山,住农舍,食农家饭,闻炊烟袅袅,瞧百年老宅,看蓝天白云,听瀑鸟合鸣,走林间小道,吸太行氧吧,坐石凳弈棋诵诗,临景挥笔,泼墨丹青,可领略时光倒流,归返原始的韵味。走进万仙山,森林浴、生态游、观日出、赏明月、登石梯、攀崖壁、探洞穴、濯清泉、认草药、拾蘑菇、品山泉甘甜,尝山果纯香,凭吊山寨墟址,发思古之幽情,看影视村天然外景,听村民讲拍摄趣闻,平添几分游乐,几分游兴。<br> 如果把万仙山比做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南坪却给这幅画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妩媚。南坪的农家旅馆还别具民俗特色,特别是崖上人家系列,更是由面对百米绝壁、依山而建的古朴的石头房组成,那浑石到顶白灰勾缝的房舍、村落,点缀在葱郁的松林之中,白云悠悠,仙风道骨之情油然而生,与雄山秀水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原生态太行民居风情,名导演谢晋和潘长江等许多明星都曾居住此处,一不小心,你就住进了影视剧组。<br>  站在崖壁之上举目远眺,这里四面环山,青翠欲滴。从远处看一座座农家院落分散在山坳里,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犹如中国巨型的泼墨山水画。南坪村群峰竞秀、飞瀑流泉,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度假圣地和户外运动基地。南坪四季四景,应时变幻,春天花团簇锦,生机盎然;夏天,满山碧色,流水潺潺;秋,云高天蓝,红叶尽染;冬,银装素裹,冰挂高悬。 《秋日登高——太行山王相岩》王相岩是太行大峡谷中主要景区之一,它坐落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王相岩因何得名呢?相传在33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1世纪,商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都曾在这里居住过,王者相者居住过的地方,因此这个地方就被称为王相岩。<br> 王相岩山峦起伏,奇峰异立,林深谷幽,涛声隐隐,真是奇妙无穷,美不胜收。“太行之魂”王相岩,东临溪水,西依悬崖,左右两侧峭壁环绕,形成了一个闭合性极强的围谷,与岩崭屏开的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国古代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历代名人雅土来此修身隐居。<br> 王相岩,幽谷深险,山势陡峻,藏秀于雄,蕴巧于朴,气势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绝壁地质层理明显,人行谷底,雄岩壁立,险不可攀,而峰回转折处,绿色灌木丛中,险径忽现。登山途中,奇峰异突,瀑布轰鸣,森林遮天蔽日。白云深处,忽然出现的古朴农家,给人恍若隔世之感。王相岩植被繁茂,奇珍满山,蛾耳栎、辽东栎、麻栎、黄花木遍布沟谷,无边无际的丛林中生长着连翘、何首乌、元胡、柴胡、灵芝等各种中草药。生长在峡谷悬崖峭壁的何首乌,每年长玉米粒那么大,拳头大的一块要长二百多年,生长在王相岩潮湿山地枯树根上的灵芝,有的生长了千余年。繁茂的植被为王相岩增添了异彩:春天,山花烂漫,播香散芳;夏日,丛林流绿,宛如海洋波涛;秋来红叶满山,瓜果飘香;冬至瀑布成冰,林海雪原。<br>  历代文人墨客多与嵩山少室,东海蓬莱,四川峨嵋,三峡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伟胜岱宗’、“蓬壶阆苑之境”、“峨眉三峡之胜”的美誉,现代旅游专家学者以王相岩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险,山间景观之奇,称之为“太行之魂”。<br> 《有一种旅程叫做——灵山》灵山胜境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太湖之滨,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由小灵山、祥符禅寺、灵山大佛及分布于其间的其他景点所组成的,可简单概括为一山、一寺、一佛。<br> 灵山胜境于1997年建成,占地面积约30公顷,集湖光山色、园林广场、佛教文化、历史知识于一体,是中国最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园区。<br> 灵山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传玄奘西天取经归来,游历东南到此,来到小灵山,见“层峦丛翠”,景色非凡,大为赞赏,曰“无殊西竺国灵鹫之胜也”!于是就给此山起名小灵山。印度的灵鹫山,就是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地方,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并嘱大弟子窥基在这里主持开法。小灵山寺就由此逐渐发展。矗立在小灵山南麓的灵山大佛,包括莲花座在内通高为八十八米,相当于一幢三十馀层楼房的高度,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出十七米,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高的巨型佛像。如果加上三层座基,总高度达一百零一点五米。灵山大佛双目垂视,眼神睿智慈祥。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让人产生佛在“动”的感觉。灵山大佛身体各部匀称适度,衣饰褶纹明快流畅、飘逸灵动使远观近瞻都十分相宜。<br> 赵朴初先生有《灵山大佛》诗赞曰:“湖光万顷净琉璃,返照灵山正遍知。身与云齐施法雨,目垂诲众示深慈。从兹圣迹留无锡,随顺群情遇盛时。喜见朋友师子国,和平世界共心期。”<br> 灵山大佛是在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主持下建造起来的,在灵山大佛建设过程中,赵先生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伴随着灵山大佛的建成,得以圆满了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中原龙门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灵山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焊接而成,焊缝长达35公里,使其外型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大佛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div>  通往灵山大佛脚下的长阶梯,称之为“登云道”。