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四月下扬州

老来伴

<p>扬州于两汉、隋唐及清代康乾年间数度鼎盛,隋代大运河开凿奠定扬州南槽北运交通枢纽地位,唐代是东南第一大都会,后长期为商业、盐业、手工业、造船业中心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商埠。</p> <p>扬州建城已有2505年历史,春秋时称“邗越”,秦汉时称“广陵”“江都”,周朝时称“吴州”,隋开皇五年始称“扬州”,唐朝时设“广陵郡”,后复改扬州、江都府,后周改为扬州直至宋代,元始祖设置扬州大都督府,后改扬州府至明清。</p><p>扬州历史上是一座繁华都市,19世纪初,全世界有10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国就占6个:北京、江宁(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和广州。</p><p>到民国时废扬州府並入淮扬道,解放后设立扬州市、扬州专区,管辖2市(扬州、泰州)9县,1983年设地级扬州市代管泰州市及9县,1996年行政区划调整,原泰州市及泰兴、姜堰、清江、兴化4县划出设立地级泰州市。现扬州市辖广陵、邗江、维扬3区和宝应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485万,常住人口453万。扬州为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享有“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称号。</p> <p>李白的著名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为这座古城贴上了厚重的历史标签,每到春天,各种旅游节使用“烟花三月”冠名,引来众多游客。</p><p>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p><p>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p><p>黄文阳的“一望青青青不断,绿扬回首忆扬州”……等等,都使没去过扬州的人生出无限的憧憬与向往。主要旅游景点有瘦西湖、何园、个园、大明寺……等。</p> <p>瘦西湖位于城西北,占地1500亩,景点分布于湖两边,如此地貌在水乡几乎随处可见,但在这里把这条宽不足百米的长“河”却被冠之为“湖”,也许冠名者觉得太过牵强才在前面加了个“瘦”字。不过这条貌似极平常的河却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曾是唐罗城与宋大城的护城河,明清时期,富可敌国的扬州盐商们不惜重金竞相在河边建宅造园,多家亭园的汇集,使这里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放眼过去,尽显春色荡漾出万般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景区的南门进园,沿着一条名为“长堤春柳”的路往北走。</p> <p>这里时逢烟花三月时,通道旁树树桃花灿若晚霞,几步一株的垂柳像团团绿雾,一派醉人的江南春色。</p> <p>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不时会有一艘画舫缓缓驶过,使人觉得仿佛身在画中。</p> <p class="ql-block">到了“长堤春柳”的尽头就是“徐园”,这里是为纪念辛亥革命时期大军阀徐宝山而建的祠堂,虽规模不大,但结构得体,庭院错落有致。</p> <p>园门如望日的满月,门额书“徐园”两字,一楷一草,别有风味。</p> <p>徐园内的主厅是“听鹂馆”,馆内有一副楠木罩阁,采用上好的楠木精雕细刻而成,极为细腻。</p> <p>我们在“澄鲜水榭”处欣赏湖边景色,並留下不少瞬间。</p> <p class="ql-block">徐园西北角有一座木质小红桥,过了桥便是“小金山”了,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p> <p>小金山堂前有一副名联: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p> <p>小金山院内有一座“关帝庙”,庙殿廊下悬掛著名楹联,据称出自晚清名宦之手: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p> <p>小金山西边有一条长堤伸向湖心,那是乾隆皇帝钓过鱼的钓鱼台,站在那里可以看到美仑美奂的五亭桥和白塔。</p> <p>在这里摄影可惊现“三点一线”奇观,实现框景与借景的完美融合。</p> <p>从钓鱼台长堤往回走,要过一座小桥,才能到湖对岸。</p> <p>这里是“玉版桥”,据称像拿破仑帽,拍照时可以让人物刚好套在桥孔,就像戴着拿破仑帽一样,当然我们是很难找到这种拍摄角度的。</p> <p class="ql-block">路经这座“半青阁”,据说原非“一半青”,而是“一大片青”,在此处所见早春景象,一在山间,一在水边,一具动态,一具静态。</p> <p>这座“水云胜概”建筑位于瘦西湖北岸,此处风景和环境被喻作水云相接之景,据称此建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打造瘦西湖景区时,为弥补经费不足而采用移建老城区古建筑的做法,把市内“二分明月楼”桂花厅迁建而来,殿前的琼花广场周围遍植的琼花是扬州市花,广场边直立一块巨大的湖石,上书“琼枝玉树”,是启功先生的墨宝。</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便是瘦西湖的核心景区~五亭桥景区了。</p> <p>五亭桥,别名莲花桥,始建于清乾隆22年(1757年),是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皇帝而建,其建筑风格类似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此桥在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民国21年(1933年)重建,1990年重修。