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平和小学体育组</h3> 由于疫情的影响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线上教学,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我们又要复课了,我们又可以走进我们久违的校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尽情地挥洒我们的汗水与欢乐。当然如何做到线上线下教学的完美衔接,让学生尽快恢复身心,回归正轨,我们的复课工作就要以《辽宁省关于印发春季开学疫情防控措施40条》和《锦州市中小学复课后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指导意见》为依据,切实做好疫情防控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在保证控制疫情的前提下完成体育教学任务。<br> 2020年5月21日我们全体体育教师进行了一次《如何做好体育学科线上线下衔接教学》的教研活动。<br> <p> 教研前周东老师先将学校刘玉芳校长和杨金城校长对体育学科复课教学中的文件要求和注意事项传达给体育教师,让大家明确复课教学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孙彦喜主任又特别提醒各位老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也不要因噎废食。</p> 通过教研,我们明确了本学期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体育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更好地抗击疫情的影响。其次,我们还要在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排解因疫情造成的恐慌心理。了解新冠病毒知识,知道预防方法,提高防护意识,从而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针对如何上好体育课,大家得出以下共识:<br>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科学<br> (1)、利用第一节理论课对学生进行防疫知识教育。<br>我们体育教师在第一节课就要让学生知道疫情防控的方法,认识到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正确防护,是可以避免感染的,也认识到体育活动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我们的抵抗能力,减少感染的几率。同时,老师还要针对本学期的特殊情况对学生提出本学期课堂教学中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做好准备。<br> (2)、将第一周作为学生复课上学的恢复期。<br>由于学生经历了漫长的假期生活,身体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个适应期,我们安排第一周的教学内容以恢复性练习为主,选择运动量小的,动作难度低的运动项目。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加入疫情防控知识,让学生多角度了解疫情防控的方法要求,从而更好地进行疫情防控,为教学打好基础。<br> (3)、教材选择要注重简单实用。<br>由于疫情的影响,本学期的体育课要减少体育器材的使用,尤其是相互传递的器材就更加不能使用。因此,我们体育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的不同将采用器材使用少的教学内容。如:慢跑、武术、健身操、跳短绳、技巧等。<br> 2、教学组织要科学<br>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练习手段。<br>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预防了病毒的相互感染。<br> (2)、课堂教学中要加大学生的队形间隔。<br>在课堂教学时,学生要始终保持1.5米以上的间隔,而且要时时提醒学生按此进行,并要求学生互相监督,养成习惯。<br> (3)、课堂学习活动中注意口罩的合理佩戴。<br>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合理使用口罩,教师也要及时指导。在学生观摩,小运动量活动时可以佩戴口罩,而在进行运动强度大的活动项目时就不要佩戴口罩,以增加供氧量,有利于进行体育活动,防止发生因缺氧造成伤害事故。<br> (4)、学习活动结束时要有序洗手。<br>为更好地防控病毒传播,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按照从东到西的顺序一班一班的进行洗手。每个班有又采用分成男生六组,女生六组前后拉开间隔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讲究卫生避免病毒感染的同时,提高速度。<br> 3、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和演练<br>由于本学期的特殊性,我们体育教师针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高烧发热、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情况制订了预案,安排好各自分工,并利用学生到校前的时间进行演练,以提高教师对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科学的处理。<br> 4、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要科学<br>本学期的特殊性注定了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改变以往的考核评价形式,要适当降低评价标准,降低考核难度,注重平时评价,降低期末评价的比重,让学生在现对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体育教学任务。<br> 通过教研,我们全体体育教师明确了工作方向,坚定了工作信心,并保证尽职尽责地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工作,让我们的课堂恢复生机,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让我们的教学工作不断进步,为平和小学的教育画卷再添一抹靓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