登云大道一共216级,共分七个平台,从下往上看,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从上往下看,只见平台不见台阶,寓意 “救一生灵,胜造七级浮屠”。登云道中间有七幅巨型石刻,组成了一副灵山史卷,记载着灵山从唐玄奘弟子窥基法师开寺弘法到灵山大佛开光的辉煌历史。佛教中认为人生共有108种烦恼和108种愿望,登上216级台阶,寓意烦恼尽消、心愿圆满。 </div> 《康巴地区的最高山口——剪子湾山》剪子弯山(亦称剪子弯梁子、尖子弯山),属沙鲁里山,雄峙于四川省雅江县香格宗乡西侧,呈西北-东南走向,为雅砻江与吉珠沟的分水岭,因翻越其驿道傍山成剪刀形弯曲而上故名,藏名“博浪贡”,意为全天有雾的山顶。相对高度在一千米以上,山脊在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夺阿拉错。东坡森林茂密,以云杉,冷杉,高山松,麻砾为主,西接卡子拉山,牧草丰盛绵延至理塘。川藏公路盘山翻越的剪子弯山口是318国道在康巴地区的最高山口之一。<div>  这个山口当地藏民把它叫作羊子山口,源于一个历史传说:相传三世达赖历经艰难险阻进京去朝见皇帝归来时,在渡雅砻江时险些掉进江里,在护法神阿苦当吉的全力护卫下,才得脱险,当走到山口时,他对达赖说他的坐骑神羊累了,需要休息,于是达赖一行就在这里休息。各路护法神在接受达赖评功论赏时,阿苦当吉却遭到冷落,于是心直口快的阿苦当吉不想护送达赖回到拉萨去,达赖为了表示歉意说你一路护驾有功,并敬献哈达以示感谢,达赖说回拉萨已没有你的寺院了,这山背面有个寺院就作为供奉你的寺院吧!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去参观的郭沙寺。这个山口也因羊累了在此休息而得名羊子山口。更是由于三世达赖在此休息过,方圆百里藏民把它奉为神山。那里挂满随风飘动的经幡,那些五色纸印着马和经文的方块纸叫“隆达”意为风马,就是当地藏民为祈祷全家一年平安和外出顺利,每年新年伊始到此挂经幡,路过这里的人就撒五色风马纸,用风力飘动经幡、飘飞风马纸,向神灵传递祈祷的语言。</div> 《川西高原——卡子拉山云海》在从成都前往稻城亚丁途中,我翻越了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并在这里尽情欣赏那如诗如画般的奇妙仙境云海。<br> 卡子拉山是位于四川省理塘县和雅江县分界处的一座山。其海拔4718米,常年高寒缺氧,山表面主要是高山草甸,树木稀少。<br> 翻越卡子拉山时,雾气开始散去,空中的云彩开始多起来,一会是洁白无瑕,一会是幽暗迷幻,瞬息万变。不过,只有在她的怀抱之中才能感受到这美幻的景色。<br> 卡子拉山说起来是山,但却感觉不出它是山,好象是到了美丽的牧场,让人心旷神怡。站在这里看山,层峦叠嶂,一层比一层更远,一层比一层颜色更浅,直至天边,真像行走在‘天路’之上。<br> 云海是自然景观,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所谓云海,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故称这一现象为“云海”。<br> 由于云海无边无际,这又像漫漫的人生之路。因此云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云海一样的景色,云海一样的境界。<br> 山以海名,谁曰不奇?奇妙之处,就在似海非海,一片烟水迷离之景,是诗情,是画意,是含而不露的含蓄美。它给人留有驰骋想象的余地,能引起游人无限的冥想和遐思。烟云飘动,山峰似乎也在移动,变幻无常的云海也势必会给风景美造成“象皆不定”的变异性。行云随山形呈现出多姿的运动形态,山形则必然与行云发生位移而活,它们既对立而又统一,动由静止,静由动活,不可分割。这种动静交错转化,就是美学上形式美法则高级形式-多样统一-的表现之一,也是我们的美感源泉之一。<br>  山峰云雾相幻化,意象万千,想象更是万万千千!美哉,云海!美哉,卡子拉山! 《古老美丽的爱情故事——兔儿山》晨曦中踏着川西高原夏季草原上的露珠,在高原那淡淡似云又似雾、朦胧中又渐渐透着清晰、高山雪峰、绿茵牧场、炊烟袅袅藏居融为一体的轮廓中,向着朝霞渐渐照亮的西域天际一路西行。中午时分抵达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的故乡理塘,从理塘穿城而过,驶出318国道,即川藏公路,进入省道S217线,即理亚公路,几个小时后传说中的兔儿山便映入了眼帘。<br> 兔儿山位于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的北部,远观就像兔子耳朵屹立在风中.山势十分奇特,长在寸草不生的山峰之上,颇为壮观宏大。天气好时坐车沿着公路走过,远远望去,仿佛是小兔子受到了惊吓,在恐慌中注视着你!周围是陡峭的冰蚀峰林地貌,映衬着晶莹剔透的海子门,真实的妙不可言。<br> 传说中兔子山北面的濯桑为一个部落,而南边面向桑堆的为另一个部落,两部落之间常发生冲突,他们的界限就在今天的兔子山一带。 桑堆部落酋长的女儿和佣人家的儿子在长期的相处中,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意,但由于等级的差距,酋长知道后坚决不同意,百般刁难,阻止他们的交往,但他们的爱已达到了不可分离的地步,相互之间的心灵已交融在一起。有一天,酋长想出一个拆散他们的办法:同意他们结为夫妻,叫他们俩去守边界,但必须在天黑之前到达。两个年青人便按酋长的要求出发了,走啊走,但都无法在天黑之前到达边界,他们俩的愿望无法实现,于是抱头痛哭……突然,一群神雕向他们飞来,神雕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怕,就骑在我们背上,把你们送到边界上去。”由于这对情侣宁死都不愿分开,于是他们骑在了神雕的背上,天黑之前到达了目的地。 终于,他们结为了夫妻,在此长相厮守,帮他们实现梦想的那些神雕也留在了此地(周围的象型石)。这就是兔子山留传至今的爱情故事。<br>  兔儿山海拔4696米,垭口空气稀薄,寒风刺骨,风中舞动着五彩经幡,像是在向过往的游人讲述着这个美丽动人而又有些苍凉的爱情故事。到了这里,游人除了欣赏兔儿山的美景,还可以在兔儿山观景台上看到石碑上镌刻着这段美丽爱情故事的传说,不过在这里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千万不要忘了这里是海拔4600米的川西高原,动作要尽量保持缓慢,否则有可能出现不适的高原反应。<br> 《地球上的火星——海子山》翻过4696米的兔儿山,便一路驱车来到了海拔4500米的海子山,从成都一路走来,川藏公路两旁是绿油油的青山伴随着一路欢唱的河流小溪,翻过海拔4962米的多折山后,更是天高云淡,一派充满生机的高山草甸,和云朵般散布在草甸上的牛羊,蓝天下是秀色可餐,画笔难绘的一派高原风光。<br> 可是一进入海子山地界,突然就像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仿佛是突然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星球,碧绿的高山草甸和云朵般的牛羊,刹那间被荒凉看上去毫无生命迹象的荒山乱石冈所替代,整个海子山较为平缓的荒原上布满了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鹅卵石,乱石丛中分布的大大小小的海子,给游人呈现出一幅与走过的川藏公路所看到优美风景完全大相径庭的画面。