</p><p>现状五亭桥为青石砌筑,正桥平面呈“工”字形,南北两引桥各为半拱,上建五亭,亭与亭之间有石樑相连,呈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桥墩列四翼,各有三拱,正侧共15桥洞,洞洞相连。中心桥孔最大,跨度7米以上,呈大半园形,直贯东西,旁边的12桥孔呈小的半园形,可通南北。</p><p>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那条华美的腰带。</p><p>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金字招牌,也是扬州市的标志,桥上的五座风亭就像五朵出水的莲花。桥下的15个桥洞,每当晴空月满之夜,每个桥洞的水中都倒映着一个月亮,金色荡漾,相互争辉,所以就有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的咏叹,也使扬州多了一个别名~月亮城。</p> <p>桥樑专家茅以升曾如此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雄伟的桥是卢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五亭桥。</p> <p>在五亭桥上可俯瞰凫庄全貌,这是扬州乡绅陈臣朔的别墅,现已成为著名的品茗之处,如今这里有平台雕栏,可以露天而坐,凭水而眺,西侧有一道曲廊拂水,可以于此仰视桥亭之美,俯视游鱼之乐。</p> <p>离开五亭桥景区继续前行。</p> <p>与美丽的五亭桥遥相呼应的是湖对岸的小白塔,这是一座实心塔,塔身比例匀称,通体洁白,犹如亭亭玉立的美女站立在绿树丛中。</p> <p>这里有一处院落异常幽静,坐北朝南有三间,“积翠轩”前有各种花树,翠竹,湖石点缀,轩右是曲廊,又用假山围成一汪池水,墙门池水与墙外湖水相通。</p> <p>这里是1990年才重建开放的二十四桥景区。</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是景区的主体,由单孔拱桥、栈道、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级台阶,围以24根汉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p> <p>在这里若是等待明月夜,吹着风,听风铃,从此便再难相忘。</p> <p class="ql-block">跨过24桥来到熙春台,这里是景区的主体建筑之一,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的宏大气派。</p> <p>玲珑花界是景区内广陵芍药的观赏之地,自古以来,广陵芍药就与洛阳牡丹齐名,古人把牡丹称为“花王”,把芍药称为“花相”。</p> <p>望春楼是与熙春台隔湖相对的江南园林建筑,规模从属于熙春台,这里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卸去楼上的门窗就变成了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p> <p>离开24桥景区,见天色已晚,我们预计来不及继续往公园北门出去游大明寺了,于是折返前往万花园景区。</p> <p>踏进万花园,展眼尽是大大小小的花木圃,就连道旁岸边,屋前宅后都插植花木苗,立植、盆载各具形态,枝叶摇曳生姿,秀色宜人。</p> <p>傍晚,虽然是游兴未尽,我们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瘦西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因园主人姓何,故简称何园,这是一处始建于清代晚期的古典园林建筑,是扬州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名园。</p> <p>清同治元年湖北道台何芝舰离任后归隐扬州,购得片石山房旧址,建成了这座大型私家园林。何园建筑面积7000多平米,厅堂98间,由东西花园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组成,因其建筑风格独特,在传统的中国造园艺术中融入了西洋格调,是晚清园林中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晚清第一园”。</p> <p>进入月洞门就是东花园,主要建筑是牡丹厅和船厅。</p> <p>最精致的要数船厅,厅似船形,阶下铺着的瓦片与鹅卵石皆成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厅前还有一副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p> <p>天下第一山~何园内的假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p><p>在两间砖砌的“石屋”之上,堆叠主峰,奇崛兀立,峻峭苍劲,配峰在西南转角处,颇得“山欲动而势长”的画理,显出章法非凡的气度,成为何园的镇园之宝。</p> <p>天下第一廊~复道回廊(复道,就是在双面回廊的中间夹一道墙而形成,起到分流作用),长1500米,在中国园林建筑中绝无仅有,它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把廊道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得登峰造极,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很是气派。</p> <p>天下第一窗~花窗,在复道回廊的东南两面都开有漏窗,有折扇形、花瓶形、梅朵形、海棠形……形态各异。从窗中向外看,一扇扇窗如同画框,可观赏何园不同角度的美景。</p> <p>花窗赏景是何园观光不可错过的一大乐趣,一条条优雅别致的花窗带,点化着高墙深院、重叠繁复的建筑立面,编织着曲径回廊一波三折的庭院胜景。</p> <p>西花园是何园的主体,园里空间开阔,北面的两层楼叫蝴蝶厅,楼体中部稍突出,两头略收敛,屋顶四角翘起,极像振翅欲飞的蝴蝶。</p><p>南面还有一座桂花厅,庭前植有桂花树。