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恋,故乡情

周代申

<p>我的故乡,一个遙远而又僻静的小山村——黄傅村,她位于烔炀镇的最西边缘,与肥东县接壤之处,村后便是我们儿时嘴里引以为豪的“大尖山”。这儿是生我养我的摇篮,我牵挂故乡的父老乡亲,他们朴实可爱,勤劳善良,我痴迷那儿的一草一木,那份清爽甘甜沁人肺腑,令人陶醉,我更象远方的恋人,永远心系着那美丽的尖山,无论离开多久,都会永远记住她的音貌笑貌。</p><p><br></p><p><br></p><p>说她是大尖山,其实海拔不到200米,东西连绵大约十公里,东有癞山,西有放牛山、马龙山等毗连,顶峰尖山离我们村不到一公里。因为生于斯长于斯,所以终生对她情有独钟,在我的儿时的心目中,她是这个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山。无数次我们登上顶峰极目远眺“一览群山小”,因为远远看去,南边的西黄山是那样的渺小,西边的青阳山孤零零地小得可怜,北边的方山也不很大,更不知道她的东边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也叫尖山。后来认为她最美,因为山上有茂密的森林,一年四季松涛如海,山风习习,花草如云,到处绿油油的一片。森林中有数不尽的各种鸟类、山鸡、野兔、刺猬、猪獾、狐狸……还有许多叫不岀名的小家伙,也有狼。我最喜欢听山林中各种鸟儿的欢叫,那种鸟语花香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p><br></p><p><br></p><p>最永久和最美好的记忆是儿时在尖山上放牛。春天来了,每天凌晨三点多钟,我们十几个放牛娃在一两个大人的带领下,成群结队地骑着各自心爱的伙伴浩浩荡荡地向尖山走去。来到山脚下,我们把牛绳绕在牛角或颈部,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到处吃草,尖山的草茂密青嫩,只听得一阵阵牛儿吃草时有节奏的呼呼声。我们每人带着一条旧麻袋铺在草地上,面对蓝天和白云还有那满天的星星席地而睡,身上盖着一件破棉袄。天亮了,那是我们童年时代最开心的时刻,我们漫山遍野追逐打闹,采花摘果,拔茅姑娘,挖鸡拐,捉蚱蜢找蛐蛐,抓野鸟寻鸟蛋……野鸡窝最难找,但野鸡很笨,只要能找到它的窝,手里拿着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罩子,蹑手蹑脚地靠近,一下子它就会成为自己的猎物,那个高兴劲儿至今记忆犹新。更有趣的是有时我们并不抓正在下蛋的野鸡,每天按时地去收蛋,都说野鸡不识数,我们把蛋收走了,便找来几个圆滑的小石头放进窝里,此后它们还照样在窝里下蛋,真有趣。有时有人忽然发现一条蛇,他会大喊一声,同伴们就立即蜂涌而上,大家用棍子打石头砸,倾刻间就会要了它的命,我们还习惯把死蛇埋起来。当然我们打的都是毒蛇,如赤练蛇和土公蛇,因为最恨它们咬人,俗话说“赤板赤板,咬之不得到晚”,“土公土公,咬之不得到中”。有一次,我忽然发现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足足有七八尺长,我忽然想起家中有一把父亲的二胡,胡琴的蛇皮破了,父亲也早已不拉二胡了。机会来了,我告诉小伙伴们只能用棍子打它的头部,千万不要打它的身体,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此后,我用那条蛇皮把父亲的二胡重新胀好,也学会了拉二胡,在今后的日子里,那把二胡陪伴了我大半生,无论是在心情舒畅还是痛苦无助时,我便拉起我心爱的二胡,或抒情或倾诉,总能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使我永远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永远憧景美好和光明。放牛回家的路上更有趣,我们象胜利者凯旋归来的队伍,有人倒骑在牛背上,有人站在或倒站在牛背上,有人爬睡在牛背上,有人侧坐在牛背上,規规矩矩骑着的人反而不多,那真是千恣百态。大人们总是各自挑着一担满满的牛粪跟在后面走,而我则经常站在牛背上吹着口琴或者自制的笛子。</p><p><br></p><p>傍晚时,我们也会上山放牛,那是另外的一幅画面。特别是秋天的时候,我们就漫山寻找可吃的野果,记得那白蒰子的味道最鲜美,还有山里红、乌菱和包菱……太多啦!有时我们也会派人下山,去偷村民的瓜果分着吃抢着吃,有时找一块空旷的地方烧野火,里面放着山芋、花生、大豆……大家总是弄得灰头土脸,满嘴都是瞅黑瞅黑的,这时我们便会脱得一丝不挂,一头钻进山脚下的大塘,那更是极乐世界,我们打水仗,吃猛子,看谁能在水底呆得时间最长,有时还比赛,看谁游得最快最远,而女孩子总是躲得远远的。</p><p><br></p><p>尖山上下山体平滑植被丰厚,适宜草木生长,到处都是松树的海洋,松树的品种繁多,如果遇上连阴雨的天气,那就是我们采蘑菇的大好时机,我们经常采得满满一篮子蘑菇,家里吃不了就晒蘑菇干。松树蘑菇味道特别鲜美,那时候的采蘑菇和吃故乡山上的松树蘑菇至今回味无穷,终生难忘。冬天里,周边的村民都喜欢上山摘松果,拾松毛。俗话说“靠山吃山”,我们是尖山的儿子,她用她丰富的乳汁哺育我们长大成人。</p><p><br></p> <p>故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大集体年代交通不便,田多人少,水利条件差,因广种薄收而贫穷落后。记得那时人们把我们故乡人称为“山里人”,是的,山里人穷、苦,但山里人聪明,山里人以能吃苦耐劳而著称,山里人有一股特有的硬骨头精神,犹如那尖山花岗般的岩石坚韌不拔。我的青壮年时代见证和参与了家乡人战天斗地、大兴水利,改造荒山,修路筑桥的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壮举。</p><p>在大集体年代,家乡人民为改变贫困山区的落后生产面貌,艰苦奋斗大兴水利,利用特殊的有利地形,筑垻拦截,在尖山脚下兴建了两个小水库,其工程艰巨令人无法想象,但家乡人做到了完成了。一个岀了名的贫困山区结束了“靠天收”的历史。</p><p>山里人在最贫困的时候也有致富梦,他们想到了靠山吃山,而且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规划。那个年代木头很值钱,于是家乡人大举开山栽种彬木,至今当年家乡人男女老少齐上阵,那披星戴月,豪言壮语的热烈场面我还历历在目。三年时间共开山近千亩,栽彬木十几万棵,到改革开放的时候,尖山上的彬木已长成葱绿绿的一片,基本全部成材,最粗的彬木一人都抱不过来。</p><p>如今,经过改革开放春风的洗礼和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曾经的穷乡僻壤巳彻底改变了模样,一个古老而又贫穷的小山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美丽而又古朴中充满着现代化气息,我曾不止一次的深深感叹和沉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