<br> 看到眼前出现的这一切,游人仿佛置身于火星表面,仿佛置身于蓝色星球之外,难怪有人将海子山喻为地球上的火星。<br> 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果银日则海拔为5020米,共有1145个大小海子。其规模密度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故名海子山。<br> 所谓海子,是青海西藏等地人们对内陆湖泊的地方叫法.这是历代相传的典故,这些湖泊广阔无边,极像辽阔的海洋,因为地处内陆,区别于真正的海洋。故名海子,久而久之,高原上大大小小的湖泊都统称为海子。<br> 海子山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即“稻城古冰帽”。嶙峋怪石及大小海子星罗棋布,在平均海拔4500米高的山上,1145个大小海子如上帝失手撒下的一千颗钻石一般闪烁在山间,其规模密度为中国之最。<br> 对于海子山,游客的反应往往不同,有人喜其“蛮荒”,下了车便不舍离去,而有人则厌其“苍凉”匆匆逃之夭夭。不管怎么样,海子山都有着不同于景区岁月的独特魅力,值得每一个路过的游客驻足细品。<br> 海子山独特的景观是大大小小的的花岗石漂砾(砾石)组成的石河、石海及形态各异的冰蚀岩盆(海子)。目光所及没有树木、河流,就连野草也只是偶尔丛生,“蛮荒”得像是“勇气号”拍摄的火星表面。这些大大小小的砾石与湖泊就是青藏高原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古冰帽遗迹——“稻城古冰”。<br>  海子山山原面上,类型为角峰、古冰斗、U形槽谷、冰蚀洼地、冰斗湖等类型丰富、形态完整的冰蚀地貌及终碛堤、侧碛堤、冰川基碛、蛇形丘、羊背石、冰川漂砾等完整的冰川堆积地貌。尤其是那些数以亿计的花岗质冰川漂砾和1145个冰蚀岩盆(海子)铺满了整个山原面,形成惊为观止的“天外星球,千湖之山”的奇异景观。 《川西高原风光——高尔寺山》尔寺山是318国道上的景点之一,海拔4659米(注:高尔寺山垭口海拔4412米)。位于新都桥与雅江县之间,上山的路公路不是很好走,如果说折多山是康巴第一关的话, 那么高尔寺山则是康巴第二关, 而且它是纵览大雪山(雅拉神山, 折多山, 和贡嘎神山)的最佳位置之一。<div>  高尔寺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海拔4412米,高尔寺山看草原,看山水,赏高原云雾自然风光。<br></div> 《康巴第一关——折多山》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div>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div> 《千里川藏线,天堑二郎山》二郎山:位于四川天全县境内,位于天全县城西50公里处,海拔3437米,距成都172公里,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为自然地理的分界线。走318国道就会通过二郎山。1950年代《歌唱二郎山》闻名全国。<br> 每年五月,杜鹃盛开,红、兰、紫、白交相辉映,此间不时飞来飞去的高原彩蝶使得她更显绚丽。以陡峭险峻、气候恶劣闻名于全国的二郎山,不仅是千里川藏公路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被人们称为“天堑”,素有“千里川藏线,天堑二郎山”之说。<br>  这里山势雄伟,峰峦叠嶂,悬崖峭壁,古树野花,千姿百态,飞瀑流泉。山溪淙淙,穿峡入谷,千回万转,莽莽林海之中有千余种珍贵树木,是珍禽异兽繁衍生息出没戏水的乐园。 二郎山山高路险,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很好,动植物种类繁多,山雄水秀,原始古朴,盘山公路险峻,夜行二郎山,数十道汽车灯光交错辉映,在二郎山上形成数条巨龙腾舞,十分壮观,冬日翻山更加艰险。现二郎山隧道通车后,昔日的盘山公路已是开发探险活动的好去处。 《文殊菩萨的化身——央迈勇》央迈勇藏语意为“文殊菩萨”,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甘孜州稻城县的交界处。是“三怙主”雪山的南峰,海拔高度为5958米,在佛教中排在“三怙主”雪山之首。文殊菩萨在佛教中是有智慧的化身,雪峰像文殊师利用手中的智慧之俞直指苍穹,冰晶玉洁的央迈勇傲然于天地之间。神峰下由群册环绕着宽阔峡谷间,森林、草地、溪流和睦地各守一方,一派气势莽莽的自然景观。<div>  一九二八年,洛克先生在云南与稻城毗邻的群山重岭中,遥望见了央迈勇,被她的圣洁,高贵的气质折服,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她(央迈勇)是我见到的世界上最美的山峰”。</div><div> 站在央迈勇峰下,转身向后瞧去,由群山环绕着的宽阔峡谷间,森林、草地、溪流和睦地各守一方,这气势莽莽的自然景观,不就是人间仙境吗!不就是香格里拉所在吗,真是让人感慨万千。</div><div> 贡布方圆1000余平方公里,由三座完全隔开,但相距不远,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构成其主体部分。三座雪峰洁白,峭拔,似利剑直插云霄。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像傲然端坐莲花座的大佛;南峰央迈勇海拔5958米,像娴静端庄,冰清玉洁的少女;东峰夏诺多吉海拔5958米,像雄健刚毅,神采奕奕的少年。</div><div> 这三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之圣地”。一生当中至少去一次贡嘎日松贡布转山朝觐是每一个藏族人的夙愿。据历史记载,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为贡嘎日松贡布开光,以佛教中观音、文殊、金刚手菩萨分别为三座雪峰命名加持,贡嘎日松贡布从此蜚声藏区。</div><div> 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是守护亚丁藏民的守护神山,北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6032米)、南峰央迈勇“文殊菩萨“(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5958米),据说若藏民能够朝拜三次神山,便能实现今生之所愿。登山沿途所见景色堪称人间仙境,雪山、冰湖、奇石、高原草场,脚下的每一寸都令人惊叹造物主的神意。</div> 《金刚手菩萨——夏诺多吉》郎多吉,又名夏诺多吉,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甘孜州稻城县的交界处。