</p> <p>天下第一亭~水心亭,何园的西园,水池居中,池中央便是有“天下第一亭”之称的水心亭了,这座水心亭是中国仅有的水中戏亭,专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纳凉赏景之用,它融赏景游仙与观戏拍曲两种意境为一体的“壶上春秋”是西园最具魅力所在。</p> <p>过了西花园就是“片石山房”,这里是石涛大师的作品,石涛是明末清初的大画家,晚年寓居扬州,留下了这座园林杰作,因其造型奇特,被誉为“人间孤本”。</p> <p>这是一座饱含了匠心与艺术造诣的庭院,细小之处都是满眼的精致,一石一瓦都是江南韵味,绿植映衬古瓦,溪水潺潺,微风不燥,走入其中,你仿佛穿越了光阴。</p><p>它既有江南私家园林特色,在细微处又兼有西洋特点,精致典雅,引人留恋。</p> <p>扬州城里有许多由盐商营造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就是“个园”。</p><p>“个”字是“竹”字的半边,建于清嘉庆23年(1818年),是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营造的私家园林。</p> <p>个园的大门虽不起眼,里面却别有洞天。一大片青砖黛瓦的老房子,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大院套小院,小院又连着小院,游客仿佛行走在迷宫中。</p> <p>有一间面积较大的客厅叫“汉学堂”,堂中掛着一幅郑板桥画的竹,两旁的对联文雅朴实:“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p> <p>个园的精华是它的后花园,前面的大片宅院反倒成了它的陪衬,过了一个上书“个园”二字的月洞门就进入了这座驰名中外的古典园林。</p> <p>与何园不同,个园院内的四季假山,让你游园一周如历春夏秋冬四季。</p> <p>在月洞门旁的修竹丛中插着数支石绿斑驳的石笋,寓意“寸石生情”,门西边是一大片竹林,中间有几珠琼花树,如逢烟花三月,琼花与绿竹相映成趣。除了这些春景,园中还有夏秋冬三景。</p> <p>夏景是一座用青灰色太湖石叠成的假山,山中有石洞,山上有古松,山下有池塘,水上有曲桥,连着假山的是一片横贯东西的一字形长楼~抱山楼。</p> <p>秋景园是一座用黄石堆叠成的假山,山势较高,山顶有一古亭叫拂云亭。</p> <p>冬景在南墙下,假山与地面全用白色石头,让人有一种积雪未消的感觉。</p> <p>园里有一座古建筑叫“透风漏月亭”,有一副楹联:“何处箫声醉倚春风弄明月,几痕波影斜撑老树护幽亭”。</p> <p>这片醉人的竹林,临山临池,涧谷秀木,清幽无比。</p> <p>这里的兰园是展出精品花卉之园,尤以兰花为最。</p> <p>在去个园之前你知道它很美,可到了这里,你才会知道,一切美景都在想象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p> <p>大明寺~位于扬州城西北郊,因初建于南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隋朝仁寿元年(601年),皇帝扬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始建“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故寺又称“栖灵寺”,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化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p> <p>这张老照片是1999年拍摄的</p> <p>北宋年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p> <p class="ql-block">汪氏小苑~一座结合徽派三雕与江南园林特色的建筑代表,彰显清末民初当地原汁原味传传民居和庭院建筑之美,遗憾的是时逢修缮暂时闭门谢客。</p> <p class="ql-block">四年后再次前来补上这一遗憾</p> <p class="ql-block">春晖室</p> <p class="ql-block">“小苑春深”庭院</p> <p>东关街~扬州闹市区的一条传统老街,众多老字号特色店都集中于此,到这里逛一逛,体验一下最扬州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于2019年开工建设,2021年6月建成开放。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主体由博物馆和大运塔两部分组成,整体馆型采用巨型船只造型,犹如运河边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船,大运塔则以唐塔的风格设计,高达百米。博物馆展览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总体定位,设有9个专题展览,馆藏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p> <p>在饱览扬州美景之余,择一处最惬意的地方过隐居于市中的慢生活节奏,点缀几分退休时光的异样元素。</p> <p>精致的慢生活从当地的早茶文化开始,“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扬州人最典型的休闲生活方式,而“皮包水”正是扬州早茶的写照。</p> <p>扬州的早茶馆很多,最知名的当数“富春”“冶春”茶社。</p> <p>自古扬州出美女,除了当地优越的生存环境、水土养人外,据称另有两个历史原因:一是据传隋炀帝下扬州时带去了大批美女,当时因交通不便,不少美女留在了这里,也留下了基因;二是扬州作为历史上商贾云集之地,误乐业也很发达,来此淘金定居的美女多,促使各地人种的交融,也就美女如云了。例如上世纪90年代热播的《唐明皇》,扬州籍演员林芳兵因成功饰演了扬贵妃而风靡一时。</p> <p>扬州城里的文昌阁、四望亭是现存古代地标建筑之一。</p> <p>扬州既是景色秀丽的风景城,又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择一季烟花日,下一次扬州,会让你留下抹不去的美好记忆。</p> <p>谢谢欣赏!</p>