意为“金刚手菩萨”是“三怙主”雪山的东峰,海拔5958米,在“三怙主雪山”佛位第三,夏诺多吉山峰耸立在天地之间,在佛教中除暴安良的神甚,他勇猛的刚烈,神采奕奕,跨下围斑斓的虎皮,腰间绕着罪恶的大蟒,洛克先生把它形容为展开巨翅蓄抛待飞的蝙蝠,将它比喻成西腊神话中的雷神,神山左边绿色,大理石山头为布鲁财神,右下方为马头金刚,马头金刚下方“丹霞地貌风林为八百罗汉”,神山脚下洛绒牛场是当年洛克先生宿营处 。<div>  夏诺多吉为三怙主雪山的东峰。雪山的主峰为三棱锥状,在三座雪山中造型最接近金字塔,沿雪山两翼锋利的刃脊蜿蜒绵亘,刃脊背向光线的一侧呈暗影,蓝天中所勾勒出的线条尖锐有型。夏天的时候,雪峰三角面陡峭处积雪较少,但在南侧的凹陷处有两条规模巨大的悬谷冰川,冰舌凌空在陡崖,摇摇欲坠。构成夏诺多吉的岩石为层状大理岩,强大的地质营力将岩层直立,这也是夏诺多吉异峰突起、角峰尖锐的原因之一。站在雪山脚下的冰川宽谷,直立的岩石层理一条条伸向峰顶,岩层间的皱褶清晰可辨。雪峰之下为冰川裂解崩落形成的倒石堆,也叫高山流石滩,流石滩是生长雪莲的地方。再往下是高山灌丛和森林,贡嘎银沟位于雪山最底部。 </div> 《热带雨林——呀诺达》呀诺达雨林景区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海榆中线三亚至保亭方向18公里处,距三亚市区仅35公里,距凤凰机场52公里 ,是名副其实的三亚后花园。<br> 景区北与五指山、七仙岭比肩相连;东眺南海万倾波涛,美丽的海棠湾近在咫尺;与南中国第一温泉南田温泉仅一水之隔。在三亚市最新修编的旅游总体规划中,本景区位于大三亚旅游规划中的生态景观轴上,是“三亚旅游圈”的“金三角”地区。<div>  “呀诺达”,是形声词,在海南本土方言中表示一、二、三。景区赋予它新的内涵,“呀”表示创新,“诺”表示承诺,“达”表示践行,同时“呀诺达”又被意为欢迎、你好,表示友好和祝福。</div><div> 景区充分以天然形胜和热带雨林景观为主体基础景观,融汇“热带雨林文化、黎峒文化、南药文化、生肖文化”等优秀文化理念于一体,构建一个以“原始绿色生态”为主格调的高档次、高品位、高质量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主题旅游景区。是一个集观光度假、体验参与、休闲娱乐为一体、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中心,是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复合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主题景区。同时也是海南省第一个充分展示和表现海南热带雨林“绿色生态文化”的综合性主题景区。</div> 《观音菩萨化身——仙乃日》四川仙乃日(位于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甘孜州稻城县交界处,是当地藏族心中的三座神山)。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是守护亚丁藏民的守护神山,北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6032米)、南峰央迈勇“文殊菩萨“(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5958米),据说若藏民能够朝拜三次神山,便能实现今生之所愿。登山沿途所见景色堪称人间仙境,雪山、冰湖、奇石、高原草场,脚下的每一寸都令人惊叹造物主的神意。<br> 仙乃日雪山是亚丁景区三大高峰之首,是四川第五大山峰,海拔6032米,巍峨伟丽,雄剑如削,直插云霄,峰名意为“观世音菩萨”,佛位排在第二位。周围是冰蚀峰林地貌,冰川和冰川遗迹及高山湖泊,峰向北偏10度,西对北斗星,佛道两家都把北斗星为吉祥之星。其次整个雪山是个环型冰斗下斜造型,所以我们从两侧观看时,山峰始终面朝着我们。<br> 在她前面的山是金刚玄母,右边金字塔般的雪峰是白度母,她右边的绿度母飘曳着无数经幡,林立的冰角峰是众多妙音仙女,她们弹奏着天籁之音,传到了仙乃日背后的地狱谷中,让地狱中的罪人,听到仙律,减轻痛苦,循循善诱,能幡然悔悟,早日脱离苦海。 <br>  浑身浸透高贵气质的“仙乃日”,如一尊慈善安详的大佛,端位在莲花台上,在她前面的那座山是金刚亥母,她右边金字塔般的雪峰是白度母,她右边飘拽着无数经幡的是绿度母,绿度母旁边林立的冰角峰是众多降香母和妙音仙女,她们弹奏着天籁之音,传到了仙乃日背后的地狱谷中,让地狱中的罪人,听到仙律,减轻痛苦,循循善诱,能幡然悔悟,早日脱离苦海。 《登山者的天堂——四姑娘山(双桥沟)》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境内,属青藏高原邛崃山脉,距成都220公里。<div>  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为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幺姑娘山(幺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大姑娘山。四姑娘山山势陡峭,现代冰川发育。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峰52座,终年积雪,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四川第二高峰,横断山脉第三高峰。</div><div> 四姑娘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全国十大登山名山。</div><div> 四姑娘山山势陡峭,现代冰川发育。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峰52座,终年积雪,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四川第二高峰,横断山脉第三高峰。</div><div> 双桥沟,位于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的西北部,双桥沟全长34.8公里,面积216.6平方公里。沟内两面皆是山,在海拔400米的双桥沟里,既有低山地带常见的成片桦木林、耗杨林、青枫林,也有高带的云杉、冷杉、红杉,还有成片的沙棘、灌木、落叶松。</div> 《走进原始森林——四姑娘山(长坪沟)》大姑娘山,位于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的最南边位置,海拔5355米,4000米以下多为高山草甸,低处有灌木森林,野花遍地,随处可见牧民放养的牦牛与马,山上有大如碗盆的野生菌但不易找到,大姑娘山4000米以上则寸草不生,乱石如削,坚硬无比。夏季山顶有少量积雪,10月至次年4月下雪,山上积雪可过膝。<div>  二姑娘山,位于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的南边,与大姑娘山相邻,海拔5454米。地区由四山三沟组成,坐落在阿坝藏族自治州小金县和汶川县交界处,是横断山区邛崃山脉的高峰。二姑娘山每到夏季,满山遍野都是绿树翠草,在山上能看见生活在青藏高原峡谷地带的珍稀动物,还能找到许多产于藏区的珍贵中药材。二姑娘山山尖削险峭,峰顶狭窄,且终年积雪。</div><div> 三姑娘山,位于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的中间位置,海拔5664米,西距成都约200公里。三姑娘山风景区风景秀丽,地貌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以大熊猫最为著名,另外还有藏、羌民族文化。三姑娘山山峰尖削险峭,峰顶窄狭如城堡,且终年积雪。世界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自然保护区就在三姑娘山风景区中。</div><div> 幺妹峰,位于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的最北边,海拔6250米,仅次于被誉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人称“蜀山皇后”、“东方圣山”。</div><div> 长坪沟,位于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北部,长坪沟全长29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四姑娘山的主要景区之一。沟内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有独特的嘉绒藏族民族风情。沟内主要景点有樟木藏寨、格鲁派喇嘛寺、古柏幽道、枯树滩、净心洞、洗身池、擂鼓石、金鸡岭等。</div> 《人间仙境——黄龙》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面积700平方公里。 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与九寨沟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div>  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再加上滩流、古寺、民俗称为“七绝”。景区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雪山梁、红星岩,西沟等景区组成。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等美誉。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除了高山景观,还可以在这里发现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div><div> 黄龙以规模宏大、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景,以罕见的岩溶地貌蜚声中外,堪称人间仙境。2016年10月9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黄龙景区上榜综合秩序最佳景区。 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证书,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div> 《神话中的水晶宫》海螺沟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磨西镇,贡嘎山东坡,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海螺沟位于贡嘎雪峰脚下,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晶莹的现代冰川从高峻的山谷铺泻而下;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使人如入神话中的水晶宫。<div>  特别是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高达1000多米,宽约1100米,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大出十余倍,瑰丽非凡。海螺沟是亚洲最东低海拔现代冰川发现地,海拔2850米。其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0.5米-1100米,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高大冰瀑布。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热温冷矿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高的冰蚀山峰,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资源,金、银山交相辉映,蔚为壮观。2016年10月9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海螺沟景区上榜旅游服务最佳景区。 2017年2月25日,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div><div> 海螺沟五大特色</div> 其一,日照金山。海螺沟身处山脚,周围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卫士峰45座,峰上千年积雪,银光闪烁。每当天气晴朗,东方吐白,灿烂的霞光冉冉而起,万道金光从长空中直射卫士峰。瞬间,数十座雪峰全披上一层金灿灿的夺目光芒,光芒万丈,瑰丽辉煌,这就是著名的“日照金山”。<br> 其二,冰川倾泻。世界上冰川大都位于海拔较高处,然在海螺沟海拔较低处就能望见冰川从高峻的峡谷铺泻而下。特别是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高达1000多米,宽约1100米,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大出10余倍,瑰丽非凡,景象万千。<br> 其三,雪谷温泉。身边一片白雪皑皑,露天温泉的池蒸汽滚滚腾空,使原始森林中的绿树与奇花异草朦胧一片,影影绰绰。在热乎乎的天然温泉里欣赏雪花漫天飞舞,何等浪漫。海螺沟温泉最高的泉眼处水温达90℃多度,然后一个个池降下来,最适宜人浸泡的一片池水从45℃度到35℃度不等。<br> 其四,原始森林。海螺沟的森林面积达70平方公里,沿着环游山路徐徐前行,游人会被身旁变幻无穷的植物景观所吸引,丛林之中,时常隐约可见猕猴、熊猫、牛羚、红腹角雉等可爱动物的身影。<br> 其五,康巴藏族风情。海螺沟所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广阔无垠的高原大地,养育了甘孜十八县藏族儿女。多彩的服饰,不同的藏庄,动人的歌舞,浓郁的康巴藏族风情与这里的山山水水融合在了一起。<br> 《林海莽莽——宝天曼》宝天曼生态旅游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北部,宝天曼以她美丽的风景和原始森林为主,空气负氧离子含量12000个每立方厘米,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宝天曼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较好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div>  宝天曼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长江、黄河、淮河三个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中部地区保存完整的自然综合基因库。</div><div> 宝天曼以其独特的过渡带生态系统及丰富多样性的珍稀野生资源被生物专家们称为“生物物种天然基因库”。同时它奇特的自然景观、地质地貌也堪称鬼斧神工,雄奇瑰丽,山雄石险,古木参天,潭清水秀,飞瀑如练。该保护区具有独特的生态观光旅游和地质科普价值,已先后赢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宝天曼森林生态站”、“宝天曼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最佳旅游观光目的地”七块金字招牌。</div><div> 宝天曼林海莽莽,古木参天,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自然风光尽占风流。景区内到处可见怪古嶙峋,绝壁摩立。酷似刀削的扫帚壁拔谷而起,峰峦刺天,渊不见底,若隐若现的姑娘楼俊逸飘美,诡奇瑰丽;京子垛、雁翎刀、将军帽、过风崖、挂剑垛、悬石惊天、牛心垛等雄奇险峻,浑然天成。登上海拔1830米的主峰,远近景色尽收眼底,四周山峰一览无遗,一幅幅迷人的景色令人陶醉,让人充分领略登高望远的特有情趣。主峰下面就是3000余公顷的处女林带,这里一直保持着原始状态,林间树木自生自灭,佳木异卉,多姿多彩,让人心旷神怡。</div> 《大象的天堂——野象谷》西双版纳野象谷地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之内,距景洪市22公里,是中国首家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br> 据考古发现证明,亚洲象曾广泛地分布在长江流域、两广及贵州地区,甚至北至黄河流域。随着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恶劣,亚洲象被迫一路南迁。目前,西双版纳是亚洲象在中国唯一的栖息地。位于勐养自然保护区东、西两片区结合部的野象谷,是生活在两片区的野生亚洲象交流汇聚的中心通道。野象谷通过高空观象栈道、雨林观光索道、亚洲象博物馆、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亚洲象表演学校等多个游览项目,让游客得以在不干扰亚洲象生活的条件下安全地观察亚洲野象及其生存环境,成为中国唯一一处可以与亚洲野象近距离交流的地方,被誉为“人类与亚洲野象沟通的桥梁”。<br>  野象谷内自然资源丰富,汇集了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众多珍稀动植物种群等,是集生态旅游、科普科考教学、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获评中国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同时,野象谷还承担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合作项目)、西双版纳野生蝴蝶饲养繁殖研究基地等多项生态保护科研项目。 《热带雨林——走进西双版纳孔雀山庄》孔雀山庄,是以度假山庄的形式设计建设,有着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特点,建筑风格独特,孔雀山庄,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是以度假山庄的形式设计建设,体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特点,建筑风格独特,设施设备齐全,空气清爽宜人。<br><div>  金湖碧波荡漾,典型的傣式建筑掩映在茂密的森林之中,孔雀争相开屏、鸵鸟欢唱迎宾,梅花鹿湖畔戏水,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主题特色。</div> 金湖中建有两座别致的亭阁,一座叫王子亭,一座叫公主阁,传说这是召树屯与孔雀公主喃木诺娜在金湖边相遇、定情的动人场地。而今成群的孔雀在金湖上空飞翔、在湖边觅食嬉戏,好似演绎着古老、浪漫的爱情故事。<br>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是东南亚最大的孔雀繁育基地这一,据说有3000多只孔雀在这里生活。<br>孔雀分为白孔雀、绿孔雀、蓝孔雀三种,一般栖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开阔稀树草地或生长于灌木丛,竹从或针叶,阔叶等树木的开阔高原地带,尤其喜欢在靠近溪河沿岸和树中空旷地活动。<br><div> 这里的孔雀从小经人工驯化,用哨声进行条件反射的刺激性训练所以当公园驯养员一声哨响,成百的孔雀就会在哨声的牵引下,从对面的山林中一滑而落,掠过金湖湖面到岸边觅食。 </div> 《走进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登黄石寨》黄石寨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5条精品游览线之一;相传汉朝留候张良看破红尘、辞官不做,追随赤松子,隐匿江湖,云游张家界,被官兵围困,后得师父黄石公搭救而得名黄石寨,是张家界美景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div>  张家界黄石寨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俗话说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可见黄石寨在张家界风光中的地位了。相传汉朝张良,看破红尘,辞官不做,隐居江湖。在云游这里时,被官兵围困。后来得师父黄石公的帮助脱险,因而把这里叫作黄石寨。从远处看此山像一头巨大的狮子,故又称黄狮寨。其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部,为一巨大方山台地,海拔1080米,寨顶面积16.5公顷,堪称武陵源最美的观景台。登上这座天然的大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数不清的石峰石柱,嶙峋挺拔,争露头角,密集广布,形成浩瀚的峰林,使人胸怀顿畅,欢乐不己。若遇云海连绵,群峰白纱披肩,峥嵘时隐时现,虚无飘渺,瞬息万变。主要游览点:六奇阁、摘星台、雾海金龟、天书宝匣、天桥遗墩、猴帅点兵、南天门、黑枞垴。</div> 《养在深闺人不知——武陵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后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方圆369平方公里,奇山异峰3000多座,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243座。<div>  武陵源被称为自然的迷宫、地质的博物馆、森林的王国、植物的百花园、野生动物的乐园。 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2004年被列为国家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被授予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div><div> 武陵源里的砂岩峰十分独特,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起伏,层峦叠翠。每当雨过天晴或阴雨连绵的天气,云海就时淡时浓,石峰若隐若现,此时景象千变万化。砂岩峰的造型完美无缺,有的像人;有的像仙;有的像兽;有的像物,变化万千。砂岩柱有的像拔地而起的春笋;有的鹤立鸡群;还有的顶天立地...... </div><div> 武陵源的气候景观也不甘落后。云雾是武陵源最多见的气象景观,有云雾、云涛、云瀑、云海、云彩五种形态。雨后初霁,先是浓浓大雾,继而化为白云,缥缈沉浮,群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中时隐时现,如蓬莱仙岛,玉宇琼楼,置身其间,飘飘若仙。</div> 《看尽天下水的妩媚——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处岷山南段弓杆岭的东北侧。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系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北缘九寨沟口海拔仅2000米,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主沟长30多公里。<br>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div>  九寨沟的得名来自于景区内九个藏族寨子(树正寨、则查洼寨、黑角寨、荷叶寨、盘亚寨、亚拉寨、尖盘寨、热西寨、郭都寨),这九个寨子又称为“何药九寨”。由于有九个寨子的藏民世代居住于此,故名为“九寨沟”。</div><div> 世界自然遗产组织的官员,在1992年第一次到九寨沟考察时,从沟口进去时,大家被大雨蒙住了视线。当他们一行来到火花海景点时,天空突然放睛,阳光穿过空中的雾霭,在天空中画出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妖娆艳丽的火花海呈现在这些世界级官员的眼前,他们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随即,他们俯下身跪在海子边上,向这大自然的造化叩拜。事后他们回忆说,这里的景色太美了,让他们太吃惊了。他们不曾想象过,大自然竟有如此的鬼斧神工,将中国的九寨沟点画得如天仙般的美丽。</div> 他们的叩拜,是对大自然的敬仰;他们的叩拜,是感谢中国,为世界留下了一块瑰宝,为人间留住了一片仙境。<div> 九寨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这里四周雪峰高耸,湖水清澈艳丽,飞瀑多姿多彩,急流汹涌澎湃,林木青葱婆娑。蓝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点缀其间的古老村寨、栈桥、磨坊,组成了一幅内涵丰富、和谐统一的优美画卷,历来被当地藏族同胞视为“神山圣水”。九寨沟景区享誉中外,东方人称之为“人间仙境”,西方人则将之誉为“童话世界”。</div>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游三峡大瀑布》三峡大瀑布原名白果树瀑布,位于宜昌晓峰旅游景区中,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瀑”的第四大瀑布,是展示震旦纪、奥陶纪、寒武纪等多个地质年代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集峡谷、溶洞、山水、化石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地质公园。<div>  三峡大瀑布溪流全长5公里,沿途分布着30多道瀑布。逆水而上,虎口瀑、一线瀑、珍珠瀑、丫瀑、连环瀑、五扇瀑等形态各异的瀑布接踵而来。主体瀑布宽约数十米,清泉从百余米高的陡峭山崖飞流直下,接天连地,水天雾海,蔚为壮观,即使久旱不雨,这里依然是飞泉不绝,被誉为“中国第四,湖北第一”。</div><div> 峡谷内植物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新鲜,幽幽峡谷绵延10公里。白果树瀑布以瀑高、景秀、山险、水清见长。开发景观有神女观瀑、纸糊洞、藏经洞、水帘洞、乌龟笑天、金钓桥、饮马岩、四不像、巴人戊洞、野人谷、巴人文字、长桥超渡、佛楠叶、白果树主瀑、珍珠瀑、仙女瀑、古龙潭、仙女潭、泰山大佛,千年鱼化石等20多个自然景观。新扩建的泰山大佛,座北朝南,卧身高70米,宽40米,形象逼真,气势恢宏。</div> 游人称赞说:“朝游白果树,一山日头一山雾;午游白果树,一身凉爽一身舒;暮游白果树,一片晚霞一片露。”<div> 景区方圆数百里,泪淌河穿行其中,群峰峙立,重崖叠嶂,两崖之间,仅四五米宽,仰头望崖,仅见一线天光,古木森森,幽静无比,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泉石上走,鸟鸣山更幽。”飞鸟成群嬉戏清潭,常有高猿长啼、獾猪出没,悬泉瀑布飞溯其间,荡起数十米的水雾,随日出日没,瞬息万变,时而七色彩虹,时而串串银珠腾空。</div><div> 气宇轩昂的牌坊,富丽堂皇的别墅,依山傍水的吊脚楼,凌空飞架的索桥、瑰丽别致的亭台轩阁,还有游泳池、钓鱼台,尽善尽美的人文景观和“山光悦鸟性,漂影空人心”的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令游人神往,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开。</div><div>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游历在三峡大瀑布风景区的灵山秀水之间,感受着唐诗秀的雄伟和宋词一样的温婉,让人梦回故里,心神俱醉。</div> 《春波绿水惊鸿影——看三峡人家》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湖北省十佳景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湖北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br> 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传统的三峡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安静地泊在三峡人家门前,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各种习俗风情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br> 壮伟的长江哺育了三峡文化,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繁衍、发展。当博大与神秘结缘,辉煌与厚重联姻,三峡人家就注定是三峡旅游的传奇。<div>  既壮美雄奇,又幽深秀丽的三峡,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建成后,坝区水位抬高了175米,以往雄奇秀美的长江三峡景色将大为改观,惟有两坝之间的灯影峡保持了真正原汁原味的峡谷风光。</div><div> 水上人家在龙进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龙溪水,使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div><div> 三峡人家“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这里石、瀑、洞、泉……多种景观元素巧妙组合,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壮丽,石有石的气质。</div> 极致大自然之天工造化,这里有洪荒之美、这里有苍凉之美、这里有阴柔之美、这里更有雄浑之美。<br> 白墙青瓦石板路,小桥流水吊脚楼,枯藤老树喜鹊窝,机枪碉堡旧战壕,奇石溶洞古城堡,在您进入景区的一刹那,您的心将注定要长留此地,整个景区弥漫如仙境般的梦幻景致,这里的美让人心悸,这里的美让人窒息!<div> 溪边人家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在群山的环绕下,伴着青山绿水、斜阳草树、雾霭烟雨,如诗如画。<br> 吊脚楼上吊着大蒜、包谷、红辣椒、蓑衣、斗笠。屋顶飘出袅袅炊烟,门前的溪水里,鸭鹅嬉戏,吊脚楼下小狗“汪汪”的叫着,好像在说“欢迎欢迎”。吊脚楼前的大石头上,几位山里妹子在捶洗衣服,唱起了热烈缠绵的情歌,棒棰捶在石板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好似在演奏一曲深情的恋歌。</div><div> 山上人家的“吊脚楼”,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杆栏式建筑”。峡江一带地势险峻,房屋多 三峡人家依山势而建,木质结构,房前屋后,竹林芭蕉簇拥。 </div> 《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云龙地缝》许多人都知道,在湖北恩施地面上有一条雄奇壮丽的大峡谷,但你是否知道,在恩施的地面之下还深藏着另一道绝美景观——云龙河地缝。在中国的地缝中它并非最深最长,却蕴藏着诸多独特的奇异景观:世所罕见的U形地缝、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多姿多彩的喀斯特象形石……<div>  云龙河地缝景观带主要由云龙河地缝、云龙河绝壁、云龙河悬瀑及跌水、云龙河风雨桥和云龙河栈道组成。</div><div> “地缝”现在已经是地学界接受的一个“喀斯特地貌”术语,它是指非常狭窄且有相当深度与长度的流水沟谷,形态上表现为地壳表面的一条深切“天然岩缝”。由于其形成、保存十分困难,“地缝”也就成了旅游的热门景点。一般的地缝是下面窄,上面宽,有的是上面窄,下面宽,而像云龙河地缝上下垂直基本一致断面呈“U”字形的地缝极为罕见,目前世界上只发现罗马尼亚有类似的地缝,所以它的稀缺性、独特性可见一般。</div><div> 云龙河地缝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最窄的地方只有12米,最宽的地方有150米,目前开放的只有1.6公里,是云龙河地缝主题观光区域-云龙胜景,游步道长2公里。地缝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div> 《喀斯特地貌经典——武隆天坑》武隆天坑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又称天生三桥,其实是“三桥夹两坑”,只是大家都习惯称它武隆天坑罢了。天坑位于乌江右岸的支流羊水河上游。羊水河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下暗河。暗河犹如土壤中的蚯蚓,不断啃噬着碳酸盐岩层,将地下溶蚀得千疮百孔。这些孔逐渐变大形成地下溶洞,随着洞穴的扩大和地壳运动,终于导致洞穴顶部串珠状的塌陷。塌陷物被水流逐渐带走,最终使地下溶洞露出地面,就成了所看到的天坑。而暗河也暴露成了地表河。天坑与天坑之间尚未塌陷的岩层形成了桥梁。天生三桥便是因为这里连续生成了三座天然石拱桥而得名。<div>  在仅1.2km的距离内,连续生成三座石拱桥,坑与坑以桥洞相连,桥与桥以坑相隔,桥与坑如此相得益彰,在桥上可俯瞰深坑细流,绝壁峭立;在桥下可仰望高崖环峙,飞泉直泻,天上地下如此完美结合,如何能不让人惊叹大自然造物之鬼斧神工! </div> 乘百米高的观光电梯下到底部就到了羊水河峡谷。站在谷底就像是站在了另一个世界,抬望眼,山崖环立,林木苍翠,竟似与世隔绝一般。 山崖的一面有个洞穴,沿着谷底的山路继续向下,离那个洞穴越来越近了,终于看见了整个洞穴和洞穴外的那片光明。原来洞穴是天生三桥之一的天龙桥的桥孔!那片光明自然是夹在天龙桥与青龙桥之间的青龙天坑了。<br> 青龙天坑里有一座颇有唐风古韵的建筑。此时的我们更像是在一口井底,井下是藤竹花草,茂密丛生,泉流石上,青苔斑驳。一切都那么自然随意,幽静而深邃。可多了那座“官驿”却反而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寞。<br> “官驿”前面是青龙桥。一条浅浅的溪流一直伴随着我们,然后沿着小道从青龙桥下流过。远远望去,青龙桥的洞穴就像一把大刀映在水中。这一湾清溪给青龙桥添了几分灵秀,使它较之气魄雄伟的天龙桥少了几分刚强,多了几分柔美。<br> 青龙桥往前,与黑龙桥之间的那片空旷即第二个天坑“神鹰天坑”。天坑有一面崖壁环抱,如巨鹰展翅,几欲冲上云霄。 黑龙桥是天生三桥的最后一桥,桥下洞穴内山道幽暗,崖壁耸峙,崖上几缕清泉飞溅,化作濛濛细雨,如一面薄薄的珠帘挂在山间。涓涓细流过了黑龙桥后就汇集成了一个碧蓝静谧的湖泊。<br><div> 从湖边小路开始向上攀登,到了山顶,回望幽谷深不见底,只有稠密的树冠,但山峦叠翠,远峰近崖,尽展风姿。对面那座山高崖耸立,山顶平截带齿状,山体绿意盎然,竟是一堵如此美丽的“峰墙”。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